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姚春玲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318-321,327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也是增加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服务机构、涉农行政管理部门及农业企业等角度,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农产品区域品牌转化为企业品牌,建立"政、产、学研"互动机制、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伞策略,以及提高区域品牌农产品科技含量,进而增加品牌资产价值等基于农业产业集群来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依靠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并建立、维护区域品牌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利用波特的竞争论理论对安康富硒特色农业分析得出:发展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经营管理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农业集群品牌建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农业集群品牌竞争力、促进农业转型的有效途径,而农业集群品牌定位是农产品集群品牌建设的关键。选取浙江省安吉白茶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手段目的链理论与阶梯访谈法展开调研,分析安吉白茶集群品牌定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具有一定普适作用的农业集群品牌定位策略,以此推动农业集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该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六安瓜片品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从产业基础、产业组织、产业价值链升级、产业标准化建设及产业集群品牌营销等方面给出了六安瓜片品牌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资产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65-11467
结合区域营销理论与品牌资产理论,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资产的概念、特征与构成,构建了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整合模型。研究表明,区域性因素、产业性因素、品牌性因素是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资产构成的基础影响因素,而农业产业集群价值链体系建设在上述基础性影响因素与区域品牌资产形成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陕南富硒农产品区域产业集群及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区域品牌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内企业产品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南部为例,探讨了产业集群发展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的关系,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来培育和建设陕南富硒农产品区域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竞争的不断加剧,创建产业集群品牌已经成为西部地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产业集群品牌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立足西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观念转变、管理方式创新、营销资源整合和品牌管理等方面探讨提升西部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阐释了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互动关系的4大基础理论,即原产地效应、信号理论、品牌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并指出原产地效应和品牌相关理论对特色农产品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麻昌港  张劲松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3):205-207,210
从市场需求效应、企业吸聚效应、区域辐射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等方面入手,对桂西南资源富集区产业集群区域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增强桂西南资源富集区糖业集群区域效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剑芳  赵光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45-22047
对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概述,结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塑造模式,并就关于有效实现农产品区域品牌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达到指导和促进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佛关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4):209-213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在区域不可替代的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产品特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区域标识和产品标识的复合体,其本质是区域和产品两者的不可分离。在分析农产品区域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各地区农产品地理标志数与相对应地区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得出:地区地理标志拥有量与其相对应区域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存在很强的因果联系,说明农产品区域品牌对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要重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促进农业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天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78-7580
以陕南茶叶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其产业集聚进行经济学分析,指出产业集聚是陕南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集聚的主要动因来自市场、社会、文化及政府等方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陕南茶叶产业在自然资源、市场需求、产业企业结构、相关支持产业具有的竞争优势,指出通过集聚过程,茶叶产业可以成长为陕南地区独具特色的、竞争力最为强大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为增强学校的竞争实力,通过对高教市场特征的分析,阐明新形势下高校品牌竞争优势,并从校长领导、办学特色、品牌营销等方面选择相对竞争优势等策略,提出要以异分性为切入点树品牌形象、借鉴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改善学校教育管理的品牌市场竞争法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研究和借鉴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形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区域农产品公 用品牌建设的基本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展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的可行性 分析,最后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构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区域品牌是以区域作为一个品牌的特定名称,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区域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与产品品牌相比,两者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着特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区域品牌的这些特殊属性,从而更好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建设,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吸引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地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地域内生产经营者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代表着良好的知名度与关誉度,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区域内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地域品牌频现危机。地域品牌发生危机既有其自身属性的原因,也有立法和管理上的原因。因此,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各个相关主体,应该从品牌产权、行业标准、产业发展、品牌培育、制度环境等多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对地域品牌进行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农资使用和畜禽粪便排放现状以及对土壤产生的危害进行了论述,选取化肥、农药、农膜投入密度和畜禽粪尿排泄密度4项指标进行测算,运用聚类分析法对31个地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土壤污染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聚合成3类:第一类含11个地区,第二类含9个地区,第三类含11个地区,针对不同地区的地域分异特征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虽然农特产品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今日多数农特产品品牌仍处于无品牌或弱品牌阶段,相对于商业品牌建构而言,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落在后面。有鉴于此,从商业设计的角度提出农特产品品牌形象可分为区域品牌形象建构与企业品牌形象建构。对于区域品牌建构由政府与行业协会主导设计开发整套品牌形象规范,并承担品牌推广责任。企业品牌形象又可分为中、低端品牌形象与高端品牌形象,前者可借助区域品牌进行发展,后者是区域品牌的杰出代表,应强调企业品牌个性,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申请绿色食品与有机产品认证,采用生态设计理念建构高端品牌形象,培养高端消费群体。参11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品牌的现状,提出如何打造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20.
"星座"聚类法在县级气候区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福建省沙县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灰色理论对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灰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星座”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县级气候区域划分问题。结果表明:运用“星座”聚类法对县级气候进行区划与实际自然环境相吻合,并把沙县气候划分为3个类型区,从而为指导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