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珍汕97不育系,是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用“野败”作母本,与“珍汕97”作父本杂交,并连续回交育成的。在我区栽培:4月21日(扌布)种,5月15日移栽,7月6日左右始穗;5月26日(扌布)种,6月14日移栽,7月31日左右始穗;6月10日(扌布)种,7月4日移栽,8月12日左右始穗,(扌布)种至始穗分别为76天、66天和63天。全生育期约110天,(尸专)早秈迟熟类型。株高70厘米左右,主茎叶片数14—16片,叶型窄、外、直挺,每穗90粒左右,千粒重25—26克,开花性好,开颖时间均可达4小时。不育性(禾文)定,可恢复性良好,配合力强,能抗初瘟病,是一个适应我  相似文献   

2.
采用安农S-1,衡农S-1,W6154S 及5460S 等4种籼稻光(温)敏不育系分别与14个水稻品种(系)配置杂交组合,在同一条件下栽培,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4种籼稻光(温)敏不育系杂种产量都具有明显的平均杂种优势与超亲优势,并且都有一定比例的竞争优势组合;安农S-1可作杂交早稻不育系利用;衡农S-1与5460S 只能用作晚稻不育系;W6154S 则主要用作晚稻不育系;结实率及千粒重是影响4种籼稻光(温)敏不育系杂种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两系杂交稻测交组合鉴定及不育系与父本品种选育中,应注意结实率及千粒重的改良;并提出两系亚种间杂交稻选育应以选育广亲和光(温)敏不育系途径为主,此外两系杂交稻选育还应注意亲缘隔离.  相似文献   

3.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遗传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水稻杂优研究室,承担的有关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的研究课题,1990年取的部分进展,简报如下: 1.育成粳型广亲和性光敏核不育系33001S。该系是以农垦58S为光敏核不育基因供体;粳稻02428为广亲和基因供体,经复交育成。33001S群体育性稳定,1990年7月底至8月初随机取60株镜检,平均花粉不育度99.967%,随机考查自交袋170穗,平均自交不实率100%;7月21日至8月下旬抽穗稳定不育,在武昌8月底抽穗逐渐转向可育,1990年在海南陵水3月23日始穗,自然结实率55-60%。33001S具有广亲和性。1989年10月考查,与籼稻南特号、南  相似文献   

4.
福建籼稻光敏核不育种质(FIPGMG)5460PS 来自5460的育性原始自然突变体同5460姐妹交的分离后代.在5460PS 中系选育成温敏核不育系5460S。其育性遗传受控于1或2对隐性核基因,育性表达取决于温度和日长,其中温度是决定性因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是温度最敏感期.已育成两系杂交稻组合“6063”,但不育系不育所要求的临界温度值较高,且易随环境因素变化而波动,这是该两系稻大面积制种应用的困难之所在.本文还就5460S 应用于稻光温敏生理生态遗传研究及育种计划作了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拔和播期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的播始历期、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穗长影响显著(P0.05),而对株高、单株有效穗和总粒数影响不显著。播期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的播始历期、穗长、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单株有效穗和总粒数影响显著(P0.05),而对株高影响不显著。海拔和播期两因子互作对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的实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播始历期、株高和穗长影响显著(P0.05),而对单株有效穗和总粒数影响不显著。不同海拔条件下Y58S的最适播期也存在差异,当海拔为1429和1532 m时,4月14日和24日播种,Y58S的理论产量高于4月4日和5月4日,而在海拔1631和1663 m时,Y58S的理论产量随播种时期的延迟而降低,4月4日则最适合播种。结果显示海拔、播期和二者的互作对水稻Y58S的生物学性状和理论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低海拔地区适当地延期播种和高海拔地区提前播种有利于其增产。  相似文献   

6.
金优1398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以优质不育系金23A为母本,明恢1398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早籼新组合。丰产性、稳产性好,抗稻瘟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生育进度及生育期金优1398属迟熟早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据2006年在福建省种植业管理局双季稻区官庄苗情观察点(海拔140 m)的栽培观察:3月9日播种,4月5日移栽,分蘖始期4月10日,有效分蘖终止期5月10日,幼穗分化始期5月24日,6月23日始穗,6月28日齐穗,7月20日成熟,全生育期133 d,比金优07迟2 d。1.2农艺性状该品种(组合)株型适…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籼型两用核不育系Y58S在绵阳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转换规律。结果表明:Y58S在绵阳自然条件下有较长的稳定不育期。为确保Y58S在绵阳的安全制种,可将播种期安排在5月18日左右,其始穗期控制在8月10日左右。为了获得较高的繁殖产量,可将Y58S的播种期安排在7月10日左右,并将始穗期控制在9月22日左右。  相似文献   

8.
应用水稻eui基因改良不育系异交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穗颈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株高、秆型、穗颈伸出度及花器性状进行较系统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1 )长穗颈不育系株高显著增加 .含有 eui1基因的不育系株高的增加不仅归因于其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其倒二、三节间也有不同程度的伸长 ;而含有 eui2基因的不育系的株高增加仅是由于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2 )由于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使得长穗颈不育系的包穗得到解除或减轻 ,但遗传解除包穗程度依不同的不育系而异 ,且 eui1基因一般比 eui2基因有更大的遗传解除包穗效果 .(3 )长穗颈不育系的颖花显著增长 ,长宽比加大 ;剑叶长、穗长有增加的趋势 ;柱头外露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柱头长、花药长依不同遗传背景而异 .(4 )长穗颈不育系的花粉不育度与原有不育系相比大多没有显著差异 .还探讨了利用 eui基因选育长穗颈不育系和不用、少用赤霉素 ,高产、低耗、增益利环保的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5460s同它的等基因可育系5460、原始亲本IR_54以及4个各具研究标记性状的品种杂交,全部组合的正反交杂种F_1都表现可育,证明5460s温敏不育是一隐性性状,5460s同5460杂交的F_2,B-1F_1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率分别符合3:1和1:1,说明5460s是5460的单隐性育性基因突变系;该突变基因符号暂定为“tms(t)”,在5460s同金早6号的组合,温敏核不育也表现1对基因遗传;在其余的4个组合,却呈现育性同2对基因有关,它们的F_2世代育性分离比率为15:1,B_1F_1又以3:1验证,对育性同所研究的标记性状在_2的分离频数进行独立性测验表明,温敏不育特性同所研究的4个性状,即茎秆角度、褐色颖沟、光身以及糯性胚乳,都表现独立遗传。本文还对等基因系应用于光温敏育性遗传研究的价值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快速将粳稻染色体片段渗入籼型两系不育系,获得稳定材料,便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对籼型两系不育系Bph68S与粳稻少孽粳杂交的F1,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构建籼粳交DH系两系材料,并观察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对大田的种植株型进行鉴定,从242株绿苗中获得123个二倍体单株,其中41个单株具有两系不育系的特性;DH3S两系不育单株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与母本Bph68S相比,其有效穗降低(14.2±2.9)%,成穗率增加(21.5±5.8)%,株高降低(28.5±3.2)%.两系不育株DH3S与籼稻931 1组配杂交种F1的成穗率、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均高于Bph68S与9311组配的杂交组合.[结论]用籼稻两系不育亲本与粳稻杂交的F1花培构建DH两系不育材料,可快速获得两系不育系稳定中间材料,是快速获得籼粳交不育系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三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种质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垦585、W6154S、W7415S的光温敏不育性由核内两对隐性基因控制,而安农S-1光温敏不育性由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农垦58S与W6154S、W7415S、5460S之间,W6154S与安农S-1、5460S之间光温敏不育基因部分等位,农垦58S与安农S-1之间,W6154S与W7415S之间,W7415S与安农S-1、5460S之间以及安农S-1与5460S之间的光温敏不育基因完全不等位  相似文献   

12.
华南感光型杂交稻选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华南地区感光型杂交水稻育种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其研究现状及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宽亲本遗传差异、加强抗性及品质育种改良、促进现代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创建高效水稻育种新体系、整体提高华南感光型杂交稻选育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期播种,研究若干两系杂交稻生育特性的结果表明。供试组合亚优2号、光优6028、光优6063和W6154s/特青的穗前生育期平均为87.0-90.1 d,介于对照组合汕优63(95.5 d)和威优64(81.2 d)之间,均属偏感温类型,可兼做早、晚稻生产用种;不同组合分蘖性差异很大,其分蘖力强弱大致顺序为:光优6063>光优6028.W6154 s/特青>亚优2号:两系亚种间组合大穗优势突出,但结实性差,易受不良气候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14.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4种不同种质的7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可育期内相互杂交,将其杂交组合的F1、F2代在广州长日高温条件下种植,观察其育性表现,并进行等位性测验。结果表明,N12S与N18S的不育基因完全等位,W7415S与5460S之间,安农S-1与W7415S、N12S(N18S)之间光温敏不育基因部分等位,即它们两两之间存在1对位点相同的不育基因。W6154S与所有其他6个不育系,衡农-1S与所有其他6个不育系,5460S与W7415S之外的其他5个不育系,不育基因均完全不等位。文章还对不育基因等位性划分标准,以及光温敏不育系的转育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两系稻在江西不同地区的生育特性及其育性转换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不同地区的分期播种试验,观察了W6154S、5460S的生育特性和育性转换特性,指出了两个核雄性不育系的播种至始穗历期随纬度和海拔升高而增加,随栽培季节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温度是诱导两个核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的主导因素。同时提出了其制种与繁殖的适宜季节。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86年9月在早籼稻品种5460中选出了雄性不育种质,经过2年来的试验研究,已由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和农学系分别选育出2个籼稻光敏核不育系5460S和5460FPS,并于1988年7、8月先后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单株育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垦58S,7001S,5047S,W6154S,KS-9,培矮64S,安农S-1和5460S等不同类型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单株育性的表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除安农S-1外,其它7个不育系株内颖花间育性均存在显著差异,连续套袋自交对降低颖花间的育性差异效果不大;不育期间有少量自交结实,结实粒在穗上的分布是随机的,它们具有与相应不育系一致的光温敏核不育特性。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感光型品种表现播种期弹性大,播种期早全生育期长,播种期迟全生育期短;闽西北中低海拔稻区,可4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福州沿海稻区最迟可在7月初播种,但都在9月至10月初齐穗,齐穗期相对稳定.在海拔400m以下,不同高度的齐穗期差异不显著.与汕优70感光性强度相当的杂交稻组合种植区域:闽东南南亚热带双季稻区、海拔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