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伴随我国乳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行为参与人的日趋复杂,乳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频发的安全事故使消费者对我国乳品的质量安全信心跌至谷底,整个乳业遭受严重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乳品产业链的实地调研,提出乳制品加工企业是乳业质量监管的关键点,并利用质量声誉模型对现行质量监管体制下乳制品生产企业的质量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提高乳品市场的准入条件、引入先进检测技术和设备、加大监管力度、建立乳品质量信息平台、完善乳制品质量监管体系和法规以及加大对生产低质量乳制品的企业惩罚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是中国乳业经历变革的一年。从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证重审、加强进口奶粉管理政策出台到推动兼并重组方案发布,中国政府史无前例地加大"乳业信心"恢复力度,加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镇化和生活水平提高对乳制品需求的长期利好,中国乳业有着非常好的发展空间,消费者对乳制品质量和安全的高度关注,中国乳业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3.
文章立足于我国目前的乳业市场发展现状,运用市场集中度测度了"乳品危机"前后我国的乳业市场结构,对比分析了"乳品危机"前后我国乳业安全规制的变化,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验证了"乳品危机"前后乳业安全规制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研究我国乳业市场结构与政府规制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从规制意识、规制内容、规制程序等方面对乳业安全规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乳业市场竞争力,使其在有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应对国外乳业竞争对手的挑战,笔者从全产业链视角分别分析了上游奶牛养殖业、中游乳制品加工业、下游乳制品消费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发展水平,并提出促进我国乳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宏观层面,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和行业监管扶持引导乳业持续健康发展;中观层面,种养加销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微观层面,提出产业链龙头乳制品加工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塔娜  李莉 《中国奶牛》2013,(20):50-52
近年来,我国乳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在乳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乳产品质量安全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金和技术的匮乏,导致奶牛养殖规模小,奶源及其产品不可控,这也成为乳业升级的瓶颈.本研究分析了奶牛规模化养殖融资现状,指出了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政策研究提供参考,希望能促进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快速健康发展,从源头上解决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乳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从产量、人均消费量、产业销售额、利润率等多个指标来看,乳业己成为公认的高速发展的热点行业。但在市场高度繁荣的背后,隐藏的问题有:(1)生产能力增长不足,原料奶生产效率较低,原料奶生产受资源的约束,乳制品加工企业效益增幅减少;(2)乳制品的流通方式混杂,流通过程中的乳制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3)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增幅减缓,农村居民的乳制品消费持续较低。这些成为我国当前乳制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发展快速,进一步带动了我国乳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乳业的现代化转型,就必须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乳制品的安全问题。1相关概念1.1养殖风险[1]结合本文研究论点,养殖风险是指原料乳在生产系统中,奶牛养殖、产奶、售奶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着与奶牛养殖主体养殖预  相似文献   

8.
《新疆畜牧业》2010,(4):F0004-F0004
新疆南达乳业有限公司位于喀什市迎宾大道,成立于2004年8月。是以乳制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畜牧业养殖、林果业和饲草料种植为产业链的股份制企业。  相似文献   

9.
原奶的提供作为乳制品供应链体系的源头对控制乳制品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原奶安全的规制研究,找出政府监管失灵的原因,探究原奶安全规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意图从源头保障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乳制品工业对产业链一体化的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乳制品工业的发展,一系列乳制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我国乳制品工业产业链长且复杂,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奶农饲养规模小而分散,由于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组织,使得乳制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在深入探讨乳制品安全问题后,基于乳制品工业产业链存在的隐患,提出采取加强一体化程度、监管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完善企业与奶农的利益连接机制,同时发挥政府的辅助作用等建议,从而使乳制品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奶牛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集中化发展,产生了大量粪污,给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原农业部出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政策,旨在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做好规模化奶牛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各地区奶牛场对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效果不佳。本文旨在概述粪污处理不当的危害及粪污处理的现状,并对现有的粪污处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及投资成本分析,以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政策对于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和结构升级,推动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指挥棒。本文全面梳理了河北省2008—2020年发布的有关奶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从政策的颁布主体、服务对象、目标任务、实施措施等维度对奶业发展政策进行全面分析,并对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效果及不足进行了剖析,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当中最具活力、潜力的产业之一,整体呈现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以及受到经济投入低、养殖水平低、市场不完善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较于奶牛养殖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当前奶牛养殖产业还存在经营方式过于粗放、优质饲料投喂不足、乳制品产业结构不科学、疾病防控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对我国奶牛养殖产业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规模的壮大,规模化奶牛场数量持续增加,但奶牛场粪污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规模化奶牛场粪污的危害性,然后从雨污分离、固液分离和干清粪工艺对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方式进行概述,最后从厌气(厌氧)发酵获得沼气、微生物发酵用作饲料和生产生物有机肥三种不同模式介绍模化奶牛场粪污的循环利用操作,以期为规模化奶牛场粪污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牧草产业政策:演变历程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牧草产业扶持政策可划分为生态型和生产型两类,历经生态型政策主导时期(1978~2007年)、生产型政策起步时期(2008~2014年)和生态生产型政策综合推进时期(2015年至今);牧草产业政策演变呈现出支持导向逐步优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政策内容不断完善、扶持对象愈加明确等特征,但仍存在政策支持力度和广度不够、政策支持关键环节薄弱、政策实施内容亟待优化、政策撬动社会化服务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建议完善牧草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攻克牧草产业关键薄弱环节,优化牧草产业政策实施内容,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牧草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鲁录 《中国奶牛》2014,(3):49-52
通过对临夏地区奶牛小养殖户、养殖大户、行了综合分析。数据表明,小养殖户养殖成本较低;小养殖户和养殖大户在鲜奶销售渠道上有竞争优势;合或组成合作社逐渐向养殖大户和养殖场过渡。养殖场的摸底调查,笔者对不同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进养殖场的奶牛单产高于小养殖户和养殖大户,养殖场较小养殖户在整个奶产业中处于劣势地位,今后应通过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奶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市场的推动和奶业振兴政策引导下,2021年,我国奶类产量、各类乳制品进口量、乳品工业总产量分别为3 777 万t、390 万t(不含酪蛋白,折合原料奶计约2 231 万t)、3 032 万t,同比分别增加7.0%、18.8%、9.4%,国内生产、加工、进口“三量齐增”,一致反映出国内奶类消费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奶类消费量保持增长,消费结构逐渐优化,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奶类有利于提高免疫力观点的认可度增强,预计2022年奶类消费仍将保持一定比例的刚性增长,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全年奶类消费量将增至6 311 万t,增幅约5.0%,人均奶类消费量44.7 kg。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在政策、市场、价格等方面的强力作用下,甘肃奶产业发展势头好,奶牛存栏量增加单产提高,规模养殖快速攀升,生鲜乳价格一路飙升,品种改良步伐加快,奶站监管规范有效,饲料生产稳步推进,疫病防控措施严格,乳企稳定利润上升,奶农合作社健康发展。目前甘肃奶业正处在自我调整、重组和升级的关键时期,而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技术推广部门高度重视,要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规模生产、标准化养殖、现代奶业技术培训、奶站监管等方面给予支持,走农牧结合推进、牛草同步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华亭市奶牛业发展现状、疫病防控现状、存在问题等的实际调研后,结合生产实际、存在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提出加快品种的改良与选育步伐,提高品种的品质;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不断提升标准化饲养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净化奶牛养殖环境;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牛舍、挤奶设备等的设施建设;严格奶牛养殖准入许可标准,强化执法监督检查,确保生产安全等几项应对措施,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