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试验为评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饵中地西泮含量的不确定度。试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来源的不确定度,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显示,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4.55%,相对扩展的不确定度为9.10%,样品中地西泮含量为(23.821±2.168)μg/kg (K=2)。研究表明,鱼饵中地西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源于试样重复测量、标准溶液配制和试样称量。  相似文献   

2.
陈忱 《中国乳业》2021,(8):107-112
目前检测婴幼儿配方乳粉(简称“婴配粉”)中叶黄素含量的方法依据为《GB5009.24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叶黄素的测定》。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出厂的婴配粉中叶黄素的含量,在分析与量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配粉中叶黄素的试验过程中,对标准溶液、样品前处理、标准曲线拟合、仪器重复进样等方面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合成婴配粉中叶黄素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在95.0%的置信区间下,婴配粉中叶黄素含量的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62 μg/100 g,婴配粉中叶黄素含量测定结果为(234.30±5.62)μg/100 g,k=2。结论,在叶黄素含量测定过程中,标准溶液浓度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是影响测量婴配粉中叶黄素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量化,找出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分别从样品重复测量、样品前处理、标准曲线拟合、标准溶液配制方面分析各不确定度分量,通过合成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到方法的不确定度。离子色谱法测定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含量为0.537%,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8%,k=2。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过程和标准曲线拟合对扩展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大,是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GC-FID)对乳粉中1,2-丙二醇的含量进行测定,以此为基础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通过创建测量1,2-丙二醇含量的数学模型,评估影响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最终形成该方法检测乳粉中1,2-丙二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样液浓度、体积、样品质量和结果重复性是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2.60%、0.259%、0.0203%和0.698%。分析整体的检测过程发现,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的量器以及标准曲线拟合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相对较大,最终得到乳粉中1,2-丙二醇的含量范围为0.123±0.00664g/kg(k=2,置信概率P=95%)。该研究数据可作为GC-FID法测量乳粉中1,2-丙二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依据,能满足乳粉中1,2-丙二醇检测结果的规范性表达,同时为该方法检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建立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生物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以进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按照GB 5009.25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进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生物素含量的检测,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GB/T 27418—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等要求,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拟合和重复性检测产生的不确定度最大;婴幼儿配方乳粉中3个含量生物素的不确定度报告:样品A(19.87±2.84)μg/100 g,样品B(30.35±4.41)μg/100 g,样品C(53.15±7.15)μg/100 g(置信区间95%,包含因子k=2);随着样品中生物素含量的增高,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结合《GB 5009.2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叶酸的测定》及不确定度相关评估标准以及统计学方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叶酸含量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叶酸含量为(148.49±7.37) μg/100 g,k=2。其中,标准溶液和样液的配制过程是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仪器测量偏差、重复性和检测方法是次要因素。表明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叶酸含量时不确定度较小,可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叶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试验建立了高锰酸钾法测定饲料中钙含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了各不确定度的分量,得出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饲料中钙含量的测定结果,钙含量为0.856 2%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22%,k=2。影响钙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最大因素是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及试样处理、滴定体积带来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牛乳中脂肪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讨论影响检测结果各不确定度分量并量化,求出样品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检测结果进行表述,专注于改进那些起主要作用的分量,提高测定的精确度和置信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中兽药散剂中利巴韦林含量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分析了各种可能引起利巴韦林测定不确定度的因素,包括标准溶液、称样、体积、稀释量具、检测仪器、色谱峰面积、重复性等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得出了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兽药散剂中利巴韦林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结果显示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峰面积测量、标准溶液浓度和重复性。当利巴韦林含量为0.973 mg/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7 mg/g。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双甲脒溶液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双甲脒溶液的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计算,最后得到测定 结果的不确定度报告。本实验的测定结果不确定度为(105.9±2.4)%,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内标的加入及重复测量。  相似文献   

11.
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1-oleic-2-palmitic-3-linoleic acid triglyceride,OPL)含量的不确定度。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 006: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等标准,建立不确定度模型,分析气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OPL的不确定度来源,对主要影响不确定度的要素进行评定。结果表明:6?份试样OPL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1.172?g/100?g,OPL含量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为0.023 6,提供约95%的包含概率;试样溶解并定容后的溶液质量浓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是主要不确定度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光光度法测定牛乳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中的第二法分光光度法来测定牛乳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通过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各个分量进行分析和评定,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并对合成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扩展,得出牛乳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取置信度为95%时,得到的牛乳中亚硝酸盐含量:X=(0.058±0.0034)mg/kg,取k=2,扩展不确定度为U=0.0034 mg/kg。[结论]试验过程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工作溶液配制过程、试样处理液总体积、测定样液定容体积和样品的重复性。该方法可以为分光光度法测定牛乳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照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和量化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出了被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当动物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为17.72μg/kg时,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47μ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94μg/kg(k=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氏杀菌乳中糠氨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 依据《NY/T939—2016 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测定巴氏杀菌乳中糠氨酸的含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全面分析试验过程中各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其进行量化评定,计算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当牛奶中糠氨酸含量为7.3 mg/100 g 蛋白质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4 mg/100 g蛋白质(k=2)。结论 方法中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糠氨酸标准物质称量、标准工作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拟合和样品水解液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终点判定。  相似文献   

15.
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残留量的不确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学建模,对GB/T22388-2008中HPLC法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将各个分量分化,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标准曲线拟合的不确定度,用极差法对测定次数较少时引起的不确定度,添加回收率的不确定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X)=0.040,当取样量为2.00g,k=2(95%置信度)时,测得牛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为(2.00±0.160)m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仪器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方法]结合ALP的检测原理,参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有关内容,评估检测中所涉及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并明确各分量的大小,从而确定合成不确定度与拓展不确定度。[结果]ALP的合成不确定度为5.89%,取95%置信水平时,拓展不确定度为11.78%(k=2)。[结论]通过对ALP检测分析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进行分析,确定各环节的不确定度分量,可更系统全面地反映检测结果,并根据相关不确定度分量的大小有针对性地降低其量值,持续改进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肉中癸氧喹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因素,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计算,最终求得扩展不确定度为0.56μg/kg,分析表明重复测量、制备标准溶液及内标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是影响癸氧喹酯残留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异构化乳糖作为益生元在国际乳制品领域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作为重要的组成成分.但是我国仅有GB 8816-1988《食品添加剂异构化乳糖液》,且原料的分析方法相对有些滞后.同时也没有相关的食品中异构化乳糖的检测标准.如何将异构化乳糖从其他碳水化合物中区别开来,尤其是与乳糖区分,是目前我国分析检测的一个难点,也是限制异构化乳糖在我国应用的一个障碍.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乳制品中异构化乳糖的色谱检测方法(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以期能为乳制品中异构化乳糖的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