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月31日下午,珠海市红茶馆别开生面的组织了一次珠海茶人迎新春“茶画”联谊会。岁尾的珠海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来自重庆国画院的著名人物画家于湘华先生,受红茶馆韩之光先生之邀与珠海、澳门等茶艺界及茶友们参加了这次茶与画的联谊会。于先生带来了30幅水墨人物精品,他的作品有浓郁的诗意和现代意识,用笔飘逸、格调高雅、颇具禅意。作品内容大多涉及与茶有关,如“陆羽煮茗图”、“东坡品茗图”、“村茶比酒香”等。有高山流水、有古松篱笆、有明月清风、有吟诗品茗、童子煮茶等等。深得茶人与同行的赞许,为这次联谊会增添了高…  相似文献   

2.
侯军 《农业考古》2004,(4):179-183
天下爱茶人都讲究“茶缘”二字。有缘者,一杯清茗足慰平生;无缘者,相识一世形同陌路。我与范曾先生结下茶缘是因了他的画,因而确切地讲,这是一种特殊的“茶画之缘”。因茶画而识茶而爱茶而迷茶,进而成了一介茶人,这在我实在是一件难得的幸事,也足证我与范曾先生的茶缘确实是异常的深厚。  相似文献   

3.
澳门举行“澳门茶艺协会周年会庆暨母亲节茶宴”(本刊讯)今年5月10日,澳门茶艺协会在澳门新口岸万豪轩大酒楼举行“澳门茶艺协会周年会庆暨母亲节茶宴”。来自澳门政界、文艺界、饮食界的知名人士和香港、珠海茶艺界以及广东、北京电视台等新闻界人士出席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本刊主编陈文华教授应澳门理工大学艺术高等学校邀请于2000年11月下旬访问了澳门,并在该校举办的“认识中国文化活动——茶文化讲座”系列活动中作了专场学术报告,阐述了作为中华农耕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播及其性质、特点。前来听取报告的除艺术高等学校的师生和澳门茶文化界人士外,还有来自珠海、香港的茶艺专家。在澳门期间,陈文华教授在澳门茶艺界前辈林志宏先生陪同下专程拜访了春雨坊茶艺馆,并出席了“茗蕊轩”茶坊的开业仪式,对近年来澳门茶文化活动所取得突出成绩留下深刻的印象。右图为陈文…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我家乡有个教私塾的老先生,他除了教书外,最大的爱好就是种茶、制茶和品茶。他用一芽二叶做的手工绿茶堪称一绝,引来不少爱茶人到他家品茶聚会。他住所左边是茶园,右边有山泉,周围竹木环绕一片郁郁葱葱;大门上有一横匾,上书“绿园茶屋”。老先生不仅能文,而且还会武功,据说他祖上曾有人考中过武举人,他本人常把重逾百斤的石担、石锁之类的举着玩耍。由于老先生能文能武为人正直,加之他和他的茶朋友王大爷都有用喝茶的方法化解人们之间矛盾的特殊本领,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有了纠纷不是找王大爷就是找茶先生评理、断…  相似文献   

6.
文天祥咏茶诗江西省文天祥纪念馆周承忠文天祥诗文中提及酒的甚多,与许多骚人墨客一样,他嗜酒豪饮,诗情横溢。但翻遍《文山先生全集》,却见不到几处提到“茶”的。是否可以认为他不善茶事呢?似乎不能作出这样的结论。文天祥有一首佚诗《饮中泠泉》,为各种版本的《文...  相似文献   

7.
一块由澳门 81岁林志宏先生题刻的“金沙紫笋千年秀 ,陆羽顾渚万载春”的大型茶圣纪念碑 ,2 0 0 2年 5月 1 6日在长兴县顾渚山贡茶院前 ,由澳门茶之友访问团和长兴县旅游局 ,水口乡政府领导共同举行了揭幕典礼。在乐队和鞭炮齐鸣中 ,红绸徐徐落下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贡茶院的旧址上 ,开始了新的建设规划。澳门茶之友是 1 999年由特区政府公职职员、退休教师、在职的文化 ,卫生、企业等爱茶人自发组成的团体。其特色是不设任何机构和职务 ,纯粹是以茶会友 ,和睦相处。 3年多来 ,他们每月举行一次茶会 ,组织到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等地访茶…  相似文献   

8.
刘心灵 《农业考古》2004,(4):245-246
今年是澳门茶艺界老前辈林志宏先生逝世周年,特发表刘心灵女士和李茂荣先生的文章,以表哀悼。  相似文献   

9.
宋代茶书考     
宋代茶书考苏州市经济协作委员会方健对古代茶书的研究。首推已故著名农史学家万国鼎先生,早在四十年前,他就发表了《茶书总目提要》。此后,王毓瑚先生、程光裕教授、朱自振先生及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教授等,在他们的论著中,对宋代茶书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也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0.
竺济法 《农业考古》2007,(2):51-55,58
一.中、日专家、学者对“茶道”的不同释义与认知笔者以为,中日两国茶界对“茶道”名词的认知还是模糊的。请看两国茶界专家、学者对“茶道”的论述———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1897—1987)先生,在他主编的《茶经述评》一书中,对“茶道”下了这样的定义:“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当代著名茶学家庄晚芳(1908—1996)先生在《中国茶史散论》中写到:“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  相似文献   

11.
丁文 《农业考古》2003,(4):209-220
关于陆羽的功绩,历史上早有定评。毫无疑义,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人。他以7211字的《茶经》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茶学界的崇高地位,赢得了“茶神”、“茶圣”、“茶仙”之类的美誉,——这一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此外,他还被人称作是“诗人”、“书法家”、“方志家”、“地理学家”、“谱牒学家”等等,人们不管那一顶顶桂冠戴  相似文献   

12.
(一) 鲁迅先生是一生嗜茶的,只是关于茶论的文章,却不肯轻易形诸笔墨,迄今我们所能读到的,唯有一篇《喝茶》的杂文,收在其《准风月谈》集中,确乎俨若凤毛麟角呢。正如他的许多杂文一样,这篇茶论的文章也以其幽默与讽刺的锋芒,表现出了他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人格,以及他那具有精诣之识的茶道观和审美观。 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他这里所说.的“清福”二字,本是特地都给打上了引号的,惟恐被别人所疏忽,对之产生不…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与茶     
郭沫若先生生前喜爱饮茶、品茶。博学多才的郭老先生,对中国名茶的品质特征:色、香、味、形都十分熟悉,讲起名茶的历史典故来简直是如数家珍,娓娓动听。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招待外宾时用的洞庭“碧螺春”茶,就是由郭老先生“引见介荐”的。郭老先生早就以为中国的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化,“酒、茶与中国的诗人关系尤为密切”,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他对祖国传统历史名茶的恢复和生产十分关心。  相似文献   

14.
聊斋先生的茶道江苏人民出版凯亚蒲松龄一生嗜茶成癖,朝朝暮暮都离不开茶。他撰著的许多作品,尤其是《聊斋志异》和《聊斋俚曲》,可以说,当初则都是从喝茶聊天中“聊”出来的。无怪人们送给他一个别致的雅号,称他“聊斋先生”。聊斋,聊斋,即喝茶聊天之斋是也。聊斋...  相似文献   

15.
茶墨情缘──记老画家林晓丹与他的茶画作品安忆浙江著名国画家林晓丹先生,十几年来潜心创作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引起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瞩目,成为当今中国茶文化热潮中的“新闻人物”。今年四月,“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林晓丹画展》应邀在外滩“亮相”,...  相似文献   

16.
“茶德”的理论探索浙江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系谌晓煜我国已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1989年首创“中国茶德”(以下简称“茶德”),用来概括所提倡的品茶规范(1)。在大陆茶文化讨论中“茶德”一词已被普遍接受,并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茶德”的概念,迄今未...  相似文献   

17.
茶事诗抄     
茶德颂廉美和敬,作为中国茶德,是茶坛泰斗庄晚芳先生提出来的。他把“廉美和敬”阐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相处,敬爱为人。”现据庄老阐释圆成一绝。廉俭育德清廉好,美真康乐乐融融。和诚相处重茶礼,敬爱为人乐无穷。蒋府品茶五月四日,余同传贤君、湘松君、智祥君于蒋东庭先生中堂品茶,那雨前采制的新芽──“庐山云雾”茶,亮丽嫩绿,清香四溢。翠绿新芽自溢香,杯中舒展映春光。会心微笑情怀畅,醉了心田入梦乡。(1)注:(1)饮茶有顷,余打盹矣。陪《朝日新闻》中国总局加藤千洋先生一行造访陆羽故里5月6日上午,我同省外办…  相似文献   

18.
心香一瓣见真情──记香港茶艺中心理事长叶惠民先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谢珊珊久闻香港有个茶艺中心,茶艺中心有位热心茶艺事业的茶人──叶惠民。初识叶先生是因了茶,因了他爱茶而与茶有关的一切人和事,因了他为弘扬茶艺不惜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侠肠义胆。记得去年四、五...  相似文献   

19.
茶人和为贵     
茶人本是精行俭德之人,茶人应该具有宽容、平和之心。我们的茶德有许多说法,从茶学大师庄晚芳先生的“廉、美、和、敬”到茶界泰斗张天福提出的“俭、清、和、静”,“和”字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茶导和,陈香白先生说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他认为“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在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上提出: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是“正、清、和、雅”,也可以理解为“茶德”。陈文华先生说:佛学主张“慈悲为怀”、“宽容”和“与人为善”等等,都是与“和”字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产物,融儒、释…  相似文献   

20.
喜上茶楼寻素材的叶圣陶福建省漳州市常发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的“文坛寿星”,他在经历了94年春秋后,才告别了文坛。叶圣陶先生之所以长寿与他生活作息、饮食起居严守良好的常规不无关系,这其中,茶事活动便是其中之一。叶圣陶先生在世时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