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温对不同品种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 8 65窝次的繁殖数据 ,研究了以无取暖设备的封闭式分娩舍和大棚式妊娠舍为主要设备的种猪场中 ,气温(8个水平 )对母猪产仔数、初生窝重、仔猪断奶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配种后 7天以内短暂的低气温(- 1 9.4~ - 1 3 .4℃ )可提高繁殖性能 ,但长达 1 4天的低温则会降低繁殖性能 ;配种后短时间的高温对繁殖性能无不利影响 ,但长达 2 8天的高气温 (2 2 .6~ 2 8.6℃ )就会降低仔猪断奶成活率和仔猪 35天断奶窝重。当气温低于 1 0 .6℃时应在分娩舍内添加取暖设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2013年1~12月配种的693头新丹系母猪进行了温度对繁殖性能影响的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新丹系种猪繁殖性能非常优秀,其23~28 d受胎率、配种分娩率、死胎和木乃伊胎、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窝平均断奶仔猪数、23~25 d断奶仔猪平均重、哺乳期仔猪成活率等指标,对夏季高温天气特别敏感,对冬天的寒冷气温反而不敏感。结果表明,高温特别是30℃以上的高温对新丹系种猪繁殖性能影响特别大,繁殖性能各项指标下降很大,但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性,繁殖性能指标会逐步稳定。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7,(1)
以法系皮特兰母猪212窝次的生产繁殖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62.74%的皮特兰母猪在断奶后0~7 d发情配种,平均间隔时间为4.98 d,平均分娩胎次为4.23胎,产活仔数、总产仔数、断奶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哺乳成活率都与最高组未形成显著差异。皮特兰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偏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关强度有大有小。其中,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与产活仔数、总产仔数、初生窝重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81、-0.15、-0.171,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高产多活的仔猪繁育技术孙利兰(汤原县成人中专)仔猪繁育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繁殖场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仔猪转群后的生产也有密切关系.为了充分挖掘繁殖母猪和哺乳仔猪的生产潜力.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节约饲料,...  相似文献   

6.
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在妊娠母猪饲喂中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本次试验证实,在母猪日粮中添加1%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以下简称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对母猪的繁殖性能,经济效益等作用效果明显,初产母猪首次配种受胎率平均提高了5%,胎产平均窝产活仔数增加了3.6%,断奶仔猪成活率提高了5%,断奶至产后发情配种的间隔时间平均缩短了3天。  相似文献   

7.
分娩胎次及季节对台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2017,(6)
统计分析了不同胎次及产仔季节对台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娩胎次对台系杜洛克母猪的怀孕天数、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配种情期、死胎数、死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哺乳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产仔季节对杜洛克母猪的产仔胎次、怀孕天数、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寄入仔猪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配种情期、木乃伊数、寄出仔猪数、哺乳成活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前列腺素600(PG600)对母猪同期发情、受胎情况以及窝产仔数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52头母猪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有母猪76头,研究时间为2022年2~6月,实验组母猪耳后肌肉注射PG600,对照组母猪耳后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母猪发情间隔时间、发情、配种受胎、异常、返情、分娩情况、产仔数、产活仔猪情况以及仔猪初生重、断奶重与日增重情况。结果:实验组母猪发情时间主要集中于第67 d,于第6 d达到高峰,对照组母猪发情时间主要集中于第6~9 d。两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异常率以及返情率、分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母猪窝产仔数与窝产活仔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母猪窝产健仔数、断奶头数以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初生窝重以及断奶窝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600能够实现母猪同期发情,有助于提高母猪同期发病率以及受胎率,而且不会对后代仔猪的生长性能造成不良影响,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白母猪配种前的状态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按配种前的状态分为正常发情配种母猪组(仔猪断奶7 d内发情配种)与异常发情配种母猪组(仔猪断奶7 d后发情配种、流产后再发情配种、妊娠后复发情配种),比较2组母猪的繁殖记录,分析正常发情与异常发情对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种前大白母猪的发情状态对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无显著影响(P>0.05);正常发情配种母猪产木乃伊胎数高于异常发情配种母猪,差异显著(P<0.05);异常发情配种母猪产死胎数有增多的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通过对正常发情和异常发情母猪繁殖性能的比较研究,初步了解了母猪配种前不同发情状态下的繁殖性能,为大白猪的繁殖管理、特别是配种前发情状态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配种期饲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40头母猪进行配种期饲喂金霉素试验,以估价配种期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配种期母猪饲喂含金霉素200mg/kg饲料的日粮增加母猪体重。与对照组相比,配种期(P<0.05)、怀孕110天(P<0.01)、产仔后24小时(P<0.01)、产仔后21天(P<0.05)和断奶期(P<0.01)母猪体重显著增加;除怀孕增重外,分娩失重和哺乳失重略高(P>0.05);哺乳期饲料摄入降低(P<0.05);配种受孕率略高。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显著提高每窝产仔数(P<0.05),出生时、21日龄和断奶时存活仔猪数都略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时存活仔猪体重、21日龄仔猪体重都略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时仔猪体重略高于对照组。断奶至发情的间隔略长于对照组。结论: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可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7,(3)
以法系大约克母猪2 445窝次的生产繁殖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76.97%的大约克母猪在断奶后0~7 d发情配种,平均间隔时间为4.48 d,平均分娩胎次为4.12胎,产活仔数、总产仔数、断奶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哺乳成活率都与最高组未形成显著差异。大约克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偏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关强度有大有小。其中,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断奶仔猪数是评定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为了能在分娩前后实现对断奶仔猪数的预测,本研究收集了广西某猪场13285头母猪的配种季节、分娩季节、断奶季节、断配间隔、胎次、妊娠天数、胎间距、分娩窝重、哺乳天数和断奶仔猪数信息,首先利用R软件中的Boruta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分娩窝重等8个重要的特征变量...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6,(6)
以法系长白母猪1 219窝次的生产繁殖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75.88%的长白母猪在断奶后0~7 d发情配种,平均断奶至配种天数为4.33 d,平均分娩胎次为4.66胎,产活仔数、总产仔数、断奶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哺乳成活率都与最高组未形成显著差异。长白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偏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关强度有大有小。其中,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与产活仔数、总产仔数间极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76、-0.083,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2-5胎次的长X大二元杂经产母猪10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头,研究在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添加1.2%和1.8%的保健添加剂“青春宝”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母猪受胎率方面,试验组(94%)比对照组(82%)高;在产仔数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多0.89头(P〈005);窝仔猪平均断奶重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重0.66头(P〈0.01),且在相同窝仔猪平均初生重下,实验组能带来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大的窝仔猪平均断奶重;而仔猪成活率差异不大,都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小麦替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对母猪一个繁殖周期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同、胎次及妊娠期一致、体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经产大长母猪6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即对照组、无酶试1组、低酶试2组、中酶试3组、高酶试4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母猪。试验结果表明,无酶试1组产活仔数显著提高(P〈0.05);初生重、初生窝重、健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断奶1周内发情配种率比对照组提高8.34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仔猪断奶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断奶重、断奶窝重、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3个加酶组母猪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健仔率、母猪断奶1周内发情配种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日增重、断奶窝重、断奶成活率均明显提高(P〈0.05),其中中酶试3组、高酶试4组仔猪断奶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用添加复合酶的小麦豆粕型饲粮饲养母猪是可行的,不仅降低了饲养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益,母猪在一个繁殖周期添加中等水平复合酶经济效益提高620.10元/头,增幅达86.9%(P〈0.01)。  相似文献   

16.
将18头妊娠的长白与松辽黑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3头长白母猪,3头松辽黑母猪),按日粮组成分为RS组(生大豆)、SBM(豆粕组),CCM(玉米蛋白粉组)。测定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产性能,3组母猪的窝平均产仔数、仔猪初生重、20d窝重、断奶成活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3种饲粮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其生产性能问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因此,生大豆可以作为妊娠母猪的唯一或主要蛋白源。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在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不溶性膳食纤维(ISF)对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大肠微生物菌群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ISF在猪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64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母猪。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饲喂添加1% ISF的基础日粮|第Ⅲ组饲喂添加3% ISF的基础日粮|第Ⅳ组饲喂添加5% ISF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配种至断奶结束。试验期间分别称量和测量母猪初始、妊娠107?d、分娩后和断奶后的体重和背膘厚,用于分析母猪体重和背膘厚的变化|记录母猪产子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数、初生重、产程和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用于分析母猪繁殖性能|分别记录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用于计算平均日增重和平均窝增重|分别于每天7:00和14:00观察母猪排便情况,根据粪便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和记录|于母猪产后3?d采集粪便,用于分析大肠微生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3%和5% ISF均可显著降低母猪泌乳期失重和泌乳期背膘损失,提高初生窝均重,缩短产程和断奶至发情间隔(P<0.05),显著降低母猪产前7?d粪便评分及大肠杆菌数量(P<0.05),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个体均重、平均日增重、断奶窝均重和平均窝增重(P<0.05)|同时添加1%和3% ISF还可显著降低大肠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P<0.05)。结论,在母猪日粮中添加ISF对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大肠微生物菌群及仔猪生长性能均有一定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发现添加3% ISF效果最好。 [关键词]不溶性膳食纤维|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高母猪生产力是提高养母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决定母猪生产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因此,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窝数和产仔数,养好仔猪,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一、缩短母猪繁直周期的主要措施母猪的繁殖周期由妊辰期、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三个阶段组成。要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就是要缩短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这两个时期。因此,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1.实行仔猪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运用生理、营养的科学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杜洛克母猪678窝次的生产繁殖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71.53%的杜洛克母猪在断奶后0-7天发情配种,平均间隔时间为4.64天,平均分娩胎次为3.54胎,产活仔数、总产仔数、断奶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哺乳成活率都与最高组未形成显著差异。杜洛克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偏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关强度有大有小。其中,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评估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三元母猪繁殖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将48头1胎龄妊娠(90±2)d、体况和健康度一致的“杜长大”三元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饲喂试验日粮(常规日粮添加5%发酵饲料,同时减少2%玉米和3%豆粕),试验从妊娠90 d开始至断奶后7 d。结果:试验组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断奶窝重、仔猪日增重、仔猪断奶成活率、母猪哺乳期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断奶当天母猪背膘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断奶-发情间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分娩当天母猪血清和分娩后第2天初乳中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A水平有升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能显著提高三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免疫机能。 [关键词]发酵饲料|三元母猪|繁殖性能|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