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2014年4月国家农业部主办的中国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系列活动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举办,活动推介了兰陵代村美丽乡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兰陵县是全国第六个、山东第一个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兰陵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行新型  相似文献   

2.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已成为宁夏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以提升宁夏区域公用品牌、特优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推动宁夏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为背景,分析介绍“宁夏品质中国行”系列活动在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取得的成效及成功经验,以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车愔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638-4640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为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目前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如信息网络建设薄弱、网络营销服务体系不完善、网络营销模式不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物流配送落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法律规范不健全和安全保障欠缺等问题。从构建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创新营销模式、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保障体系5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对策,这对于提升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水平、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毗邻,具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呈扩大趋势.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我国向西开放战略、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分析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充分发挥贸易互补性,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统计分析法与贸易指数分析法相结合.[结果]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间的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呈现互补关系.中国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产品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进口商品,如蔬菜、水果、鸡、羊等活动物、天然蜂蜜、动植物油脂和食品、饮料、酒和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制品;而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到中国农产品也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农产品,如棉花、动物皮毛等.[结论]在发展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贸易时,应充分发挥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促进双方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正>9月6日至8日,由农业部支持、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4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驻马店成功举办。大会以"开放合作、绿色科技、共赢发展"为主题,突出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组织了项目发布和签约、产品展示和贸易、主食加工业特装展、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投融资暨银企对接、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推介、中国美丽田园展示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展现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成就和广阔前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云南农业》2013,(4):77
为加强我国品牌农业建设,大力推进各地特色经济发展,中国农业信息网于2013年3月启动"中国名优特农产品"宣传展示活动,通过搭建中国名优特农产品宣传展示平台,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农产品品牌,让品质过硬的名优特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品牌和诚信成为引领我国农产品  相似文献   

7.
日前,从四川省攀枝花农牧局获悉,在近日举行的"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调查活动中,攀枝花芒果位居第41位,荣获"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称号。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问题,基于出口技术结构和竞争态势角度,对比评价了中国和澳大利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虽仍未改变在高技术附加值农产品上的劣势,但在中等技术附加值及中等偏下技术附加值农产品上的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相比于澳大利亚,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结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曲线相距较远;澳大利亚面临来自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压力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中国面临来自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压力指数保持下降趋势;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市场份额及竞争力而言,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市场份额显著提升,而澳大利亚市场份额小幅增长、出口竞争力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日前,"种好名牌农产品,建设美丽中国"科技直通车下乡大型公益活动第二站——走进广东梅州,走进金柚种植专业镇松口镇,为梅州金柚送来先进的种植技术,科学的用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被动参与国际竞争的时刻,并且粮食安全日趋成为中国农业重要课题,但是中国至今没有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交易中心。而上海具有率先建设交易中心的有利条件:首先作为农产品主销地,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农产品市场集聚;其次率先发展的现代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也为中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一定基础;上海世博会更是一次促进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的重要契机。在如何促进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方面提出措施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办事处集聚、农业企业总部集聚,发展异地交易,促进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有机结合.加强立法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热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热带农产品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培育名牌、创建品牌已成为提升热带农产品市场形象、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本文立足热区9省,从农业标准化实施、"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商标注册、名牌农产品推荐认定、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品牌效益等方面对农产品品牌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热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促进中国热区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9月28日至30日,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三化’同步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交易会开幕。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率团出席开幕式,并陪同回良玉参观了河南馆。开幕式结束后,回良玉兴致勃勃地来到河南馆,首先参观了有"中国肉类第一品牌"之称的双汇系列肉制品展区。接着,回良玉来到综合展区,当刘满仓向他介绍展出的"郑麦"系列小麦品种及"永优"玉米品种,为中国粮食生产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使绿色壁垒的实施找到了合理理由。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为主题的绿色壁垒已成为新的国际焦点。目前,我国已有多种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因遭遇绿色壁垒而损失惨重。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份额的很大比重,所以,怎样突破别国针对农产品方面的绿色壁垒同时建立本国的绿色壁垒,以及如何积极利用绿色壁垒的双重效应,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国也正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因此也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合理发挥绿色壁垒在各个领域的正效应,实现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公众及农业行业对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识,就有机食品认证,GAP、GMP、HACCP、ISO9000系列标准等不同类型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概念、起源、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作了分析.通过对不同类型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进行比较,得出不同认证体系间的关系,以推进中国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论农产品供应链与农产品品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产品品牌不仅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还有利于食品消费的安全。农产品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关键,通过发展农产品供应链,可以促使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标准化实施,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韩星  李学工 《农业展望》2014,(12):70-74
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基于农产品物流流程而建立的涉及政策法规、农产品、物流企业、物流行业等综合性信息的实用平台,为实现政府、物流企业、农户、行业协会、消费者等多方进行有效沟通。首先对中国几个农业大省在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综述;其次,通过借鉴各省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展望中国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资讯要闻     
<正>山东:全国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系列活动首次选择在乡村举办5月18日至19日,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联合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举办2014中国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系列活动,首次选择在乡村举办,体现了全国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在理念、客户定位、销售模式、发展方向上的高度契合以及可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天然基础,使得以二者相结合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悄然兴起。广东省肇庆市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但以此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却"各自为战",二者相得益彰的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在"互联网+"时代,将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相结合,将是肇庆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同步协调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既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农产品流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特别是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十分薄弱:一是市场供求信息传导之后引发盲目性大,农产品供给大幅度波动,"买难"、"卖难"交替出现;二是收购环节组织化程度低,通过合作社或"农超对接"的产品比重很小,农民没有价格话语权;三是产地仓储和预冷设施严重不足,农产品上市时间难以控制,源头调控能力很低;四是燃油等物流成本高,冷链运输率低,损耗浪费远高于国际水平;五是各类市场收费名目  相似文献   

20.
杨璐璐 《世界农业》2019,(10):31-39
顺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发展步伐,需要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形成"大生产—大市场"的农业格局.美国将农户、初级加工商、批发和物流部门、零售商以及顾客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形成了"农超对接""有机专供""批发市场"和"本地直销"4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及法律建设共同构成供应链的支撑体系,其对改造中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和运行体系,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