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省17地市马铃薯生产情况、生产成本及收益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农户生产规模较小,种植经济效益低;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产业整体投入不足,资源优势未得到有效开发等问题。并提出规范土地流转,促进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经营;建立健全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推进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加工业对小城镇建设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葭  张雨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433-438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区域差距扩大、经济结构粗放、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等问题,导致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缓慢、缺乏竞争力、农民未能分享城镇化成果等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小城镇发展的现实经济需求,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产业特点,结合区域经济理论--增长极理论,提出应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促进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新疆棉花产业所面临的进口外棉冲击、生产成本上升、自然灾害与病虫害威胁以及棉花产业下游基础薄弱等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和调查研究,提出要从加大外棉进口管控、宏观调控、生产环节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棉花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甘蔗是最重要的糖料作物之一,而食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为加快蔗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当前甘蔗产业发展的现状,从品种选育、土壤改良、高效栽培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4项建议。(1)加强甘蔗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利用,选育高产、高糖、抗病、宿根年限长和适宜机收的突破性品种;(2)加强蔗区深度宜机化改造、提高蔗区耕地质量;(3)加强甘蔗产业提质增效整装技术的研发、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4)加强蔗糖产业的保护、扶持及相关政策支持。本研究将为促进糖料产业生产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食糖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罗非鱼养殖的三大效益,总结了罗非鱼产业供给侧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供需失衡、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小等,分析其成因包括中国罗非鱼主要依赖出口市场,出口消费不景气、加工厂盲目扩大产能,产品附加值低等。笔者从罗非鱼苗种生产、成鱼养殖,产品加工和出口贸易四个产业主要环节概述了中国罗非鱼产业生产现状,提出了罗非鱼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技术经济与政策路径,即通过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加强加工产品关键配套技术研发、加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开拓国内市场和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等措施,以促进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库尔勒香梨是库尔勒市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分析香梨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明香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旨在为促进香梨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依据。通过对广泛收集到的产业发展资料结合产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影响香梨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水资源短缺、品种单一、果品质量不高、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成本增加等。提出了加快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发展、加强科技能力建设、建立组织化经营模式等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种子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宋敏 《种子》2012,31(3):72-76
通过对中国海关统计咨询室2000~2010年种子进出口贸易数据以及国际种子联盟数据分析,概括了中国目前种子进出口贸易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根据分析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开拓海外市场、加快育种研发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总结经济林产业扶贫的主要成效,发现问题,提出发挥经济林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重要作用的政策建议。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对山西、四川和云南3省6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经济林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了农民就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然而,脱贫地区的经济林产业还存在规划落实不到位、栽培品种混杂、管理措施粗放、加工存储产业滞后和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加强对经济林产业的宏观指导、强化科技支撑和技术推广、积极拓展林业产业政策、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品牌化水平和积极培育流通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更好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陕西省渭南市大豆产业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渭南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形势,并针对性提出了建议,从恢复大豆面积、政策扶持、加快大豆品种更新换代、完善大豆产业链、扶持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品种选育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促进渭南市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研究现代种业企业的财务特征、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总结出现代种业企业财务特征包括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和高利润等。在面临的困境方面,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压力大、政策环境不稳定、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提出了多种解决路径,包括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经营管理、拓宽销售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以及积极响应政策及法律法规变化等。最后,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种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了其解决路径及效果。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现代种业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拓宽销售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响应政策及法律法规变化等,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并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李丹  林中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6):158-164
中国是世界芦笋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芦笋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在全球芦笋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研究中国芦笋的国际贸易和产业竞争力,根据FAO、WTO和中国海关(一般贸易)的芦笋贸易数据,对中国芦笋的进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选取生产者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价格比4个分析指标,对中国芦笋的产业竞争力给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芦笋贸易以出口为主,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2008年以后,进口增长很快,进出口差距显著缩小,2019年进口量是出口量的1/3,而进口额超过了出口额。芦笋价格方面,中国芦笋生产成本和生产价格较低,占据优势,但是出口单价和出口额相对也较低,出口创汇不显著,2013年以来进口单价快速上涨超过了出口单价,进口芦笋价格昂贵,未来芦笋进口不会明显增加,出口保持稳定。在国际芦笋出口大国中,秘鲁、墨西哥基本上是芦笋净出口国家,具有极强的贸易竞争力;其次是希腊,竞争力指数也较高;美国、西班牙、荷兰的优势也比较明显。中国是全球最大芦笋生产国,但芦笋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贸易竞争力指数为正数时接近1,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反映出中国芦笋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决策和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法,从马铃薯产量潜力、市场发展潜力、加工业发展潜力和贸易发展潜力四方面来预测2020年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潜力。【结果】从世界单产水平和趋势单产看2020年马铃薯产量分别达28518.72 万t 和11602.67万t;马铃薯人均消费量和总消费量分别达53.12 kg/人和11686.68万t;马铃薯加工量达1152.11万t;马铃薯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达40770.08万美元和27642.9万美元。【结论】中国马铃薯产量、消费量、加工量、进出口额都继续呈上身趋势,未来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中国贝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选用生产要素和进出口2个层面的4个指标,即资源禀赋系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测算2001—2011年中国贝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得出中国贝类产品在生产要素层面具有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在进出口层面中,代表市场占有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及代表进出口的贸易竞争优势都表现出极强的优势,而反映出口所占比例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则较弱。根据结果提出合理调整贝类产品贸易出口结构、加强实施品牌战略和设立贝类产品生产安全卫生管理体系3个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对中国养蜂业生产、贸易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全面了解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养蜂业的影响,笔者对全国193户养蜂户和30多家蜂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专家访谈和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文章从生产、贸易和企业发展等多角度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地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蜂产品出口整体形势较好,但蜂王浆制剂产品的出口受到影响较大,出口锐减;中国蜂蜜也暂时退出美国市场;金融危机对养蜂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对专业养蜂户的影响更大,挫伤了蜂农的养蜂积极性。此外,内销型企业受影响程度也要高于内外贸型企业。鉴于上述问题和金融危机的周期性,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扶持专业养蜂户、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等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世界与中国稻米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测定方法,对比分析了世界较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和中国的稻米国际竞争力状况,并通过对中美稻谷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中泰稻谷品质比较分析及中国稻米的质量安全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影响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研究、引进和推广水稻优质品种,提高稻米品质、建立新的水稻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加强水稻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水稻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水稻生产的补贴份额等提高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猕猴桃生产、贸易和竞争力都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以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和相关文献为基础,分析了猕猴桃生产和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猕猴桃贸易和竞争力。世界猕猴桃的收获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我国猕猴桃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单产与新西兰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世界和我国猕猴桃的进口和出口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是中国猕猴桃进口量和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量和出口额。中国猕猴桃出口竞争力很差甚至极差水平上,在国际猕猴桃果市场上中国出口猕猴桃果品质中等偏低。针对中国猕猴桃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善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绿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我国种植的主要食用豆之一,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调整种植结构、丰富人们膳食和农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共育成绿豆品种141个,育种手段实现了从农家品种提纯复壮、优异品种引进、系统选育、辐射诱变到杂交选育的转变,解决了绿豆品种中存在的生育期长、蔓生倒伏、产量低、抗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特别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以来,杂交选育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结合,使新品种的产量、抗病虫性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进一步提高。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绿豆产业出现了种植面积先增后减、进口量连年增加、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优质专用和多抗品种缺乏等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绿豆产业及品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我国绿豆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绿豆品种改良的主攻方向,旨在为我国绿豆产业发展和品种改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contribution of women and children to the sugar industry in Fiji by examining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labour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holder system and describ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for the study participants. It is based o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conducted during 1996–97, on the island of Vanua Levu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Fiji. The twenty smallholder households in the study comprised both Fijian and Fiji Indian respondents who relied primarily on selling sugar cane for their cash income. How inequalities within the household in terms of allocation of labour and resources are legitimated is outlined. Resourc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household in regards to two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sugar industry, land and trade liberalisation, are examined. In light of global trends in 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probable falls in sugar prices, future strategies for survival identified by Fijian and Fiji Indian smallholders are also discussed. The cas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sugar industry is still largely reliant on family labour and, particularly for low socio‐economic smallholders, the unremunerated labour of family members makes an essential contribution to the production of sugar ca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