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村振兴过程中,数字化技术赋能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数字化带来的新发展模式推动了农民增收、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启城乡融合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乡村数字建设配套机制不健全、乡村数字基础建设不完善、乡村数字化应用人才短缺等问题。基于此,进一步完善乡村数字建设配套机制、健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数字化应用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化振兴是高质量建设乡村的应有之义,乡村的全面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数字化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的快速融合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在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守住乡村振兴的文化根脉,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支撑两方面发挥着赋能作用,成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同时,部分主体观念未更新、数字化转型滞后、乡村数字系统未完善、技术支撑力不足、精神文化需求未满足、资源发掘力欠缺等导致赋能过程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为此,要持续推进乡村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素养融入乡村文化主体,强化优质数字文化内容供给,助力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具有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功能。然而,目前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还存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乡村居民数字素养缺乏、乡村数字化专业人才紧缺、乡村数字化政策供给不足以及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滞后等一系列现实困境。通过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与能力、促进乡村数字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数字化政策出台与配套力度、创新乡村数字化治理模式等措施,能更好地让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因此,进一步研究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阐释数字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集约化的价值意义,进而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面临内外环境条件的现实困境,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体系、资金支持、农民数字素养四个方面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彦彬  刘佳  谢林 《河南农业》2023,(6):38-39+42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包含数字赋能乡村产业、数字赋能乡村生态、数字赋能乡村风气、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数字赋能乡村民生。我国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短板有:政策不够完善、基础设施缺损、专业人才匮乏、金融支持不足。要促进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制定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政策、完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与关键,新时期的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与数字中国的重要举措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此,结合实践与经验构建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产业的分析框架,即基础赋能、主体赋能、技术赋能与资源赋能。分析得出数字乡村建设在有力地推动了乡村产业的改造与升级的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数字人才不足、技术应用不充分以及资源缺乏的困境,需从资金、政策、技术应用方向、产业发展定位等角度来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褚霞 《现代农业》2023,(6):91-9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顺应新时代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数字农业将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经营全流程,有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丰富农户生产知识技能、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充分挖掘乡村生态价值、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然而,技术发展水平不高、数据整合共享不充分、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缺乏、整体资金投入不足等现实困境,正制约着我国数字农业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基于此,着眼破解要素供给瓶颈,从技术创新、数据渠道、人才建设、资金扶持等维度重点发力,全面推动我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相似文献   

8.
乡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产业全面振兴的内在驱动。本文基于当前对乡村数字建设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数字赋能菏泽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机理,分析总结了现阶段数字赋能菏泽市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从数字基础建设、产业链融合、数字渗透乡村产业深度广度、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绿色发展及数字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探讨数字赋能菏泽市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和对策,以期为菏泽市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乡村生态治理已是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在乡村生态数字化治理过程中,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治理主体协同不足、数字化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通过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方协作共治模式、强化技术支撑与培育乡村数字型治理人才等措施,将数字技术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数字乡村建设是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农业生产模式、农民生活方式与农村治理体系的重大变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国外典型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包括政策支持与前沿技术联动模式、专业化与一体化的复合模式、农业信息化与集约化运营模式等,国内近期涌现出河南鹤壁数字化改造提升模式、浙江德清数字综合赋能模式等。应当看到,作为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城乡数字鸿沟较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与专业人才缺乏等困境。为此,应当因地制宜,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化人才,从而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蒋敏 《现代农业》2023,(1):14-17
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的融合,数据要素、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要素重组升级,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对农业农村发展发挥出明显的乘数增长效应,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但现阶段,我国乡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覆盖不全面、数据共享系统不完善以及乡村信息化人才短缺等因素阻碍了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因此,政府应以财政收入撬动社会资本,推进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数据共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保障监督在农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各生产经营主体的合理利益。同时加快培养农村地区信息化人才,多层次、全方位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2.
陈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23,(22):246-248+275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业态,数字农业在技术层面包括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等新技术的运用。陕西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地处中国东数西算的核心区域,发展数字农业具有一定优势。陕西省农业生产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居民生活数字化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现实条件。该研究对陕西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剖析陕西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并分析数字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建立陕西省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陕西省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数字农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研发力量较为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农业数字化人才缺乏。最后,提出陕西省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数字农业投入力度;创建数字农业试验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多层次的数字农业人才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深刻影响着新时期乡村的全面振兴。数字乡村建设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改善乡村治理方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程受限,乡村数字人才相对短缺、建设数字乡村的后备力量不足,核心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与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不深等困境。为此,需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智力支撑,推动数字信息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持,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崇信县是典型的农业产业县,发展康养旅游需要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融合在一起,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实施。  相似文献   

15.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先导,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新的契机,数字技术的融入不仅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播,也有助于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建设在文化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应从数字化建设方面谋划乡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化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赋能作用,着力通过牢固数字化基础、完善数字化政策、挖掘数字化价值、政企合作等方式推动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从而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6.
数字科技赋能农村民生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5个方面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科技赋能农村民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刻认识数字赋能对农村民生建设的全方位影响,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应用场景,提高农民的数字素养,推动信息科技企业服务农村,加强政策协同与引智返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发展阶段,乡村数字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为创新乡村治理、振兴乡村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数字技术与薄弱的基础设施之间存在张力、大数据赋能受到“乡土性”情境间接限制、人才短缺凸显治理能力短板、数字治理政策体系尚不健全等一系列挑战。因此,须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基层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治理观念,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激发数字乡村发展动力,推进数字法治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发力,进一步弥补数字赋能乡村现代化治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伴随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与城乡融合的推进,数字化将为乡村文化振兴开拓新途径、创造新机遇。研究发现,数字化在乡村文化内容激活、文化经济赋能、文化服务优化上蕴含丰富价值,要把握数字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在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城乡互鉴上昭示的时代机遇,深刻认识所面临的困境阻碍,并从人才主体、管理支撑、文化认同三维度针对性地应对。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人才已然成为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为了研究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和以“新乡贤”为首的人才队伍如何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以四川省宣汉县“白马花田营造社”为案例,结合“嵌入式”帮扶理论阐释其乡创实践内容,进一步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四个维度梳理该案例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主要体现在生产优化、资源整合、技术引进、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种植业和养殖业信息化程度低、乡村工副业和商业凋零、生态资源难以量化、产权流通困难等。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路径有通过产业融合效应作为传导机制,提升传统种养业、工副产品加工业以及乡村休闲康养业态的生产效率;通过要素匹配效应作为传导机制,构建数字化交易平台——“两山”银行,实现产权流通,以及“山水湖林田草沙”等生态资源的数字量化与资本再定价;通过技术乘数效应作为传导机制,开拓乡村工商业外部市场;通过数字医疗、数字教育的方式改善农民的生活。最终构建乡村多元经济、生态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