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覆膜材料下旱地种植对高粱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是主要的抗旱性经济作物,陕北地区常年干旱,地膜覆盖是解决干旱地区高粱种植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采用降解膜和渗水膜薄膜覆盖的方法以无覆盖为对照,研究3个高粱品种在旱地种植对高粱生长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地膜覆盖会增加高粱株高、穗长、千粒重和产量。高粱产量:晋中0592晋中7742晋夏2842;种植方式:降解膜模式渗水膜模式无覆盖模式;经济效益:渗水膜模式降解膜模式无覆盖模式。陕北地区高粱种植应选择优良品种+矮秆高粱+降解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增加农户种植效益,对传统的"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进行了改良,探索出"春马铃薯-高粱-再生高粱"一年三熟粮食高效栽培模式。现将该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及春马铃薯、高粱、再生高粱的栽培关键技术要点,主要是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是辽宁省高粱主产区,种植模式对高粱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对比,在辽西地区高粱以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产量较高。本文简要总结了辽西地区高粱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以期为辽西地区高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高粱本身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与要用价值,同时,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现已成为酿酒行业所采用的主要粮食来源。在高粱种植中,也因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是丘陵还是平原,都可以对其进行种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粱作物需要朝着更高质量、更高产量的方向发展。一、高粱种植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当前高粱种植模式现阶段,我国高粱总体种植模式特点可以概括为种植面积小、种植范围广。如在辽宁省葫芦岛地区,高粱的种植就有一部分为在地角田边的土壤空  相似文献   

5.
彰武县高粱适宜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武县高粱适宜种植密度及种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高粱种植密度以12.0万株/hm2为宜;种植方式以二比一,高粱间种大豆模式增产幅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作物群体空间配置可更为科学的利用温光资源,实现群体增产增效。试验开展了高粱和花生不同配比条带状种植技术研究,并对群体内高粱和花生的器官物质分配、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产量及经济效益等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群体内高粱和花生器官物质分配差异显著,高粱4+花生4模式更有利于高粱物质的积累,且花生降幅相对较小;群体生长40 d以后不同栽培模式间叶绿素差异开始显现,高粱4+花生4模式下高粱和花生叶绿素含量协调效果最佳,群体光合物质生产能力更强,光能利用效率更高,进而可促进较高产量的形成;4种栽培模式下净利润高粱4+花生4高粱8+花生4高粱清种花生清种,高粱4+花生4模式可比清种高粱增加净利润7.41%,是一种具有开发应用潜力的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杨余 《新农业》2023,(12):17-18
高粱是一种常见于我国南北地区的作物,是东北、华北以及西南农业生产区的主要种植经济来源,对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来说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优质高产高粱品种开始取代传统品种,高粱的产量以及果实质量也得到了可靠保障,但对高粱种植技术的科学性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本文结合以往贵州的农业种植实践经验,对高粱高产技术的栽培种植方法进行了阐述讲解,而后对高粱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分析解读,希望可以为贵州高粱种植产业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更好地保障高粱的种植质量与经济创收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改变耕作制度,形成"粱—粱—芋(冬马铃薯)或菜"种植模式 需种植两季高粱的田土,应进行耕作制度改革,即将传统种植模式"麦(油)—玉(粱)苕"改革成"芋—粱—粱"模式。即冬季实行洋芋、葫豆、蔬菜预留行种植,早春在空地或预留行内栽高粱,头季收后蓄留再生高粱。  相似文献   

9.
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是在界首市实施的1种变一年二熟(小麦-夏甘薯)为一年三熟(小麦-夏甘薯-长杪高粱)的新型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界首市高效农业示范园种植,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总产值达19 763元/hm2,较当地常规种植夏甘薯净增收6 713元/hm2,经济效益显著.笔者主要介绍了夏甘薯间套长杪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高粱—油菜绿色高效种植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周年循环种植,可实现全年高产增效。油菜是食用油和饼粕蛋白的重要来源,高粱是酿酒原料,油菜和高粱秸秆及菜籽饼粕均用于还田养地,进行5年以上轮作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节肥、增产,提高经济效益。一、适用区域湖南省地势较高的旱田。二、技术要点1.合理选择品种选择高粱、油菜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辽宁省北票市引进了“两糯一号”酒高粱。文章从选地与整地、选种与机播、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收获几个方面阐述了酒高粱种植管理技术,为辽宁省北票市农民种植酒高粱提供参考,对在全市推广种植酒高粱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粱是泸州地区酿酒主要原料,种植规模大,种植历史久远,是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围绕高粱复合种植模式技术要求,以高粱种植为核心,前后作物适当搭配,前作小春种植冬马铃薯,大春套种高粱,高粱后期套作海椒,可以实现667m~2收入万元的高产目标,近年逐渐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高粱不同种植模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在辽西地区不同的种植栽培模式对株高影响不大,但对穗长、千粒重、叶面积有一定的影响;对高粱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二比空、三比空(均匀密度)、三比空(密疏密)、大小垄、一穴双株、覆膜、微集水7种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增产2.78%~15.86%,其中覆膜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增产15.86%,因此,通过改变高粱传统种植方式,可以达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冶  闫景和 《农业与技术》2013,(10):121-121
高粱是古老的谷类栽培作物之一,可直接食用,高粱有一定的药效,具有和胃、健脾、消积等功效。高粱是酿酒、制醋、提取淀粉、加工饴糖的原料。高粱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无论沙土、粘土、盐碱土或旱坡,低洼易涝都可以种植。高粱市场需求量大,且价格稳定,种植高粱是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是我国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江苏省白酒产业发达,是高粱消费大省,但江苏省白酒企业所需要的高粱几乎全部采购自我国东北地区,仅少数当地生产。近几年,随着高端白酒品牌的打造以及产能的扩大,酿酒原粮本地化生产和基地建设已纳入今世缘和洋河两大酿酒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为了进一步加快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力争早日实现酿酒高粱完全本地化种植。本文分析了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当前江苏省高粱种植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短板,提出了江苏省缺乏满足江苏省酒企需求,适应本地区种植,自主选育的酿酒专用高粱品种,高粱生产种植规模小,管理粗放,缺乏规模化高粱生产基地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酿酒原粮的本土化、规模化基地建设、优质专用酿酒高粱品种培育、酿酒高粱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发展以高粱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分析江苏省酿酒高粱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江苏省未来酿酒高粱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粱产量受到栽培技术的影响,不同的栽培技术对产量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位高粱栽培提供了重要依据,使种植人员能够在高粱种植时寻求最为适宜的栽培模式。[1]文章通过对高粱产量受不同栽培措施影响综述、不同栽培技术对高粱产量产生的影响、采取新型的杂交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究,一起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喀什地区饲草高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喀什地区农区畜牧业增畜不增草,饲草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农牧业发展。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引进优质饲草品种已经成为畜牧工作发展的突破口。种植桑根饲草高粱,每667米2饲草、青贮相结合可喂养10只羊或2头牛,种植效益是粮食生产的3~4倍,效益显著。2012年,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杂交饲草高粱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桑根饲草高粱适合喀什地区种植。现将桑根饲草高粱最佳种植模式、最佳收割茬数、刈割时  相似文献   

18.
红缨子高粱是仁怀市主要种植农作物,在仁怀市有机高粱种植过程中,随着高粱种植面积的不断拓展,高粱病虫害问题也频繁出现,对仁怀市有机高粱种植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高粱高产种植技术为核心,从高粱种植地选择及处理、高粱种子处理、高粱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高粱高产种植技术应用方法,以期为高粱种植效益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实现"一种两收、高产高效",引进6个具有优势潜力的高粱品种,在"高粱+再生高粱"模式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泸糯12号头季和再生季产量达11 566.8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引试品种,比对照(青壳洋高粱)增产103.6%,且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好,可作为"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的优选品种,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江阳区属川南浅丘区,温、光、水、热资源丰富,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旱地主要采用"油菜/玉米//红苕、油菜/高粱//红苕"等传统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平均收益约3 000元/亩,经济效益低。近年来,笔者利用江阳区地处泸州市城郊的区位优势,结合实施"四川省粮油高产创建酿酒高粱项目",经过5年的种植试验探索,逐步形成了"高粱//茄子/甘蓝"等粱经复合型高产高效旱三熟新模式。该模式主推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