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简称农技站)建设和管理,是提升农业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工作队伍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产业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潜山市乡镇农技站发展现状,总结了农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湖镇镇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概述,阐明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三农"工作的重大作用,为乡镇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湟中县是青海省农业生产大县之一,土地总面积2700km2,南北长91km,东西宽68km,海拔2225~4488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数2588.3h,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360~650mm。辖15个乡镇,393个行政村,乡村户数9.63万户,人口41.82万人。现有耕  相似文献   

4.
韩国"农业第六产业化"规划人利用自身能力,开发农村有形和无形资源,是创造价值的专门人才。目前,韩国"农业第六产业化"规划人培训事业主要有五个阶段,即需求分析阶段、培训计划设计阶段、课程开发阶段、培训运营阶段和培训评估阶段。其启示如下:第一,完善政府对教育培训的政策,加大投资力度;第二,农业部可建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和管理;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湟中县农机总动力已达63.48万千瓦、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74584台部,其中拖拉机40785台,每2.5户拥有一台拖拉机,农业机械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  相似文献   

6.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中的经验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建设,是我国农业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工作。农业教育、研究、推广构成农业发展的三种因素。农业发展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对人类的任何贡献都是通过推广来实现的,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就没有发达的农业推广,也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繁荣的农村和富裕的农民。为了充分发挥乡镇农业推广组织机构的基础作用,2004年莲都区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了机构改革,从原来有169个乡镇农技人员到改革后剩135人,从原来的22个乡镇农技站根据地域的安排,建立12个区域农技站。通过近一年的运行,本人根据新时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乡镇农业推广组织服务进行了调查,特别是对大港头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实践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一线支柱,是将先进适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二传手.随着我国加入WTO,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面对新形式,迎接新挑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大力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是覆盖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实现城乡统筹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11年科技部启动第一个农业与农村信息化领域"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近日,该项目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相似文献   

9.
湟中县为了进一步了解浅、脑山地区土壤养分的现状和动态,为合理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为此,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抽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浅、脑山地区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其测定方法与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采样地区湟中县浅山地区李家山镇,共8个村,240个样;湟中县脑山地区大源  相似文献   

10.
科技情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智力资源,科技情报工作主要是通过科技情报文献机构执行的。目前,全国各系统农业科技情报文献机构已普遍建立起来。如何把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组织好,管理好,把系统整体从功能上协调、统一起来,发挥整体功能,建成一个高效、优化、有序的开放系统,是继体系建设之后,面临的又一个重大问题。标准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一、加强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图书情报和档案部门正处在自动化、网络化的研究、设计和初步实施的早期发展阶段,也正是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1.
<正>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形式,充分调动农村科技力量,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1.1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情况全县共有县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18个,11个乡镇设有7个农技区域中心站、11个畜牧服务中心站、6个农机服务中心区域站、11个林业工作站。各站在运行机制上,是以乡镇  相似文献   

12.
引言:解剖一只麻雀2020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4个"迫切需要"来阐述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重大意义:一是破解"未来谁来种地"问题的迫切需要;二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迫切需要;三是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的迫切需要;四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剑 《河南农业》2015,(5):62-63
<正>社旗县域面积1 203km2,辖15个乡镇258个行政村,73万人,耕地面积8.67万hm2,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县。近年来,社旗县"靠地吃地",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突出高标准粮田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格局初步显现。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通过对此进行专题调查分析,特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孙鸿志 《世界农业》2007,(12):14-17
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20年的第一个阶段,美国实现了农业半机械化;1920年到1950年的第二个阶段,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1950年至今,美国农业发展步入第三个阶段,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期。美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为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首先,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其次,农业政策有它的预见性和先导性,然而更多是因时循势而采取的战略措施;最后,建立健全的农业政策体系是保证中国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需求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现实难题的迫切需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互联网+农业"有效实施的重要载体;并且,由于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从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分梯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和深化改革,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业商务网在建设过程中围绕信息内容建设,不断创新技术应用和组织形式;重点建设了产品供求信息发布、企业信息展示、电子商务支付三大功能体系,为信息内容发布搭建了有效平台;应用软件技术,以"一站上传,多站发布"方式,与近50个地方特色农业网站建立了网站联盟,丰富了农产品市场信息来源;利用二级网站技术,免费为乡镇提供建站服务,整合农村乡镇信息资源;与电信企业联合开展为农手机短信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强化信息内容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解决河南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和对策,促进河南绿色农业的进一步较快发展。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与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负责人等交流、座谈,查阅相关资料。环境污染制约日益显现,工业"三废"污染、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噪音等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制约增多,绿色农业建设成本增加;人们对绿色农业的认识不到位。绿色农业在河南,乃至全国都是起步阶段,大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它认识不够,农民缺乏相应的素质;政府对绿色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建设资金不足。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识,要加大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力度,要加强组织领导、进行科学规划、实施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农业》2007,(7):51-54
[编者按]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实现"三增"的一个战略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14,(1):49
江苏省农委近期要求从加强乡镇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和普通农户的帮扶力度等方面出发,提升为农服务效能。加强乡镇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农经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切实提高乡镇农经站、农技站和畜牧兽医站规范化服务水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丘陵沟壑农业区,海拔2225~4488m,境内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地形破碎,植被稀疏,年降雨量350~650mm,属半干旱地区。辖15个乡镇393个行政村,全县农村人口接近43万,有耕地80.7万亩,是全省农业大县。近年来,湟中县把健全和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强农技推广工作活力,作为实现农业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建全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