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地区,草原既是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今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生产发展、牧民收入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科学地发展畜牧业生产,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实现阿勒泰地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浅谈几点看法,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2.
《饲料广角》2012,(17):3-4
8月30-31日,四川省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阿坝州红原县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在会上强调,要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为前提,以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现代草原畜牧业产业体系为核心,促进牧区牧民牧业统筹发展、一产二产三产联动发展、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目标,加快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牧区。  相似文献   

3.
甘德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属国定贫困县,是一个纯牧业县。甘德县以"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及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甘德特点的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为目标,以转变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为重点,以实现草原保护、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努力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共和县高原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明  看召本 《草业科学》2011,28(6):1181-1186
摘要:由于粗放型的畜牧业经营方式过度追求牲畜数量,产生了“公地悲剧”。因此,国家对青藏高原制定了以牧业合作组织为平台推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战略,实行游牧定居、草地围栏,以实现“三减”目标。本研究以青海省海南州哈乙亥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该合作社的成立过程、运行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以合作社为载体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结果发现,由于高原牧民生产与生活的特殊性,藏族传统文化习俗独特性以及牧民由游牧转向定居的“再社会化”变迁等方面的复杂影响,牧民合作组织的生成和发展与农业区具有较大的差异,目前畜牧合作社在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退牧分流人员就业、畜种退化、动物防疫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要以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为引领,抓好抓实关键环节,全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现代草牧业产业体系,促进草原牧区人草畜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草原美、牧民富、牧区强的目标任务。——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  相似文献   

6.
<正>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的独特性、有限性,决定了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的产出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是基于草畜平衡、资源环境承受力、人与自然均衡条件下的计划导向。草畜平衡下的放牧和草地自然资源管理,既是畜牧业生产劳动,也是生态保护的劳动,创造了牧业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价值。确立草原生态保护责任主体,对牧民生态保护劳动付出给予合理的收入补偿,扶持本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是建立社区草原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青藏高原畜牧业生产的专有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牧  相似文献   

7.
正1阿勒泰地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草原畜牧业是阿勒泰地区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草原是牧业发展重要的生产资料,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天然草原退化、超载放牧、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为贯彻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的要求,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势在必行。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促进畜牧业增效、拉动农牧民增收,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补贴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24个纯牧业旗的人口虽少.但他们所处的生态地位却十分重要,对内蒙古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但草场退化、沙化直接影响到这24个纯牧业旗的牧民生产和生活。国家出台的“围封转移”、“休牧禁牧”和“退牧还草”工程对草原生态的恢复有益.但却是以牺牲牧民利益为代价的,国家虽有部分补贴.但还不足以祢补牧民的损失。同比农区的农业补贴.国家给予牧区畜牧业及牧民的补贴就更显得微不足道了。  相似文献   

9.
草原牧业经济是黄南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州大部分牧民生活经济来源于草原畜牧业,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影响着牧民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当前黄南州草原畜牧业生产与省内外同类地区相比明显滞后。因此如何搞好草原畜牧业生产,改变落后的现状,对黄南州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期资讯     
正要闻农业部发布规划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为切实做好"十三五"时期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工作,加快草原生态改善,推进草牧业发展,农业部组织制定了《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草原制度、草原生态、草原畜牧业、牧民收入、草牧业发展、防灾减灾能力六个方面总结了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二五"成效。同时,《规划》明确提出了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目标任务,即到2020年,全国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生态明显改善,草原生产力稳步提升,草原科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草原畜牧业因灾损失明显降低,草原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业是本地经济的主要支撑,针对当前牧业生态环境现状,如何实现提高牧民收入和改善草原生态的“双赢”目标。必须加强草原建设规范管理,加强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项目建设。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等保护生态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保护这片美丽地草原。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草原生态和牧区经济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年,自治区畜牧业厅曾对自治区的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做过专项调查,今年初又组织调查组就牧区生产、生活以及草原建设、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专题调查。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实以及由此引发的灾难性的后果令人触目惊心,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内蒙古牧区又连续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旱灾、雪灾、蝗灾和沙尘暴,其中尤以连年干旱造成的影响最大,甚至到了当地政府不得不考虑进行生态移民的程度,牧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牧民收入逐年减少,牧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3.
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自古"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是一年四季在自然草场上游牧的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阿勒泰地区不断增加牧业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发展牧民定居,建设牲畜棚圈、接羔圈、大小畜人工配种站,投资建设牧道、桥梁、打井、掏圈、筑塘坝、修水库,围栏改良自然草场,开发建设人工草场,逐年对传统畜牧业生产条件,生产组织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如今,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生产已转变成为有组织、有计划、比较先进的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形式。牧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与前景草原畜牧业是不发达地区牧业经济的主体,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畜牧业生产基地。三中全会以来,该区认真贯彻了中央关于发展牧业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普遍实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调整了农牧业关系和畜牧业内部结构,大抓了草原基本建设、家畜改良、畜疫防治等各项工作,调动了广大牧民群众的积极  相似文献   

15.
《浙江畜牧兽医》2012,37(3):2-2
1.抓紧完善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方法,健全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加大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力度,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牧业、牧区、牧民的支持力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覆  相似文献   

16.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加快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做好牧区动物防疫工作,是提升草原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和促进牧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酒泉市肃北、阿克塞两个牧业县依靠资源优势和国家草原奖补政策,牧民收入成倍增加,多数牧民实现城市定居,草原实施平衡放牧,城郊开展设施育肥,现代草原畜牧业已见雏形。但牧区动物防疫意识、方式与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极不协调,爆发重大动物疫病的潜在风险在不断增大,必须提升防疫意识、转变防疫方式、消除发病风险,为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是新疆的优势传统产业。新疆拥有天然可利用草原0.48亿hm~2,是维系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保障畜牧产业发展、130万牧业人口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新疆草原牧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生产方式粗放,草原牧区经济发展一直没有摆脱人口增长—牲畜增加—草原退化—效益低下—牧民增收难的状况。与传统农业相比,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更为滞后,效益低下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更为突出;与农民相比,牧民收入来源更为单一,增收渠道更加有限,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相似文献   

18.
人工饲草是牧业用地中集约程度最高的类型之一,也是畜牧业发展程度的质量提高标准之一。目前,阿勒泰区的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牧民还是靠传统的大草原上放牧,一年四季在大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收入低,当地政府对牧民定居工作不重视,没有当地草原的畜牧载畜量标准,草原退化现象严重。鉴于此,提高牧区人工饲草料建设对阿勒泰区的畜牧业现代化发展作用大。  相似文献   

19.
草原是天然的生态屏障,又是牧民增收致富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快速增长对草原的掠夺式开发,使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资源环境开发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是值得探索的课题。笔者基于"拉乙亥麻"模式对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依靠能人领办合作社,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股份合作制,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牧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草原生态保护的要求,更不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由于新疆草原牧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生产方式粗放,草原牧区经济发展一直没有摆脱"人口增长—牲畜增加—草原退化—效益低下—牧民增收难"的状况。与传统农业相比,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更为滞后,效益低下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更为突出;与农民相比,牧民收入来源更为单一,增收渠道更加有限,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与农村相比,牧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更大,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