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试验中施用的复混肥是本所研制成功的桑树专用有机复混肥,其主要原料是畜禽骨粉,复混肥在桑园中施用,全年桑叶产量显著高于等养分的化肥混合肥,极显著高于纯N肥料;且能提高桑叶品质,丝茧育万蚕产茧量提高5.3%,种茧育产卵量提高10.8%,在不影响桑树对NPK养分吸附比例的情况下,提高桑树对肥料养分的绝对吸收量,施用复混肥能提高桑园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有机复混肥对土壤及甜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有机复混肥和等养分量的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甜椒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养分量条件下,有机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与无机肥相比明显促进了甜椒的生长发育(P<0.05),增产幅度为43.3%-109.8%,维生素含量提高39.1%-59.5%,NO3^-含量降低17.9%-35.7%,同时优化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增加了土壤酶活性,改善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
沸石载体复混肥对作物的增产效应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沸石复混肥在蔬菜作物、大田作物上的增产效应。结合油莱在施用沸石复混肥后,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状况和苗期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变化,对沸石复混肥缓释氮、磷、钾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复混肥中沸石载体添加比例以及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及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施用沸石复混肥,蔬菜作物比大田作物增产效应更为明显;盆栽油莱施用沸石复混肥,在油莱苗期,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均有所降低,油莱植株所吸收的养分也相应降低;沸石载体在复混肥中的比例并非越大越好,对油莱而言,10%~15%的含量较为合适;沸石载体复混肥处理比不加载体的对照复混肥处理的土壤pH升高可达0.5个单位以上,交换态锰(以EXC-Mn)含量下降90%以上,从而减轻了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可能产生的锰、铝毒害,这也是沸石载体复混肥能够使作物增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功 《农家致富》2014,(5):46-46
牛粪含有机质14.5%、氮O.30%-0.45%、磷Q1S%加25%、钾0.10%-0.15%.是一种能被种植业用作土壤肥料来源的有价值资源。牛粪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在各种家畜中最低.质地细密,含水较高,分解慢,发热量低。属迟效性肥料.  相似文献   

5.
不同控释尿素的氮素释放特性及在甘蔗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与土壤中同步埋人肥包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控释尿素的氮素释放特性及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树脂类包膜尿素养分释放过程用Elovich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0.9796**~0.9944**),该类肥料在释放前期养分释放强度大,但后期供肥能力略显不足,采用复合包膜对后期供肥有一定的作用;硫磺类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过程用抛物线扩散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0.9914**~0.9973**),该类肥料在释放期内均能平稳供应养分,但单独施用难以满足甘蔗生长前期的养分需求;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控释尿素能使甘蔗增产5.00%~11.45%,氮素利用率提高7.50%~8.23%。生产上应结合不同控释尿素的养分释放特性及甘蔗生长需肥特点,按一定比例配施混合包膜尿素,实现养分供求平衡,达到控释肥料“减量、方便、高效”的施用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试验与室内土柱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腐植酸复合肥中的养分在土体中的释放运移特点以及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等养分无机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复合肥不仅可提高辣椒产量,而且辣椒收获后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尤以对土壤中速0效磷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土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自制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各土层中的氮素含量均低于等养分无机肥以及山东产腐植酸复混肥处理。在相同时间内,氮素释放总量比二者分别降低58.34%和48.78%,0-10cm土层中的磷素含量以山东产腐植酸复混肥处理为最高,而在10-30cm土层中则以自制腐植酸复合肥处理最高,30-60cm土层中,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浅淡复混肥     
1 复混肥料的基本知识。复混肥料是复合肥料中的一种,是指通过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料与化学复合肥料简单机械混合,有时经过二次加工而制成的复合肥料。复混肥料又分为高浓度复混肥料(总养分(N P2O5 K2O)≥40%)、中浓度复混肥料(总养分(N P2O5 K2O)≥30%)、低浓度复混肥料(总养分(N  相似文献   

8.
生物可降解型自控缓释尿素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种生物可降解型自控缓释尿素(CU1、CU2、CU3、CU4)为研究材料,通过静水释放试验模拟研究了4种肥料在常温条件下的养分释放规律,采用静水释放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CU4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及采用土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CU4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CU1和CU2养分累积释放曲线呈倒"L"形,CU3和CU4养分累积释放曲线呈"S"形,这与非生物可降解型聚合物包膜尿素养分累积释放曲线相同。4种肥料的初溶出率为0.07%-8.77%,微分溶出率除CU1外,均低于4%,其中CU4初溶出率最低,控释效果最好,约控释85天。升高温度将增大养分释放速率,缩短控释时间,降低土壤含水量能够降低养分释放速率和养分释放总量,但不管是升温还是降低土壤含水量均不改变肥料养分累积释放曲线类型。  相似文献   

9.
垃圾复混肥对玉米生产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小区和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配制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生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用垃圾复混肥中的氮量约为商品复合肥纯氮量的一半时,玉米小区经济产量和盆栽生物量分别比不施肥增加29.73%和184..8%,比商品复合肥减产3.51%和18.89%;垃圾复混肥施用量与复合肥纯氮量相等时,分别比不施肥增产38.58%-51.93%和262.0%-239.3%,比商品复合肥增加3.07%—13.00%和3.07%,其增产效果显著。长期施用垃圾复混肥还可以补充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肥料和青贮添加剂对苜蓿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肥管理和青贮添加剂对苜蓿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设计双因素试验,其中肥料处理包括有机无机复混肥为基础的3 个处理(添加蚯蚓粉A、添加木醋液B和添加芽孢杆菌C),以及生物炭处理D、化肥-二铵处理E和不施肥的对照组F,青贮添加剂处理包括甲酸、木醋液和对照组,研究各处理苜蓿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芽孢杆菌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显著提高了苜蓿青贮粗蛋白含量降低木质素含量(P<0.05),添加木醋液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显著提高了粗脂肪和乳酸含量,降低了pH值(P<0.05),化肥-二铵显著降低了木质素含量(P<0.05),三者均不同程度提高了苜蓿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添加甲酸可以有效抑制发酵,显著降低了苜蓿蛋白水解(P<0.05),有效保存其营养成分,木醋液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提高其青贮发酵品质。不同肥料和青贮添加剂对苜蓿青贮综合营养和发酵品质的互作效应未达显著水平(P>0.05)。由此可见,苜蓿种植管理中施用添加芽孢杆菌或木醋液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或化肥-二铵,同时在青贮过程中添加甲酸或木醋液,均有助于苜蓿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控释肥对苹果幼树土壤有机质和pH值、叶片矿质元素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新梢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降低了果园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施用控释肥果园的pH值要高于普通复合肥,不同控释肥处理差异不明显;控释肥提高了叶片N、P和K的含量,控释肥CRF1处理的叶片N、P、K含量比普通复合肥处理分别高出7.6%、3.3%和11.4%;CRF1控释肥提高了苹果叶片中Ca、Mg、Cu和Mn的含量,降低了Fe和Zn的含量;控释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控释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控释肥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控释肥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巢湖流域水田作物水稻和旱地作物玉米进行大田试验,分别研究了施用普通复合肥、控释复合肥和减量20%控释复合肥对农田氮磷径流流失与淋溶流失的影响。[结果]水稻和玉米氮磷的径流与淋溶流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初期,其中径流流失量均占总流失量的98%以上,而淋溶流失部分所占比例均不到2%,说明水稻和玉米营养盐的流失主要通过径流流失。相对于普通复合肥处理组,减量20%控释复合肥处理组水稻田氮磷的总流失量分别降低了60%和63%,玉米地分别降低了27.8%和34%,表明施用控释复合肥能维持作物生长后期较高的土壤养分,提高氮磷的利用效率,有效地减少雨季水稻和玉米的氮磷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对农田作物养分流失具有减缓作用,为控释肥的大面积推广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控释肥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堃  司马小峰  丁仕奇  陈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66-12470
[目的]研究控释肥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巢湖流域水田作物水稻和旱地作物玉米进行大田试验,分别研究了施用普通复合肥、控释复合肥和减量20%控释复合肥对农田氮磷径流流失与淋溶流失的影响。[结果]水稻和玉米氮磷的径流与淋溶流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初期,其中径流流失量均占总流失量的98%以上,而淋溶流失部分所占比例均不到2%,说明水稻和玉米营养盐的流失主要通过径流流失。相对于普通复合肥处理组,减量20%控释复合肥处理组水稻田氮磷的总流失量分别降低了60%和63%,玉米地分别降低了27.8%和34%,表明施用控释复合肥能维持作物生长后期较高的土壤养分,提高氮磷的利用效率,有效地减少雨季水稻和玉米的氮磷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对农田作物养分流失具有减缓作用,为控释肥的大面积推广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增强含磷复合肥在红壤上施用的肥效,提高磷肥利用效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添加剂(增效剂和控失剂)对磷酸铵镁和磷酸二铵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养分投入下,磷酸铵镁添加增效剂和控失剂对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影响不显著;但添加增效剂后降低了玉米对N、P、K吸收,较对照磷素生产效率提高28.5%,对磷肥的偏生产力没有显著影响;添加控失剂增加玉米N、P、K吸收,降低玉米磷素生产效率和偏生产力。磷酸二铵添加增效剂能提高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降低玉米对N、P、K养分的吸收,但较对照磷素生产效率提高24.8%,偏生产力提高1.5%。  相似文献   

15.
氮肥减施在水稻-油菜轮作中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传统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20%,对水稻-油菜进行轮作.通过增施农家有机肥、分次施氮和施用缓释氮肥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土壤中速效氮和植株中全量氮的含量,同时增加水稻和油菜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和油菜以80%传统施氮量加20%有机氮肥处理效果最佳.其中水稻增产6.94%,油菜增产6.88%.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及植株的全量养分逐渐降低,成熟后两种作物的氮、磷养分主要储存在子粒内,而钾则集中在茎秆内.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制的水稻专用控释肥料,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膜厚度和添加抑制剂的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规律和作物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包膜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速度要低于常规复合肥处理,8%膜厚度的处理要好于5%膜厚度的处理,添加抑制剂后,土壤中的速效氮含量要明显高于常规复合肥;8%膜厚度肥料的养分吸收量要高于5%膜厚度的肥料,能够满足作物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添加抑制剂后肥料氮素吸收量高于不加抑制剂的处理;在施等量纯养分肥料条件下,添加抑制剂和包膜结合对作物产量的提高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一种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比较了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和普通无机化肥复合肥养分释放的不同,模拟了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20周内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氮的淋洗总量占加入量的37.92%,磷淋洗量占加入量的19.14%,钾基本上全部淋洗出来,养分释放平稳持久。不同肥料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促进花椰菜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恒温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包膜在肥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10和0.15时的3种缓释肥料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28 d以后,粉煤灰包膜肥淋溶液NH4+-N和NO3--N均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3种自制粉煤灰包膜肥料能降低氮、磷和钾素累计淋出率,且厚度越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以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溶、氨挥发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中N素在多介质环境(土壤、水体、大气和植物)下的迁移转化和积累,以及木质素对复合肥中N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包膜肥的氨挥发量明显低于普通复合肥,降幅达5.3%~17.7%,氨挥发量占总施N量的0.2%左右。施用木质素包膜复合肥能显著减少青贮玉米中硝酸盐的积累(P<0.01),最大降幅达20.3%;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中N素的淋溶损失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土壤中肥料的氨挥发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研究认为,木质素能抑制土壤与肥料中N素的水解和硝化作用,调控土壤中矿质态N含量,减少N素的淋溶损失,对肥料中N素转化有很好的调控作用,木质素作为一种农业环境友好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稻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大、施肥方式不合理及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九香粘’品种为材料,在5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进行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研究了侧深施用控释肥对机插中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对照,采用侧深施用控释肥处理的水稻茎蘖数显著增多,植株器官干物质重和收获指数均较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提高显著,株高和千粒重差异不明显,侧深施用控释尿素、控释尿素减氮20%和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9.98%、7.53%和8.37%,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34.57%、57.62%和29.02%。处理效果以控释尿素最好,控释复合肥优于常规尿素。机插中稻侧深施用控释肥可改变机插中稻群体质量,促进产量形成,提高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