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但在实际中通过调查发现,不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认识不到位.在调查中能准确回答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的仅有11%,而误认为是各级政府的却高达89%.二是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作用认识不到位.只有11.7%的村民认为本村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而经实地考察发现,不少公共水利设施已破败不堪、甚至完全损毁.三是对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了解不全面,存在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轻"乡风文明、村容貉洁、管理民主"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村庄整治的实践还存在规划缺失、资金落实不到位或融资困难、部分村民积极性不高、整治成果缺乏后续保障等问题。该文总结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促进村庄整治工作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临泽县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出了具有推广借鉴价值的"临泽模式",为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是站在农民的角度看待新农村;二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突出生态建设;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四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农民。  相似文献   

4.
《河北农业》2021,(2):54-55
正近年来,南皮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取得良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规划工作还不到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乡村振兴尤其是村庄布局、  相似文献   

5.
赛树奇 《新农业》2010,(11):1-1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有新农村"五+三"工程任务的村庄3399个,按照规划需四年完成的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仅用两年时间全部建设完成。也就是说在"十一五"末,郊区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三起来"工程正在积极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乏力,无钱办事、无人办事,已成为当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个现实又紧迫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新  彭信戈 《农业考古》2007,(6):115-117
村庄治理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目前村庄治理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应从观念、制度和操作层面上找原因;村庄的治理规划,应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编制客观的规划体系、搭建规划实施平台和挖掘地方人文内涵等方面寻找结合点,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稳步建设和谐文化村庄。  相似文献   

9.
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壮大村集体经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允旺 《现代农业科技》2007,(9):174-174,176
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村级经济,解决集体无钱办事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分析顺昌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就其中较为突出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同时为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中国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提出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下搞好乡村景观规划的建议,并对其意义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从乡村旅游的特殊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以及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关系几方面阐述了乡村旅游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根据沙坪坝区的区位与交通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了其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景点依托型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型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蒋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24-3826,38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农村税费改革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税费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4.
李新铭  钱跃磊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148-149,1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必须先对村庄的地形现状进行统一的测量、绘图,然后在所绘数字地图上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对所测地区调研,克服测区没有现成控制点的弊端,采用一种新的测绘方法,对本地区地形现状进行测绘,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烟草种植业是中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对烟区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烟草种植促进了烟区农村的发展:①先进实用生产技术推广,是烟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的持续动力;②烟草种植的特殊性,为烟区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③高产值、高税收,为烟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④领先的生产组织方式,带动烟区现代农业发展;⑤烟草企业对烟区农村社会事业积极投入,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一是民利为天,构建"加成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二是民力为体,构建"村企合一"的集团管理体制;三是民知为基,构建人才培育和配置机制;四是配置资源,开拓产业——构建山村物质大厦;五是民主团结、求真务实——构建山村政治堡垒;六是注重素养,提升品位——构建山村文化殿堂;七是健康、文明、和谐、有序——构建山村和谐社会;八是实施特色规划,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机制。  相似文献   

17.
覃永晖  吴晓  姜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08-4510
在当前新农村规划的形势下,环洞庭湖区的新农村规划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顺应时代和民众的需求,在实践工作中注重"新"探索,即探索"二十一字"目标的"新理解"、探索"门槛分析法"运用于新农村规划的"新思维"、探索由"台湾模式"启示的"新政策,"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农村建设首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而现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因而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我国新农村快速富裕之路尤为迫切。通过参观和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立足本国国情,总结我国人均收入约4万元以上村庄的快速富裕之路,得出结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富裕之路有4条:做大做强第二、三产业的村办企业;发展农业规模经济;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精品农业;发展密集庭院经济。  相似文献   

19.
王琼  郑凯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87-4689
为应对我国西部新农村乡野景观建设需要,以陕西关中地区三义村为例,从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通过实态调查探讨了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微演变的规律,发现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的微演变在院落用地、布局、门头装饰等方面具有合理性,而材质肌理、绿化种植方面的演变却不尽合理。提出了关中地区院落景观的规划建设方法,强调应确立循序渐进的保护和引导性发展模式,逐步挖掘乡村聚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文化元素,发挥乡村民居在院落景观形态建设上的潜能,以期解决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实践探索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相关实践,并从中得出了有益启示,最后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