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切其有效地保护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安全,4月1日12时起实施全面禁渔。这次禁渔范围包括全市境内黄河干支流河道、水库等所有天然水域。禁渔时间从2009年4月1日12时起至6月30日12时止。禁渔内容包括:(1)禁渔期间。禁止所有捕捞作业.有关科研单位需要进行江河渔业资源调查的,须持有渔政部门批准的相关手续。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保护和增殖供泽湖渔业资源,促进渔业良好可持续发展,宿迁、淮阴两市政府发布通告,规定自3月10日至5月31日,鱼类和其它水生经济动物繁殖高峰期间,在整个洪泽湖水域禁止任何捕捞作业,以保障鱼类和其它水生经济动物良好的繁殖环境。禁渔期开始前,宿迁市、县水产主管部门在各渔港、沿湖主要公共场所广泛张贴禁渔通告,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有关渔业法规和相关知识,同时商请沿湖各县、乡镇政府妥善安排好渔民禁渔期间的生产生活,争取渔民主动、自觉配合封湖禁渔工作。3月10日以来,市。县渔政管理部门与淮阴市互相配合,出动SO…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2017,(8):31-33
蒋泽球(卫士奖) 蒋泽球,现任安徽省安庆市农业委员会渔业局局长.自2002年调入渔业局以来,一直从事渔政管理和渔业资源保护工作,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长江江豚保护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直接组织和指挥下,市、区渔政部门共查处禁渔期间违法捕捞案件400多起,处理违法人员310多人次,有效地保障了长江禁渔期制度的顺利实施.他一直坚持江豚原地保护工作,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长江江豚保护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2011,(11):16-17
长江禁渔期制度自2002年实施以来,沿江各级渔业部门克服困难、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保证了这项重大资源养护制度的顺利实施。十年的制度实行,有效地养护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改善了长江生态环境,倡导了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了长江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渔业部门和渔业工作者继续贯彻好长江禁渔期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局决定授予50家单位“长江十年禁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80名个人“长江十年禁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吴新波 《内陆水产》2000,25(5):48-48
1外湖渔业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 ,洞庭湖渔业资源衰退日益严重 ,产量下降 ,名贵经济鱼类种群减少 ,冬捕形成不了渔汛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捕捞强度过大有害渔具渔法屡禁不止我市现有专、副业渔民6000余人 ,90 %以上的是害业 ,“布围子”、“电毒炸”等有害渔具、渔法达18种。尤其是电鱼船 ,1996年前全市仅100多艘 ,1999年已达1500~2000艘。这些有害渔具、渔法把“爷孙鱼”一起抓 ,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1999年5月8日莲花坳村一渔民捕捞一头因伤势过重死亡的中华鲟 ,经专…  相似文献   

6.
对鄱阳湖鱼类捕捞过程中所使用的渔具种类及渔获物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捕捞规格和渔具渔法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要闻速览     
正6月29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文进一步明确涉渔工程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补偿有关事项。文件明确,建设单位是涉渔工程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补偿的主体,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所列的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补偿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实施方案,组织落实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补偿措施。z 6月30日黄河流域结束为期3个月的禁渔期。今年是黄河首次实施流域性禁渔,黄河禁渔期制度的出  相似文献   

8.
2002年,国家颁布并实施了长江禁渔期制度,规定长江口在禁渔期间除对刀鲚、凤鲚实行专项捕捞管理外,禁止一切捕捞生产活动,并从2004年起全年禁止深水张网、插网和三层刺网作业。上海市崇明县渔政管理检查站依据渔业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职责和渔政管理职能,加强宣传疏导和政策引导,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禁和非法捕捞行为,维护长江口的渔业秩序,确保长江禁渔期制度能够有序、有效地顺利实施。但是,深水张网违禁作业至今仍然未能禁绝,外省市的一些长江专业渔船无视渔业法律法规,驶入长江口水域非法从事刀鲚深水张网…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各渔业国纷纷采用立法手段强化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在渔业法规中,规定了禁渔区、禁渔期、禁止破坏性的渔具渔法作业、限制特定作业的渔具数量以及作业场所和作业时间等等。其中,规定各种网渔具的最小网目尺寸,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多样的水域生态类型,对于维系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随着长江经济带的迅猛发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受到诸如水电工程、圆湖造田等多方面的威胁,水生生物洄游通道被切断、生存空间被挤占、产卵场被破坏,资源量急剧下降。为促进长江水生生物的可持续发展和水域生态文明建设,2002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在长江流域试行春季禁渔制度的通知》,长江中下游开始试行禁渔期制度。今年是长江实施禁渔期靠4度的第10个年头,长江禁渔期制度实施10年来,其在养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扩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禁渔效果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1.
在综述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等自然资源租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渔业资源的经济特性,提出了渔业资源租金的理论框架及其计算方法。渔业资源除稀缺性外,还具有再生性、洄游性、共享性等特性。由于具有共享性以及存在所有权和产权分离等问题,使得渔民在捕捞作业中只重视使用捕捞权利,而忽视对捕捞种类的养护,因此在自由入渔情况下捕捞生产中存在"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我国近海实施渔业资源租金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国内外渔业资源租金研究方法,以近海鲐鱼(Scomber japanicus)资源为例,提出了鲐鱼资源租金计算的基本框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4月1日,2012年珠江禁渔工作拉开大幕。在4月1日12时至6月1日12时,珠江的干流、重要支流和通江湖泊将禁止所有捕捞作业。为增加禁渔成效,珠江流域渔业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珠渔委")鼓励流域各省(区)扩大禁渔范围或延长禁渔时间,全面推进禁渔期制度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2017,(2):40-41
<正>为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长江大保护"的有关要求,加强内陆捕捞渔具管理,有效降低捕捞生产对渔业资源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长江渔业资源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规定,我部决定在长江干流实施捕捞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现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与渔业》2009,(8):2-2
为了全面掌握当前我国捕捞业渔具渔法现状,加强和规范渔具渔法管理,推进捕捞渔具准入制度研究,建立渔具准用目录,日前,农业部办公厅向各省(区、市)渔业主管厅(局)、各海区渔政局以及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出通知,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捕捞业渔具渔法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南四湖渔业资源调查综合报告(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3年3月——1984年对山东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就水域自然环境、水体理化因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鱼类、鱼类主要病害病原、渔具渔法、渔业经济及渔业生产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和系统的综合性调查,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南四湖渔业资源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监督水生野生动物的合法经营利用 ,尚志市水产总站加大渔政执法力度 ,于 5月2 7日组织有关乡镇的 1 0余名渔业执法人员先后对尚志镇、苇河、一面坡、老街基、亚布力、鱼池等乡镇进行了全市范围内的渔政联合大检查行动。检查的重点是禁渔期期间我市蚂蚁河等自然流域的渔业捕捞作业情况和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场所对国家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鲟科鱼类的合法经营利用情况。由于各有关乡镇采取了广播、电视的定期宣讲 ,张贴禁渔期通告和悬挂标语等有利措施和对《渔业法》、《禁渔期通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  相似文献   

17.
略论长江渔具渔法与渔业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亮  崔鸿  曹文宣 《水利渔业》2007,27(5):108-109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区,渔业资源极为丰富。而长江上现存的各种类型的渔具渔法的大量使用则是长江渔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指出了我国现行有效的关于长江渔具渔法使用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渔具渔法的观点;既要充分利用长江渔业资源,又必须有效地保护长江鱼类,达到持续利用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拖网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底层鱼类的捕捞压力,1996年福建省莆田市对原有的单拖作业进行渔具渔法改革,改单拖作业为兼作流目网对拖作业,改变原有的单拖作业单纯捕捞底层鱼类为兼捕中上层鱼类。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单拖作业渔具渔法改革技术介绍如下:一、改革规模改20艘单拖作业渔船为门对兼作对施作业船。兼作对拖作业渔船中2IOk。。的渔船6对,198kw的渔船2对,265kw的渔船2对。每对作业渔船配备相应的疏目拖网l-2张。二、渔具1、网具规格:11Oh。。的对拖作业渔船配备的网具网四周长为80二X3m…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产》2013,(9):8-10
"绝户网"、迷魂阵等违规捕捞渔具在我国部分水域仍有存在。为严厉打击使用各类违规渔具非法捕捞行为,切实加强渔业资源保护,8月5日,农业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理整治违规渔具专项行动",整治范围包括海洋近海海域,以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内陆重点水域。各省(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专项行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清理整治违规渔具渔法专项行动,目前违规渔具清理整治工作已全面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珠江水域(广西段)三年禁渔期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水域自2011年起开始实行禁渔期制度,每年4月1日至6月1日禁渔。为了解禁渔期对鱼类资源的修复效果,自2011年禁渔期开始起,在广西重要禁渔江河设置调查采样断面,收集渔民每年3月份和6月份每天的渔获物数据,对渔获物的结构、捕获量及多样性等数据变化进行分析评估。渔民的捕捞方式以网捕为主,辅以钓捕和笼捕。3年共调查14个断面,59户渔民,总计110个月 2 798 d,捕获的鱼类4目10科29属34种,共18 867.85 kg,其中鲤形目鱼类占总种数的55.88 %。实行禁渔期后,江河渔业资源呈现增加趋势,66.67 %的断面后一年度的日均鱼类捕获数量比前一年度高,53.85 %的断面后一年度的日均鱼类捕获质量比前一年度高。但3个调查年度捕获的鱼类种类数变化不大,不到广西鱼类种类数量的1/10,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低至1.560。调查结果表明,禁渔期制度已初见成效,但效果有限,每年2个月的禁渔期无法改变江河鱼类资源枯竭问题,应通过延长禁渔时间、限制捕捞、人工增殖等手段多层面开展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才能达到有效修复渔业资源及渔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