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解臭椿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森林,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臭椿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椿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第一个峰出现在10:00左右,第二个峰出现在14:00左右,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8.9μmol/(m2·s)。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蒸腾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孔的活动状态。叶片水压亏缺的峰值与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的峰值在同一时间出现,胞间CO2浓度因为气孔导度的降低而减少,臭椿的光合速率控制因子为气孔限制。各环境因子主要对蒸腾速率、水压亏缺和叶面温度的作用而影响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化影响最大,且对净光合速率起决定性作用,其相关系数为0.543。  相似文献   

2.
沙棘叶片光合速率与其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沙棘迅速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等生理因子和光合有效辐射、叶温、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逐时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在不同生育期各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具有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6月的光合速率高于9月;沙棘的气孔导度较低,其日变化与光合速率有相似的变化趋势,6月的气孔导度大于9月;细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与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相反,12:00之前下降,之后上升,16:00下降,然后上升;气象因子的日变化具有单峰型,峰值14:00出现,对生理因子的影响是间接且综合的。  相似文献   

3.
白桦和真桦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白桦和真桦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对水分的调节能力,探讨两树种与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学机制,选用1年生实生苗,采用LI-6400型光合仪,测试分析了光和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白桦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真桦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白桦的光合速率在8:00达到第一个峰值,10:00出现午休现象,在12:00出现第二个峰值;真桦在12:00出现峰值.白桦和真桦的蒸腾速率均表现为清晨最低.真桦的日平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白桦,真桦表现出高光合、高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特性,其适宜干旱环境的能力要强于白桦.  相似文献   

4.
蒸腾耗水是水循环中重要的水分存在形式之一,为了揭示毛乌素沙地沙柳的蒸腾特性,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测量沙柳的蒸腾速率,同时测定其影响因子,分析沙柳叶片蒸腾的日变化规律,计算其水分利用效率,并对沙柳蒸腾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做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由于沙柳7~8月份生命活动旺盛,所吸收的水分较5~6月份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蒸腾耗水相对5~6月份较小;受到光照的影响,沙柳不同生长季、不同部位蒸腾速率的峰型和峰值点出现的时间均不同;沙柳上、中层叶片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生理生态因子中,与沙柳蒸腾速率呈正相关的有叶温、气温、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呈负相关的包括叶面饱和蒸汽压亏缺、大气CO2浓度、气孔限制值。  相似文献   

5.
彩色马蹄莲光合特性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Florex Gold花期(6月下旬)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彩色马蹄莲Florex Gold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以及空气相对湿度(RH)均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植株的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同净光合速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合有效辐射与气孔导度共同决定着彩色马蹄莲Florex Gold的光合速率,是彩色马蹄莲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牛膝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实现牛膝的规范化种植,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牛膝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分别为7.07μmol/(m2.s),6.87μmol/(m2.s),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牛膝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为2.9mmol/(m2.s);牛膝气孔导度日变化呈轻微的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分别为0.049mmol/(m2.s),0.045mmol/(m2.s);牛膝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牛膝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生态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欧洲水仙光合特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引种栽培区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仪研究5个欧洲水仙品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个欧洲水仙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严重;5个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上午高于下午;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线性耦合关系显著。在11-13时,欧洲水仙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导致;而在13-15时,欧洲水仙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气孔限制导致;13时为欧洲水仙非气孔限制与气孔限制的转折时间点。气孔导度是欧洲水仙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决定因子,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是限制因子。在非光合午休的时间里,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亏缺为光合作用的决定因子,温度、相对湿度为限制因子。建议在夏季的11-15时,使用遮阴网对欧洲水仙进行遮阴,并保障水分供给,以减弱其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欧洲水仙光合特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引种栽培区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仪研究5个欧洲水仙品种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个欧洲水仙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严重;5个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上午高于下午;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线性耦合关系显著。在11-13时,欧洲水仙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导致;而在13-15时,欧洲水仙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气孔限制导致;13时为欧洲水仙非气孔限制与气孔限制的转折时间点。气孔导度是欧洲水仙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决定因子,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是限制因子。在非光合午休的时间里,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亏缺为光合作用的决定因子,温度、相对湿度为限制因子。建议在夏季的11-15时,使用遮阴网对欧洲水仙进行遮阴,并保障水分供给,以减弱其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鹤庆地区栽植的农桑1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及其相应环境因子的日变化测定,探讨了云南红土高原桑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桑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光合“午休”现象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并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相反.各环境因子对桑树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较大,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影响紫花苜蓿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季干热天气条件下,用LI-6400光合仪田间测定了旱作栽培的四年生紫花苜蓿品种再生草初花期的光合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考察了光合有效辐射、叶温、相对湿度、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摩尔分数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左右和14:00左右,第一峰值大于第二峰值,正午12:00左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早晨6:00-10:00期间,光合速率的上升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温度和相对湿度造成的.10:00-14:00期间,光合速率的降低,尤其是"午休" 期间的下降,气孔因素是主要限制因子.而14:00-18:00期间,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于2013年6月(花期)、8月(果实膨大期)和9月(果实成熟期)份对3年生幼龄期滇重楼和8年生成熟期滇重楼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和光响应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幼龄期和成熟期滇重楼叶片净光合速率( Pn )变化日进程在6月份出现严重午休,仅在10:00出现一个峰值;而在8、9月份上午和下午各出现一个峰值,在中午出现“午休”现象。空气温度(Ta)偏高引起气孔关闭是导致滇重楼“午休”的主要因素。成熟期滇重楼叶片在不同生长季节日均Pn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均高于幼龄期叶片,而幼龄期滇重楼初始量子效率较高,且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成熟期滇重楼,对弱光的利用率更高。幼龄期和成熟期滇重楼叶片日均Pn 在8月下旬最大,其次是6月下旬,9月下旬最低,且在当年的生育后期,光饱和点有增大的趋势,由大到小的顺序为9月份、8月份、6月份。成熟期滇重楼花萼具有同叶片类似的同化功能,日均Pn 为叶片的779.%~104.0%,但其Pnmax和光饱和点均低于成熟期和幼龄期叶片的,对弱光的利用效率高于叶片。  相似文献   

12.
以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桃(94-1-40)和2种猕猴桃(中华36和美味84)果实膨大期的表皮毛,并利用Im a-ging-PAM测定了其去表皮毛前后果实表皮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桃果实表皮密布长圆锥状单细胞非腺毛,中华36果实表皮被覆瘪缩的单细胞毛,美味84果实表皮毛发达且分枝。去表皮毛后,3种果实表皮的F0和NPQ升高,Fv/Fm、Y ield、qP和ETR降低,这些参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种间和时间差异,而且其差异达到了不同的显著水平。这表明强光下3种果实表皮主要的保护机制很可能是依赖PSII反应中心可逆失活的热耗散。  相似文献   

13.
田间茶树净光合速率及其生态生理因子的日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铁观音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茶树净光合速率( Pn)及其生态生理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不同叶龄叶片 Pn 的日变化不同.在春季和秋季的晴天 Pn 的日变化曲线都是双峰曲线型,一天中11:00(春季)或10:00(秋季)和14:00 最高,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秋季多云天“午休”现象不明显,阴天 Pn 较低,且只有 1 个高峰;不同叶龄的 Pn 变化趋势相似, 30 天叶龄的叶片 Pn 大于老叶和嫩叶.茶树叶片光合能力变化受生态生理因子的影响,特别是主导因子的影响.经主成分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和气温是茶园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生理因子中气孔导度对 Pn 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60Co-γ射线对猕猴桃幼芽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0Co-γ射线处理"和平红阳"和"和平1号"2个猕猴桃品种幼芽,然后在猕猴桃成株上进行高位嫁接,对其辐射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在引起猕猴桃幼芽生理损伤的同时,有利于诱导性状变异。主要生理损伤表现为矮化,花芽、叶芽的分化减弱,畸形,叶绿素缺失,易枯萎脱落等;其他性状变异表现为生长速度加快,叶面积变大,茎部变粗硬等。在该试验的辐射剂量范围内,辐射处理均引起不同程度的性状变异,而且与对照差异显著,表明辐射诱变在猕猴桃品种改良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加工番茄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里格尔87-5、石红206、石红3号3个加工番茄品种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不同品种的加工番茄在9:00~11:00的净光合速率(Pn)不同,里格尔87-5的Pn最大;3个品种在开花期的Pn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13:00左右出现午间的光抑制现象;此外,叶片气孔导度与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平行变化趋势,说明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直接因子。  相似文献   

16.
设施栽培欧李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欧李3号为试材,对设施内外及露地条件下欧李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欧李光合速率的有关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欧李3号叶绿素含量增加;欧李3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型曲线。设施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分别于9:00、15:00达到高峰,分别为19.989、.59μmol/(m2.s)。而在露地,光合速率分别于10:00、15:00达到高峰,且其值明显低于设施内。综合分析各因素认为:欧李设施栽培时应避免湿度大幅度下降而导致的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叶片光合作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毛竹叶片的气体交换日变化及林冠不同层次叶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①毛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表现为不是特别明显的双峰型曲线,但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上午的峰值明显大于下午的峰值;②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呈单峰曲线,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曲线,且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相似;③毛竹林冠上、下层次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一致,但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上层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下层,毛竹林冠上层的叶片较下层的叶片具有更强的适应强光的能力。图6参22  相似文献   

18.
天目山毛竹叶冬季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在冬季自然条件下毛竹叶片的气体交换特征,运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冬季毛竹叶片气体交换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的自然条件下,毛竹叶片仍然具有一定的光合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13:00左右出现高峰,峰值为1.973μmol.m-2.s-1,平均净光合速率较低,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变化也呈"单峰"型。  相似文献   

19.
恒定环境条件下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探索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内在因素,以人工气候葙内培养的西洋参为材料.对1日中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及某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恒定环境条件下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表现下午低于上午的日变化规律.即呈日下降变化.日下降范围为15%--20%。1日中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也呈下降变化,但气孔导度日下降百分率大于蒸腾作用的日下降率.气孔导度的日下降百分率与光合日下降百分率基本一致。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下降百分率低于光合日下降百分率。胞间CO2浓度下午呈上升变化趋势,说明光合日下降属于非气孔限制作用。西洋参叶片光合速率与比叶重及叶片淀粉含量均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是发生光合日下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