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青海湖,每年的春夏之交,湖内湟鱼的洄游是一件令当地人期待的大事,它意味着接连数月的满目苍黄和零下数十度的严寒已经过去,大地又将是一片葱茏。  相似文献   

2.
泰山赤鳞鱼 ,又叫螭霖鱼、斑纹鱼、石鳞鱼 ,为鲤科突吻鱼属 ,是泰山独有的小型野生鱼种 ,与富春江的鲥鱼、青海湖的湟鱼、渤海湖的弓鱼和油鱼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鱼 ,是中国八珍之一。1 外观形态优美成鱼体长 14~ 2 0cm ,重 5 0~ 12 5 g。鱼体窄长 ,略侧扁 ,头部钝圆 ,口下位。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周围地区荒漠化土地动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位急剧下降,湖面萎缩,环湖周围荒漠化加剧,草地退化。经1994年、1999年两次荒漠化监测,全面的掌握了青海湖及其周围荒漠化土地变化动态。根据荒漠化土地变化规律,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鸟岛这一自然形成的水禽鸟类资源,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然而,随着青藏高原加速隆起和全球气候的变化,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如何改变现状,实现青海湖鸟岛资源的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 这一天然的鸟类资源在青海经济振兴中发尖有的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鸟岛资源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就如何开展这一资源的保护、利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省极为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我国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为对青海湖裸鲤进行有效的保护,青海省政府于2013年斥资建立了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本文主要阐述了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候鸟导致全球禽流感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候鸟传播禽流感2005年5月4日在青海省的青海湖发现三只斑头雁非正常死亡,经检验确认是死于禽流感,这次疫情导致近6000只候鸟死亡。从2005年5月4日至5月6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50只斑头雁出现异常死亡状况。青海湖鸟岛至7月份,已有1000多只斑头雁接连死亡。确诊为一种经过重组的新H5N1型病毒“杀死”了候鸟。每年5月到7月,有数万只鱼鸥、斑头雁、鸬鹚等鸟类从南方飞来栖息在青海湖鸟岛及其周边湿地、浅滩。在此次青海湖疫情中,科学家从死鸟的咽喉、泄殖腔分泌物中分离出了病毒,并对4个病毒分离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检测。结果发现,它们…  相似文献   

7.
旅游     
鸟的世界,鸟的王国——青海湖推荐人:刘东,内蒙古,球龄10年,网球用品店老板景点概述:被赞誉为鸟的世界,鸟的王国的青海湖,栖息着十万余只各类候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推荐理由:位居我国八个鸟类保护区之首的鸟岛是最吸引游人的地方;哈里哈图森林公园是西北干旱地区海拔最高的森林公园;黑马河是观看青海湖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也是青海湖环湖公路的起点。小贴士:每年4-8月是青海湖旅游的最佳时节。  相似文献   

8.
为青海湖裸鲤人工扩繁和分子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RACE和RT-PCR克隆青海湖裸鲤foxk1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foxk1全长cDNA序列为2251 bp,包含1944-bp开放阅读框,编码647个氨基酸;克隆的foxk1与其它脊椎动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8.2%~94.4%,亲缘性相近;foxk1与其邻近基因gnal2、sdk1、mmd2的共线性在整个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青海湖裸鲤foxk1高表达于垂体和性腺,中量表达于脑,微量表达于鳃和心脏;青海湖裸鲤foxk1在3月和6月卵巢中低表达,在9月及后期卵巢中持续高表达。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生态现状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青海湖环湖区草原退化、沙化,湖面退缩的严重状况,提出改善青海湖生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我国科学家在对青海湖区域候鸟的禽流感状况进行连续三年的追踪后,在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这一新发现有助于禽流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围绕青海湖裸鲤卵巢中的eif5b基因克隆和功能开展相关研究,为青海湖裸鲤的卵巢发育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数据。【方法】采用RACE和RT-PCR克隆青海湖裸鲤eif5b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分析,通过表达研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青海湖裸鲤eif5b全长cDNA序列为2209 bp,包含1293-bp开放阅读框,编码43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克隆的eif5b与其它脊椎动物的亲缘性相近,同源性为75.7%~95.1%,处于系统进化树上同一分支;eif5b与其邻近基因lipt1的共线性在整个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结论】青海湖裸鲤eif5b表达于脑、垂体、鳃、心脏、脾脏、卵巢、精巢和肾脏,在3、6、9、12、18、24月龄卵巢中均存在表达。  相似文献   

12.
环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条件使该地区成为青海省最重要的旅游热点,对青海湖的旅游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成为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焦点”,在新的形势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大量游客的涌入,落后的管理现状,不适应的政策,体制和较低的国民素质等,再加上目前环湖地区进行的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常常是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旅游资源开发起点低,品位低,开展旅游活动对保护区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危机,本文就环湖开展旅游活动对保护区野生动物,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生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32-11834,11837
在对环青海湖畜牧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环青海湖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生态化、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流域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青海湖流域水资源和社会系统相关要素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青海湖流域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前后,青海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环境状况进行动态仿真及趋势预测。根据青海湖1959—2000年历年水量平衡数据运行模型,得出的各个变量时间序列数据与实测数据误差均在6%以内,其中实测水位与模型计算水位误差均为4.3%。表明模型能够反映青海湖水量平衡系统的实际特征,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各种流域治理方案实施后的动态发展过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人类活动耗水从工程实施前2008年的0.48×108m3增加到工程完成后2017年的2.60×108m3。由于人工降水增加入湖水量,2050年青海湖水位将达到的3 190.2 m,下降趋势减缓。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英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51-16553
在对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的估算和畜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现实条件下实现青海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1 鱼毒中毒 引起水貂中毒的鱼类主要有:河豚鱼、台巴鱼、繁殖期的青海湟鱼、新捕捞的巴鱼及一些鱼卵.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及其周边流域唯一的经济鱼类,在鱼-鸟-草地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核糖体蛋白S3a(RPS3a)是真核细胞中核糖体40S小亚基的组成成分,为一种多功能性蛋白。开展青海湖裸鲤高盐适应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青海湖裸鲤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为该鱼种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提供理论依据。我们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得到了青海湖裸鲤RPS3a的完整编码序列[KC818610.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和不同盐度胁迫条件下RPS3a表达水平的变化,显示其在盐度胁迫条件下和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步上升,初步表明RPS3a对于青海湖裸鲤胚胎发育和盐度适应性生理机制的变化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拯救青海湖     
顾炳枢 《百姓》2004,(11):4-7
冷艳的山光水色,遍野的珍禽异兽,神秘的高原民族异域风情……使青海湖"高原蓝宝石"的美名传扬全世界.但是,在不经意中,这里却在悄悄发生变化,沙丘紧逼,水面缩小,生态恶化,美丽奇绝的青海湖开始呻吟和哭泣!人们担心:青海湖还能"青"多久?  相似文献   

19.
从地貌与气候2个方面阐述了青海湖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介绍了其保护和治理的背景,并提出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及必要性,以期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逐步订正等方法,结合本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统计资料,对青海湖地区耕地资源不同层次作物生产潜力、潜力总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限制因子。结果发现,热量和水分因子是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因子,现有耕地的最大粮油生产潜力总量为12165165kg。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层次的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对影响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因子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青海湖地区实现耕地生产潜力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