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草地蝗虫在吸捕机吸捕条件下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建民  杜文亮  裴跃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751-752,809
草地蝗虫活动的强弱受日照、空气温湿度、地表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在蝗虫活动较盛时,利用自行研制的草地蝗虫吸捕机吸捕蝗虫能收到一定的吸捕效果.研究了吸捕机的声、像以及气流干扰下对蝗虫跳跃高度、跳跃速度和跳跃方向等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肥对土壤供氮影响持续期长,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蘖肥对土壤供氮仅影响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穗肥对土壤供氮影响到抽穗至成熟期。不施基肥与施基肥相比。植侏各生育期吸氮量少;不施蘖肥与施蘖肥差异较小,仅影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的吸氮量;不施穗肥的植株拔节到成熟期吸氮量下降;而不施粒肥仅影响抽穗至成熟期的吸氮量。基肥施用量在保证N-n叶龄期达  相似文献   

3.
草地蝗虫吸捕机的发展及新式吸嘴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民  杜文亮  裴跃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676-4677
草地蝗虫吸捕机采用直吸式吸嘴,吸捕率低。在对原直吸式吸嘴、特别是在对吹吸气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蝗虫在吸捕时的跳跃躲避特性以及对蝗虫悬浮速度的试验测定,设计了吹吸式吸嘴。并对吹吸式吸嘴与直吸式吸嘴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吹吸式吸嘴可将吸口气流速度从原来直吸的20 m/s降低为14 m/s,可减轻后续设备的负荷;与具有相同吸口气流速度的直吸式吸嘴相比,吸吸式吸嘴轴向、径向吸捕距离分别延长0.5~1倍,负压吸捕区增大1~2倍,能够对更大范围的蝗虫进行有效吸捕,提高吸捕率。  相似文献   

4.
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基肥对土壤供氮影响持续期长 ,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蘖肥对土壤供氮仅影响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穗肥对土壤供氮影响到抽穗至成熟期。不施基肥与施基肥相比 ,植株各生育期的吸氮量少 ;不施蘖肥与施蘖肥差异较小 ,仅影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的吸氮量 ;不施穗肥的植株拔节到成熟期吸氮量下降 ,而不施粒肥仅影响抽穗至成熟期的吸氮量。基肥施用量在保证 N-n叶龄期达到够穗苗数的情况下 ,不施或少施蘖肥 ,增施粒肥量 ,有利于提高茎蘖成穗率 ,促进穗大粒多而高产。  相似文献   

5.
为给蝗虫趋光捕集装置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光照作用下蝗虫气吸滑移捕集试验装置,测试了蝗虫趋光气吸滑移捕集效果,分析了蝗虫趋光响应原因,探讨了蝗虫趋光气吸滑移捕集机理。结果表明:蝗虫视觉定向有效激发的光照诱导信息是蝗虫趋光响应的前提,频闪交变光照有效控制蝗虫行为取向、增强蝗虫趋光视觉敏感性及激发视觉敏锐性是其趋光响应的诱因,且蝗虫趋光视觉活性效应激发基础上,频闪交变偏振光强化蝗虫趋光视觉行为响应的敏感性,蝗虫响应偏振恒定光照的弱敏感性可通过提高光照强度来增强;6 m·s-1捕集入口负压风速气吸趋光蝗虫捕集进入的有效实现,需要蝗虫趋光敏感行为的激发,且在0~50 mm距离内增效显著,可有效激发蝗虫生物摩擦控制的趋光调控行为敏感性,加速蝗虫趋光滑移捕集行为的实现;6 m·s-1捕集入口负压风速、15°倾斜调控光照形成的偏振光可有效促使30°滑移面上蝗虫视觉敏感响应,弱化蝗虫滑移摩擦控制效应,增强趋光捕集行为调控强度,增效趋光捕集效果,相应趋光捕集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大豆蚜在牡丹江地区的发生规律,集成防控措施,利用昆虫吸捕器捕捉与田间动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吸捕器的监测数据对田间大豆蚜的发生有监测预警的作用;吸捕器捕捉蚜量的第一个峰值是由于随着田间有翅蚜大量产生并扩散迁飞引起的,而吸捕器捕蚜量的第二个峰值则是由于田间大豆蚜虫的越冬迁飞引起的;在2011年这样的特殊气候条件下,吸捕器捕蚜量与田间蚜虫发生量及温度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春玉米不同割苗时期对产量性状、根系性状、株高、穗位高的调控效应,明确春玉米在鲁中地区最佳割苗时期。以‘莱农14’和‘登海605’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玉米4叶龄、5叶龄、6叶龄、7叶龄期进行割苗处理,以不割苗处理作对照。结果表明,2017年2个品种4叶龄期割苗较对照分别增产12.87%和9.31%,2018年分别增产11.31%和10.15%。5叶龄期割苗增产不显著,6叶龄期割苗‘莱农14’极少数长出再生苗,但很快萎糵,最后死亡;‘登海605’在6叶龄期再生苗无法抽出,7叶龄期2个品种再生苗均无法抽出。2个品种4叶龄期割苗还增加了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数量,提高了叶面积指数,降低了株高、穗位高,提高了抗倒伏性能。鲁中地区春玉米产量最高、植株性能最佳的割苗时期为4叶龄期。  相似文献   

8.
机械吸捕过程中蝗虫逃逸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试验时发现,蝗虫在吸捕的过程中有逃逸现象,并且主要出现在吸头两侧,因而吸捕率的高低跟吸捕机两侧流场的分布有密切关系。从吸嘴水平面更能直观地观察出吸头两侧流场的分布情况,利用F1uent软件中的RNGk-ε湍流模型对吸嘴水平面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数据分析草地蝗虫吸捕机吸头两侧流场的速度分布规律,寻求解决蝗虫两侧逃选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证明该数值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以中叶类型无性系乌龙茶品种为试验材料.观察分析其幼年期性状与产量的表型、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2龄期自然生长茶树树高、主干直径、分枝数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3龄期自然生长茶树主干直径、分枝数,着叶数、定剪枝叶量.4龄期定剪枝叶量,春梢数,5龄期产量等7个性状与5~9龄5a平均产量的表型、遗传相关均显著或极显著。据此提出.上述7个性状可以作为乌龙茶产量早期鉴定与选择的目标性状。对幼年期性状与产量的回归分析表明.3龄期主干直径、3~4龄期定剪枝叶量、5龄期产量与5~9龄5a平均产量呈直线回归关系,而3龄期分枝数,着叶数.4龄期春悄数与5~9龄5a平均产量呈对数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幼虫龄期特征的划分是害虫预测预报的基本资料之一。据报导,鼎点金钢钻(Earias cupreovirdis Wik.)幼虫龄期取食蕾铃的极大多数为五龄。但对幼虫各龄期的区分特征很少报导。1979年8月中旬,我们在大丰县金墩公社工作期间,正遇金钢钻发生,在田间调查时,采集了大小不等的幼虫,室内测量其头宽、体长,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区分龄期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新疆塔城地区边境草原蝗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塔城地区草原蝗灾现状进行了叙述,回顾了近年来蝗灾发生的危害及特点,总结了蝗灾发生的自然基础和人为因素,归纳了当前控制蝗灾方面的技术手段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文章认为当前蝗灾多发的根源在于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草原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指出当下防控工作的关键在于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以消除蝗灾发生的生态基础,大力加强蝗灾预警能力,同时注重加强与邻国的蝗情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2.
1%苦参碱可溶性液防治草原蝗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参碱是1种新型的生物防治制剂,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易于就地取材、节约开支、使用经济等优点。为了确定苦参碱是否对草原蝗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010~2011年连续2 a以常用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为药剂对照,在天然草场上测试了1%苦参碱可溶性液使用量4.5 g/hm2、6.0 g/hm2和7.5 g/hm2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溶性液4.5~7.5 g/hm2处理对草原蝗虫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2 a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本研究结果可为1%苦参碱药剂的产品登记以及为生产上选择适于防治草原蝗虫的药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草地优势种蝗虫分布与防治实际,指导蝗灾测报和治理.[方法]分析25年巴州来草地蝗虫调查、定位监测、防治资料.[结果]巴州草地蝗区总面积4.812×104 hm2.以地理特征来划分,可将巴州草地蝗区分为巴音布鲁克蝗区、焉耆盆地北部山区蝗区、博斯腾湖蝗区、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等4个蝗区.以草地类来划分,可分为平原低地沼泽草甸类蝗区、山地荒漠草地类、山地草地草地类蝗区、高寒草地草地类蝗区与高寒草甸草地类蝗区等5类.以优势种蝗虫来划分,可以分为宽须蚁蝗蝗区、西伯利亚蝗蝗区、肿脉蝗蝗区、黑腿星翅蝗蝗区、小垫尖翅蝗+亚洲飞蝗蝗区等5类.[结论]巴音布鲁克草地蝗区是巴州面积最大的蝗区,其高寒草地上的宽须蚁蝗是分布危害面积最大的优势种蝗虫.博斯腾湖蝗区是著名的亚洲飞蝗发生基地.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历史上是亚洲飞蝗重要发生地,现在随着植被的恢复,必将再形成蝗虫适宜生境,应加强监测.采取改善植被状况、促进牧草生长、改变蝗虫适宜生长环境等生态措施,并保护、利用好本土天敌,是实现蝗灾可持续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防效较好的杀虫剂用于大庆地区蝗虫的防治,采用笼罩式方法,应用印楝素乳油、阿维菌素、丁烯氟虫腈乳油、氰戊菊酯和阿维·苏云菌共5种杀虫剂对大庆地区草原蝗虫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d,阿维·苏云菌和印楝素防效为56.0%和60.0%,其余防治效果均高于76.0%。药后12d,阿维·苏云菌防效达到82.9%,其余4种杀虫剂均达到100.0%。说明化学杀虫剂作用效果迅速,生物杀虫剂作用效果缓慢,应根据蝗虫的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董维广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244-3245
[目的]为了测定东北野生红胫小车蝗虫体内实用元素的含量。[方法]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蝗虫体内实用元素Na、K、Ca、Mg、Zn的含量。[结果]红胫小车蝗虫体内实用元素Na、K、Ca、Mg、Zn的含量分别为2.66、3.52、0.18、0.49、0.09mg/g,回收率分别为99.78%、100.43%、100.28%、100.69%、102.78%。[结论]东北野生红胫小车蝗虫药用、食用可以补充人体内逐渐失去的一些微量元素,从而增强身体免疫力。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速度快,消除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且可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应用白僵菌油悬浮剂防治草原蝗虫的实际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而进行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1球孢白僵菌油悬浮剂在2 250~3 000mL.hm-2剂量范围内对草原植被生长安全。随着用药量增加,对草原蝗虫的防效也提高。药后7d达到作用高峰,平均防效为68.24%~77.44%,后效可持续7d。推荐用量以2 250~3 000mL.hm-2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