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依据农业科研院所网站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及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借鉴国内现有网站评价指标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针对农业科研院所网站发展现状与行业特点,论述了建立评价指标的目的、作用;从网站建设、网站内容、网站功能、网站设计、网站技术、网站影响力等六个方面考察分析农业科研院所网站,为农业科研院所网站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网站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农业网站建设状况,首先构建农业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对河南农业企业网站进行跟踪调研,根据数据统计对河南农业企业网站现状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根据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通过文献综述及现状分析,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对象,选择了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原理与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江苏各地级市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应用研究,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为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管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根据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通过文献综述及现状分析,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对象,选择了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原理与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江苏各地级市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应用研究,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为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管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农田的生产质量以及粮食安全,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并计算指标权重,建立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生态评价体系。本研究对江苏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并且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创建、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标准基本农田的规划与建立受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同,说明了江苏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占据总面积的65%,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准确性。江苏省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也较好地保障了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网站是服务"三农"和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农业科技网站评价模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最后运用该模型使用SPSS13.0对18个农业科技网站进行了综合排名,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农业科技网站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农业科技网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晔  王昌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8):149-150,171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个农业信息网站评价的多指标层次结构图.并建立数学模型.同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对指标进行量化,建立起农业信息网站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并验证其可行性.最后建立了一个评价模型,对农业信息网站进行评价打分.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图书馆网站概况、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阐明了研究图书馆网站评价方法的目的及内容,详细阐述了图书馆网站建设与图书馆网站评价方法研究的紧密关系,指出了图书馆网站评价方法应包括的具体内容。此外,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门户网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图书馆网站为例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类似的图书馆网站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计量学的网站影响力评价是当前网络资源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笔者选择中国综合排名前15位的农林类院校网站,采集其链接指标和流量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网站质量进行排名,并将网站排名与综合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基础支撑体系、稳定发展体系和管理调节体系3大方面共36项指标。利用相应的数据对江苏省1990、1995、2000和2001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项评价、综合评价和协调评价。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评价的结果也指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还需要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异,充分发挥科教优势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期刊评价指标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统计学方法,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为依据,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对各类期刊的4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载文量与总被引频次为正相关,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在物理类呈正相关,但在农业综合类和农业工程类、临床医学综合类、化学工程综合类、电子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类显示不相关;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尤其是影响因子与综合评价总分之间高度相关。说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在期刊评价中起着主要作用。此外,适当的载文量有利于提高被引用率。研究结果为期刊提高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在北京地区调查收集到的30种(品种)景天属植物进行园林应用综合评价。选取花、叶、其他观赏价值以及园林应用潜力等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景天属植物评价的4级18个指标,建立其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将30种(品种)景天属植物共分为4个等级,其中Ⅰ级(分值≥4.0)3种(‘奇观’景天、花叶佛甲草、‘秋之喜悦’景天)、Ⅱ级(分值3.5~4.0)11种、Ⅲ级(分值3.0~3.5)12种、Ⅳ级(分值≤3.0)4种。并参考综合评价及各层次评价结果,结合景天的观赏特性、景观营造目的以及苗圃的产量供应,推荐了不同园林绿地形式中较适宜的景天种类。  相似文献   

13.
运用探索性因子(EFC)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统计方法,就大学生对宁波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估进行潜在变量的研究。探索因子分析对图书馆网站评估得出4个维度因子,它们分别是对网站的因子得分为满意度评价(2.45±1.1)、网站的页面设计(2.44±1.31)、网站资源结构(2.50±1.24)、网站的反馈互动(2.45±1.2)。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对图书馆网站评估模型的评估系数为:CFI=0.965,GFI=0.941,NFI=0.923,NNFI=0.865,IFI=0.954,RMSEA=0.074,具有高度拟合性。男性大学生对图书馆网站评估中,对“网站满意度”、“网站页面设置”、“网站资源结构”、“网站反馈互动”得分比女生高;在学科中,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高。大学的上网频率是决定对图书馆网站评估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陈山山  周忠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6026-16029
[目的]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迁村并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村庄发展的机制选择经济建设指标、生态建设指标、社会建设指标3大模块,对涉及村庄发展潜力的18项综合评价项目的数据建立子集,并进行量化处理,运用客观赋值法构建各个指标权重值,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以河南北阳镇为实例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进行技术验证。[结果]建立了3级指标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其中包括5个2级指标(村庄规模、村庄区位、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和村庄文化),下分18项3级量化考评指标;又可归类为经济建设12项指标、生态建设3项指标和社会建设3项指标模块,并对每一项指标的选取理由作了充分说明。同时运用该体系对河南省北阳镇33个自然村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有7个自然村综合评分在0.20以上。这一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切实可行。[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每一项指标数据的选取和量化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加入了生态环境与民俗民风元素,使考评体系更贴近民众,更加大众化,从而使迁村并点的选址更具科学性,更加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谦  刘秀娟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11-5612
在明确阐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建立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类指标15个单项指标的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总体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态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此获得生态省建设中主要指标建设情况、完成程度的排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在总体建设指标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处于初期建设水平阶段;从单项建设指标看,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进步明显,但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从省内各地区建设情况看,发展不平衡,建设水平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综合分析现有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与相关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基础上,确立了衡量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个层次,第一层次分为3个指标,第二层次分为9个指标,第三层分为38个指标;并通过采用专家打分方法,赋予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相应的权重,指标权重赋予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对各指标元素的依赖程度,而经济发展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此外,根据不同区域实际所处功能区的不同,需要调整指标与相应权重以更贴近当地发展定位。研究最终结果将为实用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设计与计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馆藏图书资源和借阅人员情况,建立了图书馆期刊借阅率的评价体系,利用Markov链数学评判方法并结合具体算例,对本校图书馆期刊借阅率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Markov链数学矩阵和评判等级标准。结果表明:图书馆期刊借阅率的Markov链综合评判方法可行。根据评判结果,确定了图书馆期刊借阅中的不足,为高等学校的高速发展及服务社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影响山区公路工程建造环境的地质和地理条件,提出了环境级别问题,选出了岩溶发育率﹑钻孔岩(土)体芯采取率﹑软化特性﹑地形和坡度等5个关键因素作为建造环境分类的指标.基于隶属函数分段构造方法和等效性原理,确定了各因素的隶属函数形式.引入粗糙集理论中的知识依赖度和重要度原理,提出并建立了分类指标对于环境级别模糊权重的客观性确定方法.将分类指标﹑隶属函数及模糊权重计算三者结合,构建了山区公路工程建造环境级别的模糊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某工程场地,所得结论成为该工程建设决策的重要依据,展示了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农耕文化资源价值评估是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的关键。在分析农耕文化资源价值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农耕文化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结合终极指标的得分方法构建我国农耕文化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并从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可行性及其产业开发模式两方面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提出3种产业开发模式:政府驱动开发模式、企业驱动开发模式和政府与企业双驱动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