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发根农杆菌介导番茄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设置基因型、菌液浓度、外植体部位和感染方法四个因素,利用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介导的TMV外壳蛋白和CMV外壳蛋白基因按L16(4^4*2^3)正交表转化番茄。用共培养的方法,诱导愈伤组织,经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进一步培养得到转化再生的植株。经PCR检测证明目的已被导入。卡那霉素抗性愈伤组织频率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菌液浓度的转化频率存在着显性差异,而外植体部位感染方法之间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2.
以苜蓿品种“金皇后”为试材、以苜蓿子叶节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研究了抑菌浓度、子叶节生理期、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苜蓿子叶节遗传转化的影响,进而探索最佳转化条件,为建立高效的苜蓿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用活化的OD600为0.6左右的农杆菌菌液进行浸染时,最佳受体材料为生长9日龄的子叶节,最佳浸染时间为20 min,共培养时间为3d,头孢霉素的抑菌浓度为500 mg/L.  相似文献   

3.
试验进行了不同花生外植体(成熟胚的幼叶、胚轴、子叶等)的直接农杆菌转化与花生愈伤组织的农杆菌转化,比较其感染后的诱芽与上分化生长情况,并对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花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农杆菌的生长状况、浓度及侵染时间和筛选剂的浓度是影响农杆菌介导花生转化的主要因素;褐化是影响其转化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蔬菜作物原位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因原位转化方法的产生与发展,原位转化的机理以及影响原位转化技术的各种因素;并对原位转基因技术在蔬菜中的应用现状、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黄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作物之一,在我国蔬菜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易受多种真菌病害的危害而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耗资大、效率低、受抗性基因资源匮乏的限制,还易出现抗性退化的现象,用现有品种资源进行有性杂交育种很难尽快得到具有抗性的优良品种.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DNA重组技术可使性状在种间转移,且受体本身主要性状不被改变,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开辟了植物育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西瓜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目前西瓜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受体的培养和西瓜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西瓜遗传转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瓜类蔬菜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瓜类蔬菜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基因型、外植体类型,部位与生理状态、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碳源及其他添加物质对植株再生的影响,以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瓜类蔬菜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食用菌遗传转化的方法主要有PEG法、电激法、基因枪法、限制酶介导法,农杆菌介导法;采用的启动子有ras启动子和gpd启动子,采用的筛选标记有营养缺陷型标记,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除草剂和杀菌剂抗性筛选标记,代谢产物抗性筛选标记,本文综述了这些遗传转化方法以及启动子,筛选标记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发根农杆菌介导山定子遗传转化及发根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姣  孔瑾  王忆  韩振海  许雪峰 《园艺学报》2008,35(7):959-966
为了提高山定子的生根能力,用发根农杆菌转化山定子,诱导产生发根,并由发根诱导出再生植株。通过对不同发根农杆菌株系、培养基、共培养时间以及添加乙酰丁香酮(AS)的研究,优化了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当用添加AS(100μmol﹒L-1)的菌液侵染植株切段30 min,共培养3 d,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固体1/4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发根时,发根诱导率最高,达到88.89%。将发根根段在MS+BA 2.0 mg﹒L-1 +IBA 0.1 mg﹒L-1+GA3 0.1 mg﹒L-1的再生培养基上,通过愈伤组织的诱导得到再生植株,再生率3%。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介导的BnCS基因对黄瓜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同源克隆的抗冷基因BnCS转入黄瓜,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转化的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和后代进行PCR鉴定,证明BnCS基因已经转入黄瓜.对T0种子和T1植株进行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后代耐冷性有所增强;试验获得的耐冷材料已应用于育种中.  相似文献   

11.
植物基因转化方法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目前用来进行植物基因转化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 ,以期为植物转基因方法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菊花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是菊科菊花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花和世界最主要的观赏花卉之一.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对甜瓜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建立以农杆菌介导的表达ACC脱氨酶基因的甜瓜遗传转化体系过程中,进行了抗生素影响甜瓜植株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甜瓜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及生根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5mg/L的卡那霉素可作为今后甜瓜遗传转化筛选转化体和非转化体的临界浓度;200-400mg/L浓度范围内的氨苄青霉素能够很好地抑制农杆菌过度生长造成的污染,但对甜瓜植株再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农杆菌介导的CBF1基因对松南结缕草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F1(C-repeat/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s 1)基因为来源于拟南芥的一类与干旱、高盐及低温耐性有关的转录因子基因。松南结缕草(Zoysia sp.)是本实验室育成的形态特征介于日本结缕草与沟叶结缕草之间的一种中型结缕划,在长江以南地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5.
农杆菌介导木本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鑫  彭棣  张爽 《北方园艺》2018,(2):181-185
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转基因技术。该研究对农杆菌介导木本植物遗传转化的发展状况、转化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在木本植物中,外植体类型、农杆菌浸染时间、共培养条件和筛选转化等主要因素对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木本植物的转化效率和转基因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目前西瓜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受体的培养和西瓜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西瓜遗传转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农杆菌介导法将小麦γ-硫堇蛋白基因转入厚皮甜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厚皮甜瓜鲁厚甜2号为材料,在绿色叶肉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PNZIP驱动下,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将小麦抗真菌γ-硫堇蛋白(γ-Thionin)基因(THI)导入甜瓜,获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转化植株经PCR和Northern blot检测分析,证实γ-硫堇蛋白基因已经转入甜瓜基因组中并在甜瓜叶片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影响因素,包括番茄的基因型、农杆菌类型、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分化培养基中的生长调节剂与抗生素浓度、筛选剂浓度、乙酰丁香酮浓度及外源基因等重要因素。同时综述了番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研究成果,以期为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结球甘蓝高效遗传转化受体材料,以高代自交系YL-1、21-3、12J35、650为试材,比较不同材料具柄子叶和下胚轴的再生频率差异。在4份供试材料中,YL-1为最优转化受体,再生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份材料;YL-1具柄子叶和下胚轴的再生频率无显著差异,均可用于遗传转化。进一步对YL-1遗传转化过程中光照强度、Basta除草剂浓度、农杆菌侵染浓度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发现光照强度为4 000 lx时更有利于不定芽诱导;除草剂最适筛选浓度为8 mg·L~(-1);农杆菌侵染浓度OD600=0.3侵染8 min,YL-1抗性芽再生频率最高。基于建立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共获得47株抗除草剂植株,PCR检测显示其中12株为阳性,初步表明bar基因已转化到甘蓝中,转化率达到2.18%。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2株PCR阳性材料进行基因表达分析,均检测到bar基因高效表达。甘蓝高代自交系YL-1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可为今后结球甘蓝基因功能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农杆菌介导石斛兰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石斛兰类原球茎(PLBs),研究了石斛兰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并通过gus瞬时表达率比较不同类型农杆菌、侵染液浓度及乙酰丁香酮(AS) 等对石斛兰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pCAMBIA1301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5(简称为E1301)比带有相同表达载体的LBA4404(简称L1301)对石斛兰的转化效率更高,前者约为后者的6倍;较高浓度的侵染液转化效率更高(OD600为1.0或1.2时的转化效率约为OD600为0.6或0.8时的2倍);在农杆菌生长至OD600值为0.8时,添加AS可提高转化效率;而当OD600为0.6、1.0和1.2时,添加AS反而不同程度地降低转化效率;在各种处理中,OD600为1.0时不添加AS的转化效率最高,达44.4%。经过5~6个月选择培养,抗性小苗经GUS染色、PCR 和 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为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