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粮食稳产增产、节本增效、节能环保的集约化高效农业的新型耕作模式.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要从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入手,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农业增长后劲.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机械或收获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耕播种,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实现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是利用收获机械或还田机械将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撒在地表,然后实施免耕播种,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耕作技术.阐述了发展保护性耕作对于改革传统耕作制度、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所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2004年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项目的研究分析,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具有七大优点、节本增效显著的项目,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保护性耕作是依托机械将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实施硬茬播种和施肥的耕作技术。其技术实质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少耕免耕,保持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蚀和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推广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一)保护性耕作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保护土壤,培肥地力,不断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传统的耕翻作业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是节水抗旱、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一项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文章主要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现状与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推广对策,从而为保证保护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历程和技术模式,论述了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山东省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经济效益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节本增产增效为目标,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以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免少耕等为主要内容的先进农业技术,实现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产增效、减少秸秆焚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从1992年寿阳县被确定为中国一澳大利亚国际合作项目春玉米保护性耕作试验区以来,历经10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促进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机械深松联合耕整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联合耕整机一次性完成包括深松在内的多种作业,节约能源,蓄水保墒,减少土壤压实,是一种节本增效显著的技术.本文介绍了机械联合耕整地作业的特点及现状,及几种深松联合耕整机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发展前景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和免耕播种,达到节水、增肥、环保、节本、增效的目的.实现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与基本技术(一)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国外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为: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我们结合山东实际提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概念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机械或收获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少)耕播种,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是收获后未经任何耕作直接播种,少耕播种是指播前进行了耙地、松地或平地等表…  相似文献   

12.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当前农业大田作物节本增效、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山东省泗水县农机局对近几年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山东省泗水县要大规模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总结农业部实施保护性耕作五年来的基本经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保护性耕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改善环境、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节水节本、蓄水增肥、低碳节能、增产增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地表秸秆残茬覆盖+少免耕播种.秸秆还田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正确地搞好秸秆还田,对加快保护性耕作发展,提高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质量,增加农民收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利用机械化手段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少)耕播种,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蚀、风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目前,济南市长清区保护性耕作面积已达8万亩,小麦免耕播种机保有量145台,取得了明显成效,被评为全省保护性耕作先进区(县)。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耕作技术,在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机科技创新推广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现代农业新常态发展的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蓄水能力,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先进耕作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闻     
省农机办召开保护性耕作项目工作会议本刊讯2月14日,省办在济南召开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工作会议,部署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工作。有关市农机局负责此项工作的科、站长,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县(市)以及2006年拟立项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县(市)农机局长等参加了会议,韩山盛副主任到会并讲话。韩山盛在讲话中强调,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抗旱节水、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近几年通过实施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和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节…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能力、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几年来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多年的试验示范证明,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场变革,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要更快、更好地推广保护性耕作,就要找准突破点、对症下药,使保护性耕作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概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及内容,介绍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情况,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两方面阐述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及农民增收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作为世界农业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场革命,是依托机械化手段实施以作物秸秆覆盖和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耕作技术.它具有保水、保土、保肥、节本、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从1992年开始,山西省农机部门与中国农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率先在山西省尧都区的18亩(1.2 hm2)旱地上进行了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拉开了"保护性耕作中国化"的序幕.经过20年来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逐步创立了一整套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机具系统.到2012年,全省实施面积达到1300万亩(86.67万hm2),年增产粮食6.5亿kg,节本增效17.5亿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