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用低龄日本大耳白兔制备高效价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Et)免疫血清的方法。[方法]先制备迟钝爱德华氏菌(Et)抗原。用日本大耳白兔作免疫动物,分2组试验,一组是2月龄组(T组),另一组是6月龄(S组)。采取耳缘静脉注射的方法,小剂量连续多次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免疫后,收集免疫血清,然后用微量凝集反应法测定免疫血清抗体效价。[结果]凝集反应显示,在免疫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第1次试血测Et免疫血清效价,S组的血清效价比T组的血清效价高,但在第2次试血测Et免疫血清效价时T组的血清效价与S组的血清效价一致。[结论]试验中所采用的T组动物(日本大耳白免)月龄较小,免疫后仍产生了与S组一致的高效价抗血清,说明用低龄日本大耳白兔制备高效价Et免疫血清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成本低廉、效价高的抗抑制素抗体,将6只2.5—3kg的健康大白兔分为3组(n=2),分别皮下多点注射100μg纯化的抑制素质粒pCISI(T1、T22组)或100μg生理盐水(S对照组),T1组加强免疫1次,而T2组加强免疫2次,每隔10d采血1次,用辛酸-硫酸铵法纯化抗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抑制素抗体水平,以P/N值〉2判为阳性。ELISA检测结果表明,T1、T2组血清中均检测到抗抑制素抗体,效价为1:6400。研究结果表明,抑制素质粒pCISI免疫大白兔可产生较高效价的抗抑制素抗体,且只须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3.
将分离自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主要细菌性疾病—肠道出血性败血症、鳖穿孔病(疖疮病)、红脖子红底板病、鳖腐皮病的4株病原菌,在体积分数为3.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灭活24h。在灭活的4株菌中添加不同佐剂,充分混匀后分别制备成总含菌量为6×10^9个/mL的4价菌苗,分别免疫8只ICR小鼠,并设不加佐剂免疫组及空白组作为对照。经3次免疫后,随机选3只小鼠抽血制备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4组小鼠的免疫血清效价为1:1.6×10^4-1:2.56×10^5,各免疫组的效价依次为弗氏佐剂〉白油佐剂〉蜂胶佐剂〉不加佐剂。另外5只小鼠用于免疫保护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佐剂的免疫保护率均为100%,而不加佐剂组免疫保护率为80%,空白对照组死亡率为100%。考虑到弗氏佐剂的成本较高且白油佐剂有副作用,故选择蜂胶作为免疫佐剂,制备了中华鳖4价菌苗。用该菌苗免疫接种50只体重为100~150g/只的健康中华鳖,注射剂量为0.2mL/只,并设置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接种20只健康中华鳖。分别于免疫后第20、30、40、50天随机采集3只受免疫的中华鳖和对照组的1只中华鳖血液并制备血清,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制备的针对中华鳖IgM的单抗3H3介导的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当中华鳖免疫后40d,血清中抗体效价达到最高,为1:6.4×10^4;免疫后50d将受免中华鳖分成4组,分别用4种菌株以5LD50(9×10^6个/mL)进行攻毒试验(0.5mL/只),结果免疫保护率均达到100%,而对照组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4.
选择20头健康的延边黄牛,作为免疫群。用43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牛的血型,确定了20对免疫组合。免疫实验采用了同种免疫方法,免疫间隔为7天,免疫次数为5次。第一次免疫后,在20个免疫受体,都产生了免疫抗体。用倍数稀释法测定了每次免疫注射后的抗体价。第一次免疫后,免疫血清的抗体价在1:32~1:52,平均1:204.8;第三次免疫后,免疫血清的抗体价在1:256~1:2048,平均1:973.8;第五次免疫后,多价抗血清的抗体价在1:512~1:16,384,平均1:5,196.9。通过实验得知,已产生数十种抗体种类,抗体价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大而逐渐递增,其幅度随个体而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动物免疫制备抗双酚A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双酚A半抗原(BPAH)和双酚酸(DPA)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血清;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抗血清的效价。[结果]经紫外扫描及红外光谱分析,完全抗原BPAH-BSA及DPA-BSA制备成功;供试3只阳性大白兔的抗血清效价分别为〉51200、25600和12800,完全抗原BPAH-BSA免疫的大白兔抗血清效价高于DPA-BSA免疫的大白兔抗血清效价。[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高效价抗双酚A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6.
用合成的CPLX-BSA偶联物免疫兔子,制备CPLX多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效价。结果表明,2只兔子中1只产生了高效价的抗血清,另1只产生的效价较低。说明用合成的CPLX-BSA偶联物免疫兔子可获得高效价的环丙沙星抗血清。  相似文献   

7.
试验Ⅰ:将180羽11日龄非免疫健康三黄鸡随机分为5组。第Ⅰ~Ⅲ组分别注射高、中、低剂量(4、2、1mg·kg^-1)的新鱼腥草素钠(sodium new houtluyfonate,SNH)注射液;Ⅳ组和Ⅴ组分别为白细胞介素2(IL-2)和生理盐水对照。所有动物于14日龄以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弱毒活疫苗滴鼻进行第1次免疫,2周后加强免疫1次。于第1次免疫后的7、14、21、28、35和42d测定各组动物的抗NDV血凝抑制抗体水平以及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比值。结果表明,SNH能显著提高鸡体抗NDV抗体水平和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比值(P〈0.05),并以中等剂量(2mg·kg^-1)效果最为明显。试验Ⅱ:将72羽7日龄非免疫健康三黄鸡随机分成3组,第1组口服氟苯尼考(Florfenicol,1.2g·kg^-1)并配合肌肉注射SNH(2mg·kg^-1);同时设氟苯尼考(Ⅱ组)和生理盐水(Ⅲ组)对照。各组于14日龄以NDV LaSota株弱毒活疫苗进行第1次免疫,2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于首免后7、14、21和28d测定各组动物的抗NDV血凝抑制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中剂量的SNH对氟苯尼考引起的雏鸡免疫抑制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结论:SNH注射液对雏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明显的增强功能,并能拮抗某些药物引致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达氟沙星(DFLX)多克隆抗体,使用合成的DFLX-BSA偶联物免疫獭兔,用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效价.结果显示,2只动物中1只产生了高效价的抗血清,另1只产生的效价较低.得出结论,用合成的DFLX-BSA偶联物免疫兔子获得了高效价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9.
兔抗甲胺磷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水溶性碳化二亚胺法(EDC),将MTR与牛血清蛋白(BSA)、人血清蛋白(HSA)和鸡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分别合成免疫抗原MTP-BSA、MTP-HSA和包被抗原甲胺磷-鸡卵清蛋白(MTP-OVA),用合成的免疫抗原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制得抗血清经鉴定确证为兔抗MTP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AB),效价分别为1:15000和1:12000。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试验旨在研究纳米硒对肉鸡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Avian肉鸡22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45只,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纳米硒(0、0.15、0.3、0.6、1.2mg/kg),以饲喂基础日粮组为对照组,试验期6周。【结果】结果表明:(1)试验至14、28日龄时,纳米硒在0.15~1.2mg/kg的添加水平肉鸡的新城疫抗体效价、免疫器官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纳米硒在0.3~1.2mg/kg的添加水平肉鸡的新城疫抗体效价、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28、42日龄时,纳米硒在0.6~1.2mg/kg的添加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4日龄时,纳米硒在0.6~1.2mg/kg的添加水平血浆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纳米硒在0.15~1.2mg/kg的添加水平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纳米硒在0.3~1.2mg/kg的添加水平血浆中一氧化氮(NO)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8日龄时,纳米硒在0.3~1.2mg/kg的添加水平血浆中T.AOC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纳米硒在0.15~1.2mg/kg的添加水平血浆中GSH-Px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纳米硒在1.2mg/kg的添加水平血浆中抑制OH.能力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纳米硒在0.15~1.2mg/kg的添加水平血浆中的T-AOC、GSH-Px活力、T—SOD活力、抑制OH.能力、MDA含量、NO含量都显著高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此,纳米硒在0.6~1.2mg/kg的添加水平对提高肉鸡免疫能力效果最佳;纳米硒在0.15~1.2mg/kg的添加水平可以很好的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的致敏方式建立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Balb/c小鼠模型,探讨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体外鉴定与评价方法。[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卵清蛋白(OVA)阳性对照组、Coca’s液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OVA、中国龙虾粗提蛋白,加氢氧化铝佐剂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建立食物变态反应小鼠模型。ELISA法测定第二次致敏激发后血清中IgE与组胺水平并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确定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同时观察脾指数、小肠组织学变化及激发后的食物变态反应症状。[结果]末次激发后1 h采血,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血清IgE含量为236.75(±73.39)μg/L,与阳性对照OVA组无区别,与阴性对照Coca’s液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的组胺含量406.55(±232.79)μ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PCA反应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滴度达到1/16;中国龙虾粗提蛋白组和OVA致敏组小鼠脾指数明显大于Coca’s液或正常对照组(P〈0.01)且前两组小肠粘膜固有层皆出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建立了一种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小鼠模型,通过ELISA测定血清IgE和组胺以及PCA确定特异性IgE抗体滴度可作为一种鉴定与评价中国龙虾食物变态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一种更具针对性、更为可靠的仔猪猪瘟抗体水平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间接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对广西某猪场的90份已超免的不同阶段仔猪血清进行抗猪瘟E2抗体和猪瘟全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在间接ELISA试验中,阳性样品数为86份,占总样品比例的95.56%;间接血凝试验结果效价在1:16以上(含1:16)的血清样品为88份,占总样品比例的97.78%,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仔猪血清中确实存在具有保护性的抗E2抗体,以间接ELISA检测抗E2抗体来监测猪瘟免疫水平是可行的,这为猪瘟免疫水平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和弱毒疫苗免疫鹅体内的免疫应答,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阐明pcDNA-GPV-VP3免疫发生机理、免疫持续期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pcDNA-GPV-VP3和小鹅瘟弱毒疫苗分别免疫30日龄四川白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免疫鹅体内GPV抗原的分布,用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间接ELISA分别检测免疫鹅的细胞免疫水平和血清抗体滴度,比较GPV基因疫苗与弱毒疫苗诱导鹅体免疫应答的能力。【结果】①弱毒疫苗组于免疫鹅的心、肝、脾、肺、肾、法氏囊、胸腺、哈氏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盲肠、胰腺、大脑及注射部位肌肉均中检测到GPV抗原;基因疫苗组于免疫鹅的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盲肠及注射部位肌肉中检测到GPV抗原。②弱毒疫苗免疫雏鹅外周血T淋巴细胞14 d后对ConA的反应开始增强,35 d达到最高值后下降;基因疫苗免疫雏鹅外周血T淋巴细胞OD值先下降,14 d后开始上升并高于空白质粒对照鹅和PBS对照鹅,35 d时达最大值,以后又逐渐下降,第21-63天极显著(P<0.01)高于PBS对照鹅和空白质粒对照鹅,第21-63 天时极显著(P<0.01)高于弱毒疫苗免疫鹅。③弱毒疫苗免疫鹅血清抗体第3天开始高于PBS对照鹅,第28天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基因疫苗免疫鹅血清体从第14天开始高于PBS对照组,第28天达最大值,第21-217天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PBS和空白质粒对照鹅;基因疫苗免疫鹅血清抗体除第28天极显著(P<0.01)高于GPV弱毒疫苗免疫鹅外,其余时间与弱毒疫苗免疫鹅差异不显著。【结论】pcDNA-GPV-VP3免疫雏鹅后能在免疫部位皮肤、心肌和各肠段中表达并能够诱导鹅体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基因疫苗诱导鹅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优于弱毒疫苗,结果为阐述pcDNA-GPV-VP3的免疫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研究阿莫西林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NHS)法将阿莫西林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AMX-BSA和检测抗原AMX-OVA,用AMX-BSA免疫成年兔以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结果]免疫抗原AMX-BSA紫外光谱具有药物和蛋白的叠加特征,其最大吸收峰在276 nm处,说明载体蛋白BSA与AMX成功偶联,可用于动物免疫。检测抗原AMX-OVA最大吸收峰在275 nm处,说明载体蛋白OVA与AMX成功偶联,可用作检测抗原进行包被。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2只兔抗血清效价较高,均达1∶32 000以上,说明有特异性抗体产生。[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抗阿莫西林多克隆抗体,也进一步证明药物偶联成功。  相似文献   

15.
黄保平  刘银宝  刘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93-5494,549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黄芪多糖在养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20头21日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拌入100、500和1000me,/kg黄芪多糖,通过测定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以及血清中猪瘟抗体效价、110和INF-γ含量,评价黄芪多糖不同添加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与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Ⅱ、Ⅲ组与对照组在日增重、料肉比、血清中猪瘟抗体效价、IL-4和INF-γ,含量方面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添加500和1000mg/kg黄芪多糖均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增强猪瘟癌苗的竞.癌效粟.  相似文献   

16.
匡华  刘丽强  胡拥明  宋珊珊  李伟峰  胥传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53-21354,21356
[目的]制备可以识别双酚A(BPA)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双酚酸(DPA)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以及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DPA-BSA和包被抗原DPA-OVA,以DPA-BS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血清,并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对抗体进行鉴定。[结果]经紫外光谱分析,DPA-BSA和DPA-OVA制备成功。抗血清效价最高达到1∶256 000,50%抑制率(IC50)达17.2 ng/ml。[结论]该研究为建立双酚A的快速筛选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棘胸蛙虹彩病毒免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棘胸蛙虹彩病毒疫苗体表喷雾和肌肉注射的免疫效果,为其免疫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棘胸蛙虹彩病毒灭活疫苗进行体表喷雾免疫和肌肉注射免疫,并进行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和相对免疫保护率测定。[结果]注射0.2 m L 1×108TCID50/m L疫苗组21 d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最高达到380.2,相对免疫保护率达到80%;体表喷雾1×107TCID50/m L疫苗组,28 d最高抗体效价为320.0,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0%。[结论]肌肉注射疫苗和体表喷雾疫苗对棘胸蛙都有较好的免疫效果,肌肉注射疫苗组的免疫效果最佳,但喷雾免疫可作为棘胸蛙快速无损伤免疫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覃开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881-5882
[目的]对某养鸡场的鸡新城疫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以有效评估鸡群的免疫状态,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方法]对永州市某养鸡场病鸡进行鸡新城疫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在检测的60份血样中鸡新城疫抗体效价为1:8—1:4。鸡新城疫抗体效价≥1:16(410g2)的占13.3%,鸡新城疫抗体效价≥1:8(3lo2)的占21.7%,鸡新城疫抗体效价〈1:4(2log2)的占65%。[结论]该鸡场鸡群鸡瘟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