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选取真空冷冻干燥对多花黄精厚片进行干燥处理,并以新鲜黄精厚片为对照,选择真空冷冻的干燥方式,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优化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为实际生产获得高品质的黄精制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科学指导。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分析表明,干燥时间、加热板温度及干燥室真空度对色差值均呈现显著影响,加热板温度对色差值的影响较其他因素显著。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7,(21)
随着黄精的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黄精需求量的增大,导致野生黄精严重不足,人工多花黄精的种植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通过试验,在多花黄精的种茎选择、杉木林下的种植方式等方面对多花黄精的种茎选择及杉木林下的种植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系常用中药材.  相似文献   

4.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系常用中药材。  相似文献   

5.
见闻 《北京农业》2008,(2):16-16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或滇黄精的干燥根茎。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  相似文献   

6.
食疗补品——黄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具有补脾润肺、益气养阴的功能,并有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说法。近代药理研究证实,黄精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作用,对肾上腺素引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多花黄精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多花黄精的繁殖方式,提出了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和毛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2种种植模式,以期为多花黄精的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多花黄精产地加工工艺的具体参数,以其外观、口感、干燥时间、多糖含量、醇浸物及水浸物含量作为指标,运用综合评分法考察烫制和蒸制两种方法、不同处理时间及干燥温度对黄精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精产地加工适宜工艺是将黄精去须根,清洗,烫制4 min后,70℃干燥,所得样品的外观、口感评分为5分,多糖含量为9.96%,醇浸物含量为84.75%,水浸物含量为85.02%,综合得分为0.93。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13):105-106
本文主要围绕石台县山地气候特点及温湿度、风速、日照、降水等月变化趋势结合多花黄精生长发育的气候需求进行比对验证。阐述套作模式的优势,采用紫竹与多花黄精进行套作,为多花黄精提供遮蔽的方式,充分保证多花黄精生长适宜的透光率,提高果糖含量。石台县拥有天然的紫竹生长优势同时紫竹的观赏和实用价值能保证经济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基地调研、文献综合分析和前期多年的多花黄精林下栽培生产实践,归纳总结了多花黄精的生态习性以及林下仿生态栽培关键技术要点。以多花黄精的生态习性和环境要求为主要依据,对多花黄精林下仿生态栽培林地选择、种苗选择及处理、仿生态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采收加工及效益分析等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实施和推广林下仿生态栽培多花黄精,不仅有利于林地的生态环境的充分利用,生产高质量的中药材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林下经济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8个产地收集的多花黄精中多糖、黄酮、多酚、浸出物、Cu、Se、Pb、Cd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江西宜春的多花黄精多糖含量最高,为14.77%;湖南张家界的多花黄精黄酮及浸出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09±0.04)mg/g、74.51%;四川广安的多花黄精多酚含量最高,为(1.45±0.02)mg/g;Cu、Se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广东清远的多花黄精(1.785 9μg/g)、江西宜春的多花黄精(77.99 ng/g);Pb、Cd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广东清远的多花黄精(2.469 4μg/g)、广西桂林的多花黄精(0.263 7μg/g),但均低于国家的限量标准,不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表明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产地黄精块茎食用相关营养成分的差异情况,选取河南信阳、江西九华山、浙江宁波等地区的多花黄精和长梗黄精块茎,分别测定黄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总糖、可溶性总糖、多糖、粗脂肪、粗纤维和含水量等10个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多花黄精间以及长梗黄精与多花黄精间存在显著差异;宁海种源的多花黄精块茎的游离氨基酸、总糖、多糖等营养指标含量较另2个种源多花黄精高;宁海种源的长梗黄精有6个指标要优于多花黄精。  相似文献   

13.
杨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6,(35):147-148
通过对多花黄精林下栽培研究的系统回顾,综述了多花黄精的良种繁育和栽培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多花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草本植物,我我国大宗药材,随着多花黄精要用价值被人们认识,原料需求量增大,刺激药农对多花黄精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枯竭加速,进行人工栽培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由于管理措施与种植模式差异,严重影响药材品质。多花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可保持药材品质,目前林下仿生栽培技术不完善,研究多花黄精植物特性,总结林下栽培科学技术方法,为药材产业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详细阐述多花黄精的植物特征特性,重点介绍林下栽培技术,包括良种繁殖、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促进林下种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不同处理对多花黄精种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储藏条件、打破休眠方法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的影响,筛选多花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以野生多花黄精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将多花黄精种子在不同环境下贮藏,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打破其种子休眠。结果表明:低温沙藏和常温沙藏的发芽率差异不大,但均显著高于常温干燥贮藏。不同物理、化学处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以低温沙藏条件下用50mg·L-1 GA3浸种3h的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3.33%。  相似文献   

16.
<正>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肾等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爆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系常用中药材。滇黄精(俗称大黄精)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黄精(俗称鸡头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辽宁、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多花黄精根、茎、叶和花4个部位的多糖、黄酮、皂苷含量进行检测,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及FRAP法对多花黄精各部位进行抗氧化及总还原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多糖主要集中在根部,黄酮与皂苷主要集中在叶部。多花黄精各部位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叶>花>茎>根,与各部位黄酮含量大小顺序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多花黄精叶具有深度开发成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以MS+NAA 1.0 mg/L+KT 1.5 mg/L为基本培养基,多花黄精根茎芽为材料,研究MS培养基中5种大量元素浓度对多花黄精根茎芽生长及黄精多糖和总皂苷2种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多花黄精根茎芽生长的培养基中硝酸铵和硝酸钾浓度为MS培养基标准浓度的1.5倍,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化钙浓度为MS培养基标准浓度的2倍;最适合多花黄精总多糖合成的培养基中磷酸二氢钾浓度为MS培养基标准浓度的2倍,其他元素均是MS培养基中的标准浓度;最适合多花黄精总皂苷合成的培养基中5种大量元素浓度均为MS培养基标准浓度。  相似文献   

19.
以多花黄精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粗多糖,研究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对多糖含量的影响,并对多花黄精多糖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牛血清荧光淬灭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0(g∶mL),超声时间为20 min,超声功率为810 W;在此条件下,测得杉木林多花黄精多糖含量为108.57 mg/g。采用吖啶红比色法测得毛竹林多花黄精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7.72%;利用牛血清蛋白荧光淬灭效应测得天然阔叶林多花黄精的多糖对BSA蛋白淬灭能力为85.38%。  相似文献   

20.
以杉木林下种植的多花黄精根茎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海拔对林下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多花黄精生长的各时期延迟且持续时间延长;出苗期、伸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基本上为30~40 d,从出土至枯萎 220~240 d。不同海拔对林下多花黄精生长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多花黄精的地径、株高及根茎鲜重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下降的趋势,以海拔500~600 m的多花黄精的生长量最高,多花黄精的地径、高度、根茎株产量的平均值分别达0.63 cm、85.21 cm、251.94 kg·株-1。不同海拔下多花黄精的地径、株高差异显著;海拔500~600 m与800~900 m、海拔800~900 m与1 100~1 200 m的根茎鲜重差异不显著,海拔500~600 m与1 100~1 200 m的根茎鲜重差异显著。多花黄精在不同海拔下的成活率都在91%以上,说明本区域适宜多花黄精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