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希莲  魏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29-2931
研究水杨酸(SA)对Cd2+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d2+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平均根长和平均芽长都受到抑制,且Cd2+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同时小麦的SOD、POD活力升高,叶绿体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SA处理提高了在Cd2+胁迫下小麦的种子发芽率、平均根长、平均芽长和叶绿素含量,并进一步提高了SOD、POD活力,降低了MDA含量.SA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Cd2+对小麦种子及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水杨酸在华北落叶松育苗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A浸种和外施2种方式,设置0.1,0.5和1.0mmol/L 3个SA浓度处理华北落叶松种子,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在25℃培养条件下分析SA对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SOD、POD活性及MDA、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并比较培养温度为25,30和35℃时,各处理幼苗POD、SOD活性以及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SA浸种可以显著提高华北落叶松种子的发芽率,以0.1mmol/L处理最高,发芽率为87.22%,0.5mmol/L处理次之,对照发芽率仅为54.02%;0.1mmol/L SA处理的胚根长度较对照提高83.91%,胚芽长提高84.67%,0.5mmol/L处理次之,但对胚芽长的提高作用不显著;0.1mmol/L SA浸种处理在30和35℃下的POD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3.59%和174.42%,SOD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86.98%和109.82%,而外施SA处理幼苗的POD和SOD活性在30℃下分别较对照提高217.82%和128.15%,35℃条件下分别提高56.77%和277.67%;30和35℃条件下,0.1mmol/L SA浸种处理幼苗的MDA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7.72%和7.32%,外施SA处理分别降低12.94%和11.10%;0.1和0.5mmol/L SA处理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在SA处理后的12d内,0.1~0.5mmol/L的SA对促进华北落叶松胚根、胚芽生长和提高幼苗SOD、POD酶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藜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条件下藜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用蒸馏水浸种的藜豆种子置于15,20,25,30,35,40 ℃可控温培养箱中培养,4 d时测定发芽势,7 d时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的芽长、主根长、侧根数,确定其适宜的萌发温度。分别用0,0.5,1.0,1.5,2.0,2.5 mmol/L的SA浸泡藜豆种子,然后进行培养,萌发时温度控制在15 ℃,幼苗生长温度控制在20 ℃,4 d时测发芽势,7 d时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2片真叶时测定幼苗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S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结果】(1)藜豆种子萌发适宜的温度为25~35 ℃。(2)低温胁迫下,随外源SA浓度的增大,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幼苗叶片的POD和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SA浓度为1.5 mmol/L达最大值,而MDA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藜豆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不同SA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实际生产中,应将藜豆种子萌发的温度尽可能控制在25~35 ℃。外源SA能提高藜豆的抗寒性,其浸种浓度以1.5 mmol/L为宜。  相似文献   

4.
水杨酸对PEG-6000胁迫下茄子种子活力和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干旱胁迫下茄子种子活力和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2种长茄品种和2种圆茄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经不同浓度(0.0~2.0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后,在30%PEG-6000摸拟干旱胁迫下测定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理指标.【结果】干旱胁迫下,0.5~1.5 mmol/L的SA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α-淀粉酶相对活性,茄子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干质量和地下部分干质量,叶片中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其中以1.0 mmol/L的SA处理效果最佳.另外,长茄类品种耐干旱能力高于圆茄类.【结论】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SA能提高茄子种子的吸水率和α-淀粉酶相对活性,提高茄子种子活力,增强茄子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缓解茄子在干旱胁迫下所遭受的氧化损伤,增强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香樟幼苗抗寒性的影响,为香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引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一年生盆栽香樟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SA后,再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导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外源施用SA能够抑制香樟幼苗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光合速率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植物组织电导率;2 mmol/L的SA处理对香樟幼苗施用效果最好;而5 mmol/L的SA对香樟叶片的正常生长发育可能存在抑制作用。【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SA能够减弱低温对香樟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外源水杨酸对桔梗幼苗铅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8):1165-1168
为了明确外源水杨酸(SA)对铅胁迫下桔梗幼苗的缓解作用,用4种不同试剂(蒸馏水(CK),0.1 mmol/L SA,200 mg/L Pb2+,0.1 mmol/L SA+200 mg/L Pb2+)分别处理桔梗幼苗,测定桔梗幼苗叶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在铅胁迫下桔梗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增加;施加外源SA处理使桔梗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显著升高,MDA含量降低,说明外施SA对桔梗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桔梗幼苗对铅毒害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的玉米幼苗根系形态指标(根长、根重)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SOD、POD、电解质相对外渗率、MDA)的测定结果表明,1.5 mg/L水杨酸溶液能促进玉米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与不加水杨酸的处理相比,根长、根重分别增加22.76%和57.15%,根系活力以及SOD、POD活性分别增加88.89%、109.09%和40.15%;而水杨酸浓度为1.0mg/L时玉米幼苗根系的MDA含量和电解质相对外渗率比不加水杨酸处理分别下降了44.17%和26.44%.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低温处理下温室番茄幼苗的生理指标,研究番茄苗期生理代谢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通过不同低温处理,在番茄幼苗期测定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随温度的降低,番茄植株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反而升高。温度的降低促进番茄植株幼苗中MDA、脯氨酸的生成和POD活性的增加,且SOD活性与MDA含量呈负相关趋势。【结论】生理指标的变化与番茄品种的抗寒性密切相关;不同番茄品种抗寒性比较,唐粉108耐寒性最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外源硅对逆境胁迫(干旱、高温及双重胁迫)下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多年生黑麦草‘首相’(Loium perenne cv.‘Premier’)品种为参试材料,测定不同浓度外源硅对各胁迫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苗长、根长、幼苗鲜质量变化的影响,分析黑麦草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在干旱、高温及双重胁迫下,分别以1.0,0.5和1.5mmol/L硅处理黑麦草种子,其萌发程度、苗长、根长和幼苗鲜质量达到最大值,同时幼苗叶片MDA含量最低,SOD、POD活性达到最大值.【结论】添加适宜浓度的外源硅能有效缓解逆境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产生的伤害,提高种子及幼苗的抗旱耐热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转基因抗虫棉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SA)对NaCl胁迫下抗虫棉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一定浓度SA溶液可提高抗虫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加幼苗苗高、鲜重、干重;提高幼苗SOD和POD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说明适宜浓度SA有助于抗虫棉幼苗抗盐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土培方法探讨芘对甘蓝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芘对甘蓝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对幼苗株高、根长和叶面积显著抑制;芘处理的甘蓝幼苗叶内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C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提高,且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其日常养护管理和扩大在广西的引种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黄花风铃木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培养基质相对含水量100%、80%、60%和40%处理下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分析其对不同土壤水分含量的适应能力。【结果】随着培养基质水分含量的减少,黄花风铃木幼苗的株高增量、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地径增量、总根长、根尖数、地下部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均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土壤相对含水量60%处理下幼苗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根尖数、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单株生物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土壤相对含水量100%处理(P0.05,下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风铃木幼苗的株高增量、单株生物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间及地径增量、总根长、根尖数和地下部生物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地上部生物量及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培养基质不同水分含量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时株高增量、地上部生物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最佳,MDA含量最低,最适宜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商洛黄芩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5 g/L NaCl胁迫下,测定了不同浓度(0、0.5、1.0、1.5、2.0、2.5 mmol/L)水杨酸(SA)处理下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片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不同浓度SA对盐胁迫下商洛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 g/L NaCl胁迫下的黄芩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经0.5~2.5 mmol/L SA处理后,萌发指标均有升高。以1.0 mmol/L SA处理效果最佳,其种子的发芽率(28.7%)、发芽指数(17.4)、发芽势(23.0%)均比盐对照组(CK_2)高,且达到最大值;SOD、POD活性分别是CK_2的1.52倍和7.56倍;叶绿素含量达CK2的1.45倍。说明适宜浓度的SA能够有效地缓解盐害,提高黄芩的抗盐性,以1.0 mmol/L SA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和铁在调控植物生长中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示SA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以草莓组培苗为试材,用0.05—0.8mmol·L-1系列浓度的SA处理生长于含0.05—0.8mmol·L-1FeSO4培养基上的草莓组培苗,通过草莓苗的生长状况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及顺乌头酸酶(aconitase,ACO)3种含铁酶的活性,分析SA和铁的相互作用。【结果】低浓度铁培养的草莓苗对SA的反应比高浓度铁敏感,SA处理的最适宜浓度随铁浓度的升高而升高。SA抑制根的生长;低浓度SA增加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高浓度SA抑制植株生长,降低叶绿素含量。0.4mmol·L-1SA处理对组培苗造成伤害,但随FeSO4浓度(0.05—0.4mmol·L-1)的增加,根长、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存活率增加。0.05—0.2mmol·L-1SA增加CAT和ACO的活性,0.4mmol·L-1SA降低其活性;0.05—0.4mmol·L-1SA提高POD的活性。【结论】水杨酸调节草莓组培苗生长的过程和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1年生杉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评价不同供镁水平对杉木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沙培盆栽试验,分析0 mmol/L(M_0)、0.2 mmol/L(M_1)、0.4 mmol/L(M_2)、0.8 mmol/L(M_3)4个不同供镁水平处理下1年生杉木无性系叶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随处理时间延长,正常供镁(M_0)杉木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a(Cha)、叶绿素b(Chb)、叶绿素总量(Chl)不断提高。0.4 mmol/L的镁处理(M_2)中MDA含量,SOD、POD活性,Cha、Chb、Chl含量的变化趋势与M_0处理相似,且各含量均与M_0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各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MOD含量与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SOD、POD活性无显著相关性,Cha、Chb、Chl含量与SOD、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hb含量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_0处理使杉木幼苗叶片细胞膜系统损伤,过氧化物促使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叶绿素合成减缓,影响光合作用速率。M_2处理可降低损伤细胞膜的有害物质含量,提高细胞膜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叶绿素含量,利于光合速率提升,促进杉木幼苗生长。研究结果从杉木营养学的角度为杉木壮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丽霞  曹红星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039-2045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椰子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椰子幼苗抗寒能力及选育抗寒椰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喷施100.0、150.0、200.0和250.0 mg/L外源SA,测定分析其4℃低温胁迫1~5 d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4个外源SA处理的椰子幼苗在4℃低温胁迫5 d内,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均高于相应的清水对照(CK),且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均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胁迫第2 d,喷施150.0 mg/L SA的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P<0.05,下同),MDA含量最低,均显著低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其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不同浓度SA处理中,总体上也以150.0 mg/L SA处理各椰子品种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在4个椰子品种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其次为200.0和250.0 mg/L SA处理,100.0 mg/L SA处理的5个抗寒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喷施150.0 mg/L外源SA能提高椰子幼苗的抗寒性,尤其对文椰78F1幼苗的抗寒效果更佳,可在椰子抗寒育苗及抗寒椰子新品种选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降低干旱、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的影响,提高延后栽培葡萄抗逆境能力,研究水杨酸(SA)对延后栽培葡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8年生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坐果期、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分别用0、50、100、150、200mg/L的水杨酸(SA)进行喷施处理,对成熟期叶片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100mg/L SA处理后,SOD活性和POD活性分别提高了10.7%和15.45%,CAT活性下降了38.22%;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分别下降了5.92%和2.67%;叶片脯氨酸、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7.56%、4.21%、3.54%.【结论】100mg/L的SA能有效防止细胞膜的过氧化反应,增强保护性酶的活性,有利于提高葡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NaCl胁迫对西藏青稞芽期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以及与耐盐性的关系,筛选出耐盐性青稞品种(系)。【方法】以石英砂为基质,采用0、50、100、150、200、250 mmol/L NaCl溶液处理青稞,以相对活力指数为指标回归分析得到NaCl胁迫半致死浓度(LC_(50)),以LC_(50)为胁迫浓度处理28份青稞,研究NaCl胁迫对青稞根系形态特性影响,筛选耐盐性青稞品种(系)。【结果】西藏青稞幼苗相对活力指数随NaCl溶液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NaCl胁迫浓度与相对活力指数回归方程为:y=-0.0022x+0.9107;以LC_(50)为浓度胁迫青稞芽期幼苗,发芽率、芽长、最长根长、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芽长最敏感,单株鲜重最迟钝;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对活力指数与相对发芽率显著相关,与最长根长极显著相关,与单株干重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3处可以将青稞分为4大类,其中A类相对活力指数达到0.71,耐盐性最强。【结论】NaCl胁迫青稞半致死浓度为186.68 mmol/L;发芽率、根长、单株干重可作为青稞耐盐性材料筛选的辅助指标。结合相对活力指数及聚类分析,筛选到3份材料(WDM03018、WDM03722、WDM04526)耐盐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5/10℃),研究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的增长量和根冠比减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SOD、CAT活性降低,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升高;在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量和根冠比,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及POD、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通过促进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低温胁迫对玉米发芽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究低温胁迫对玉米发芽及幼苗生理特性影响,文章以杂交玉米品种天农9和天合1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培养(发芽期6℃,苗期4℃)方法,分析低温胁迫下玉米发芽(发芽率)、幼苗农艺性状(株高、根长、地上部及地下部干鲜重)和生理生化指标(SPAD值、Pn、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抑制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降低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部地下部干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天合1对低温胁迫更敏感。研究成果为解决玉米生产冷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