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国现代规模养猪面临严重的疾病挑战,主要包括猪的繁殖障碍综合症、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皮炎肾炎综合症(PDNS)、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无名高热综合症(主要是高致病性蓝耳病引起)、免疫抑制病和营养代谢疾病等,使养猪业成为一种高风险和高投入的产业。养猪过程中存在很多应激因子,也有许多导致免疫抑制的因素包括蓝耳病毒(PRRS)、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和伪狂犬病毒(PRV)等。免疫抑制的后果便是抗生素和疫苗的使用效果变差,猪只的免疫保护和抵抗疾病能力下降或紊乱,进一步导致继发性感染机会大幅增加,生长缓慢或停滞甚至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目前中国规模养猪目前的主要流行疾病,介绍大成补克博士如何利用以现代免疫营养调控为主的"优补力生物技术",结合"抵抗应激、增强免疫、均衡营养、健康养猪"的现代养猪理念,旨在给现代规模养猪生产者提供全面的营养解决方案和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从而解决规模养猪过程中的重大疾病困扰,以期提升规模养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2013年8月12~16日中国广州香港食品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统,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则是明代医药学巨匠李时珍对膳食营养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的评估结果也表明: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13%)仅次于居首位的遗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第一畜产品生产大国,但出口量很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动物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这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2003年11月,笔者参加了北京市委农工委和北京市人事局组织的赴欧洲(主要在比利时)农业国际贸易政策培训。通过培训和实地参观、考察,对欧盟国家如何保证其动物源性食品的卫生与安全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就此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指动物性食品中不含有可能损害、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或虽然含有但不至于对人造成危害,不存在导致消费者急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产生危及其后代健康…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1月17~18日河北石家庄主办: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协办: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赞助单位:达能亚太(上海)管理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有限公司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食品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则是明代医学巨匠李时珍对膳食营养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乳、肉、蛋、鱼等动物性食品成了人们每日必不可少的食品及营养来源。然而随着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提高食品动物的品种和产量的同时,药残问题也在日益加深,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动物性产品的药物残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药物防治动物疾病。尽管国家规定动物用药后的休药  相似文献   

6.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动物源性食品为来源于动物产品所加工成的食品,它是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蛋白质成份的重要来源,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标志着当地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食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的定义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的监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食品安全监管是指"由国  相似文献   

7.
鸡蛋含最优质蛋白质,营养成分齐全,是人类动物蛋白质食品的重要来源。确保鸡蛋品质,是关系到鸡蛋的营养与经济价值以及人体健康的问题。影响鸡蛋品质与经济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品种、鸡龄、疾病、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环境,设备与工具等。尤其是蛋壳质量,无论作为种用或食用蛋都是很重要的指标,壳质坚实  相似文献   

8.
只有安全的饲料.才有安全的食品。饲料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控制饲料安全是人类健康的需要。目前,来自于饲养动物的动物性食品是人类所需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而饲料又是饲养动物的基本食料。在饲料一饲养动物一人类这条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食物链上,饲料这一营养级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饲料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将会在人体内逐渐积累.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的"2013宠物饲料(食品)国际研讨会暨宠物营养论坛"于4月17日在成都成功举办.此次会议以宠物营养与健康为主题,邀请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动物营养学会、欧洲宠物食品行业协会(FEDIAF)、美国宠物食品协会(PFI)、美国饲料控制官员协会(AAFCO)等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多位国内外权威宠物营养专家,就NRC、欧盟和美国的宠物营养标准、宠物特殊营养需求、宠物营养性疾病预防等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介绍.国内外近百名宠物饲料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兽医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保障动物的健康,涉及食用动物、伴侣动物和野生动物的疾病控制与检疫;(2)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控制畜产品中的兽药残留和致病性微生物污染,以免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3)保障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动物中人畜共患病监测与控制,防止其向人类的传播,如狂犬病、布氏杆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抗生素合理使用,避免人畜共用同一种抗生素,以降低抗药菌株增加的可能性和对人类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也就是说,兽医工作既涉及动物疾病的防治,而又关系到人类健康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动物源性食品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人体营养和必需成分的主要来源。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崇尚绿色、环保、健康的食品,对动物源性食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然而,近几年发生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等事件触目惊心,无不暴露出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同时也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因  相似文献   

12.
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反刍动物由于长期采食过量的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导致在瘤胃中累积大量挥发性脂肪酸,在较长时间内瘤胃p H维持在较低水平的一类营养代谢疾病。SARA不仅影响瘤胃消化代谢,同时影响瘤胃上皮生理功能及结构。这类疾病影响反刍动物的采食量、奶产量、瘤胃微生物组成及瘤胃消化代谢并且引发腹泻、肝脓肿、蹄叶炎及瘤胃炎等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肉牛及高产奶牛健康的主要营养代谢病之一。当前国内外研究主要侧重于SARA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成本和产量为导向的生产体系,我们称之为"生产主义范式"。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目前仍然是主导性世界观。生产主义范式主导约半个世纪以来,所承受的张力越来越大,例如单位产量增长越来越慢甚至不增长或负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生态失衡,食品营养贬值等。生产主义范式的成本优先原则导致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把环境利益和社会利益放在了次要的思考位置,人类社会越来越缺乏关爱和正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奶牛》2008,(4):3-3
2008年3月25日,由中国奶业协会和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21世纪乳制品营养战略与人类健康”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此次论坛以“21世纪人类健康,新世纪奶业发展的风向标”为主题,就新时期奶业发展怎样更好地与人类营养健康的新需求良好结合以及在普通食品升级换代、传统食品日趋功能化的大趋势下,奶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市场战略、产品研发等一系列关系到奶业未来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中国奶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克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畜牧业生产中,由于使用兽药不当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滥用兽药现象仍普遍存在,其后果导致畜产品中的兽药残留,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就畜产品中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作了简要阐述,提出了规模养殖场控制兽药残留措施,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动物源性食品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加蛋白质营养的主要来源,动物是否健康,动物源性食品卫生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我国的国际形象,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证实人类常见的很多疾病与畜产品中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的残留有关;同时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的大量使用,也导致畜产品风味、品质下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发能替代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的绿色饲料、预混料或生物调理剂,生产绿色风味动物食品,已成为国内外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呼唤绿色畜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动物保健》2002,(2):26-28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动物性食品是人们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卫生、健康、生态和环保的关注,一种追求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意识已深入人心,"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动物性食品,尤其是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养殖业中滥用兽药和超标使用兽药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重视,"健康的动物-安全的食品-健康的人类"已成为全球人类共同所期望的目标。1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当今饲养食用动物已成为全世界的一项巨大、重要的活动。畜牧业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食品,动物源食品的国际贸易,也使得畜牧业成为重要的有经济意义的产业。畜牧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持动物的健康,良好的动物健康状况是高效、大量生产廉价动物产品的基础,对降低人畜共患病的风险也非常重要;另外动物健康还有对国内和国际社会影响,一旦爆发疾病不仅会引起公众恐慌,还会影响国际贸易。因健康动物可大量生产廉价食物,动物健康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均非常重要,但消费者和法规均不乐意为了维护动物健康而使用药物。维持动物健康和避免疾病只能靠动物营养,而后者又确实是生产动物源食品的理想选择。《基于营养的健康》系英国诺丁汉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一本营养理论书籍,由Clifford A Adams编著,系该作者继《健康和营养中的营养调控剂》、《整体营养》后的第三本力作。《基于营养的健康》共分9章,分别探讨了:饲料组成和动物健康、饲料对基因和基因表达的影响、饲料与病源的互作、饲料与霉菌毒素的互作、分三章探讨了饲料与宿主的互作(胃肠道完整性、营养与免疫系统、氧化应激)、饲料采食与健康评估,最后进行了总结。《新饲料》杂志在建明工业(珠海)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的支持下,在动物营养新理论栏目自2008年第6期至2009年第6期,分12期刊登了其中文编译稿,试图对中国的动物营养有所裨益。这里将其第九章(小结)翻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