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楸树无性系造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9个无性系及对照金丝楸中,以8615表现最优。8615的5年生树高3.7m,年均0.74m,较金丝楸提高19.4%,较径全体均值提高8.8%,重复力(广义)47.78%,遗传增益4.22%;胸径4.5cm,年均0.9cm,较金丝楸提高40.6%,较全林均值提高25.0%,重复力73.76%,遗传增益18.44%;单株立木材积0.00273m ̄3,年均0.00055m ̄3,较金丝楸提高165.0%,较全林均值提高80.8%,重复力71.62%,遗传增益57.87%。代表干旱瘠薄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2.
楸树无性系测定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楸树6个无性系中选出8615、8620两个速生型优良无性系,与金丝楸相比,树高分别增加23.8%及7.0%,胸径分别增加36.4%及40.9%,单株材积分别增加168%及124%;8615树高、胸径及材积的重复力(广义)分别达82.4%、91.6%及90.9%;8615及8620的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24.30%及20.56%,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7489%及47.47%。8615定名“速生楸1号”。  相似文献   

3.
楸树造林密度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楸树造林密度7年试验总结。在7种造林密度中,树高最高(平均5.13m)的密度为21m×1m、3m宽窄行,最低(平均4.40m)的密度为2m×2m,相差16.6%;最大胸径(平均7.4cm)和最大单株立木材积(平均0.00866m ̄3)的密度为3m×4m,最小胸径(平均5.7cm)和最小单株立木材积(平均0.00471m ̄3)的密度为2m×2m,胸径相差29.8%,材积相差84.9%;密度居中的2m×1m、6m宽窄行及3m×3m,对光照的利用较佳,冠下平均光照强度0.80—0.95万勒克司,冠下、株间、行间光照平均透过率分别为12.4—14.4%、16.0—21.2%、50.8—59.1%;2m×1m、6m宽窄行的光台强度较2m×2m增加20.1%;密度愈小,郁闭愈晚,径阶偏向大径阶分布,密度愈大,郁闭愈早,径阶偏向小径阶分布,并需较早的间伐。  相似文献   

4.
杉木15个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102个从杉木“三优”中选出的无性系单行小区和块状组配造林小区试验株进行生长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龄段逐步筛选法选优。造林后4-5年,林分平均树高4.5-6.0cm,胸径6.0-8.0cm时进行第一次筛选,淘汰60%的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55.7%。造林后6-7年,林分平均树高7.2-08.5m,胸径10.0-12.0cm时进行第二次筛选,淘汰40%无性系后,中选无性系平均比  相似文献   

5.
1992年春于浙江临海进行南方型杨树新无性系引种试验2年。结果其平均胸径达9 ̄10cm,,平均树高达8 ̄9m,单株材积平均为0.03 ̄0.06m^3,生长量均比对照增加;各试验中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重复率都比较高,且表现出高度的生长性状遗传相关,无性系之间的主要生长性状差异已十分明显,无性系725和1388已经具有比其它无性系更明显的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6.
马尖相思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持续6年,面积达23.67hm ̄2的造林试验,初步探索出适于云南引种区采用的马尖相思育苗、造林技术。在普文引种试区马尖相思生长迅速,6年生树高年均生长量达2.31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2.9cm,活立木蓄积289.04145m ̄3/hm ̄2,年均生长量48.173575m ̄3/hm ̄2;4.5年生的马尖相思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达105.6t/hm ̄2,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秃杉的引种与栽培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引种栽培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我国南方中,低山区的气候和土壤。四川盆地秃杉人工幼林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0m,胸径生长量1 ̄1.3cm;江苏,浙江良好立地,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分别3.12m和3.5cm。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为秃杉扩大引种栽培的最适引种区;南方中低山丘陵区显示出速生潜力。秃杉造林采用1 ̄2年生优质壮苗,带状整地,株行距1.5m×1.5m。  相似文献   

8.
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长白落叶松各子园子代测定结果品质优良、结实量多、种子发芽率高达3项指标为依据,对种子园优良无性系进行选择,共选出优质、高产、品质优良无性系10个。以方差分析结果为依据,估算出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28、0.713和0.687;遗传增益分别为7.6%、11.7%和8.2%;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644.0%,超过各一系均值131.1%。这些优良无性系是增产经二代种子园的理想材料,同  相似文献   

9.
杉木82个无性系间1-4年生树高差异极显著,生长量最大相差达1.6-2.7倍。遗传变异系12.5-22.8%,广义遗传力估值0.633-0.941,遗传变异幅度和遗传控制程度都有随树龄增大而变小的趋向。按10%的入选率,中选无性系的树高平衡遗传增益可达25%左右,但无性系相对于种子园子代的树高生长优势可能因树龄小而尚水表达出来,2年生与3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以提高木材产量为目标选择优良无性系的工  相似文献   

10.
刚果12号桉无性系林分生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粤西短轮伐期刚果12号桉无性系林分及经选育的优良无性系W5的幼林生长情况,对其作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刚果12号桉优良无性系W5在夏季造林的6个月生幼林平均树高2.9m,平均胸径1.8cm,生长整齐,已进入郁闭。7年生刚果12号桉无性系林分,树高速生期在1—4年,峰值出现在第1年;胸径在2—5年,连年生长量在2.1—2.2cm,峰值不明显;胸高断面积、材积在3—7年,前者峰值出现在第5年,后者生长呈逐年上升,尚未出现峰值;其前3年生的生长规律与3年生无性系林分的生长规律较一致。林分立木胸径与冠幅直径间存在着线性相关.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8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密度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试验中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遗传变异系数树高为90%,胸径为137%,材积为300%,而木材密度只有67%,各性状均有较高的重复力,木材密度和胸径的重复力在900%以上。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而胸径、材积与木材密度间表现出中度的遗传负相关,树高与木材密度间则表现出弱度的遗传负相关。采用简化的指数选择法评选出4个优良的无性系,材积现实增益2552%,遗传增益2105%,用木材密度与CK相近。  相似文献   

12.
1985年选择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进行芽接,于1987年营造丰产林0.48hm^2,以普通长白落叶松作对照。树龄8年生时,优良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及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为3.99m,3.48cm,20.2×10^0-4m^3,和2.244m^3,分别和对照106.2%,103.3%,123.9%和123.8%;13年生时上述各因子平均值为7.18m,7.94cm,22.6×10^-4m^3  相似文献   

13.
巨尾桉无性系山地引种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引进巨尾桉无性系与巨桉,尾叶桉进行山地造林试验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无性系不仅能适宜本地区山地栽培,而且,生长快,3年生平均树高12.1m,胸径12.3cm,单株带皮材积0.0728m^3,去皮材积0.0574m^3,比尾叶桉分别增长23.5%,28.1%,92.1%和140.2%,比巨桉分别增长13.1%,19.4%,56.6%和51.5%。它还具有树干通直圆满,树皮较薄,冠径比小,出  相似文献   

14.
花岗岩黄红壤杉木幼林施肥连年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 ̄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分宜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施N、P、K及配合处理,使树高、胸径、蓄积总生长量指标分别达到5.67 ̄6.59m、8.35 ̄9.28cm、67.922 ̄96.41m^3/hm^2,较对照增长5.6% ̄20.2%、7.4% ̄17.5%、21.6% ̄56.2%。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50kg/hm^2P2O5的效果最佳,其连年生长量效应显著持续到第5年;  相似文献   

15.
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抚顺县哈达部省合建林木良种基地,于1985~1986年共营造长白落叶松19个家系的子代测定林。经1994年秋调查分析,共选出12个优良家系。其优良家系的平均遗传力,树高为0.784,胸径为0.678,材积为0.710;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9.8%,胸径为10.0%,材积为26.2%。实现材积增益超过对照159.3%,超过家系总平均值的37.5%。  相似文献   

16.
红松,日本落叶松与刺楸等阔叶树混交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松、日本落叶松与刺楸、水曲柳、紫椴、黄菠萝的带、块状混交试验林林龄10年时,各树种平均保存率均在85%以上。日本落叶松与刺楸等阔叶树混交林立木材积生长量,为日本落叶松纯林的82.2% ̄117.0%;红松与刺楸等阔叶树混交林立木材积生长量,为红松纯林的147.0% ̄327.0%。混交林有机质含量为纯林的106.2% ̄191.3%,全氮含量为纯林的116.7% ̄316.7%。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温带地区杨树丰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在我国中温带地区进行的杨树大面积丰产栽培模式产业化开发的研究(1993 ̄1998)。结果表明,在较寒冷干旱的辽宁2000hm^2林地上,采用良种良法,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7%以上,保存率达到95.7%,幼林树高年平均生长2.6 ̄3.0m,胸径年平均生长2.2 ̄3.7cm,创造了国内杨树大面积高产纪录;林粮间作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梧州地区的杉木初级种子园里的889个无性系中,筛选出45个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用于营建2.8hm^2的大叶面积杉木种子园。建园结果表明,5年生的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的子代幼林的年平均生长量:胸径1.5cm,树高1.04m、材积0.0053m^3,比最优种源或最优家系增产94%以上,比初级园混系种增88%-89%。  相似文献   

19.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木材密度的遗传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8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密度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试验中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遗传变异系数树高为9.0%,胸径为13.7%,材积为30.0%,而木材密度只有6.7%,各性状均有较高的重复力,木材密度和胸径的重复力在90.0%以上。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而胸径、材 与木材密度间表现出中度的遗传负相关,树高与木材密度间则表现出弱度的遗  相似文献   

20.
锥栗数量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锥栗7年无性系测定和遗传参数分析表明:锥栗坚果产量的遗传方差分量为16.00%~52.66%,平均36.46%;无性系重复力Rc为0.6039~0.8967,分株重复力Rr为0.1600~0.5205。多年度无性系产量的基因型主效应占31.94%,年份效应占12.73%,基因型×环境(年份)GE工作效应不显著。树高、胸径、冠幅、平均枝长和单叶面积等生长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Vg为52.39%~66.34%;Rc为0.9167~0.9849。Rr为0.5239~0.6634。产量的遗传增益△G为50.55%~78.25%,平均59.78%。选择锥栗优良无性系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