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贮藏温度及气体成分对枇杷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和气体成分对解放钟和早钟六号枇杷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总糖、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硬度的变化与贮藏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贮藏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贮藏温度对枇杷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早钟六号枇杷比解放钟枇杷敏感;早钟六号和解放钟枇杷的适宜贮藏温度分别为6~8℃和8~10℃。气调贮藏能明显抑制2个品种在贮藏过程中总糖,尤其是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贮藏前期果实硬度增加加快。枇杷气调贮藏的适宜条件(温度如前述),解放钟枇杷以O24%~6%、CO26%~8%,早钟六号枇杷以O24%~6%、CO24%~6%为佳。  相似文献   

2.
以早钟6号、长红3号和解放钟等3个枇杷品种为试材,研究经18℃预处理24 h后,在5℃下贮藏对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比较3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5℃低温条件下,长红3号果实营养品质下降较平缓,早钟6号其次,解放钟下降最剧烈。18℃预处理能显著延缓解放钟果实TSS含量、Vc含量和SOD活性的下降及MDA含量的上升,但对早钟6号和长红3号效果不显著;也不能延缓枇杷果实硬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3.
不同贮藏温度对大五星枇杷果实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枇杷成熟于初夏高温多湿季节,果实生理活动旺盛,含水量多,极易腐烂变质,一般条件下难以贮存和长途运销,采后损失率高。目前,枇杷贮藏最常用的方法是冷藏法。郑永华等把枇杷果实在1℃低温贮藏,可显著抑制果实失水,贮藏期可达20天以上;Mukerjece认为,枇杷贮藏在3℃低温下能减少腐烂;周德荣通过0、5、15℃和常温比较表明,“照种”枇杷在5℃下贮藏31天的好果率最高为83.9%。但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枇杷果实在不适宜的低温下长期贮藏会发生冷害现象。曾雅鹃等发现,在1℃低温下贮藏,枇杷果皮难剥,果肉变硬,  相似文献   

4.
枇杷属亚热带特色水果,果实柔软多汁,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由于其成熟于初夏高温多雨季节,采后常温下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软化现象,过度软化常导致果实腐烂。低温贮藏可有效控制果实腐烂的发生,但枇杷果实经冷藏后果肉易发生木质化败坏,丧失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解放钟枇杷原产福建省莆田县,果实较大,果肉汁多味甜,特别适合鲜食和外销。目前福建省枇杷栽培以解放钟为主,莆田市常太镇解放钟尤负盛名。到 1999年,常太解放钟枇杷面积已达 4 800多 hm2,年产量1.1万t,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但解放钟枇杷采摘过早,果实含酸量较高,口感较差,降低了果实的质量;采摘过晚,落果严重,贮运性降低。至今,有关解放钟枇杷果实发育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拟对解放钟枇杷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进行研究,为适时采收及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8-1999年…  相似文献   

6.
高温短时热空气处理对枇杷品质和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高温短时热空气处理对枇杷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采用45℃热空气2、3、4 h处理采后枇杷(解放钟)果实,分析冷藏(5℃)期间其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45℃3 h热处理的果实冷藏后品质最佳,冷害最轻。该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失重率、硬度和果皮难剥离程度的上升,保持较高的果肉出汁率;提高果实冷藏期间超氧...  相似文献   

7.
枇杷作为我国东南部的特色水果之一,营养丰富,但采后极易腐烂变质,不易储藏,因此其采后保鲜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热点。目前关于枇杷保鲜方面的技术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涂膜保鲜方法、生物防治等。该文综述了以上技术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枇杷果实贮藏保鲜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枇杷保鲜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采后枇杷果肉组织木质化现象,应用质构仪,采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方法,对洛阳青、大红袍、夹脚和大叶杨墩4个枇杷品种果实的采后质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和0℃2个贮藏温度下,4个品种枇杷果实的硬度、黏着性、凝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都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而出汁率均明显下降;且4个品种枇杷果实在0℃冷藏40d转3d货架(20℃)后,各TPA参数增加更显著。4个品种枇杷果实各TPA参数与出汁率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性,而绝大多数TPA参数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证实TPA试验法可用于评价采后枇杷果实的质地变化。  相似文献   

9.
采后热处理对枇杷果实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解放钟枇杷为材料,研究热水和热空气处理对枇杷冷藏(4℃)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8℃36h和48h热空气处理均能够延缓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出汁率的下降,阻止木质素、硬度、细胞膜透性以及果心褐变指数的上升,显著抑制枇杷果实腐烂的发生,冷藏后枇杷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2组处理相比38℃热空气处理48h的效果较好一点,但是该处理出现了轻微的热伤害。50℃10min、20min热水处理导致严重的热伤害,加剧了枇杷果实的腐烂,在冷藏14d后失去了商品价值,该热水处理不适合枇杷果实的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0.
天然保鲜剂对枇杷采后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解放钟’枇杷为试材,研究天然保鲜剂处理贮藏过程中枇杷果实膜脂过氧化及其相关保护酶的活性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天然保鲜剂不仅能明显抑制果实贮藏过程中MDA含量的上升,延缓CAT活性下降,在贮藏前期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膜脂保护酶SOD和POD的活性,中后期延缓SOD酶活性下降。壳聚糖对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的调节作用优于水杨酸,从而延缓MDA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