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对新疆高校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应采取的相应策略,以期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成员所必备的素质,其内容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西南林业大学2012级部分新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信息意识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林业院校新生信息意识现状,为高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素养能力已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小学阶段也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时期,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小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导学习,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其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驻昆五所高校近50个专业1000名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为切入点,通过数据分析,初步明确云南省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认为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意识薄弱,直接影响其信息知识、信息技能的提升以及学生信息素养道德准则不高,影响到其对网络信息的正确判断.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客观、准确、实用的信息素养教育标准是规范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指出图书馆短期培训以及课程常规教育相结合是提升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中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文章根据农业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及信息素养教育现状,指出对农业院校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带动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加。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加强了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一方面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具有特殊性,在某些方面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因此本文通过高校学生人格素养培育的现状入手,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育,并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对于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影响。最终达到提升高校学生人格素养的目标,为培育现代化四有人才做贡献,早日实现伟大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线上教学的开展,对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从信息意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道德水平等指标对高职教师信息素养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当前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从创新培训模式、完善激励和考评制度、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开展组织各种信息大赛等方面提出提升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以期为高职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助力.  相似文献   

8.
将美国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科学、工程与技术领域信息素养标准》和《人类学与社会学学生信息素养标准》3套学科信息素养标准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通用)从依存关系、框架设计、成果指标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在制定学科标准时必须将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与专业学科教育目标有效结合,并反映出学科特色;尽量运用实例对指标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理解;必须适应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利用“屏幕录像专家”制作微视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华东师范大学《科技信息素养》课程为例分析微视频教学效果,发现微视频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参与感与成就感,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是当代高职大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对信息的驾驭能力,信息素养教育重在能力的培养。首先分析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讨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方式和途径,并建议开展多种形式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