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豆科牧草在畜牧生产中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境内分布范围极广。在豆科牧草的栽培中,扦插繁殖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手段,主要包括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繁殖方法。但豆科牧草种类繁多,扦插繁殖技术各有不同。目前,豆科牧草嫩枝扦插领域的繁殖技术研究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限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规格插条的选择、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筛选以及植物对生长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总结了目前关于豆科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羊草灌丛草地植物量及优势种牧草营养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白羊草灌丛草地优势种牧草的营养动态和草地植物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牧草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植株变老,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Ash)含量逐渐降低,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则呈相反的趋势。豆科牧草与铁杆蒿的CP以现蕾期为转折点,禾本科牧草则在开花初期CP含量较高。(2)白羊草灌丛草地地上植物量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8月份,地下植物量曲线以9月份为峰值,其中0~10 cm占80%以上,总植物量也以9月份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正> 有四种方法能增加植物群落的牧草产量:增加有用值被的垂直层,增加植物的种群密度,提高牧草种的生产能力和质量(Baumer,1982)。高产或优质牧草品种的增加,是增加其它牧草管理措施的结果。因为初级产品可以用植物能量(Singh,1981)测定出来,它也是牧草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Kothmann,1980)。一种植物转化太阳能为可消化能的生理机能,可以用来表示  相似文献   

4.
小资料     
牧草种类知多少我国有牧草2500多种,人工栽培的优良牧草100种,其中最重要的是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它们在整个牧草中各约占40%,其它科(菊、藜、蓼等)合占20%。豆科在植物界中是仅次于菊科种数的第二大科植物。全世界有600属,12,000多种。我国约有139属,1,130种。禾本科牧草,全世界共有500属6,000多种,我国有190多属,1,150多种.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最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展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野外调查和收集,得出西双版纳州草地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含着大量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全州草地主要植物有128科,577属,1052种,其中禾本科(Gramineae)71属,140种;豆科(Leguminosae)47属,136种;莎草科(Cyperaceae)17属,60种。可食牧草有24科,209种,以禾本科、豆科、莎草科牧草为主。并对重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经济特性和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西双版纳地区野生牧草具有多叶、常绿、高产、低消化率等特性。开发利用这些优良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需根据具体的用途和牧草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6.
植物扦插繁殖在植物引种、育种、保优传代及加速繁殖中具有重要意义,叶片扦插是其中的一种,人们给以了很大的注意。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中山植物园王秋圃等1975年对195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结果生根的有63  相似文献   

7.
利用链烷烃技术测定了植物春季返青期、夏季旺盛期、冬季枯黄期放牧绒山羊的采食量及采食植物组成,春季、夏季天然草场的植物种类相同共有26种植物,而冬季只有15种植物.不同放牧时期,内蒙古白绒山羊采食植物学组成变化明显,春季主要采食分布广泛的禾本科(寸苔草和段花针茅)、菊科(小白篙)、鸢尾科(彭氏鸢尾)及蒺藜科(骆驼蓬)牧草,夏季主要采食蒺藜科(骆驼蓬和蒺藜)、禾本科(早熟禾和狐尾草)及百合科(沙葱)和牤牛儿苗科(牤牛儿苗)牧草,冬季主要采食菊科(黄篙和黄花篙)及禾本科(寸苔草).在3个放牧期,绒山羊采食的牧草主要为未本科(贯穿3个放牧期)、蒺黎科和菊科,其他科牧草采食比例较小.绒山羊不同放牧期采食量分别为0.779、0.845和1.632kg.其中春季幼嫩期与夏季旺盛期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枯黄期采食量最高,与幼嫩期和旺盛期测定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岩溶石漠化区四种牧草植物光合生理适应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类玉米、紫花苜蓿、菊苣和杂交狼尾草4种牧草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叶片结构性状、光合生理特征以及土壤理化特性,研究其对岩溶石漠化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牧草植物的叶面积(LA)、叶干重(DW)、叶绿素含量(Chl)和比叶面积(SLA)差异显著,反映出4种牧草植物叶片结构性状差异种间较大;同科植物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光合能力相近,而不同科植物如菊苣和紫花苜蓿光合能力差异较大,但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相近;相比较而言,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而菊苣和紫花苜蓿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4种牧草对0~10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差异不大,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4种牧草植物蒸腾速率(Tr)与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对大气饱和蒸汽压亏缺(Vpdl)影响较大。相比较而言,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具有较高的Pn,WUE和WUEi,对岩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申时才  徐高峰  钱洁  李天林  张付斗  吴迪 《草业科学》2011,28(12):2209-2214
于2009年对贡山县5个乡镇的天然草地类型与分布、牧草资源现状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贡山县共有草地面积181 734 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6.35%;全县草地类型有5类、11组、60型;采集植物45科,193种,禾本科和莎草科各有40种和12种,分别占植物总数的20.7%和6.2%;其中可识别牧草类植物157种,食口性好的优良等牧草(87种)占牧草类植物总数的55.4%,中等牧草(53种)占牧草类植物总数的33.8%,而低等和不良牧草(17种)仅占10.8%。贡山县草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草地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草地局部退化严重以及侵略性害草危害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是我国南方人工混播草地的重要豆科牧草之一,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为探寻白三叶枝条扦插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种类及浓度,提高白三叶种茎的繁殖速度,本试验以白三叶"海发"为供试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生长素(IAA、IBA、NAA)的5种浓度(50、100、200、300、500mg·L~(-1))对白三叶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及不同种类的生长素对白三叶枝条扦插的促进生根效果不同,但3种生长素均可提高白三叶插条的生根率、生根数及根长,对白三叶插条生根具显著(P0.05)影响,当IBA浓度为200mg·L~(-1)时,其扦插效果最佳。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3种生长素对白三叶扦插生根的效果以IBA效果最佳,NAA和IAA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原幅员辽阔,横跨几个植被带,有着丰富的牧草种质源。根据科学调查内蒙古饲用植物千种,其中种子植物起主要作用。经草原科学工作者几代人的奋斗,野生种杂交培育或驯化变栽培牧草种类达33种。我区不仅有丰富的野生牧草、栽培牧草种类,而且经深入研究,种内的种...  相似文献   

12.
苜蓿(Medicago Sativa)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严格异花授粉,自交率非常低。这种特性给苜蓿育种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异交植物育种中的许多新成就苜蓿难以借鉴。苜蓿如能大面积采用扦插繁殖,就能使苜蓿育种和改良工作大大提高一步。例如:便于培育无性系;迅速扩大优良个体;充分利用不育系制种和组配杂交组合方便。苜蓿扦插还能使苜蓿的无性繁殖和种子繁殖在育种工作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对石羊河流域菊科牧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共有菊科植物52属180种,其中野生牧草162种,栽培饲用植物11种,有毒植物7种。同时对其分布、营养价值和饲用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雷玉明 《草业科学》2004,21(11):65-67
首次记述了寄生于甘肃23种牧草植物上的8种白锈菌Albugo,其中有5种为甘肃新纪录种,16种植物为甘肃新纪录寄主植物.白锈病在菊科、苋科、马齿苋科等牧草上的发病率达40%~50%.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高丹草(Sorghum sudanense)、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接种AM真菌,测定植物根际AM真菌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了解宿主植物与AM真菌之间的协同作用,明确AM真菌对牧草的促生长效应,并筛选与4种牧草匹配的AM真菌。结果表明,AM真菌可侵染4种牧草且均能产生孢子,但不同牧草的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存在差异。当对高丹草接种Glom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etunicatum、Glomus cladoideum、Glomus microagregatum、Glomus caledonium(简称G6),对红、白三叶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简称Gi),对苜蓿接种Glomus mosseae(简称Gm)时产量提高水平较对照组最为明显,接种AM真菌有效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牧草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牧草的营养品质及其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天然草场面积约4亿hm2,其中可以利用的2.8亿hm2,年生物产量3亿t,载畜量3.6亿头(只)(董世魁等,2002)。因此,牧草作为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主要的牧草品种牧草有两种含义:广义的“牧草”是指一切可供饲用的细茎草木植物;狭义的“牧草”是指栽培的豆科和禾本科植物牧草。我国主要栽培的牧草有:1)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和三叶草等;2)禾本科牧草,如黑麦草、扁穗牛鞭草和象草等。我国已开展了大量的牧草选育工作,包括野生牧草的调查搜集、牧草新品种的选育和国外牧草引进栽培试验等。20世纪80年代,我…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典型草原区优势牧草是否具有较高品质的问题,于2018年调查了锡林浩特典型草原地区11个采样点生长季的34种植物共177个牧草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系统性分析表征牧草品质的6个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在生长季的含量变化趋势,综合评估牧草的品质,研究牧草相对优势度与其综合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整个生长季,优势种牧草的平均优势度最大,亚优势种牧草次之,一二年生伴生种牧草再次,多年生伴生种牧草最小;(2)整个生长季,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淀粉含量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牧草品质,整个生长季牧草品质最好的为优势种牧草,亚优势种牧草次之,多年生伴生种牧草再次,一二年生伴生种牧草最差:(4)牧草优势度与综合品质得分的相关性存在季节差异,返青期呈显著正相关(R~2=0.640,P0.001),盛草期无明显相关性(R~2=0.081,P0.05),枯黄期呈显著负相关(R~2=0.534,P0.001)。牧草的品质研究将为优质牧草的开发与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田条件下紫花苜蓿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草本植物,具有抗寒、耐旱、高产、营养丰富和适应性广等特性,是我国目前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多年生牧草,有"牧草之王"的美誉。由于紫花苜蓿属于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自交结实率极低,种子繁殖难度大[1],可利用扦插无性繁  相似文献   

19.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草地资源丰富,蕴含着大量的野生优良牧草。文章重点介绍了德宏州牧草资源利用现状,野生牧草种质的基本特点、科属组成及合理利用。全州主要植物有187科,840属,1586种,其中禾本科(Gramineae)94属,145种;豆科(Leguminosae)46属,102种;菊科(Compositae)59属,103种。饲用等级优良的牧草共有224种,其中禾本科112种,豆科15种。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喀喇昆仑山地区禾本科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禾本科植物有18属,79种,4亚种,2变种;其中54%~59%为植物群落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97.7%的种类为优良牧草,是该地区野生动物和家畜生存的重要食物来源;作物近缘种有赖草属(Leymus)和披碱草属(Elymus)植物约22种;防风固沙植物资源有芨芨草属(Achnatherum)、拂子茅属(Calamagrostis)、赖草属等约14种;水土保持植物资源有早熟禾属(Poa)、碱茅属(Puccinellia)等约26种;高海拔地区和北方冷季型草坪草资源有早熟禾属、羊茅属(Festuca)、(艹洽)草属(Koeleria)等约9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