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扎龙芦苇沼泽繁殖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林甸保护站周围的芦苇沼泽中选取芦苇沼泽,明水面,自然泡三种小生境。从1996年5月15日7月15日,对三种小生境内的繁殖鸟类种类数量进行统计。共记录繁殖鸟类39种。三种小生境中鸟类组成上各自有典型种类相似性系数表明,明水面和自然泡的种类组成相似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1998年~1999年,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芦苇沼泽生境内对大麻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麻于每年4月初迁徙至扎龙自然保护区,4月下旬开始进入繁殖期.大麻属于分散营巢繁殖鸟类,4月末开始产卵,卵大小均值为(53.85±2.07)mm×(39.66±0.42)mm,窝卵数(5.75±0.50)枚.雌鸟单独孵化.孵化期23~25 d,雏鸟为半晚成雏.在对2个巢共10只雏鸟的统计中,雏鸟的食物共17种,其中以鱼类为主.整个繁殖期两亲鸟多单独活动,针对其他种鸟类的护巢行为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石柱县土家族自治县介于东经107°59′~107°34,′北纬29°39′~30°32′。共记录鸟类128种,隶属于13目,32科,其中留鸟84种,夏候鸟28种,冬候鸟13种,旅鸟3种,分别占总数的65.63%,21.88%,10.16%和2.34%。雀形目鸟类90种,占70.31%。有国家II级保护鸟类11种。区系分析表明东洋界种80种,古北界种37种,广布种11种,分别占总数的62.50%,28.91%,8.59%。东洋界种类占主导地位,鸟类的水平分布具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 安庆地区位于东经115°45′至118°48′45″、北纬29°32′30″至31°17′30″的亚热带与暖湿带接缘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长,霜期短,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均温14.5—16.5℃,无霜期215—257天,大地貌由大别山地、皖南山地、江淮丘陵和长江冲积平原构成。地带性黄棕壤、红壤以及区域性潮土,对本区农业生产有着深刻的影响。本区共十县,耕地总计484万亩,其中水田339万亩。近几年来,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5.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一)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1991~2000年间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东径97°25′~103°38′,北纬36°45′~39°30′)进行了蝶类种类调查,采制蝶类标本3500余号,已经鉴定出的有115种,分别隶属8科65属,其中凤蝶科2种、绢蝶科9种、粉蝶科25种、眼蝶科25种、蛱蝶科25种、蚬蝶科2种、灰蝶科17种、弄蝶科10种,有32种为甘肃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我场现有投产茶园1150亩,茶树品种主要是福鼎大白群体种,占90%以上。树龄在10—15年之间,种植规格为双行密植,大行距150—170cm,株行距为20×30cm,每亩5500株,树高80—90cm,树幅!50—170cm。茶园分布在桂北越城岭脚下的缓坡丘陵地带,土质为多砾红壤,地跨北纬25°49′54″-25°55′28″,东径110°47′26″-110°52′31″,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700mm左右,但雨量分布不均。近年来,气候反常,春季长期低温阴雨,秋季严重干旱,给茶叶生产带来不利因素,但通过技术改进,仍年年增产,…  相似文献   

7.
福建龙栖山植物组成特征及其生态学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述了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 ( 2 6°30~ 36′N,1 1 7°1 3~ 2 1′E)的自然概况 .由于该保护区内尚无气象站 ,建议龙栖山的气候分析参照福建将乐气象站 ( 2 6°44′N,1 1 7°2 0′E)的资料 .龙栖山高等植物种类丰富 ,总计 2 4 0科、 75 8属和 1 61 1种 .龙栖山植物分布类型多样 ,其中种子植物呈现“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有 37属 .龙栖山常绿阔叶林非常典型 ,具有重要的环境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鸟类多样性现状和制定科学有效的栖息地保护管理对策,于2013年4~5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组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20科43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1 319种)的3.26%,占宁夏鸟类种数(320种)的14.44%。在地理区划上,古北界鸟类32种,占该地区春季鸟类种数的74.42%;广布种类11种,占25.58%;未观测到东洋界鸟类。其中,留鸟30种,占69.77%;夏候鸟7种,占16.28%;冬候鸟3种,占6.98%;旅鸟2种,占4.65%;迷鸟1种,占2.33%。山地针叶林带出现的鸟类种类最多,有24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和山地草原带,分别有22种和13种,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和湿地最少,仅见11种和7种。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  相似文献   

9.
一、自然条件及气候特点广西国营火光农场位于东经107°53′19″—108°06′41″,北纬21°31′55″—21°41′38″,它北靠十万大山南麓,南临北部湾,处于我区最南端。地貌为丘陵山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150—320m,坡度均在20°以上。土壤主要为砂页岩、花岗岩母质发育的赤红壤、砖红壤(70%左右)和紫色岩母质发育的紫色土(30%左右)。土壤肥力偏低(有机质<2.0%、全氮<0.15%、  相似文献   

10.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中段,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西麓,资溪县的东北部,东经117°09′11″~117°18′,北纬27°40′50″~27°53′52″,总面积19650hm2,区内最高海拔1364m。该区种子植物较丰富,是江西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调查研究有种子植物1498种,隶属于174科668属。通过研究分析该区科的区系,结果表明:本区科的区系是热带性科占总科数的49.4%,具有稍强的热带成分;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南大陆的古植物区系联系密切,但仍然是起源于华夏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1.
扎龙自然保护区白翅浮鸥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芦苇沼泽生境内对白翅浮鸥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翅浮鸥于4月下旬迁至扎龙自然保护区。5月下旬开始进入繁殖期,属于群巢繁殖鸟类,巢区内巢平均密度为21.25个/hm2,6月上旬开始产卵,卵大小均值为(32.2±0.87)mmx(22.3±1.19)mm。窝卵数2.7±0.65枚,双亲轮流孵化,孵化期为18~19d。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12h内即随亲鸟离巢。整个繁殖期内亲鸟及种群其他个体的领域性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Ⅰ.科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中段,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西麓,资溪县的东北部,东经117°09'11″~117°18',北纬27°40'50″~27°53'52″,总面积19 650 hm2,区内最高海拔1 364 m.该区种子植物较丰富,是江西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调查研究有种子植物1498种,隶属于174科668属.通过研究分析该区科的区系,结果表明本区科的区系是热带性科占总科数的49.4%,具有稍强的热带成分;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南大陆的古植物区系联系密切,但仍然是起源于华夏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3.
楼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位于辽宁省西部,朝阳市的西南部,与葫芦岛市建昌县相邻,地理坐标为E 119° 54′ 50″ ~ 120° 2′ 50″,N 41° 0′ 20″ ~ 11′ 10″,处于燕山山脉的东端。保护区总面积11150.0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4588.0 hm2,缓冲区面积2448.0 hm2,实验区面积4114.0 hm2,。主要为山地环境,具有典型的华北山地植被特征,拥有森林、灌丛、湿地等生境类型。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为野生动物生存提供了条件。通过多年详细调查为今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栖息、繁衍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南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水鸟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2008年3月,对南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个湖泊(战备湖、常湖、三泥湾和凤尾湖)的水鸟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水鸟28种。其中,留鸟1种、冬候鸟26种、旅鸟1种。在鸟类区系组成上,古北界鸟类24种,广布种4种,提示保护区内越冬水鸟以古北界为主。4个湖泊鸟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差异显著,其中,常湖鸟类种类和濒危鸟类种类较多,且每年濒危鸟类种群相对稳定.应对其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6年1月31日-4月17日在几内亚比绍海域所获取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及反映种类多样性的相关指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渔获物的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记录的各种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品种150余种,其中鱼类130多种,虾类等甲壳类10余种,还有部分头足类;优势种依次为长额拟对虾(Parapenaeus longirostris)(Y=0.591)、海胆(Y=0.296)和短体翼石首鱼(Pteroscion peli)(Y=0.251)等;区域2(16°55′W~17°30′W、11°00′N~12°20′N)的渔获种类明显高于区域3(16°40′W~17°20′W、10°00′N~11°00′N),且多样性指数(3.94)和丰富度指数(6.67)也为三个海区最高;区域1(16°30′W~17°00′W、11°30′N~12°20′N)的均匀度指数(0.73)最高;区域3的多样性指数(2.34)、丰富度指数(2.18)及均匀度指数(0.57)均为三个海区最低;区域1、2和3之间的渔获分布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分析表明:本次调查的种类数量较我国"东方号"调查船1988-1989年的调查结果已减少,鱼类少了80余种,甲壳类少了十余种;虽然实际的种类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渔获种类多样性指数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湖南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资源状况及其保护提供参考依据,2003年7月-2008年8月多次对该区的鸟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南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111种,隶属于12目33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20种.留鸟67种,夏候鸟37种,冬候鸟7种;东洋界种类62种,古北界种类22种,广布性种类27种.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业科学》2016,(3):372-377
2013—2015年,对山西运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记录鸟类202种,隶属于17目52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28种,东洋界14种,广布种60种,区系组成以古北界鸟类为主;该区有留鸟51种,夏候鸟55种,冬候鸟24种,旅鸟72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6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有13种。同以往调查相比,山西运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灰鹤(Grus grus)的种群数量和越冬区有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扎龙湿地夏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6—9月份对扎龙湿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243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8门、12纲、22目、38科、82属、243种。初步分析了扎龙湿地夏秋两季典型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果表明:种类组成最多的为硅藻门,共90个分类单位,占37.04%,其次为绿藻门88个分类单位,占36.21%;数量组成也以硅藻门最多,为14.51×104个.L-1,占总数量的50.33%,绿藻门次之,为6.54×104个.L-1,占22.69%。根据种类组成及分布初步推断,扎龙湿地浮游植物夏季为硅藻—绿藻优势型;秋季为硅藻—绿藻—裸藻优势型。夏季优势种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 Kutz.)和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Hass.);秋季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Ehr.)Ralfs)和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 Kutz.)。扎龙湿地总体处于贫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9.
国营旺茂农场位于桂东南,北纬22°05′00″—22°12′00″,东经109°41′48″—109°53′52′。气侯温暖、年平均气温22.1℃、最低日平均温度9.5℃、极端低温—1.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75.5mm。阳光充足,年日照平均时数为1756.8小时。全场种植 H·11648麻(俗称剑麻,下同)面积3467.4亩,主要分布在博白县的亚山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毛颚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毛颚类种类最丰富(25种),冬季次之(23种),秋季种数最低(21种);冬、春季毛颚类种数仅与表层温度相关,夏季与表层温度、表层盐度二元线性相关,秋季与表层盐度相关;冬、春季毛颚类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值由北向南,由近海向外海逐渐增高,夏季近海和外海差异缩小,秋季多样性指数值为4季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