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山东省盐碱地造林试验站的12年生白蜡人工林内(山东黄河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定位观测样地),设有25 m综合梯度观测塔(包含森林小气候观测系统),在高度1.5、3.5、11.0、13.0 m处分别设置4层气象传感器(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传感器),在高度3.5、11.0 m处设有两层四分量辐射传感器。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每个月份选择3个晴天代表日,按照数据采集频率为10 min的间隔24 h不间断采集数据,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白蜡人工林小气候特征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一年中,冠层内太阳辐射始终低于冠层上,冠层内年均太阳辐射可降低84.91%;林冠层在4月份表现出一定的保温作用,7月份表现出一定的负作用;一年中,观测塔高度3.5 m处的湿度基本高于观测塔高度11.0、13.0 m处的湿度,且4个月(4、7、10月份和次年1月份)的日变化特征显示林冠层夜间增湿作用明显;不同高度的风速,从大到小依次为13.0 m高处、11.0 m高处、1.5 m高处、3.5 m高处,林冠层年均可降低风速73.54%。  相似文献   

2.
2001-2011年重庆市空气质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重庆市2001-2011年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了其首要污染物和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年度、季度和月 尺度特征,以及API与常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年间空气质量等级以Ⅱ级为主,状况良好,空气污染 类型由PM10-SO2 复合型向PM10 单一型转变,API平均值为85.88.年度尺度上,PM10 污染天数2002年最多、 2001年最少,呈增多趋势,SO2 污染天数2001年最多、2010年最少,呈减少趋势;季度尺度上,PM10污染天数第 二季度最多、第三季度最少,第一季度呈增多趋势,其余三个季度呈减少趋势,SO2 污染天数第一季度最多、第二 季度最少,都呈减少趋势;月尺度上,PM10污染天数5月最多、10月最少,4-10月呈减少趋势,1,2,3,11和12月 呈增多趋势,SO2 污染天数2月最多、6月最少,都呈减少趋势.API年均值、季度均值和月均值都呈减小趋势,季 度均值和月均值都呈明显的“V”型变化;空气质量状况2011年的最好,2002年最差,第三季度最好、第一季度最 差,8月最好、12和1月份最差.API与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湿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究冬季不同类型猪舍内颗粒物与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为改善规模化猪舍内空气质量提供基础数据。采用TSI粉尘监测仪和ZYK-6型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对妊娠舍、分娩舍和保育舍三种类型猪舍内的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_(10)、PM_4、PM_(2.5)和PM_1)浓度以及微生物气溶胶进行监测和采样。监测和采样高度均设为距离地面0.8 m处,每日监测7次(3:00、7:00、9:00、11:00、15:00、17:00和22:00),连续监测3 d。结果显示:妊娠舍内TSP、PM_(10)、PM_4、PM_(2.5)和PM_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34、0.760、0.313、0.270 mg·m~(-3)和0.249 mg·m~(-3),细菌气溶胶浓度范围6800~25 600 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范围为170~870 cfu·m~(-3);分娩舍内TSP、PM_(10)、PM_4、PM_(2.5)和PM_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102、1.385、0.492、0.408 mg·m~(-3)和0.369 mg·m~(-3),细菌气溶胶浓度范围为4100~22 100 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范围为440~2480 cfu·m~(-3);保育舍内TSP、PM_(10)、PM_4、PM_(2.5)和PM_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84、0.572、0.271、0.245 mg·m~(-3)和0.230 mg·m~(-3),细菌气溶胶浓度范围为2120~6850 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范围为160~1110 cfu·m~(-3)。三种猪舍内细菌气溶胶浓度比较发现,妊娠舍最高,其次是分娩舍,保育舍最低;真菌气溶胶主要分布在粒径小于3.3μm的范围内。颗粒物与微生物气溶胶的相关性关系分析发现,真菌气溶胶和粒径小于1.1μm的细菌气溶胶可能是以孢子或者菌丝的形式独立漂浮于空气中。  相似文献   

4.
为青藏高原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下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北麓河地区为研究对象,定位观测该地植被生长季不同月份(5月、6月、7月、8月和9月)、不同年份(2012年、2013年)和不同高度(0.5m、1.0m、2.0m和4.0m)的风速、风向变化,建立该区植被生长季的风速廓线方程和风向玫瑰图,探讨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植被生长季风速、风向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12年5月的平均风速(3.15m/s)显著高于6月(2.6m/s)、7月(2.67m/s)、8月(2.46m/s)和9月(2.45m/s),风速随月份推后呈降低趋势;2013年不同月份间风速差异较大,风速随月份推后呈增大趋势。2)风速与高度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y=2.15e~(0.118x),R2=0.95,P0.05),且在植被生长季中期(7月)略高于前期(5—6月)和末期(8—9月)。3)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存在6个频率较高的风向,分别为SE、SSE、S、SSW、SW和WSW,风速在2.5~5m/s。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大兴区榆伐镇大兴林场沙地107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热扩散法(TDP)并结合自动气象站(HOBO)的连续观测,基于连续1 a(2011.1-2011.12)的树干液流密度和空气温、湿度(Ta,RH)、太阳辐射(Rs)、土壤温度(T)、土壤含水量(SWC)和风速(w)等环境因子的测定数据,探讨月尺度下树干液流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风速的最大均值分别是326.25 W· m-2、21.66℃、24.16℃和1.1m·s-1,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的最小均值分别是0.054 m3·m-3和54.1%;各环境因子与液流密度均呈良好的三次曲线关系,R>0.714;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风速与液流密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705、0.962、0.578,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与液流密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和-0.911.可见,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太阳辐射是影响液流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1971—2010年盖州市逐月地面风速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其风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盖州市年平均风速为3.0 m/s,最大为3.7 m/s(1980年),最小为2.6 m/s(2007年)。风速月变化呈双峰型,4月风速最大(4.0 m/s),11月次大(3.2 m/s),8月风速最小(2.4 m/s)。四季中春季风速最大(3.7 m/s),秋、冬季次之(2.9 m/s),夏季风速最小(2.7 m/s)。年平均和四季风速均呈弱减小趋势,年平均风速变化倾向率为-0.031 m/(s·10年),四季中春季风速变化倾向率最大,为-0.064 m/(s·10年),秋季最小,为0.001 m/(s·10年)。4个年代中风速先增大后减小,20世纪80年代风速最大(3.3 m/s),70年代和21世纪初的10年风速最小(2.9 m/s)。近10年风速呈弱减小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018 m/(s·10年),但2008—2010年风速连续增大,应关注近年风速增大的后续趋势。生产上加强对春季大风的防范,沿海地区夏季偶有台风来袭,应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00-1002
[目的]研究近地层大气气溶胶中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方法]采集了郑州市5个近地面1.5~2 m和60~80 m处气溶胶中的PM10,测定了其中的Ag、Al、As、Ba、Be、Bi、Ca、Cd、Co、Cr、Cu、Fe、Pb、Sb等26种化学元素,探讨了不同高度气溶胶中元素分布规律和部分污染物的来源,并用富集因子法分析气溶胶中的元素。[结果]2005年8~10月气象条件下,1.5 m和60 m高度的PM10中各常见元素浓度随高度发生变化。60 m处的As、Cd、K、Pb、Sb、Se、Sn、Tl、Zn等微量元素的浓度高于1.5 m处,而Al、Ca、Co、Cu、Fe、Mg、Na、Ni、Ti等元素的浓度则基本无变化。Cd和Ni等元素随高度变化无规律。富集因子分析表明,As、Cd、Cu、Mo、Pb、Sn的富集因子很高,K、Na、Ca、Mg的富集因子则不高。[结论]该研究为大气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薄板烘丝机筒内风速对黄山某规格卷烟叶组配方模块的影响。[方法]选取“黄山”品牌中某一类卷烟叶组配方模块为载体,采用0.1、0.4、0.7m/s3个梯度风速进行试验,分别从物理质量、感官质量、烟气常规化学成分、叶丝嗅香成分4个方面分析3种薄板烘丝筒内风速对卷烟产品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随着薄板烘丝筒内风速增加,筒壁温度、干燥后叶丝温度、叶丝填充值呈下降趋势;风格特征指标中烤烟烟香、清甜香、焦甜香、果香、豆香、膏香呈下降趋势;烟气特征指标中香气质、丰富性、细腻/柔和/圆润程度、烟气浓度指标呈下降趋势,杂气指标呈增强趋势;感官舒适性指标中口腔刺激、口腔干燥、喉部干燥、收敛呈增强趋势,甜味、酸味及味觉综合呈下降趋势;烟丝嗅香化学成分中酮类成分呈增加趋势,其他类成分呈先升后将趋势;筒内风速对焦油、烟气烟碱、一氧化碳等主流烟气指标释放量影响较小。[结论]研究可为卷烟产品的开发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位于哈尔滨市市区的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内,于2014年7、10月份选择晴朗的天气定位、同步测定距地面0.8 m处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寒、露点温度、湿球温度、PM_(2.5)、光照强度,分析不同月份负离子浓度和各气象因素的相关性、负离子浓度和相关性显著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和负离子有显著相关性的因子与负离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和各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7月份,负离子浓度和露点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和PM_(2.5)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湿球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负离子浓度和风速、温度、风寒、相对湿度、压强、光照强度无明显相关关系。10月份,负离子浓度和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负离子浓度和压强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负离子浓度和温度、风寒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负离子浓度和风速、PM_(2.5)、光照强度无明显相关关系。7月份负离子浓度和PM_(2.5)相关性最强,10月份负离子浓度和压强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研究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对于了解气溶胶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气候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 用2000-2012年MODISLevel3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和制图功能,对西南地区大气气溶 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西南地区平均AOD值在0.25~0.31之间波动 变化,其中四川盆地地区AOD值比云贵高原地区要高,整个研究区平均AOD呈下降趋势,但趋势并不显著(p> 0.05);西南地区四季平均AOD值有所差异,AOD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除冬季AOD呈 上升趋势外,其他三季均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四川盆地中部常年为AOD高值中心,四川盆地边缘和云 贵高原地区AOD均相对较低;西南地区AOD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明显,四川盆地西部为AOD主要减少区,四川盆 地中部为AOD主要增加区,云贵高原地区AOD整体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由于工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气溶胶含量明显增加。它们通过直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以及改变其他辐射强迫因子(云和臭氧等)的大小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在对大气气溶胶概述的基础上,就近年来国内外在气溶胶对气候系统的间接辐射强迫效应研究状况做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2.
胡鸿惠  彭国良  南文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55-5757,5760
在介绍生猪生产环境控制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猪舍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种类、猪舍环境通风控制、评价方法、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邓玮  银燕  石立新  段英  吴志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78-17583
通过对2008年4月21日河北省正定1次飞机探测气溶胶垂直分布和云微物理结构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探测的气溶胶数浓度为10^2~10^3个/cm^3,平均直径为0.19~0.70μm;云滴数浓度为10^0~10^2/cm^3,云滴平均直径为4~15μm。边界层是气溶胶和云凝结核(CCN)最密集处,云区为1176~2465m,云底云滴数浓度低,蒸发释放核膜态粒子使得气溶胶进入云层后数浓度减少幅度较小,另云滴对CCN有消耗作用。气溶胶平均谱基本为双峰型,高层云区云滴增加促使气溶胶由核膜态向积聚模态、粗模态转变。云滴谱较复杂,具有单峰型和双峰型,云顸平均谱最宽。  相似文献   

14.
气雾培是把植物根系完全置于由营养液形成的弥雾环境中生长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本文重点对国内外气雾培的起源及发展现状,气雾培装置、营养液、控制系统的研发应用,气雾培在植物生产中的研究应用,气雾培的优势、不足之处和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大气气溶胶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引翠  史广峰  董硕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612-2613,2617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在地球大气中的微粒混合物,它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身体健康。目前,大气气溶胶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气溶胶参数遥感反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反演气溶胶参数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方法中的各种假定条件,并对该领域内现存的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田园综合体模式下的产业融合过程中,农林牧渔、加工、旅游、科技等产业互相渗透,相互依存,为农村繁荣、乡村振兴提供支撑。该文从理论上介绍并分析了田园综合体及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并以气雾化栽培技术为例对当下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查找表法误差初步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琦  杨金梅  丁淑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56-6358,6443
大气气溶胶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利用遥感手段不仅可以获得气溶胶的分布信息,也可以得到相关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气溶胶卫星遥感反演已经成为国际热点,但是反演方法基本上都是采取建立查找表的方法。针对该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误差分析,将插值结果与真实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以珠三角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中大气超级站为观测点,利用自主研发的气溶胶连续除湿装置,采用硅胶除湿方式提高振荡天平法PM_(2.5)分析仪准确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振荡天平法PM_(2.5)浓度测值误差产生的原因。通过比对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技术可行性,有效解决了振荡天平法PM_(2.5)颗粒物在线监测的连续除湿问题,特别是在潮热天气等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利用烟雾剂对云杉古毒蛾进行了烟剂防治,通过3种烟剂与不同药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40的3种烟雾防治后对云杉古毒蛾都有着显著防效,其中以溴氰聚酯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1%,但从环保角度说,10%林虫敌烟雾剂与1.2%苦参碱乳油烟雾剂是无公害烟剂,最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