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余庆县在海拔800m左右的生态条件下。同一施肥水平,不同播期对渝黄一号杂交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显著影响油菜产量.以第2播期(9月10日播种)产量最高.产量是164.7kg/667m^2;以第5播期(9月25日播种)产量最低,产量是136.3kg/667m^26。  相似文献   

2.
李洪 《耕作与栽培》2014,(1):28+27-28,27
为探讨黔油28号在遵义市适宜的播种时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黔油28号生育发展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时期对黔油28号的产量影响很大,以9月1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达144 kg/667 m2,9月15日播种的产量居第2位,达138.67 kg,建议播期以9月10-15日为宜.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密度对渝黄一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期播种.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了渝黄一号在不同密度情况下的产量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渝黄一号的产量影响很大。以密度60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其次是7000株/667m^2居第2位。建议以后生产上结合平衡配方施肥以6000株/667m^2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豫农202最佳播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对豫农202产量有显著的影响,10月10~15日播种产量最高,为最佳播种期,适播期为10月5~20日,11月4日后播种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荔波县低海拔(350~500m)温热地区不同播期对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显著影响早熟马铃薯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播期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12月20-30日播种产量最高,产量在1914.8-2020.5kg/667m^2;播期间的产值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12月15~20日播种产值最高,产值为1930.41~2014.90元/667m^2。生产上以12月15~20日播种为宜,播种过早易受冻害而缺窝影响产量,推迟播种产量虽稍有增加但市场价较低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研究余庆县海拔600~800m地区不同播期对优质杂交油菜杂选1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显著影响油菜产量。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两个试点以9月6~16日播种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176.7~203.7kg/667m^2。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期配合播量对冬小麦水氮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寻协调产量和品质以及水氮利用的适宜播期及播量,在足墒播种+拔节期灌水75 mm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播期配合相应播量,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10日播种(D-10)和15日(D-15)播种的小麦穗数、籽粒产量及地上部吸氮量都显著高于20日(D-20)和25日(D-25)播种;D-20、D-2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和生产效率显著低于D-10、D-15处理。但是以适期晚播D-20处理的籽粒品质综合指标最优,过晚播种,尤其是早播不利于优良籽粒品质的形成。综合而言,以10月15日至20日作为当地常规年份节水小麦的适宜播期为宜,参考播量为225~262.5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石阡县优质稻的适宜播期,以金优785为试验品种,设置4个不同播期处理。结果表明,播期对秧苗素质有一定影响,第4播期秧苗综合素质好;播期推迟水稻全生育期缩短但差异不大;播期对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有效穗的影响较大但穗长变化不明显。水稻在4月5日-4月20日期间播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在4月15日-4月20日播种的产量比4月5日-4月15日播种的增产,原因是4月15日-4月20日播种的结实率较高,有效穗较多,有增加产量的潜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播期对冀东滨海盐碱棉田机采棉模式下不同类型棉花品种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明确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致性的适宜播期和收获方式。【方法】采用大田试验,2017年前茬均为棉花,以杂交棉冀杂2号和常规棉石抗126为供试品种,设计4月15日(B1)、4月25日(B2)、5月5日(B3)3个播期水平,在9月10日、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这6个日期进行收获。【结果】冀杂2号5月5日播种皮棉产量接近1 400 kg·hm~(-2);石抗126则为4月25日播种产量水平最高。不同播期产量主要在9月形成,均占75%以上。纤维品质9月优于10月;冀杂2号随播期推迟而提高,石抗126表现为第2播期(4月25日)较优。冀杂2号第3播期(5月5日)9月棉纤维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和长度整齐度指数差异较小;石抗126第2播期9月20日之前纤维品质指标优化明显,且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和长度整齐度指数一致性较高。【结论】综合产量和品质指标,冀东滨海盐碱地机采棉模式下杂交棉冀杂2号适宜5月5日左右播种,9月底收获1次;常规棉石抗126则应在4月25日左右播种,9月下旬收获1次。  相似文献   

10.
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周麦18号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180万株/hm2)、中(270万株/hm2)、高(330万株/hm2)3种播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周麦18号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播种密度下,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有极显著差异;在相同播期下,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播期对周麦18号成穗数和千粒重有极显著影响,对穗粒数影响较小。成穗数是决定周麦18号产量的关键因素,但同时也制约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保证周麦18号高产的适宜播期为10月8日~10月15日,播种密度范围较广(180万~330万株/hm2),早播适宜低密度,播期推迟,密度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1.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当时”的农谚,在北京及其附近省区广泛流行。虽然还有“白露高山,寒露平川”之说,但在冬小麦生产中还是争种秋分麦,并形成传统。关于播期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的报道是经常可见的。如苏联西北部平原地区曾用15个品种于10~12月份做分期播种,平均籽粒产量分别是48.9、49.1和38.5公担/公顷,平均产量最高的播期在11月10~18日,平均产量最低的播期是12月10~15日,相差10.6公担/公顷。在新西兰的Manuwatu,传统的小麦播种时间在9月中旬到10月初。但试验结果表明,迟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不同的播期处理,在5月1日、5月10日、5月21日分别播种马铃薯早熟品种“荷兰十五”,均以开花后30 d进行收获,研究在不同播期的温度下马铃薯块茎及产量形成的规律。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播期间株高差异不显著;随着播期的不断推后,5月10日播种的马铃薯“荷兰十五”分枝数和5月21日与5月1日播种的存在显著差异;5月21日播期块茎干物质含量在0.05水平上显著低于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3个播期花后30 d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8.91℃、19.12℃、20.19℃,块茎生长发育超过20℃,增长速度减缓,5月21日播期马铃薯的单株结薯重、干物质含量、产量均显著低于前两个播期,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块茎性状差异不显著。河北省张北地区过早播种,影响了出苗率;随着播期的推迟,早熟品种“荷兰十五”的产量也呈现不断降低的情况,5月21日播期的马铃薯商品薯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张北县最适合马铃薯播种的时间为5月10日左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筛选适宜春化栽培的鲜食蚕豆品种,并明确相应的播种时期。[方法]选用3个鲜食蚕豆品种(‘ZB-7’、‘ZB-9’和‘慈蚕一号’)、选择3个播种期(9月18日、9月23日、10月3日),开展春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播期对鲜食蚕豆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鲜食蚕豆品种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和总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有显著影响:“ZB-7”的3粒荚数和重量占比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ZB-7”和“ZB-9”的早期产量显著高于“慈蚕一号”;不同播期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无显著影响,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总产量差异显著:9月18日播种的蚕豆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9月18日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早期产量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总产量最高,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经产值测算,9月23日播种的‘ZB-9’蚕豆每公顷产值最高,达300333.87元,比10月3日播种的‘慈蚕一号’增146364.32元,增95.06%,差异达显著水平。 [结论]鲜食蚕豆春化栽培宜选择“ZB-9”在9月23日播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期对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余庆县海拔950m地区不同播期对脱毒马铃薯威芋3号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显著影响脱毒马铃薯产量,播期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1月20日~2月9日播种产量最高,产量为19 845.0~24 046.5kg/hm2.  相似文献   

15.
以4个品种为试材,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播期对茎瘤芥不同品种的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间产量差异极显著,适时播种产量较高,播期过迟,产量急剧下降。涪杂1号、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3个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为8月30日—9月14日,涪丰14的适宜播种期为8月30日—9月9日。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播期与播量对郑麦7698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得出郑麦7698小麦以10月15-20日播种,播量12.5~15 kg/667 m2为最好,播期晚应相应增加播量,以减少分蘖不足对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余庆县海拔600m地区稻田不同播期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显著影响脱毒马铃薯产量,播期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1月18日-2月7日播种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1409.7~1606.5kg/667m^2。  相似文献   

18.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芝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芝麻新品种皖芝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皖芝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子粒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密度对子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在安徽江淮地区,合理种植密度为15.0万~22.5万株/hm2,芝麻在6月1日~6月30日播种越早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吉花3号、吉花4号、吉花19号为供试材料,设置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等五个播期。研究播期对不同类型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花生叶片保护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性;播期对丙二醛含量有显著影响,在播后90 d及105 d,5月20日和5月25日两个播期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播期,不利于花生的荚果及产量的形成;三种类型花生都是5月5日播期的产量最高,而5月25日的播期的产量最低。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播期的花生植株性状及最终产量的测量,为吉林省花生播种的最佳时期在理论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播栽期对机插超级杂交籼稻分蘖成穗的影响,以F优498和宜香优2115两个超级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 设置3月21日(S1)、3月31日(S2)、4月10日(S3)、4月20日(S4)和4月30日(S5) 5个播期,秧龄均为30 d,移栽期依次为4月21日、5月1日、5月11日、5月21日和5月31日,研究其分蘖发生成穗特点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栽期水稻产量差异显著,随着播栽期推迟,产量呈降低趋势,早播S1的产量最高、迟播S5的产量最低。不同播栽期处理下水稻主茎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S1~S4) < S5,一、二次分蘖总和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S1~S4) > S5,S1优势蘖位为第3~第6叶,而S2~S5优势蘖位为第3~第5叶。随播栽期推迟,分蘖发生和成穗叶位趋于集中,F优498一次分蘖发生在S1~S4以3/0~7/0为主,而在S5以3/0~6/0为主;宜香优2115 在S1以3/0~7/0为主,在S2~S5以3/0~6/0为主。一次分蘖成穗率在S1以3/0~6/0为主,而在S2~S5以3/0~5/0为主;二次分蘖发生和成穗以第3~第4叶为主。气象因子对分蘖发生和成穗的影响为一、二次分蘖发生率与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平均气温日较差、积温、日照时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一次分蘖成穗率与分蘖期日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分蘖期平均气温日较差、积温、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幼穗分化期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抽穗开花期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综合看来,成都平原地区机插超级杂交籼稻在4月11日前播种5月11日前移栽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在4月21日前播种5月21日前移栽有利于稳产,在4月21日以后播种5月21日后移栽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