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地处岷江南岸的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半边街滑坡为研究对象,在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岩土试验等基础上,对其特征、影响因素及变形机制等展开分析,并选取滑坡的两个主要剖面,利用极限平衡理论的传递系数法,对不同工况下的滑坡稳定性及暴雨工况下的敏感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变形在雨季、岷江河水下跌时尤为剧烈,持续暴雨及岷江河水快速涨跌为滑坡失稳的主要诱因;滑坡整体基本稳定,其中后部斜坡在暴雨工况下稳定性系数为0.991~1.026,处于不稳定-欠稳定状态,局部前缘斜坡在河水涨跌工况下稳定性系数为1.000,处于欠稳定状态,其他情况下均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黏聚力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最主要敏感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松坪滑坡变形主要表现为滑坡后部蠕变拉裂和滑坡前缘的蠕滑,目前坡体局部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对该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尤为重要。根据坡体的结构及形态特征详细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判定松坪滑坡的破坏模式为蠕滑拉裂。同时采用地质分析及量化评价方法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良好;但在天然+暴雨的条件下,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角带滑坡是典型的久治不愈滑坡,随着三峡库区蓄水,三角带滑坡呈现古滑坡的复活和新滑坡的形成双重变形,极端气候必定会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本次研究选取三角带滑坡的深层滑面、浅层滑面及高焦炉古滑坡的滑面为对象,对4种工况下的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在洪水和暴雨极端条件下,高焦炉古滑坡各剖面均处于稳定状态;三角带滑坡浅层滑面由基本稳定向欠稳定状态转变,局部出现不稳定状态;三角带滑坡深层滑面由基本稳定向欠稳定状态变化;(2)通过φ值与c值参数敏感性比较分析可以看出,φ值对滑坡稳定系数的敏感性较大;(3)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滑坡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三角带滑坡深层滑面<三角带滑坡浅层滑面<高焦炉古滑坡,且在暴雨和洪水极端气候的双重影响下均发生一定的稳定性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雅安市名山区前进乡林泉村一斜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在查明滑坡背景基础上,对其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基于FLAC3D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处于天然工况和饱水状态下的滑坡安全系数,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工况下的塑性图和剪应变增量云图来揭示该滑坡变形机制以及预测滑坡后续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安全系数为1.131,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水状态下滑坡安全系数为1.042,处于不稳定状态;若受到暴雨等极端天气或在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发生二次滑坡。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面积的山体滑坡,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陇南三家地老滑坡在这次地震期间前缘大规模滑动,并在前缘滑动牵引下诱发后缘形成贯通裂缝,严重威胁滑坡体上三家地村1 732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准确判断该滑坡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在对三家地滑坡进行现场勘查、室内试验和相关论证的基础上,阐述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并运用传递系数法和数值模拟对该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及应力应变进行了计算、模拟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三家地老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系数为1.30~1.36,处于稳定状态;在地震和暴雨工况下,老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系数为1.02~1.09,处于欠稳定状态。最后,基于滑坡成因和稳定性评价结果,提出为提高滑坡稳定性应采取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波  张茂省  贾俊  张成航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6):97-101,109
[目的]对陕西省南秦岭典型土质滑坡形成机制及风险进行研究和评价,为该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支持。[方法]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山阳中学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勘察及室内试验开展研究。[结果]山阳中学滑坡现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不排除遭遇极端气候下复活的可能,滑坡复活概率为7.45%。[结论]区域地壳差异性运动是山阳中学滑坡形成的内动力因素;降雨是该滑坡启动的主要外在诱因;滑坡威胁范围内人员在最大风险中丧命的年概率为:1.70×10-3。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区地形条件、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及重灾区。三峡大坝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地质环境的脆弱平衡状态,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在研究三峡库区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诱发坡体失稳的主要因素,并对该滑坡在四种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验算结果表明,该滑坡目前现状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库水位蓄水或者库水位骤降情况下,滑坡体将处于整体失稳状态,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确保在三峡水库蓄水之后滑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云阳县甘家院子滑坡是由H1、H2、H3滑坡体组成的滑坡群,类型复杂,影响范围甚广。在深入分析了滑坡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就蓄水以后滑坡体的变形、失稳形式作出预测,最后采用传递系数法验算滑坡体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性,所得结果为滑坡的治理与防治工程提供依据。同时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在库水位作用下或遭遇长时间高强度的暴雨时,滑坡可能整体失稳,与预测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9.
汶川5&#183;12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劫后余生的灾区人民的性命。准确判断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尤为重要。在对青川县田家坝滑坡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认为该滑坡为覆盖层拉裂松动滑坡,现阶段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在暴雨和强烈余震情况下有较大的失稳可能;从滑坡运动学角度划定了滑坡失稳后的影响范围。采取了搬迁避让、裂缝填充处理和实施简易监测的应急处理措施,为震后灾区次生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邹家湾子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勘察方法对滑坡的发育特征、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查,继而对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再基于FLAC3D软件从天然和暴雨两种工况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数值计算显示:滑坡体在天然工况下滑坡的安全系数为1.25,滑坡体最大水平位移量为4.5 cm,最大竖向位移量为3 cm,有小范围的应力集中现象,滑坡体变形收敛;而暴雨工况下滑坡的安全系数为0.9,滑坡体最大水平位移量超过10 cm,最大竖向位移量超过6.4 cm,有大范围的应力集中现象,滑坡体变形不收敛。预测天然工况下滑坡体发生小变形且处于稳定状态,滑坡体不会突然发生滑动,然而强降雨将诱发滑坡体复活。  相似文献   

11.
以切层滑坡侵蚀实例,以西马峪滑坡侵蚀体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了西马峪滑坡侵蚀体的形成与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西马峪滑坡侵蚀体处于临界不稳定状态;建立了地质模型、数学力学模型,对西马峪滑坡侵蚀体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由有限元计算结果可知,滑动面上已形成了应力集中、分异现象,表明西马峪滑坡侵蚀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有暴雨、地震、人工切割坡脚等触发因素,还会导致其再次滑动。应当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制止此类水土流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汶川5.12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劫后余生的灾区人民的性命。准确判断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尤为重要。在对青川县田家坝滑坡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认为该滑坡为覆盖层拉裂松动滑坡,现阶段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在暴雨和强烈余震情况下有较大的失稳可能;从滑坡运动学角度划定了滑坡失稳后的影响范围。采取了搬迁避让、裂缝填充处理和实施简易监测的应急处理措施,为震后灾区次生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延河流域特大暴雨下的滑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延河流域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强降雨,引发了大范围的滑坡。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DD2008—02),对延河流域从南到北6个典型小流域内发生的滑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2013年延河流域大雨、暴雨主要集中在7月,其中宝塔区7月侵蚀性降雨量最大(766.8 mm),是延河流域2013年暴雨的暴雨中心区;(2)距离暴雨中心最近的南部2个小流域的滑坡侵蚀模数最大,达7 000 t/km2,中部2个小流域为3 700 t/km2,北部的为1 400 t/km2左右,滑坡量与滑坡频率也呈现南部 > 中部 > 北部的规律;2013年暴雨引发的滑坡为浅表层滑坡,属于黄土内滑坡,分布在20°~60°的斜坡上;滑坡均为小型滑坡,其中规模≤1 000 m3的滑坡最多,占总调查滑坡数量的78%, > 5 000 m3的滑坡很少。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三峡库区典型滑坡火石滩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分析滑坡形成的原因。对该滑坡进行大地形变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滑体深部位移监测和宏观监测;依据监测资料并考虑到未来三峡水库蓄水,认为火石滩滑坡目前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滑坡体在饱水及水库蓄水后,将处于临界蠕滑或失稳状态。结合滑坡体实际对滑坡防治进行初步研究,建议采用回填压脚支档为主、辅以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土滑坡稳定性及其整治对策研究——以明圣宫滑坡为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位于骊山的明圣宫滑坡是一个古滑坡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 ,为进行稳定性评价 ,对滑坡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明圣宫滑坡活动的原因是地层、大气降水、地下水、地貌条件、滑动带贯通、拉张裂隙形成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应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得知 ,明圣宫滑坡已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必须及时整治 ,以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元阳县牛角寨乡阿努寨某滑坡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滑坡属中型、浅层、重力-牵引式复合型、土层滑坡。滑坡天然状态总体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在自重、降雨、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和地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将转化为不稳定状态,极易发生急剧滑动。文中选用两种治理方案进行比选,认为削坡减载+双排钢筋混凝土抗滑桩的治理方式更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三峡库区典型的弱透水型滑坡——白家包滑坡地质资料和监测数据,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数值分析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模糊数学理论评价结果显示白家包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数值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白家包滑坡受库水位下降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库水位下降和强降雨叠加情况下稳定性下降明显,处于欠稳定状态。监测点监测结果证明采用这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且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
小口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小口滑坡的分析,其属于蠕滑-拉裂型滑坡。详细阐述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并研究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及演化过程;在成因机制分析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天然状态及暴雨情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四川宣汉县天台乡滑坡为一大型顺层滑坡。文章阐明了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基本特征。为了评价预测滑坡体在暴雨、前缘河道疏浚开挖影响下变形的发展趋势和稳定程度,采取了FLAC-3D方法对滑坡体的变形状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坡体整体上是稳定的,仅前缘可能会发生局部失稳;暴雨条件下坡体发生整体失稳的可能性不大,但局部范围将极有可能发生坍塌进而发生牵引式滑坡。  相似文献   

20.
四川宣汉特大型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9月5日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特大型滑坡,滑坡摧毁了一个自然村并严重堵塞河道,形成库容5 800万m3的一座滑坡堰塞湖,淹没上游的五宝镇及沿河8个村庄,致使19 360人失去家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特别严重的灾情一度成为中央领导及中外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天台滑坡面积达1.2km2,总体积2 500×104m3,河道中堆积物210×104m3,属特大型后退式岩质滑坡,是300年一遇特大暴雨诱发的自然地质灾害,是四川盆地红层丘陵区发生的规模最大、财产损失巨大的特大型滑坡灾害。由于预报及时、群测群防措施得当、抢险救灾组织有力,该滑坡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创造了四川省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