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菁松原蚕秋期细菌病防治探讨嵊县蚕种场何业定,于钰明在蚕种生产上,菁松品种易发生细菌病已被公认,其中蚕期细菌病直接影响到收茧量并增加前期死蛹,削茧鉴蛹以后的细菌性。败血病,造成后期死蛹的增加,均影响了制种成绩。对于后期败血蛹的发生,近年来通过推迟削茧的...  相似文献   

2.
死蛹分前期死蛹和后期死蛹。前期死蛹是指熟蚕上蔟后至第7~9天(一般以茧质调查为界)发生的死蛹,蛹死于茧内。前期死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蚕期或上蔟时感染病原引起,对后期死蛹影响较大。后期死蛹是指从茧质调查结束(开始削茧鉴蛹)到化蛾这段时间发生的死蛹。主要有各种败血蛹  相似文献   

3.
李文蒲 《四川蚕业》2011,39(3):34-35
阐述了搞好蚕期饲养工作,抓好上蔟、采茧、蛹期保护和削茧鉴蛹工作,才能减少原蚕户后期死蛹的发生,多制合格蚕种,为种场、农户创造较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蚕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蚕种生产形式主要以原蚕区为主。近年来公斤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期死蛹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黄死蛹在陕南较为普遍。因此,加强对原蚕区黄死蛹发生原因、规律和防治技术的探讨,对提高蚕种质量、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有很大现实意义。1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蚕种场在蚕种生产中,为了确保蚕种生产任务的完成,对后期病死蛹的防治显得尤其重要。近几年我场由于后期死蛹而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特别是1992年春,全场由于病死蛹损失蚕种8000多张,造成经济损失10多万元。 我们知道,引起后期死蛹的原因很多,这里谈两个方面:一是蚕期,特别是5龄期大量用桑,防病卫生因工作量大而逐渐淡化,饲育操作也逐渐粗放,野外桑园昆虫大量繁殖,染病而污染桑叶,这些造成了大蚕期的病原菌的食下感染和创伤感染,感染重的成为病蚕弱小蚕而遭淘汰,感染轻的、生命力强的,则不表现症状,一直带病发育到茧蛹期。二是上簇及削茧,鉴蛹、摊蛹等操作粗放;簇具、簇室、摊蛹场所及使用材料消毒不彻底,亦可造成创伤感染。针对病死蛹的发生原因,在生产中我们注意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病死蛹的发生,从而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正>蚕种生产由专业场转向原蚕区的初期阶段,原蚕区饲养的种茧运回到专业场内进行削茧、鉴蛹和制种。在种茧削茧鉴蛹过程中,常发现数量不少的蛹体后2~3个体节半套缩于前体节内从而使整个蛹体变短小以至死去,造成公斤茧制种量大幅降低,蚕种企业种茧丰产却不丰收。为弄清楚其发生的原因,笔者收集了江西井冈蚕种科技有限公司在2005~2008年间万年和修水两个原蚕基地饲养的蚕品种、原蚕上蔟、蔟中管理、采茧与种茧保护、种茧收购  相似文献   

7.
关于原蚕后期死蛹发生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原蚕后期死蛹是指蚕种繁殖中从种茧调查结束、雌雄鉴别以后陆续发生的死蛹,是蚕种生产上丰产不丰收的原因之一.有关这方面的问题颇受良种繁育界人士的注意,徐文奎(1973、1980)曾连续对死蛹的发生与防治提出看法,其他一些学者也曾在有关论文中涉及这一问题.多数作者偏重于认为造成后期死蛹最大原因是细菌性创伤感染,防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现行家蚕品种限性斑纹的特点,在饲育期鉴蚕,种茧不削茧、不鉴蛹,采用蚕蛾自行破茧发蛾制种,与常规削茧、鉴蛹发蛾制种的过程进行了比较试验,针对试验结果提出了不削茧、不鉴蛹的相应技术管理配套措施,以期减少削茧、鉴蛹人工,提高蚕种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蚕种生产的省力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潘志新 《广西蚕业》1998,35(3):42-45
我站蚕种生产主要以原蚕区为主,近年来公斤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期死蛹是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发生率7%~12%,比较严重的为20%~30%。因此.加强对原蚕后期死蛹发生原因、规律和防治技术的探讨,对提高我站蚕种质量、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有很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家蚕后期病死蛹是蚕种制造过程中常碰到的难题,也是影响千克茧制种的重要原因。在一般情况下,后期病死蛹秋季比春季发生多,5龄盛食蚕饲喂嫩桑叶比饲喂适熟叶发生多,削嫩蛹茧比削老蛹茧发生多,高温多湿环境比标准温湿度的保护环境发生多。针对上述的不同情况,笔者结合我场生产实践就后期病死蛹的发生与防治简述如下。1后期病死蛹发生原因1.1饲养季别与后期病死蛹的关系我场地处四川北部,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相似文献   

11.
正许多蚕种生产单位常会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究其原由,是种茧期发生了大量病死蛹,降低了蚕种繁育系数。死蛹的表现症状较多,主要有败血蛹、僵蛹、旋蛹、干蛹等,大都属于细菌、真菌类病害~([1])。笔者结合本场生产经验与教训,探讨种茧期死蛹的发生原因和防止措施。1死蛹发生的原因1.1蚕体虚弱因蚕体虚弱,抗病力差引发死蛹,一是蚕种本身的问题;二是大蚕后期食用偏施氮肥的桑叶,或成熟度不够、日照不充足、轻度污染(如农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蚕种生产担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后期死蛹的严重发生是重要原因之一。据1986~1987年调查,我省各蚕种场(站)后期死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发生率为5~10%,较严重的为20~30%,更甚者高达50%以上,因此,加强对原蚕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规律和预防的研究,对提高我省蚕种质量、提高担茧制种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关于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规律和防治,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及发生规律的结论不尽相同,较多学者侧重认为细菌性、创伤感染造成的,防治的主要方法是推迟  相似文献   

13.
蛹体消毒对防治死蛹效果的探讨黄金土,郑华荣(广丰县蚕种场)在蚕种生产实践中,所谓丝茧丰产蚕种歉收,死蛹是个难题,是形成丰产不丰收的主要原因之一。死蛹率高,羽化率低,制种量低,严重影响种场的经济效益。死蛹暴发期一般是削茧鉴蛹后第二天开始,直至发蛾。由于...  相似文献   

14.
后期死蛹是蚕种场在制种过程中,从削茧、鉴蛹、摊蛹到发蛾这一期间陆续发生的较为常见的病死蛹,是影响50kg茧制种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时打乱生产计划,造成经济损失。一、本场后期死蛹发生的情况 1991年秋繁我场从原蚕区木坪点收回青松、皓月种茧共631.85kg,可由于蛹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蚕种生产产量不稳定,承包人对完成任务信心不足,斤茧制种量低,主要原因是后期死蛹严重,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讨论。我是直接搞生产的,想从个人的实践体会对原蚕死蛹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谈点见解,作为讨论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在蚕种生产上,随着多丝量品种的繁育推广,不仅5龄后期容易暴发蚕病,而且从种茧调查至发蛾前的病死蛹发生率也不断地增加。对此,笔者结合本场生产实际从不同途经探索后期死蛹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1发生原因1.1败血蛹后期死蛹中败血蛹占大多数,是造成丰产不丰收的重要因素。败血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粗放操作和蛹体受伤出血所致,还有高温闷热和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后期死蛹是原蚕生产制种过程中常碰到的实际问题,是影响当前蚕种生产制种量较低的原因之一。据原种生产多年的调查分析,后期死蛹的发生,一般在高温发生较为利害,其发生率是5-10%,有时高达15-30%,所以对生产危害极大。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认为与桑叶质量、蚕期管理和种茧处理技术等有很大的关系。摸清后期死蛹的原因,便于在生产中能及  相似文献   

18.
<正> 在蚕种生产上,往往因后期僵蛹(削茧后感染)造成丰产不丰收,我场在以前有过沉痛的教训。为此对防止后期僵蛹作了多次的试验,其结果如下:一、在75℉温度保护下,上簇后第十二天削茧鉴蛹,除六○三外,其他品种能完全防止后期僵蛹的发生(见附表)。二、如需提早削茧鉴蛹,可在削茧当天晚上用2000倍402药液喷蛹体,喷匀喷到,必要时可在第二天晚上再喷一次。据试验,  相似文献   

19.
再析原蚕后期死蛹的发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随着我省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各蚕种场的制种生产任务越来越重,后期死蛹也越来越成了蚕种生产上的突出问题。后期死蛹包括僵蛹、干缩蛹和败血蛹等种类,其中僵蛹和干缩蛹发生的原因已经明确,应用现有防治方法也基本可以控制其危害,败血性死蛹经常对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对其发生的原因目前也还有些争论,多数文献的作者认为主要是由蛹期的细菌性创伤感染引起,(江苏省蚕业研究所蚕种室1974;徐文奎1980;李圣等1983)本文作者(夏耀等1983)则认为大量产生后期死蛹的主要原因是在蚕期,其病理过程主要是潜伏在蚕肠道中的条件致病菌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20.
旋蛹的防止     
<正> 近年来,在削茧鉴蛹后,常有旋蛹发生,即蚕蛹(?)部左右旋转经久不息,导致蛹体过多消耗体力和受伤出血,形成缩尾死蛹,影响蚕种产量和质量。为了提高斤茧制种量,防止旋蛹的产生,我场对最易发生旋蛹的华合和苏4进行了四次的试验和观察。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二点规律。一、旋蛹最容易产生的时间是在蛹期复眼着色后削茧鉴蛹。在复眼着色前削茧,即使温度偏高(80℉以上)湿度偏干(干湿差6℉以上)的情况下,均很少发生旋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