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应用臭氧杀灭储粮害虫 臭氧杀灭储粮害虫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最初的大部分试验都是使用1mL/m^3以下的臭氧浓度,由于浓度低,杀虫效果不显著。1979年Erdman报导,在30℃时,用浓度为450mL/m^3的臭氧7h能杀死各种虫期的赤拟谷盗。1998年Mason等在实验室对臭氧杀灭储粮害虫、抑制霉菌及其对粮食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他们使用小型模拟设备作为臭氧处理室,调配出恒定浓度的臭氧流入处理室进行杀虫和抑霉试验,  相似文献   

2.
臭氧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臭氧是一种非常强的消毒剂,其氧化能力比氯强1.5倍,与氯及其他消毒剂相比,杀死病原菌范围更广,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并且不会产生化学残留物。另外,臭氧可以分解果蔬成熟过程中释放的乙烯。在果蔬贮藏及运输过程中,使用臭氧进行消毒,结合包装、冷藏、气调等手段可以提高果蔬保鲜效果。1臭氧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步骤1.1空库消毒冷藏保鲜库的生物污染源主要是霉菌,霉菌可在低温低湿条件下存活,对一般消毒剂有较强的耐受力,试验表明,臭氧消毒对冷藏保鲜库效果很好,在24mg/m3浓度下,3~4h可以杀死霉菌包括抵抗力极…  相似文献   

3.
科普知识     
臭氧:缘何在天是佛,在地是魔?
  2013年夏天,一向被认为是“地球卫士”的臭氧突然摇身一变,以“污染者”的姿态“入侵”全国许多城市。人们不禁纳闷,同样的物质为什么会被环保专家们称之为“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所谓在天是佛,是指集中在中高空平流层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从太阳来的紫外线,就像撑了一把伞一样保护着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所谓在地是魔,就是指近地面的臭氧成为一种强大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近地面的臭氧多属于二次污染物。臭氧是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在高气温和强太阳辐射等适宜气象条件下,与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臭氧的毒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强氧化性上,可以破坏细胞壁,引发急性危害。臭氧还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其氧化性甚至能使农作物大面积死亡。同时,臭氧也会促进酸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杨纲民  郑伟 《粮食储藏》1994,23(5):22-25
试验将JR-2型臭氧离子发生器发生的臭氧充入粮堆,在严格密封的条件下对面粉进行保鲜防霉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臭氧保管面粉,经高温季节,面粉不发热,不结块,不发生霉变,各项品质指标均符合标准,能明显延缓面粉的陈化,确保面粉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臭氧在粮食储藏的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并介绍了简单有效的臭氧检测方法和如何选择实用的臭氧发生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当年新收获油菜籽进行臭氧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臭氧对油菜籽储存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浓度臭氧对抑制酸值、过氧化值的升高有明显的效果;臭氧处理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增长。  相似文献   

7.
臭氧在储粮中的应用前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是一种氧化性极强的气体杀菌剂,臭氧在储粮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臭氧在储粮过程中防霉变、杀虫,臭氧处理对储粮品质的影响,臭氧对储粮表面农药残留的降解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臭氧去除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别在木制和白铁皮制的熏蒸柜中用臭氧处理黄由霉毒素B1污染过的粮食,臭氧发生嚣通过气管与熏蒸桓相连,臭氧处理浓度20~50ppm,处理时间1~9小时。粮食中的黄由霉毒素B1采用免疫亲和柱法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臭氧侥有效地去除粮食中的黄由霉毒素B1。用臭氧连续或闰断处理低水分(15%以下)粮9小时,粮食中污染的黄由霉毒素B1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同一粮种,低水分粮食的去毒效果比高术分粮好;不同的粮种去毒效果有差异,对稻谷效果最好,其次是小麦和玉米;粮食中污染的黄由霉毒素B1在臭氧处理的最初l~2小时去除速度最快,毒素含量可下降80%以上。对于低术分(15%以下)粮,如果黄由霉毒素B1含量在100ppb以内,经20~50ppm的臭氧处理9小时后,其黄由霉毒素B1含量就可降至5ppb以下。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处理法可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去除粮食中污染的黄由霉毒素B1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臭氧对蔬菜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影响的准确浓度,以黄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臭氧浓度来探明臭氧对蔬菜种子发芽及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mg·L^-1、40mg·L^-1臭氧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率、CAT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呼吸速率均有提高。40mg·L^-1臭氧处理效果最好。研究表明,低浓度臭氧处理促进蔬菜种子发芽,而高浓度臭氧处理明显抑制其发芽。  相似文献   

10.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同时臭氧对水果蔬菜的采后生命活动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臭氧在果蔬保鲜储藏中的应用机制,及对农药残留的降解作用,概括了臭氧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隔温式房式仓储粮技术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隔温式密闭房式仓储粮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隔温式密闭房式仓具有良好的降氧、而高温性能,可以延缓储粮品质陈化,防虫、防霉、防鼠,适合于各种粮食储藏。  相似文献   

12.
臭氧熏蒸对储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经臭氧(O3)防治害虫试验后的玉米、小麦及稻谷进行粘度、脂肪酸值等品质检测。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后的试粮品质略有下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臭氧防霉、杀虫和去毒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臭氧机产生臭氧,进行高水分粮的防霉试验、几种主要储粮害虫的防治试验以及油脂的去毒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臭氧对水分为16.6%和17.7%的玉米,15.5%和16.6%的稻谷,15.6%的糙米有显著的防霉效果;对玉米象、谷蠹的成虫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油脂中的黄曲霉毒素B1有较好的降解功能。  相似文献   

14.
泡沫板隔热控温与储粮品质变化关系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决仓房隔热性能不好的问题,进行了泡沫板隔热控温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改变储粮生态,抑制虫霉生长,延缓粮食品质陈化.  相似文献   

15.
叠氮气体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叠氮气体进行了防治储粮害虫的试验。从叠氮气体的生物学效应试验和实仓应用证实了其杀虫效果,结果表明此气体具有杀虫速度快,对害虫无抗药性,对谷物品质无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改造浅圆仓测温电缆,实现了浅圆仓膜下充氮气调和膜上中央空调控温,提高了卸粮口、大门口、通风口等死角的害虫致死率。将浅圆仓氮气气调杀虫与控温储粮相结合,实现了储粮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7.
几种粮堆控温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4种房式仓控温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实仓试验结果表明,对安全水分的无虫粮经防护剂处理,结合几种控温方法进行储藏,可使储粮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8.
段明松  凌昆 《粮食储藏》2011,40(4):29-32
对普通房式仓储藏的高水分高粱(入库平均水分16.4%)进行就仓通风试验,合理布置风网、选取有利的通风时机和正确的通风方式,能够简单有效地对高水分高粱进行就仓干燥降水处理,有效抑制了虫、霉的发生,还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翻倒作业和烘干晾晒费用,保证粮食品质,并能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麦角甾醇作为评价粮食质量安全指标的可行性.对可以放心食用的这部分粮食进行了麦角甾醇含量调查分析;对真菌侵染程度差异较大的粮食进行了真菌毒素、带菌量与麦角甾醇相关性的分析,探讨了麦角甾醇在评价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臭氧水防治根结线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确定臭氧水防治根结线虫的效果及适宜浓度,为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浓度臭氧水0 mg/L、1.0 mg/L、1.5 mg/L、2.0 mg/L分别在生姜、西瓜、番茄不同生长期进行连续灌溉,于生姜收获期、西瓜膨大期、番茄拔园时进行根部根结数测定及根际土壤中线虫数量调查。结果表明:与臭氧水浓度0 mg/L相比,1.0 mg/L、1.5 mg/L处理生姜根结数量及根际土壤线虫数量降低59.1%、93.3%及57.8%、88.3%;西瓜根结数量及根际土壤线虫数量降低66.9%、91.1%及60.9%、89.1%;番茄根结数量及根际土壤线虫数量降低70.0%、93.8%及73.6%、92.2%。臭氧水浓度为2.0 mg/L防治根结线虫效果与1.5 mg/L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灌溉水中臭氧浓度为1.5 mg/L防治根结线虫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