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宜科尔沁半干旱地区种植的抗旱性强的苜蓿品种,试验以15个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浓度为15%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测定了干旱胁迫与非干旱条件下15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的根长、芽长,计算根芽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的PEG-6000溶液对苜蓿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芽比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抑制作用较大;15%PEG-6000胁迫下苜蓿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发芽势与发芽指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芽长与根芽比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15个苜蓿品种的抗旱性强弱为威神骑士T英斯特敖汉苜蓿巨能MT 3015农菁8号32 IQ公农1号北极熊挑战者乐寒Dryland宁苜1号黄花苜蓿Spyder。说明威神、骑士T、英斯特的抗旱性较强,适宜在科尔沁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选取6份苜蓿种质材料,在0、-0.06、-0.17、-0.53MPa的渗透势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对不同苜蓿材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溶液浓度增大,不同苜蓿材料受胁迫程度增大,其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种子相对胚根长及胚芽长均呈降低趋势。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到的6份苜蓿材料的抗旱性排序为:中苜2号=伊犁苜蓿>公农2号>扶风苜蓿>草原3号>赛特。  相似文献   

3.
PEG 6000胁迫下10个苜蓿品种幼苗期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穆怀彬  伏兵哲  德英 《草业科学》2011,28(10):1809-1814
为比较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抗旱性,采用5种不同水势(0、-0.3、-0.6、-0.9和-1.2 MPa)的PEG 6000溶液对10个苜蓿品种幼苗进行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了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苜蓿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和Car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Pro含量和SOD活性总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苜蓿幼苗期的耐旱极限在-0.9 MPa水势附近;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得出10个苜蓿品种的抗旱性强弱为:德国德贝>大富豪>阿尔冈金>West blend>FGZT 106>苜蓿王1#>皇后 2000>爱菲尼特>新疆大叶>四季旺。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抗旱性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宋淑明 《草业学报》1998,7(2):74-80
对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的21个抗旱性指标进行了测定,运用隶属函数法对14个苜蓿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判。根据综合评判值的大小,确定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民勤苜蓿、环县苜蓿、会宁苜蓿、榆中苜蓿、甘谷苜蓿、定西苜蓿、通渭苜蓿、镇原苜蓿、秦安苜蓿、临洮苜蓿、庆阳苜蓿、宁县苜蓿、礼县苜蓿、天水苜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国内外不同品种苜蓿材料萌发期的抗旱性,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苜蓿品种。[方法]分别采用浓度为0、5%、10%、15%、20%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对5份苜蓿种质材料(新牧4号、中苜3号、歌纳、A-17、D-23)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组(CK);测定不同品种苜蓿种质材料在不同PEG-6000处理浓度下萌发期的发芽指标及抗旱系数,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测定种子萌发的相关指标以及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萌发指标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不同苜蓿材料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歌纳>A-17>新牧4号>D-23>中苜3号。[结论]在PEG-6000模拟自然干旱的试验条件下,综合抗旱性最好的苜蓿品种为歌纳,其次是A-17。  相似文献   

6.
12个苜蓿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宁夏中南部干旱区种植的抗旱苜蓿品种,试验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法,在0、-0.3、-0.6、-0.9、-1.2 MPa条件下对12个苜蓿品种萌发期及苗期进行抗旱性比较。结果表明:12个苜蓿品种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萌发指数与PEG胁迫溶液的水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强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聚类分析显示12个苜蓿品种可分为3类,抗旱性较强品种四季旺、West blend;抗旱性适中品种丰宝;抗旱性较低品种WL324、大富豪、阿尔冈金、皇后2000、宁苜一号、苜蓿王1号、新疆大叶苜蓿、爱菲尼特、德国德贝。隶属函数综合评价,12个品种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四季旺宁苜一号WL324丰宝苜蓿王1号大富豪West blend阿尔冈金德国德贝皇后2000新疆大叶苜蓿爱菲尼特。因此,经综合分析,可筛选出四季旺、丰宝等抗旱性较强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利用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以蒸馏水作为对照,测定21份杂花苜蓿种子萌发期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抗旱指数等8项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法对杂花苜蓿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21份杂花苜蓿种质资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62.0%、63....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抗旱等级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对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的21个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了实验测定,根据这些指标值,应用系统聚类的方法进行分级聚类,使其归属于5个抗旱等级。不同抗旱等级分类的结果为:强抗旱性:民勤苜蓿、环县苜蓿、会宁苜蓿、榆中苜蓿、甘谷苜蓿;抗旱性:定西苜蓿;中抗旱性:通渭苜蓿、镇原苜蓿、秦安苜蓿、临洮苜蓿、庆阳苜蓿,宁县苜蓿;弱抗旱性:礼县苜蓿;最弱抗旱性:天水苜蓿。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紫花芷蓿地方类型抗旱等级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玲 《草业科学》1998,15(6):7-10
对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的21个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了实验测定,根据这些指标值,应用系统聚类的方法进行分级聚类,使其归属于5个抗旱等级,不同抗旱等级分类的结果为:强抗旱性:民勤苜蓿,环县苜蓿,会宁苜蓿、榆中苜蓿、甘谷苜蓿、抗旱性:定西苜蓿、中抗旱性,通渭苜蓿,镇原苜蓿、秦安苜蓿,临洮苜蓿、庆阳苜蓿,宁县苜蓿,弱抗旱性;礼县苜蓿;最弱抗旱性:天水苜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取苗期抗旱性表现不同的12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材料,采用防雨棚田间模拟干旱法,开展了苜蓿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中干旱环境的设置、鉴定指标与评价方法选取的研究。结果显示:紫花苜蓿从苗期开始进入胁迫状态,胁迫周期为全年生长季;筛选出适宜的鉴定指标为: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采用抗旱指数法对苜蓿全生育期抗旱性进行评价的结果与苗期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全生育期进行评价的结果与苗期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苗期抗旱性鉴定周期短,便于操作,适合大量材料的抗旱性鉴定,有一定的科学性。而全生育期鉴定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可靠性强,可用于苜蓿实际抗旱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高渗溶液(PEG6000,-0.9MPa和-1.5MPa)模拟土壤干旱条件研究了3种燕麦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一些生理和代谢的变化,包括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孔径、游离脯氨酸含量、乙烯含量、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分析讨论了水分胁迫条件下,上述6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植物抗旱性的相关关系,根据这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的燕麦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加拿大燕麦〉永久444燕麦〉080燕麦。这一结果与3  相似文献   

12.
离体干旱胁迫下三种紫花苜蓿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离体干旱胁迫下,以3 个紫花苜蓿品种叶片为材料,测定了叶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4个生理指标,并说明它们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抗旱能力由强到弱分别为Prime、陇东苜蓿和河西苜蓿;(2)离体72 h叶片的相对保水率可以简便地反应苜蓿品种间抗旱性强弱;(3)CAT和SOD活性在离体72 h时间内,均呈现一致的下降趋势,POD活性的变化规律与CAT和SOD不同,72 h品种间3种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72 h 酶活性的存有率可以反应苜蓿的抗旱性强弱,酶活性存有率高,抗旱性强,反之则弱。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高渗溶液(PEG6000,-0.9MPa和-1.5MPa)模拟土壤干旱条件研究了3种燕麦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一些生理和代谢的变化,包括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孔径、游离脯氨酸含量、乙烯含量、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分析讨论了水分胁迫条件下,上述6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植物抗旱性的相关关系,根据这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的燕麦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加拿大燕麦>永久444燕麦>080燕麦。这一结果与3种燕麦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证明了用生理生化方法进行燕麦品种抗旱性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四种牧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研究用PEG胁迫水分亏缺,模拟干旱背影,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损伤率,胚根与胚芽的长度及其比值,确定四种牧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和抗旱性临界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盐分对碱茅种子发芽影响的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耐碱茅种子在盐(NaCl与Na2SO4)及干旱(PEG-6000模拟)胁迫下发芽及其机制的比较研究表明,种子发芽率随溶液渗透势的降低而下降,在等渗条件下三种溶液中的发芽率次序为Na2SO4>NaCl>PEG。NaCl与Na2SO4主要通过影响种子吸水量及对膜的毒性影响发芽,根据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其机制为:(1)溶液渗透势及Na+浓度决定的种子吸水对发芽的直接正效应(通径系数0.73);(2)溶液Na+浓度引起的膜毒性对发芽的直接负效应(-0.51);(3)种子从溶液中吸收Na使种子吸水增加对发芽的间接正效应(0.30)及使膜毒性增大对发芽的间接负效应(-0.24)。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渗透势的Na 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盐胁迫和干旱,研究了不同干旱和盐胁迫对黑麦和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与水分胁迫的加剧,黑麦和燕麦种子的发芽率下降,发芽时间推迟,胚根与胚芽的生长减缓。渗透势为0 MPa时,燕麦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高于黑麦;在-0.3~-1.8 MPa的Na Cl和PEG渗透胁迫下,黑麦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高于燕麦。当Na Cl渗透势下降至-1.2 MPa时,燕麦的萌发受到抑制,下降至-1.5 MPa时,黑麦的萌发受到抑制。当PEG渗透势下降至-1.2 MPa时,黑麦和燕麦的萌发均已受到严重抑制。通过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根重和芽重,应用隶属函数法对黑麦和燕麦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和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黑麦的耐盐性、抗旱性均强于燕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水分渗透胁迫,模拟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环境对我国西北地区3个广泛种植的苜蓿品种:甘农一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cv.Gannong No.1)、牧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Amerigraze401+Z)、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Xinjiang Daye)的萌芽和幼苗部分保护酶活性及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PEG-6000浓度5%~25%),甘农一号杂花苜蓿、牧歌紫花苜蓿、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的种子萌芽、幼苗叶片含水量及部分保护酶活性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3个苜蓿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皆明显降低,幼苗叶片含水量基本无显著变化,幼苗本体保护酶活性变化各不相同。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3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次序为:甘农一号杂花苜蓿>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牧歌紫花苜蓿,根据综合评价均值来看,甘农一号杂花苜蓿和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抗旱性较强,而牧歌紫花苜蓿稍弱。  相似文献   

18.
PEG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2MPa、0.4MPa、0.6MPa、0.8MPa、1.2Mpa共5个浓度梯度的PEG对9个达乌里胡枝子不同种质的种子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通过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的综合分析表明,9个达乌里胡枝子种质材料萌发期抗旱性强弱顺序为H04-17〉H04-5〉H98-45〉H98-16〉H02-2〉H04-3〉H98-67〉H98-24〉H04-7。  相似文献   

19.
本项研究用PEG胁迫水分亏缺,模拟干旱背景,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损伤率,胚根与胚芽的长度及其比值,确定四种牧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和抗旱性临界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高寒干旱地区紫花苜蓿引种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华北高寒干旱地区引种16种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不同品种在生长速度、抗旱性、产量、越冬率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5种苜蓿越冬率达90%以上,3种苜蓿越冬率在70%-8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