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作物秸秆的不当处理不仅会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还会造成秸秆禁烧成效出现“反转”,阻碍乡村振兴有效实现。通过分析宣城市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现状、主要利用方式结构,揭示了当前存在的秸秆收储转运成本较高、秸秆收储转运体系不健全和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构、扶持企业发展,健全秸秆收储转运体系、打通产业链条等对策建议,从而为提升宣城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助力“两强一增”行动落实、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实现供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与贵州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在分析贵州省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整合人才资源,创新运营模式,奠定产业基础;构建秸秆回收网络,减少秸秆的无效运输,有效降低秸秆回收成本;科技融入,企业兜底,提升有机肥产品附加值;精准发力,助力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实现秸秆回收综合利用与贵州特色农业产业通过有机肥为载体进行产业融合,并分析贵州当前实现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提出产业融合路径的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与贵州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在分析贵州省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整合人才资源,创新运营模式,奠定产业基础,构建秸秆回收网络,减少秸秆的无效运输,有效降低秸秆回收成本,科技融入,企业兜底,提升有机肥产品附加值,精准发力,助力特色农业的发展的思路,实现秸秆处理与贵州特色农业产业通过有机肥为载体进行产业融合,并分析贵州当前实现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提出产业融合路径的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洞悉全球玉米秸秆利用的共性关键技术和发展态势,利用Innography检索1854—2021年的全球玉米秸秆专利,综合分析全球玉米秸秆专利的申请趋势、申请机构、综合实力和各国专利布局等信息,并利用可视化工具分析专利技术聚类相关内容。以高专利强度的专利为代表讨论了减排固碳、绿色生态、现代装备、高值材料、智能信息和生物化学等领域专利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方向的引领。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秸秆专利中存着授权率低、研发领域发展不均衡、缺乏国际专利布局、创新利用方法专利较少和企业研发占比偏低等问题。2017—2021年的玉米秸秆创新利用专利技术中,利用玉米秸秆进行固、液、气3种形式的碳储存技术可实现创新减排固碳技术;利用玉米秸秆实现种植还田方法的特异化、肥料利用的创新、制备农产品的基质和绿色产品,实现创新绿色生态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玉米秸秆处理流程和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利用创新现代装备技术对秸秆收储运、预处理和利用设备的优化,可实现农业机械高效化;从原料创新和高性能材料需求角度对玉米秸秆进行秸秆高值材料技术研发和创新;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包含发酵技术青贮、微生物菌剂技术和酶解技术等,实现对玉米秸...  相似文献   

5.
<正>"昔日麦草扔进灶膛里,如今麦草变成能卖钱的‘金条'。"近年来,江苏沭阳县以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和转化升值为方向,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采取秸秆还田、生产蘑菇和用作沼气、饲料、办草厂等方式,开展综合利用麦秸秆。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由于麦秸秆利用率高,不但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苏州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产业化发展可能性·重点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  袁中金  杨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043-3045,3050
首先描述苏州秸秆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现状,分析苏州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重点发展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饲料化利用方式,从而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资源化、高效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临邑县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临邑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89万公顷,年产玉米秸秆约51.17万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7%。小麦种植面积为5.3万公顷,年产小麦秸秆约48.72万吨,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8%。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垦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评估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黑龙江垦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逐步形成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减少了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促进了垦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改善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截至2012年垦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2%,规划到201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  相似文献   

9.
姜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04-7605,7634
分析了青白江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策略,即从生态农业园的建设、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以及农村沼气池建设等方面着手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以便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秸秆综合利用既是实现秸秆禁烧禁抛工作的现实需要,又是变废为宝、提高耕地质量、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盐城市是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先进市,以推进秸秆利用先进县为抓手,通过狠抓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收贮体系建设、加快技术推广,拓宽利用途径等措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全市麦、稻秸秆还田率2012年分别达到57.5%和28.45%,机械化还田率达41.91%;同时,探索了秸秆的多种利用形式.通过对盐城市2012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各地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禁抛工作,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诵权 《现代农业科技》2014,(5):260-260,263
分析了农村秸秆焚烧对于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秸秆能源综合利用对策,包括固化成型与发电产业、秸秆气化、秸秆还田、食用菌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实现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北方冬季寒冷,秸秆短时间内不会腐烂,其氮、磷、钾、碳平均含量分别为0.6%、0.3%、10%、45%。可以小范围还田与产业化经济相结合,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实现转化升值和循环发展,以此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建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改变秸秆直接焚烧污染环境的现象,使秸秆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改变秸秆直接焚烧污染环境的现象,使秸秆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媛  张慧 《现代农业》2011,(1):71-72
文章在对呼和浩特市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和利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若干思考,提出了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生态化、循环综合利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开发秸秆资源潜力巨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年产作物秸秆8000多万吨。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省已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达4000多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但是相对于数量巨大的秸秆资源来说,尤其是在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明显滞后,农业收获季节大量秸秆被就地焚烧,既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航线和公路的畅通,又极易引发火灾,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 现在麦收季节又来临,各地应积极研究开发、宣传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潜力、路子和办法。目前,山东省已成功开发或具有市场潜力的秸秆综合利用有以下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秸秆焚烧与还田等处置方式存在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等各种弊端,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相悖。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探究科学、合理的资源回收与利用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农村振兴的路径之一。通过分析秸秆处置不当的各种情境,结合政府对秸秆回收利用的支持政策,探究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路径,助力农村生态建设和农民安居乐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对福建省粮食、薯类和豆类作物秸秆生产量及利用情况的调查显示,2012年福建省秸秆资源总量达91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1.2%,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技术物化补助等措施推进,秸秆还田和生物转化食用菌为主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一、综合利用现状许昌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豆类、红薯等,常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量414.14万t,秸秆可收集利用量316.49万t。近年来,许昌市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置于农业农村发展大局之中,作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取得积极进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17%。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水这一现实,浙江省天台县采用疏堵结合、种养结合、奖惩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力控农业面源污染,助力“五水共治”。目前,该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76%,化肥、农药销售和使用量明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业生态进一步改善,“五水共治”成效初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