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土壤持续干旱胁迫下,研究了杨树品种‘2025'及其2个芽变品种‘全红杨'、‘中红杨'当年生嫁接苗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关系,并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持续,三者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大,‘全红杨'始终高于‘中红杨'和‘2025'。三者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总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可溶性糖含量均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与质膜相对透性成显著正相关(1|r|≥0.7),这有利于植株适应干旱胁迫和抗旱能力的获得;‘2025'叶片脯氨酸的变化与质膜相对透性呈显著正相关(1|r|≥0.7),膜系统相对稳定。3个品种各生理指标对照组和处理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抗旱能力为‘2025'‘中红杨'‘全红杨',但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可知:游离脯氨酸是反映3个杨树品种抗旱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甘蔗抗旱性与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抗旱性不同的 3个甘蔗品种的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细胞质膜透性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性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存在极显著差异,都表现出品种的抗旱性越强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越低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没有表现出品种间的差异和一致的变化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叶片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可作为甘蔗抗旱性育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洛麦9133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洛麦9133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的减少,幼苗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呈降低趋势;叶片水分饱和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MDA含量以及叶片SOD、POD活性则均呈增加趋势。说明,在干旱胁迫下,洛麦9133幼苗叶片通过改变内部的生理特性以提高自身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分析甘蔗不同时期及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为甘蔗抗旱性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GT28、GT21及ROC22 3个甘蔗品种为材料,在桶栽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株高和其他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在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长势、叶片水势及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增大;生长势、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在苗期变化幅度较大,而丙二醛含量、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在伸长期变化较明显.不同品种中,以GT21叶片水势、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相对较低,而ROC22株高、细胞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POD活性较高,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稍低于GT21,叶片水势较低.供试3个甘蔗品种的整体抗旱性强弱的排序为GT21>ROC22>GT28.[结论]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明显,苗期与伸长期反复两次干旱胁迫处理没有表现出一致明显的累积影响效应,应用隶属函数法能更加准确全面评价甘蔗品种的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5.
为城市公共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及景观营造寻求抗旱性好的品种提供依据,以正常养护为对照,通过设置停水5 d、10 d 和15 d 3种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的抗旱特性。结果表明:1)相对含水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15d 时,优异、兰肯和午夜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下降25.52%、29.25%和12.39%。2)叶绿素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至15 d 时,优异、兰肯和午夜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38.46%、53.29%和39.29%。3)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品种叶片脯氨酸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干旱胁迫至15 d 时,午夜脯氨酸含量积累最多,为对照的6.03倍;兰肯脯氨酸含量积累最少,为对照的2.80倍。4)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干旱胁迫至10 d 后,午夜的可溶性蛋白显著高于优异和兰肯。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 POD 活性呈上升趋势;15 d 时,午夜 POD 活性最高可达83.1 U/(min·g FW),为对照的1.91倍;兰肯最低,为对照的1.60倍;抗旱性顺序为午夜>优异>兰肯。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均具有一定抗旱特性,午夜抗旱性适应能力最强,兰肯的适应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两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耐旱性品种比非耐旱性品种具有较低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同时具有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重度干旱胁迫下POD活性高于SOD、CAT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聚乙二醇PEG-6000为渗透剂模拟水分胁迫处理马铃薯试管苗,研究马铃薯试管苗在不同强度水分胁迫下的光合能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特性等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增大,马铃薯试管苗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生了不同变化.抗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其中水分胁迫后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脯氨酸含量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大显著增加,且以20%的PEG浓度处理增加最明显,抗旱性强的品种脯氨酸增幅较大;MDA含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急剧增加,植物叶片的质膜透性上升,抗旱性强的品种增长幅度较小;PEG处理后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能维持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油菜蕾薹期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白鹏  冉春艳  谢小玉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8):3566-3576
【目的】针对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上游近几年春季降水偏少易导致干旱的特点,研究水分胁迫对油菜蕾薹期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揭示油菜蕾薹期抗旱机制及抗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的方式,在遮雨网室对两种抗旱性不同的油菜品种中双10号(抗旱性弱)和94005(抗旱性强)蕾薹期进行干旱胁迫,以各性状的抗旱系数研究油菜相关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该区域油菜蕾薹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结果】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两种油菜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RWC、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株高、茎粗、一次分枝数以及单株产量抗旱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与胁迫时间成正相关。其中,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抗旱系数下降幅度与材料抗旱性成正相关,其余指标则与材料抗旱性成负相关。抗旱性弱的材料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率抗旱系数分别呈现出上升-下降与一直下降的趋势,抗旱性强的材料则均为上升趋势。POD、SOD、CAT活性、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相对值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抗旱性强的材料增加幅度高于抗旱性弱的材料;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相对值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对干旱胁迫下的油菜蕾薹期和复水后的成熟期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产量与净光合速率、RWC、叶绿素含量和一次分枝数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细胞膜透性、MDA含量抗旱系数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单株产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率、RWC、叶绿素、RuBP羧化酶、SOD、POD、CAT、细胞膜透性、MDA、可溶性糖、株高、茎粗及一次分枝数划分为第一主成分;将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划分为第二主成分。【结论】第一主成分的各指标(单株产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率、RWC、叶绿素、RuBP羧化酶、SOD、POD、CAT、细胞膜透性、MDA、可溶性糖、株高、茎粗及一次分枝数)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密切相关,在油菜抗旱品种选育时可作为油菜蕾薹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第二主成分的各指标(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则是次要鉴选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3 年生杏树Armeniaca vulgaris 叶片为试材,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 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3 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下, 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m)、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②随土壤水分的降低, 因子间相关性逐渐减弱。③3 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胁迫程度较轻时, 抗旱性依次为:金太阳香白金皇后;随胁迫的加剧, 抗旱性则为:香白金太阳金皇后。表9 参8  相似文献   

10.
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以3年生杏树Armeniaca vulgaris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②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因子间相关性逐渐减弱.③3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胁迫程度较轻时,抗旱性依次为:金太阳>香白>金皇后;随胁迫的加剧,抗旱性则为:香白>金太阳>金皇后.表9参8  相似文献   

11.
草坪草抗旱性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晋纲  戴文  宋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93-1496
从草坪草的御旱性(包括蒸散量、茎叶与根系的适应性)与耐旱性(包括渗透调节物质、光合碳代谢、抗旱锻炼、抗氧化系统)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草坪草抗旱研究的热点问题,并指出当前草坪草抗旱生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下树木的抗旱机理与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严重阻碍树木的生长发育,随着全球干旱化区域的扩大与强度的增强,对水分胁迫如何影响树木的机理研究日趋重要。总结了国内外对树木抗旱性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树木水分生态相关指标的主要研究方法,从树木的形态和解剖特征两方面阐述了树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描述了水分胁迫下树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水分利用效率及活性氧酶促保护系统与渗透调节物质的相应变化,简单总结介绍了几种抗旱造林技术及研究现状,提出了水分胁迫研究的方向和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旱情分析与评估标准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干旱分区,给出了旱情评估方法与标准,最后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干旱分区和旱情等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木本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的形态结构、基础物质、活性氧代谢和内源激素等方面阐述了干旱影响木本植物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重点,为抗旱性木本植物应用于生产以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木本植物的抗旱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旱情态势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余健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7):154-158
旱灾是威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地域性复杂,旱情变化多样,抗旱减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分析中国旱情发展态势及目前抗旱减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农业抗旱减灾科技支撑对策、推进抗旱减灾实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强抗旱管理能力建设及健全抗旱机制体制、完善防旱抗旱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应对中国旱情的防控对策,以期为中国抗旱减灾政策的制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山西省玉米种植生态区为基础 ,应用阿齐的干旱当量方法 ,对山西省 72个县、市1 62 3年次的降水资料和玉米产量资料进行计算 ,归纳分析 ,认为山西玉米产量丰、歉与降水的关键期有密切关系 ,分别为 :夏播中早熟区关键期为 7月 2 0日~ 7月 30日 ,干旱当量为 2 9 9 。春播早熟区关键期为 5月 2 1日~ 6月 2 0日 ,干时当量— 37 8 。春播中晚熟区关键期为 5月 1 0日~ 6月 2 0日 ,干旱当量为 34 0 。根据关键期的干旱频率按级差为 2 5作干旱程度分区。微旱区 (频率指标 0 1~ 2 5 ) ,轻旱区 (频率指标 2 6~ 5 ) ,干旱区 (频率指标 5 1~ 7 5 )。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市50年干旱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50年(1959-2008年)降水资料为基础,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气象干旱标准为依据,运用线性分析法,研究呼和浩特市干旱的变化趋势,发现呼和浩特市干旱存在以下特征:(1)呼和浩特市降水变率大,干旱发生频率高达44.3%,且每年都有阶段性干旱发生。呼和浩特市市区、土默特左旗月、季、年干旱发生频率高于其他地区。(2)冬季干旱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春季。(3)干旱年际变化大,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干旱强度最大,80-90年代中后期降水变率相对较小,为持续少雨期,90年代中期以后呼和浩特市市区、土默特左旗、武川县、和林格尔县降水波动频繁,出现连旱年份,但其强度弱于60年代。  相似文献   

18.
干旱是最常见的环境胁迫之一。在中国,尤其是北方,干旱是农业生产最严重的限制因素。多年来抗旱机理的研究也研究的热点之一,各种抗旱的形态生理指标被提出来,但至今对植物抗旱机理的认识并不深入,提出的抗旱指标也在实际运用中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对植物抗旱机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周仕千  陈张雷  郭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12-21713,21782
[目的]对西南山区3种护坡灌木的抗干旱能力进行研究。[方法]以山毛豆、多花木蓝和黄荆为试材,通过盆栽控水法对其进行4个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研究,对不同含水量土壤中的各植物的叶片保水力、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物观测,得出3种灌木抗旱性的相对强弱顺序。[结论]3种灌木树种抗旱能力大小顺序为黄荆〉多花木蓝〉山毛豆。  相似文献   

20.
对兰科野生引种花卉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多年生苗和实生苗采用控水方式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土壤自然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SOD先升高后降低。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羊耳蒜实生苗的抗旱性要强于多年生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