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流域是我国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和发展生产的基本单元。结合英国赠款参与式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CWMP),探讨了参与式流域工作方法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的应用,进一步摸索出一条优化的小流域治理模式,推动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管理,使小流域治理管理的模式更加优化,为今后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为类似项目的规划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在示范小流域规划中采取“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方法,强调农户是流域规划的中心和主体。该文介绍了小流域规划中参与式方法,尤其是参与式工具的应用情况。项目实践表明,科学合理地使用参与式方法和工具会使规划更符合当地的发展状况,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参与式农村评估(PRA)是一种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其核心是外来者与当地人之间相互沟通和对话的过程。通过在项目区采用PRA方法与理论,分析了参与式小流域治理管理规划过程,结果表明:PRA方法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使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规划的整个过程,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并且有助于整个流域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为小流域治理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平凉市实施参与式小流域规划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管理就是赋权于利益相关群体的社区或农户,让他们拥有项目决策、选择、管理、治理、监督、收益、监测的权利,它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建设项目管理方式。以2006年平凉市实施的英国赠款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的具体规划为例,介绍了如何做好参与式管理的体会,指出了参与式小流域规划的不足,认为学习国外经验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谢艳芳  贺林  杜卿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253-254,258
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是一个着重理念创新的项目。本文在介绍项目目的以及项目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叙述了示范小流域的设立目的和选择标准;着重阐述了小流域规划过程,突出了参与式的特点,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彩红外航片解译和补充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及地块特性因子基础上,利用微机建立小流域土地资源数据库,进行土地资源的统计、检索和评价,并按线性规划的方法进行多方案、多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计算,采用CAD技术绘制规划图,使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工作系列化、程序化,从而提高了规划工作自动化程度、规划质量和速度,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了一套科学、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改善和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是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以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恢复生态、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渭北西部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为例,对陕西千阳县冉家沟小流域进行生态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生态类型的评价、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优化及土地利用的生态设计与规划等。  相似文献   

8.
农户参与式治理是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针对农户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西省农户参与式治理流程,并从完善农户参与制度和创新农户参与式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探索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综合管理,可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初步提出 4个工作研究部分 ,首先要进行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明确小流域在不同位置上的功能差异和存在的问题 ;其次根据小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 ,采用土地适宜性评价 ,研究小流域的自然适宜性 ,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分析小流域农业经济发展优势 ,确定其最佳农业产业结构和具体的优化目标 ;再用目标规划确定其数量结构 ;最后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确定其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最终将最大限度地使小流域土地得到优化配置 ,功能与潜力得到发挥 ,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参与式小流域综合管理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经历了几十年不断发展、总结、提高的过程,总结出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经验。随着水土保持工作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水土保持投资不断增加,但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以及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下,如何更好地总结、创新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模式,是广大水土保持工作者和业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挑战。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通过在示范小流域中引进参与式方法和推行社区主导式的项目实施管理,开展了"参与式小流域综合管理"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英国赠款中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参与式理念引入到项目的规划与实施中,充分体现了农民在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农民的能力建设、尊重乡土知识和保障各方的利益分享,其参与式理念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为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land‐management systems in the highlands of N Thailand, detailed knowledge about soil distribu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is a prerequisite. Yet to date, there are hardly any detailed soil maps available on a watershed scale. In this study, soil maps on watershed level were evaluated with regard to their suitability for agricultural land‐use planning. In addition to common scientific methods (as underlying the WRB classification), participatory methods were used to exploit local knowledge about soils and to document it in a “Local Soil Map”. Where the WRB classification identified eight soil units, the farmers distinguished only five on the basis of soil color and “hardness”. The “Local Soil Map” shows little resemblance with the detailed, patchy pattern of the WRB‐based soil map. On the contrary, the “Local Soil Map” is fairly similar to the petrographic map suggesting that soil color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arent material. The farmers' perception about soil fertility and soil suitability for cropping could be confirmed by analytical data. We conclude that integrating local soil knowledge, petr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of local cropping practices allows for a rapid compilation of information for land‐evaluation purposes at watershed level. It is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build a base for regional land‐use planning.  相似文献   

13.
朱溪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溪河小流域属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小流域,研究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流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S”技术,应用FRAGSTATS 3.3软件,分别从斑块类型水平及景观水平,对朱溪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流域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偏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耕地、园地等受人类干扰程度较大的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较高,但无明显破碎化现象,流域景观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14.
水库集水区分区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库建设必须与其上游集水区视为一整体,参照其下游河流环境与社会需求,予以通盘综合规划。水库集水区乃水库之水源与泥砂之生产地,作者就水土资源观点提出分区管理构想,藉生态规划手段。调整不当的土地利用,恢复集水区原有风貌;透过有力的环境管理,使水库集水区成为自然度高的宁静开放空间,万物共生,人类可以休闲欣赏,而不是开发破坏。  相似文献   

15.
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自2004年3月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围绕项目目标及有关各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具有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成果。该文简要介绍了项目所取得的主要创新经验,包括在水土保持、流域治理项目中应用参与式工作方法,强调可持续生计途径,倡导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推行社区主导式的管理和发展模式,以及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价体系等。通过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的实践可以证明,这些创新性的作法,对于今后水土保持等类似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对于调动农民主动参与、提高资源和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项目的扶贫效果,实现水土保持和流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田、林、路、渠综合治理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在我国水土保持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学科体系。通过川陕"长治工程"中期评估考察,分析"长治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色与创新,并据此讨论我国水土保持学科的性质与定位。水土保持学科无论从法律地位还是学术地位,均应归属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范畴,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科的本质区别在于,水土保持更具有突出的生产功能。现阶段水土保持学科仍应首先赋予其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江河,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民生活质量的内涵,并努力使之与农村生态建设结合,以不断深化和丰富其内涵,同时应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饮用水水源地水土保持等方面拓展其学科外延。  相似文献   

17.
参与式流域规划中相关利益群体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示范工程参与式规划》为例,阐述了相关利益群体参与流域规划的重要性,介绍了不同相关利益群体在规划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职责,并为相关利益群体参与流域规划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参与式方法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是当今世界各国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而参与式方法的推广和运用,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对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区参与式流域治理的应用与实施效果分析,探索参与式方法在我国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运用半结构访谈和问题树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找出制约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水土流失项目的开展以及不同治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参与式流域治理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纸坊沟流域黄土丘陵区土地生产力变化与生态环境改善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该文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为研究区,系统分析了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土地生产力变化与生态环境改善间的关系及政策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由于林草植被在控制水土流失方面的特殊作用,林灌草用地与农耕地间的相互转化,是导致流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在1958年,由于植被的彻底破坏,流域不仅土壤侵蚀剧烈,而且土地生产力也为历史最低水平,生态环境极度恶化。随着林草植被的恢复,尤其是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土地生产力的变化切相关。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均最小耕地面积,大大缓减了由于人口增长而引起的农耕地的扩张,间接促进农耕地向林草等生态用地的转移,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政策可以通过新技术的推广等提高土地生产力进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政策也可以通过直接的实物补贴等对土地利用结构产生影响,如退耕补贴。政策途径的选择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