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与渔业》2009,(12):45-45
病名: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 又叫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白体病、白尾病。钱冬等(2003)报道,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的病原是诺达病毒;姜兰等(2002)报道,病原是木糖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2.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又称白尾病(WTD),是由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危害罗氏沼虾苗种,以急性死亡、病虾肌肉呈白斑或白浊状为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疾病。  相似文献   

3.
钱冬 《渔业现代化》2003,(2):25-25,16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疾病 ,有的地方又称白体病、白尾病等。主要危害罗氏沼虾苗种 ,发生于虾苗淡化后至放养到池塘 3~ 5周内。病虾表现为肌肉出现白斑或呈白浊状 ,可在较短时间内大量死亡 ,特别是高密度育苗池内 ,死亡率高达 40 %~ 90 %。该病最早于 1 996年前后出现在广东、广西一带 ,以后迅速传播到江苏、浙江等地。 2 0 0 1年起 ,该病在各主要罗氏沼虾苗种场广泛流行 ,2 0 0 2年更是呈蔓延趋势 ,成为罗氏沼虾养殖业的主要威胁。1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的诊断由于该病近几年刚刚在我国流行 ,病原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进展 ,…  相似文献   

4.
随着罗氏沼虾养殖年限的增加,养殖技术不断进步,放养密度及单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虾病不断增多,发病频率不断加快,病情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频繁暴发的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给罗氏沼虾生产(尤其是育苗期)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为此,我们于1999年起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对该病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始见于1994年。1994年,广东、广西两省区的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迅速扩大,而本地的虾苗市场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为解决供…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虾类肌肉白浊病易感染的罗氏沼虾、凡纳滨对虾、中国对虾进行了分析。从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环境因素方面,总结了近十几年来虾类肌肉白浊病的病原和病理特征。归纳了虾类肌肉白浊病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罗氏沼虾苗种生产业已成为湖州市渔业生产中的一大产业,湖州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罗氏沼虾育苗基地之一。在1998年及从2001年至今,我市一些育苗企业在青苗生产中相继发生了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使育苗企业及养殖户蒙受了重大损失,成为今后罗氏沼虾生产最大的障碍。本文回顾该病近几年来在我市的发生情况、初步分析相关因素及今后应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供广大育苗单位、养殖户及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在以往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苗种肌肉白浊病病毒致病性的基础上对病毒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病虾除菌过滤液以1:50和1:250浸泡感染可复制出典型的症状,病毒对氯仿抵抗;用PEG法浓缩病毒后,35000r/min超速离心部分纯化病毒,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直径24nm的球形病毒颗粒,无囊膜,此外还观察到大小为14nln的病毒粒子;采用Trizol试剂对病毒进行了核酸提取,电泳结果发现有4条核酸条带,分别为3.0kb、1.3kb、0.8kb、0.75kb,对RNA核酸酶、S1核酸酶敏感,对DNA酶抵抗.为单链RNA病毒。用罗氏沼虾诺达病毒核酸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探针可与提纯核酸及病虾样品匀浆液反应,Southern杂交表明3.0kb、1.3kb条带分别属于诺达病毒的RNAl和RNA2。对不同的发病样品进行了核酸电泳,4个典型症状的样品均存在诺达病毒条带,2个样品还存在小病毒核酸。上述结果表明,诺达病毒是引起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的主要病原。14nm小病毒与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中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的病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得到大面积推广养殖的原因与该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和产量高等优良性状有关,但近年来病害问题随着罗氏沼虾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日趋严重,特别是肌肉白浊病(M.rosenbergji muscle Gonorrhea)的大面积传播使得广大养殖户对该品种的养殖前景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长三角地区开展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成虾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所采集病样按其症状分为肌肉白浊病(以上海和浙江病样为主)、蓝体病(以江苏病样为主)、红体病(以浙江病样为主)三类.从采集的罗氏沼虾病样中分离到优势细菌11株,人工感染健康罗...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重  邓国成  姜兰 《淡水渔业》2001,31(5):34-36
1 流行情况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始见于 1994年 ,是年 ,广东、广西两省区的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迅速扩大 ,而本地的虾苗生产却很不顺利。虾苗市场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为解决供求矛盾 ,广东的部分业者率先从泰国等地进口罗氏虾苗甚至虾苗幼体供应国内市场。罗虾白浊病的病例首先发生在泰国引进的虾苗中。此后 ,该病逐步在国内的广大罗虾养殖区和虾苗繁殖场中流行。流行面积逐年增大 ,发病程度日趋严重。 1999年的 4~ 5月间出现一个明显的暴发期 ,2 0 0 0年产区病情有所缓解 ,但到了 2 0 0 1年病情再次暴发性流行。白浊病的感染对象以虾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