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17,(18)
<正>蛹虫草为子囊菌门,肉座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学名为Cordyceps militaris,又名北蛹虫草,有地区亦称为蛹虫草,一般把活体虫蛹培养的北虫草称为蛹虫草,多感染鳞翅目昆虫的蛹。蛹虫草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资源发现研究历史超过170年。蛹虫草由子座(即草部分,又称子实体)与菌核(即昆虫的尸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冬季其寄生虫体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收营养,最后寄主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生出子实体,形式  相似文献   

2.
民间所说的冬虫夏草,一般是指冬天是虫,夏天能长出草来的即是冬虫夏草.其实并非如此.在我国,冬天是虫、夏天是草的虫草就有60多种,但其中只有一种才是真正的冬虫夏草.它是由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所形成的子座(即草)与菌核(即幼虫的尸体)形成的复合体.这是一种极其名贵的中药材,以全草入药,味甘性平,可保肺肾,补精髓,化痰止咳等功效.  相似文献   

3.
1.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药食兼用的真菌,在我国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传统补品,驰名中外.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冬虫夏草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虚喘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等症.冬虫夏草是虫草菌寄生在虫草蝙蝠蛾幼虫体上的虫菌复合体,产地特殊,它的生成长期不为人们所认识.近十多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产地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艰苦野外定点调查,获得了极其宝贵的资料,为产地人工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冬虫夏草自然生长在海拔3500~4700米的高寒草甸地带,产区日平均气温为0~23℃,地表以下20厘米土层深处温度为5~7.5℃,空气相对湿度50%~70%,土壤湿度40%~60%.蝙蝠蛾幼虫生活在5~25厘米的土层中,以珠芽蓼的块根为主要食物.我国的自然产地有青海、四川、云南、甘肃、西藏等. 目前冬虫夏草在低海拔地区已培育成功.浙江农大将康定的蝙蝠蛾引到杭州,在室内进行人工饲养,获得了多代继养和大量繁殖的好结果,接种虫草菌后,子座生长正常,得到真品冬虫夏草.这种全人工培育方法,为扩大异地人工培育提供了经验.一般农户可利用当地高山、岩洞、地洞、人防工事的低温条件达到生产目的. 2.蚕虫草蚕虫草是以家蚕幼虫为寄主培养而成的虫草,其菌体所含的各种药物与营养成分与冬虫夏草相差无几.且蚕比蝙蝠蛾幼虫容易饲养,来源广、成本低,适合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 3.虫草菌丝大量的研究表明,利用深层发酵生产的虫草菌菌丝与天然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而毒性比天然者小,为用菌丝代替冬虫夏草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浙江、湖南几个厂家利用菌丝开发的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几种药物,经销国内外.深层发酵需要发酵设备,比较适合中小企业采用. 4.纯草纯草是指冬虫夏草的"草",即子实体或子座.据研究,纯草与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相同,药效成分虫草素、虫草多糖、甾醇等含量优于天然虫草、且毒性小.目前培育纯草有多种配方:一种是含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采用瓶栽培育,接种虫草菌后,培育6个月,便可长出子座,其外形与野生子座完全相似.另一种培养基是用蒸熟的大米或玉米作主料,加少许辅助料配成,将纯菌种接入灭过菌的培养基上,在24~26℃条件下培养,能获得完整的子座.此法培养纯草投资少,生长期短(约2个月),产量较高,一般家庭就可以培育成功.此产品已在上海嘉定区批量生产. 5.蛹虫草是目前国内开发虫草的重点项目.以鳞翅目蚕蛾科家蚕的蛹作寄主培育而成.全国养蚕区均可生产.蛹虫草经过中国药科大学药性分析确证,含有大量的虫草酸、虫草素、18种氨基酸、20多种微量矿物元素和多种生物碱.经上海医科大学、苏州医学院的药理、临床试验,蛹虫草具有镇静消炎、止血化痰、补精髓、抗肿瘤、抗缺氧等功效,对肾炎、肝炎、肿瘤、哮喘、神经衰弱等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局熊谱成邮码:413002)  相似文献   

4.
冬虫夏草是虫草菌的子座(棍棒状,上端膨大)及其寄生蝙蝠蛾幼虫尸体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野生虫草的子座芽作为分离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适宜的虫草菌丝生长的基础培养基,从僵虫头顶切下洗净的子座芽分离成功率达65%以上。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状况为参照标准,对虫草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确定其最适应生长的温度、pH值。结果表明,虫草菌属于典型的喜偏低温型真菌,在18-20℃下长势良好,最佳pH值为5.5,为了开发利用这一野生食用菌资源,我们对虫草进行组织分离试验。  相似文献   

6.
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又名布袋虫,属鳞翅目昆虫.它有秋季做茧化蛹越冬的生活习性.为了寻找秋季栽培蛹虫草原料代用品,即活蛹、我们利用大袋蛾蛹进行人工栽培试验,经过几次重复初步掌握了蛹虫菌在大袋蛾蛹上生长的一些环境因子.1 试验材料 南、北蛹虫草母种,大袋蛾活蛹.2 菌丝培养 利用大米培养基,在罐头瓶中培育健壮南、北蛹虫菌菌丝.当菌丝布满培养基表面后人工接种.3 接种培养 把从野外采集来的大袋蛾活蛹,从茧袋中取出,经表面消毒后进行人为撞伤.立即将撞伤后的活蛹在无菌环境中移入长满蛹虫菌菌丝的罐头瓶中,在19℃的条件下全黑暗培养,3d后菌丝从撞伤处感染,25d后菌丝长满蛹体.进行散射光刺激.3~5d后菌丝变为桔黄色,并伴有吐黄水现象.两个月后在蛹体上长出子座(一般粗1cm.高1.5cm).后来气温突然升高,因没有调控设备终止培养.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虫草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大型真菌,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实现蛹虫草的工厂化生产,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揭示了温度对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菌丝长势、菌丝转色、子座分化、子座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最大时的环境温度为22.7℃,转色的最佳温度为20.2℃,子座分化的最佳温度为18.1℃;在人工栽培时,适宜的发菌温度为15~18℃,子座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4~17℃。该研究结果为蛹虫草规模化生产的环境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云南采集具有冬虫夏草子座的虫草蝙蝠蛾幼虫体(僵虫)上分离得到蝙蝠蛾拟青霉新种(Paecilomyces hepiali Chen et Dai.sp.nov.)并进行了培养和形态学研究。蝙蝠蛾拟青霉的形态非常接近棒束拟青霉,但两者的分生孢子形态和量度不同,而且该种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的幼虫上,故定名为蝙蝠蛾拟青霉。本文报道该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北虫草在药用价值、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可与野生的冬虫夏草相媲美,因而吸引很多的科研工作者对栽培方法进行探究.本文就搔菌一环节对北虫草生长做了认真细致的试验,得出如下结论:搔菌可以更好的促进菌丝转色,缩短出草周期,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边草"和"不出草"现象的发生,使虫草子实体生长的更加茂密、整齐。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虫草菌的产业化生产,以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虫草菌菌株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速率及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虫草菌菌丝体在大米与马铃薯天然培养基中生长速率较快,分别为0.16和0.17cm·d~(-1);在15~30℃时菌丝均可生长,其中以20℃生长速率最快,可达0.21cm·d~(-1),光照对菌丝生长不利。虫草菌菌丝体在大米及马铃薯培养基中,培养25d后均可形成子实体,且菌丝转色及子实体形成均需光照,以20℃对子实体形成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用技术》2003,(3):18-18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生蝙蝠科昆虫虫草蝙蝠蛾的幼虫尸体之复合体,主产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以干燥复合体入药.  相似文献   

12.
正蛹虫草为子囊菌门肉座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与冬虫夏草同属异种。目前,蛹虫草主要用在餐饮业和医药保健方面,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近年来,蛹虫草的人工栽培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不同培养介质处理对蛹虫草的菌丝、子实体生长等方面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常规瓶栽蛹虫草工作量大,  相似文献   

13.
对安徽省3个不同地区竹林样地的虫草及虫生真菌进行了野外采集和调查,发现安徽省竹林中分布的虫草分别为多座线虫草(小蝉草)Ophiocordyecps sobolifera、大蝉草Cordyceps cicadae、拟细线虫草O.gracilioides、一种线虫草O.sp.;主要虫生真菌分别为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细脚棒束孢I.tenuipe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柱孢绿僵菌Metarhizium cylindrosporae。其中蝉棒束孢最多,在3个地区竹林中均占60%以上。竹林中主要寄主为蝉若虫,在3个地区竹林中均占80%以上。并且对竹林中蝉棒束孢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周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蚕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野生北冬虫夏草菌种为接种材料,以家养的活体桑蚕蛹为寄主,研究了蚕蛹虫草菌种制备、接种、发菌至出草的人工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接种前削去蚕茧后放置2d,可有效去除病蛹及生命体征弱的蚕蛹,能在源头上控制污染;接种的蚕蛹虫草液体菌丝的活度越高,接种后的蚕蛹僵化越快;接种部位选择蚕蛹翼翅正后方与第3环节交叉点,易操作且蚕蛹体液和菌液不易溢出;菌丝完成营养生长后,给予300lx光照和10℃温差刺激(300lx光照22℃培养14h,黑暗13℃培养10h为周期)培养7~10d能有效促进蚕蛹虫草菌丝转色和子座的形成,在此条件下出草率达98.5%,虫草平均鲜重达1.25g。  相似文献   

15.
一株纤溶酶产生菌——蛹虫草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虫草菌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 (Ascomycetes),粪壳菌亚纲(Sordariomycetidae),肉座菌目 (Hypocreales),麦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虫草菌属(Cordyceps),是一种虫生真菌,在民间常被称为冬虫夏草.药理学研究表明虫草菌在增强免疫力[1-3]、抗细菌[4]、抗肿瘤[5]和抗真菌[6]等方面具有良好功效.  相似文献   

16.
正蛹虫草(Cordceps milharisc(L)Linr)又称北冬虫夏草,属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天然虫草资源十分匮乏,半人工栽培生产周期长,技术不易掌握。通过液体深层培养法可获得与天然虫草化学成分相近的菌丝体,还可获得次生代谢产物,还能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所以,通过液体发酵培养虫草菌丝是获得虫草产品的重要手段,现将碳氮源对蛹虫草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四甲基戊二酸在蛹虫草菌体生长中的影响规律。【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对象,建立各浓度下四甲基戊二酸与蛹虫草各生理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探究四甲基戊二酸在蛹虫草生长中的影响。【结果】四甲基戊二酸可促进菌丝的生长、提高子座的产量、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子座的长度与直径。【结论】四甲基戊二酸不仅能促进菌丝生长,而且可提高子座产量。  相似文献   

18.
对安徽省分布的布氏虫草Cordyceps brongniartii及其无性型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柱形虫草Cordyceps cylindrica及其无性型紫色野村菌Nomuraea atypicola、牯牛降异虫草Metacordyceps guniujiangensis及其无性型柱孢绿僵菌近似种Metarhizium aff.cylindrosporum、根足线虫草琅琊山变种Ophiocordyceps heteropodavar.langyashanensis及其无性型根足被毛孢Hirsutella heteropoda、腮金龟线虫草O.melolonthae、蜻蜓线虫草O.odonatae、蝼蛄线虫草(朝鲜虫草)O.gryllotalpae和草剃虫草Cordyceps kusanagiensis等20个虫草及其相关真菌种类重新整理发表,其中腮金龟虫草为中国大陆首次报道;同时,纠正了蜻蜓线虫草原始描述中的错误。鉴定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虫生真菌研究中心(RCEFAAU)。  相似文献   

19.
以优质蛹虫草(Cordycps militaris Link)液体菌种为栽培种,分别以12、16、20、24、28℃5个不同温度处理对蛹虫草的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主要生长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通过比较各温度处理的菌丝及子实体形态、色泽、生长趋势、产量、质量的变化,并以实际栽培产量及商品性能为主要指标,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适宜培养温度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分别为16~20、20~24、20、20℃时,蛹虫草各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优良,生产周期较短,出草产量较高。说明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对温度十分敏感,实行变温管理是提高蛹虫草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品种一、金地蛹虫草1.品种来源1998年从四川采得野生蛹虫草,经孢子分离培养、筛选获得与野生亲本存在较大差异的菌株,经生产试验确认为农艺性状优异的新菌株。2.特征特性菌丝绒毛状,洁白,生长后期转变成为橙黄色,子座金黄色,7~12厘米长,生长周期35~40天,出草最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