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景观农场金光菊矮化与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农场金光菊是一个新重瓣花品种,作为盆栽必须控制高度.研究了在不同的生长阶段(10,15和20片真叶时)施用嘧啶醇、多效唑和比久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盆栽景观农场金光菊矮化和开花的影响.研究表明,浇灌质量浓度为4mg/L的嘧啶醇和多效唑溶液1次和2次均明显地矮化了植株,而喷施质量浓度为5000mg/L的比久溶液却没有明显效果.不同生长阶段施用的效果不同,当植株有10片真叶时施用的矮化效果最好.不同施用次数的效果不同,施用2次的植株明显比施用1次的矮.植物生长调节剂没有明显减少植株的茎节数,但都明显地缩短了茎节间的长度.不论施用何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株的叶片数、花朵数以及花的大小均没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B9对菊花生长与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以菊花“彪马”作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B9(比久)对菊花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B9对菊花“彪马”株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递增抑制作用加经,在250ppm和350ppm处理区出现茎粗超过对照,250ppm处理植株出现最多叶数而其它处理都比对照少。所有处理中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4.78%,15.14%和17.43%,从而提高了光合效率,说明B9可促进节间缩短,使茎杆矮壮,坚实,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3种矮化砧木做中间砧嫁接早金香梨,进行矮砧嫁接树矮化效应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研究.[方法]根据公式计算致矮系数;分别采用凯氏法、钒钼黄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测定N、P、K含量,Ca、Mg、Fe、Zn含量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结果](1)3个矮化砧木对早金香梨嫁接树均有显著的致矮作用,致矮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中矮2号> 82-5>中矮1号;(2)早金香梨嫁接树叶片中,被测矿质元素均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其中,中矮1号、82-5做矮化砧的嫁接树叶片中,N、Ca、Mg、Fe含量均表现升高的趋势,Fe分别升高了66.5;和53.6;;而中矮2号做矮化砧的嫁接树叶片中,所测定的矿质元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K和Ca的降低程度均超过了10;.[结论]中矮2号为矮化砧木类型,82-5、中矮1号为半矮化砧木类型;中矮1号、82-5矮化中间砧能促进嫁接树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对Fe的吸收,而中矮2号矮化中间砧作用相反,需增施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张永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14-11715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抑制素对木芙蓉长势的影响,从而优化培育矮化木芙蓉品种。[方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抑制素80%国光比久、98%脱落酸、15%多效唑、50%矮壮素、98%青鲜素等对木芙蓉株高、节间距、根茎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不同植物生长抑制素对木芙蓉的长势以及观赏效果有一定的作用,能起到矮化效果。[结论]对木芙蓉矮化效果最好的是多效唑。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用于我国传统的盆栽菊花,其矮化效应比近几年推广的比久(B-9)更显著,以适宜的浓度处理菊花未发现明显的药害,多效唑适合用于要求保持品种固有形态特征及注重整株姿态的标本菊,对以花大、茎矮取胜的案头菊更具有特殊意义,也适宜于其它栽培方式的菊花。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叶红草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多效唑(PP333)、比久(B9)和6-苄基腺嘌呤(6-BA)喷施大叶红草,探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叶红草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不同程度地对大叶红草产生矮化作用,表现为抑制植物株高、茎间长、叶长、叶宽;PP333和6-BA使茎增粗;3种调节剂处理均提高了大叶红草的呼吸速率和叶绿素、花青素、可溶性糖的含量,PP333和6-BA使大叶红草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3种生长调节剂中,PP333对大叶红草的矮化效果最佳,而6-BA对大叶红草生理变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日光温室秋茬番茄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日光温室番茄种植密度、留果穗数、种植行距对番茄茎粗、始花节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番茄茎粗和始花节位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种植密度>留果穗数>种植行距;影响番茄产量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留果穗数>种植密度>种植行距;产量最高(144270 kg/hm2)的栽培技术组合为种植密度60000株/hm2,留4个果穗打顶,种植行距80 cm,较对照增产21.62%。同时日光温室番茄密植矮化栽培可使番茄提早集中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谷子矮化处理对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谷子抗倒伏能力,研究矮化处理对谷子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早期喷施矮壮剂能显著降低株高、鲜重,缩短节间长度,提高茎秆抗折力、根重及茎粗等指标,从而增加倒伏指数和倒伏系数,并且产量没有明显降低。矮化处理能显著提高谷子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缩节胺对无患子的矮化效果。[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对无患子进行喷洒试验,通过测定其株高、节间距、出土茎粗、叶面长、叶面宽、单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探索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对无患子矮化效果。[结果]浓度为2 g/L的缩节胺喷施处理对无患子株高的矮化,茎粗的增加,节间距的缩短,单叶面积的减小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作用,能有效地控制植株纵横生长,达到植株矮化的效果。[结论]2 g/L缩节胺为无患子矮化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0.
植物株型的矮化调控是遗传育种的一项热门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植物矮化机理、矮化基因、矮化遗传育种等均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黄瓜、番茄、南瓜等园艺作物均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矮化研究体系。矮化植株株型紧凑、冠幅小,能够有效提高抗倒伏能力,在生产实践中具有管理便利的优点,因此矮化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激素调控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矮化调控手段,植物激素通过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改变节间长度和数目,从而调节高度,达到矮化植株的效果,常用激素有赤霉素、油菜素内酯、生长素、乙烯等,这些激素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矮化突变体的形成有关,且各种激素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综述了禾本科、茄科、葫芦科等植物矮化基因的研究现状,激素调控下矮化突变体的形成,矮化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矮生性状分子机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植物矮化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矮化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选择应用苹果矮化中间砧提供科学依据,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矮化中间砧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H5和SH38为中间砧的红富士苹果,果实内在品质包括果实的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糖酸比值以及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以M26为中间砧的;从果实着色级数、色调级数、果面光洁度级数来看,以SH5为中间砧的红富士苹果,果实极显著优于其他中间砧的,以B9和M26为中间砧的红富士苹果果实相对较差,而中间砧SH38的果实也优于以B9和M26为中间砧的;从果实大小来看,以SH5为中间砧的果实最小,而以B9为中间砧的果实最大。  相似文献   

12.
PP_(333)、CCC、B_9对盆栽小报春矮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效控制盆栽小报春的株高、抑制徒长、防止花葶倒伏,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比久(B9)对盆栽小报春进行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小报春都有矮化作用,矮化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PP333、B9、CCC,PP333土施比叶施效果显著,CCC叶施比土施效果显著,B9土施与叶施效果相似,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对小报春的花葶高度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小报春的花径、着花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考虑,处理CCC500mg/L盆内土施的效果最佳,不仅促使小报春的株型明显矮化、抑制花葶徒长,而且不影响花径大小和着花量,使叶片颜色加深,大大提高了小报春的盆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B9和CCC对菊花生长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菊花矮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菊花喷施不同浓度(500、800、1000、1200和1500 mg/L)的B9和CCC,研究B9和CCC对菊花生长、开花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当B9浓度大于1000 mg/L或CCC浓度大于1200 mg/L时,菊花的株高、分枝数和叶片数显著减少,矮化效果明显;B9和CCC都可使菊花的开花期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喷施B9和CCC后菊花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叶色加深,光合效率增强。[结论]1000 mg/LB9和1200 mg/LCCC在改善菊花株型,提高其观赏价值和生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用 D_2与19个中高杆小麦亲本杂交 F_1代研究表明:D_2对中高杆亲本有普遍的 F_1代致矮能力,其致矮力随高亲株高增加而增强。D_2对高亲株高的致矮力主要表现在下部三个节间,上部两节间缩短较少,故可提高 F_1代的株高结构指数。D_2与矮变1号、大姆指矮 F_1致矮力表现顺序为:矮变1号>大姆指矮>D_2。将 D_2的 F_1代致矮性引入杂交小麦育种体系,可望恢复系株高在82.6±10.3cm 时,F_1代株高降低至70.7±6.1cm 的高产小麦株高区间。  相似文献   

15.
利用赤霉酸敏感性测定和系谱追踪方法,对河北省历年来培育的主要冬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70.8%的品种的矮秆基因来自农林10号;22.2%的品种的矮源为赤小麦;6.9%的品种的矮源为郑引1号。52.4%的河北省定名品种的矮秆基因来自赤小麦。部分品种的矮源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及其SSR指纹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纤维品质,推动棉花生产的全面机械化和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M系苹果矮化砧木与砧穗组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江苏省丰县的M系苹果矮化中间砧(基砧为八棱海棠)M26、MM106、M9,以及矮化自根砧MM106、M7富士苹果园进行了调查,从树体的生长发育、枝类的组成、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除M9中间砧外,其余矮砧嫁接的富士苹果树均是比较适宜的优良砧穗组合.此外,还指出了江苏丰县苹果矮砧密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  相似文献   

18.
近等基因系法对小麦显性矮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开拓小麦育种新矮源,克服自小麦矮化育种“绿色革命”以来,仅使用Rht1、Rht2、Rht8等少数几个隐性矮源的局限性,为选育高度集约化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条件。【方法】将国内外已定名的5个显性矮源Rht10、Rht3、Rht12、Rht21、奥尔森矮(Olesen dwarf)和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培育与征集的7个致矮力弱的显性矮源回交导入4个中、高秆(85~105 cm)轮回父本品种(BC4F1),建立了4套矮秆基因的近等基因系。2005~2006两年,在非竞争群体条件下开展了近等基因系的多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矮源及轮回父本遗传背景两个主因素对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12个显性矮源在本试验统一遗传背景条件下株高为37.9~74.3 cm,显性矮源的株高与其株粒重呈高度正相关(r=0.8884),株高每上升1 cm,则株粒重增加0.24 g。随显性矮源株高的提升、致矮力减弱,其近等基因系的农艺性状得到改善。显性矮源的株高提升到60 cm以上时,即有可能达到和超过中、高秆轮回父本的单株生产力,从而作为新型矮源应用于小麦矮化育种。此外,12个显性矮源具有一致的延迟早熟轮回父本抽穗以及降低轮回父本千粒重的多效性效应,这些不利的多效性效应可以通过轮回父本遗传背景的修饰作用加以改良。【结论】株高在50 cm以下的强致矮力显性矮源,难以直接用于小麦育种,但通过矮秆主基因突变以及特殊遗传背景的修饰等途径可以衍生出株高呈不同程度提升、以致达到70~80 cm理想株高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加强株高提升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的研究是将显性矮源应用于小麦杂交育种的有效途径。推荐株高在60~75 cm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SW07、SW05、女水妖矮、SW02、Rht21用于小麦矮化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