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研究了江西省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不同连栽代数、不同林龄的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除土壤容重趋于增加外,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全氮、速效钾及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尿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均有所降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氮磷钾养分以及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二代杉木林的土壤容重、pH、阳离子交换量和速效磷的含量高于一代杉木林,但土壤全氮、速效钾的含量和酶活性低于一代杉木林;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与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与土壤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生物炭具有改良土壤和节水保肥增产的效应,针对榆林沙土地持水保肥能力低的问题,将滴灌施肥与生物炭相结合,探究生物炭施用量和滴灌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大田试验设置2个滴灌量水平80%ETc (W1)和100%ETc (W2),5个生物炭水平0(B0)、10(B10)、20(B20)、30(B30)和50 t·hm-2(B50),共10个处理,生育期内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碳、土壤水分、速效钾、硝态氮、干物质累积量及产量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含水量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滴灌量增加,0—2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和含水量增大。生物炭的施用仅对生长后期马铃薯干物质累积量促进效果显著,表现为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炭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马铃薯块茎产量随着滴灌量的增大而增大,W2B30处理下最高,为58 263.89 kg·hm-2,但与W1B20、W1B30、W2B20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水分利用效率最...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机制,把握主要驱动因子,以贵州省兴义市三江口镇退耕还林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采样与实验室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通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以不同方式和强度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pH值和碱解氮量主要通过直接作用产生影响,土壤容重、林龄和林下凋落物主要通过间接作用产生影响;土壤含水率直接和间接作用都相对较强;细根量、有效磷量、速效钾量和总孔隙度的影响力较低;各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敏感度依次为:碱解氮量土壤pH值林龄林下凋落物量土壤含水率速效钾量细根量有效磷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讨常绿阔叶林改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白茶Camellia sinensis园后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评价毛竹林和白茶园土壤肥力质量。在浙江省安吉县分别采集并分析了10年生和40年生的毛竹林和白茶园土壤,并与40年生常绿阔叶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土壤剖面的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常绿阔叶林改为白茶园和毛竹林10 a后,各个土层的土壤pH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白茶园和毛竹林的0~10 cm和10~30 cm土层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0年生白茶园0~10 cm和10~30 cm土层碱解氮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26.1 mg·kg~(-1)和11.9 mg·kg~(-1),白茶园和毛竹林0~10 cm和10~30 cm土层的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呈现随种植年限增加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和速效钾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没有显著相关性。根据林地和园地土壤肥力的分级标准,毛竹林和白茶园土壤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属于缺乏水平,而速效磷质量分数属于极度缺乏水平。从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看来,在毛竹林和白茶园的施肥管理中应适当增加有机肥和化肥的用量,以确保土壤肥力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自然火干扰作为泰加林中最主要的自然干扰,影响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研究探讨火烧后随着时间的恢复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旨为火烧迹地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喀纳斯泰加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中度火干扰后不同恢复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中度火干扰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有机碳、全钾、全氮含量则随着火后时间的恢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火烧后达到44年时,土壤有机碳、全钾、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火烧前水平。【结论】喀纳斯泰加林火烧迹地土壤有机碳、全钾、全氮含量在中度火干扰下,随着火后时间的恢复呈逐渐增加趋势。总体而言,表层0~10 cm土壤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及阔叶林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生长量及林下植被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紫色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N、速效K、有效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容重呈上升趋势;随着林龄的增加,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及有效P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杉木人工林则呈降低的趋势。就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化学性质差异而言,在中林龄阶段,土壤pH值及有效P含量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有机质含量及全N含量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阔叶林,速效K含量表现为:阔叶林马尾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在成熟林阶段,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速效P含量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阔叶林杉木人工林,速效K含量表现为:阔叶林杉木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7.
以南亚热带地区红椎和杉木纯林及其不同比例混交的5种林分类型(红椎纯林、杉木纯林及3种不同混交比例的红锥+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在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100 cm土层取样,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林分土壤pH值为3.98~4.65;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pH值和全钾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整体呈减小趋势;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土壤化学性质差异不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各土壤肥力因子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均得出,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肥力呈减小趋势,红椎纯林土壤肥力较好,杉木纯林土壤肥力较差。  相似文献   

8.
在吉林黑土区和辽宁棕壤区设置常规施肥(CK)和肥料减量20%配施生物炭(BC)2种处理,在BC处理的15 cm和30 cm深度土层埋放生物炭(稻壳炭)炭袋。埋放炭袋30、60、180 d后分析炭袋下土壤样品的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棕壤区种植玉米30 d后,BC处理15 cm深度炭袋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CK显著增高;黑土区和棕壤区种植玉米30 d后BC处理15 cm深度炭袋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生物炭对速效氮和速效磷均具备截获作用。黑土区土壤速效氮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硝态氮占速效氮的比值降低,而棕壤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其占速效氮的比例持续到玉米种植90 d时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棕壤上应用生物炭留存速效氮的持效期可达90 d。添加生物炭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可持续180 d,说明生物炭对速效磷的存留效应长达半年。BC处理15 cm和30 cm深度土壤的速效钾含量高于CK,说明生物炭对速效钾有较好的截获和存留作用,效用可达180 d。结果表明,生物炭输入土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并可长期稳定持续性保留养分,进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
辽宁仙人洞典型林分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内阔叶混交林、红松林、日本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赤松林以及栎类林6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有机碳储量、全氮含量、碳氮比(C/N)及有机碳含量与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逐渐降低,且不同土壤层次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15.11~47.07 g/kg;不同林分土壤全氮含量为2.83~11.17 g/kg;不同林分的C/N为9.27~28.23,平均值大小为栎类林红松林赤松林日本落叶松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不同林分0~5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小为针阔混交林(230.64 t/hm~2)日本落叶松(210.46 t/hm~2)阔叶混交林(136.26 t/hm~2)赤松林(122.84 t/hm~2)红松林(97.84 t/hm~2)栎类林(68.55 t/hm~2);在0~10 cm土层,各个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10~20 cm土层,各个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机碳与速效钾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潘伟华  赵月萍  吴家森  颜晓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28-5829,5840
对浙江省临安市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等森林植被枯落物的营养元素及林地土壤肥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含量差别较大,阔叶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氮、钾、镁、锰、锌、铁,杉木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钙,磷在3种植被枯落物中的含量差别不大。8种营养元素在枯落物中的总贮量表现为: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林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非毛管孔隙含量较高,而土壤容重较小;杉木林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铝含量较高,而pH值较低。枯落物中营养元素贮量与土壤容重、交换性酸、交换性铝含量呈负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非毛管孔隙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等氮量的腐熟羊粪和腐熟牛粪配施腐熟油枯作为基肥分别在烤烟移栽前30, 15, 0d施用,研究在有机种植条件下2种农家肥的施用时间对烤烟生长发育、土壤硝态氮含量和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羊粪提前15d,牛粪提前30d施用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和品质,降低烟叶烟碱含量,且施用羊粪有利于提高烟叶的钾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土壤淹水对pH、Eh、Fe及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基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了南方不同酸碱性土壤淹水后,土壤pH值、Eh值、Fe[Fe(Ⅱ)和无定型氧化铁]含量、有效态Cd含量和不同有机质土壤淹水后有效态Cd含量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pH、Eh、Fe变化趋势对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酸碱性土壤长时间淹水后,pH均趋于中性、Eh下降、Fe含量增加;有效态Cd含量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中呈持续下降趋势,分别降低了42%和38%;在碱性土壤中降低了27%,其中淹水前15 d呈增加趋势,淹水15 d后逐渐减少。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淹水后,有效态Cd含量在中高(≥20 g·kg~(-1))有机质土壤中降低78%,且为持续降低趋势;在中低(≤20 g·kg~(-1))有机质土壤中降低了52%,在淹水15~30 d增加,且淹水15 d有效态Cd含量要低于淹水60 d有效态Cd含量。土壤有效态Cd含量随着pH值增大而降低,且变化速率一致,即pH值增加速率大时,有效态Cd含量降低速率也大,反之亦然;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在淹水前15 d随F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淹水15 d后随着Fe含量增加而降低;整个淹水期间,土壤有效态Cd含量随着Eh值降低而降低。综上,酸性土壤和中高有机质土壤淹水后可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碱性土壤淹水时间不低于30 d、中低有机质土壤淹水不超过15 d才能达到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将贵州省天柱县、威宁县、开阳县的土壤同置于开阳县,以田间试验的方式,研究相同气候下不同植烟土壤生物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烟株移栽后30~75 d,天柱粉壤细菌数量表现为递增的态势,真菌、放线菌数量先增后减再增,过氧化氢活性先升后降再升,脲酶活性先升后降,磷酸酶活性持续低水平。威宁砂壤细菌、真菌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放线菌数量先增后减再增,过氧化氢活性先升后降,脲酶活性先平稳后降再升,磷酸酶活性先低水平后急剧上升。开阳壤黏土细菌、真菌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放线菌数量先增后减再增,过氧化氢活性持续高水平,脲酶活性先平稳后降再升,磷酸酶活性先降后升再降。威宁砂壤有效磷含量最高,碱解氮和有效钾含量最低。开阳壤黏土过氧化氢、脲酶及磷酸酶活性均最大,有效钾含量最高。初步研究表明,在烟株生长发育周期内,相同气候下,不同植烟土壤的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动态变化差异较大,进而影响其养分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田试验对施硼肥后土壤库中有效硼含量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0~60 cm深度以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效硼含量逐渐降低。在0~20 cm深度土层中,6月下旬,土壤有效硼含量水平会随着外源施硼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月上旬,土层中有效硼含量水平会随着外源施硼水平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到一定用量时会保持不变。在20~40 cm深度土层中,6月下旬,随着外源硼素水平的增加,土壤有效硼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月上旬为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外源硼素水平高低对40~60 cm土层中有效硼含量影响不明显,9月下旬后对棉田土壤有效硼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玉米秸秆腐解量与腐解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秸秆添加量对石灰性褐土酶活性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腐解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在培养的第45天,腐解量可达45%左右,而45天后腐解速度明显下降。在腐解的前60d,常规秸秆添加处理的腐解速率小于加倍量秸秆添加量处理,而在培养后期处理间腐解速率无差异,且腐解速率均随腐解时间延长而减小。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但不同秸秆量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增大,且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且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接触施肥模式下包膜控释肥料氮素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田间微区试验,研究接触施肥模式下自制的包膜控释肥料(对普通复合肥进行包衣而成,N:P2O5:K2O=28:9:10;25℃水中总氮初级溶出率为0.27%,80 d释放80%,编号YZS80)氮素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测定项目与方法:10.00g鲜土经过50 ml 1 mol/L NaCl浸提过滤后,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比色测定硝态氮,靛酚蓝比色法测定铵态氮:10.00 g鲜土经过50 ml蒸馏水浸提过滤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比色测定土壤尿素态氮;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肥料总氮。试验表明:与普通复合肥相比,YZS80全氮平均约以每天0.4%的速度逐步释放,80 d内全氮释放了约32%;在施肥点垂直向下方向,YZS80处理土壤中尿素态氮含量在45~80 d内30~60 cm土层显著(P〈0.05)增高;硝态氮含量在0~80 d内10~60 cm土层变化幅度小,含量适中(10~100 mg/kg),但45~80 d与0~45d相比显著(P〈0.05)增高;铵态氮含量在45 d之前10~30 cm土层显著偏低(P〈0.05),但45 d之后10~60 cm土层显著(P〈0.05)增高,随时间的延续,硝/铵值逐渐符合作物需求范围;在接触施肥模式下,YZS80处理产生烧根与盐害的可能性以及硝态氮的淋溶流失风险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苹果蒸腾强度和气孔扩散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用盆栽三年生长富—2苹果作试材,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叶片气孔扩散阻力(Rs)以及蒸腾强度(Tr)的影响,证明用LI—1600型恒态气孔计测定Rs、Tr是一种快速、灵敏、生产可行的鉴定植株缺水的方法。水分胁迫对植株的影响包括两个因素,一是缺水程度,二是缺水持续时间。一般在缺水后第二天,Rs就会显著提高,Tr显著下降,如果及时供水,一天后,Rs、Tr便迅速恢复;若继续缺水(持续四天),叶片在中午发生了萎蔫,这时补救较为困难,需要近一周才能恢复;若缺水持续10天,叶片在早上都见萎蔫,Rs、Tr在一周以上尚不恢复,有可能造成永久危害。恢复过程中的植株,对外界尤为敏感,轻微的逆境,气孔会迅速作出关闭反应。土壤含水量与Rs呈负相关、与Tr呈正相关,回归曲线均为变形双曲线,当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时,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Rs迅速下降,Tr迅速提高,当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上时,Rs下降和Tr上升幅度都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18.
设施栽培对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昆明郊区蔬菜、花卉主产县典型大棚土壤进行取样,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盐分、有机质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中以种植6年左右的大棚土壤盐分、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pH则是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缓慢降低。由田间栽培改为设施栽培后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和B/F比值先增加后降低,真菌数量持续增加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降低。研究结果表明由田间栽培改为大棚蔬菜保护地后,设施栽培初期,土壤生态环境较好,种植6~8年以后,土壤盐分累积、养分富集和土壤酸化严重,导致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调,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下降,土壤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9.
土壤铝对林木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孔洞根系生长法、进行铝对杉木和湿地松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铝离子后,活性铝含量明显增加,PH值下降;孔洞中根系生物量与对照比较,虽无明显差异,但均表现出铝毒害症,根中铝含量降低,但钙含量继续升高。这说明铝对杉木和湿地松根系有抑制作用,而钙对铝有拮抗作用。表3参7  相似文献   

20.
NaCl胁迫对扁桃砧木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3种扁桃砧木,进行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石头扁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NaCl胁迫下5,10,20d后随盐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下降,但盐胁迫20d后比其他处理区下降幅度大。脯氨酸含量各处理区随盐浓度的增大而升高,盐胁迫5d和10d后浓度为350mmol/L时达到最大值,20d后各处理区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而且盐浓度为350mmol/L处理区的植株因高盐浓度.处理时间长而死亡。桃扁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盐处理5d和10d后随盐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下降,在300mmol/L时达到最大值,20d后随盐浓度的增加有明显下降。这说明桃扁桃受到一定的盐胁迫时间后才表现出反应。脯氨酸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大而迅速升高,在盐胁迫5,10,20d后均在浓度为350mmol/L时达到最大值。毛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10d和20d后各处理区都出现下降趋势。但20d后各处理区的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差异变化不太明显。脯氨酸含量均在浓度为350mmol/L时达到最大值,而且每个处理区积累的脯氨酸含量比其它两个砧木的pro含量高。5,10,20d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64倍、9.16倍和18.10倍。这就说明蛋白质达到平衡时.脯氨酸急剧上升。通过本研究初步判断毛桃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