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云南48—50支半细毛羊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忠和  浦勇 《中国养羊》1998,18(1):34-37
采取昼夜放牧与放牧补饲相结合两种饲养方法,对云南48—50支半细毛羊育成羊进行育肥试验和产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7月龄是育成羊增重高峰期,放牧组、补饲组该月平均日增重达到174.07g和201.02g;在150d(5~10月龄)育肥期中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18.67g和141.60g(P<0.01);10月龄体重分别达到42.25kg和44.74kg,胴体重分别为19.8kg和21.54kg(P<0.05),均达到国内上等羔羊肉胴体肥度分等标准。屠宰测定和肉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半细毛羊具有产肉性能好、羊肉品质高的优点。该试验还证明,在人工草地条件下,采用昼夜放牧方式可以达到育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肉牛资源和合理利用人工草地,于1991-1994年在大面积建植人工草地的基础上,对贵阳市乌当奶牛场未去势淘汰小公牛进行育肥试验结果是:(1)177头淘尖以牛舍饲育肥,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补给精料,18月龄出栏,平均体重达431.96k头,每头日增重0.72k;(2)14头淘汰小公牛草地地全放牧育肥,15个月零6天出栏平均体重达273.5kg每头日增重0.498kg。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畜大壮”对农区放牧绵羊的增重效果,于1994年8月1日至10月20日进行80天的“畜大壮”增重试验。试验结果:在放牧条件下,试验组羊平均增重8.8kg,较对照组羊多增重5.2kg,增重率提高17.51个百分点,平均胴体重较对照组多2.41kg,每只羊增加纯收入38.6元。  相似文献   

4.
选用长白经产母猪所产仔猪16窝,按28日龄断奶5窝,35日龄奶断5窝,45日龄断奶6窝,分设为Ⅰ、Ⅱ、Ⅲ组,均饲养至60日龄进行猪瘟中和抗体监测。然后三组半仔猪生产性能及对猪瘟中和抗体的影响。结果1组60日龄平均窝重123.6kg,日均增重289g,成活率88.9%,Ⅱ组60日龄平均窝重145.9kg,日平均增重320g,成活率92.6%;Ⅲ组60日龄平均窝重123.6kg,日均增重281g,成活  相似文献   

5.
芦白2号系猪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总产仔数12.25头,60天育成头数9.925头。20天窝重41.33kg,60天窝重197.1kg,育肥期平均增重583.3g,达90kg体重的平均日龄180.9天,每kg增重耗料3.4kg,瘦肉率58.65%。与杜洛克猪杂交,育肥期平均日增重673.4g,达90kg体重平均日龄170.3天,每kg增重耗料3.27kg,瘦肉率6  相似文献   

6.
波尔山羊×宜昌白山羊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波尔山羊冷冻精液与宜昌白山羊杂交,获得杂种羔羊。在湖北省西南部山地丘陵放牧饲养的条件下,5月龄体重达239kg,比宜昌白山羊羔羊的132kg增加107kg,提高811%;平均日增重1384g,比宜昌白山羊的753g增加631g,提高838%,增重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宜昌县山区罗姆尼绵羊秋冬季放牧结合补饲育肥试验于1991.11.4-12.22共48天。混合料主要由玉米(65.5%)和棉(菜)籽饼(30%)组成,当年公羔分成三组,即常规放牧组(ck),补料1组,补料加微量元素2组,平均每只补料200g,各组日增重(g)相应为14.6,66.5,70.8,两个补9料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补料组最高日增重143g,平均每只多增重3kg,是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1、2、3岁阉牛和淘汰母牛)的160头麦洼牦牛,在6~9月进行全放牧、放牧加补饲、放牧加埋植增重剂等项控制性试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草原放牧短期快速肥育特性,头平日增重放牧的为472.9lg,放牧加补饲的为586.46g。不同年龄组补饲的比不补饲的绝对增重分别高5.47、17.08、14.72和12.07kg,补伺更能发挥其肉用特性。埋植1次和2次“畜大壮”的,试期头平均增重分别比不埋植的高16.47和31.82kg。3岁牦牛的综合增重效益最高,日增重达709.07g。相对增重以1岁牛最高,达74.25%,以淘汰牛最低,为25.15%。  相似文献   

9.
1992年冷季(2~4月),在大通种牛场对海福特×黄牛×牦牛幼龄公牛进行61天饲喂尿素试验。在白天放牧、早晚单槽拴系补饲,每日每头补饲1.5kg干草,0.5kg精料的条件下,试验组(5头)每日每头补喂尿素50g(分早晚两次),对照组(5头)不喂尿素。试验结果:试验组平均日增重237.7g,对照组为-11.5g,两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不同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和草地第二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试验研究了6种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及草地第二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牦牛日增重有明显影响,日增重以0.24牦牛单位/hm^2处理组最高,达707.9g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牦牛日增重明显降低。其中,放牧强度对1岁牦牛影响最大,2岁牦牛次之,3岁牦牛再次。试验全期当放牧强度于1.2牦牛单位/hm^2时,增大放牧强度,草地第二性生产力明显提高,当放牧强度高于1.2牦牛单位/hm^2时,增大放牧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人工草地暖季不同放牧方式对牦牛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比较研究了多年生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暖季放牧对犊牦牛生长的影响,结果得出:不同放牧方式下,1岁牛的个体增重差异明显,人工草地轮牧>人工草地连续放牧>天然草地连续放牧,2岁牛的增重不受草地和放牧方式的影响,个体增重、日增重和单位草地面积的增重都高于1岁犊牦牛。  相似文献   

12.
建立犊牛岛,改善犊牛的生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使犊牛的成活率由建岛前的81.2%提高到建岛后的99.28%;日增重由原来的平均529.72g增另到659.12g,提高24.43%;原来满1个月物犊牛平均体重为43.74kg,满6个月龄平均体重为130.35kg,岛内培育的犊牛分别为54.24kg和153.06kg相应提高24.01%和17.42%;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经调查发现云南会泽新街乡肉牛感染肝片吸虫和线虫较为严重,用丙硫苯咪唑驱虫1个月后,每100g粪便的虫卵数平均从4.54个下降到0.78个。通过对32头12~25月龄生长牛和30头2岁以上育肥牛的试验表明,驱虫使12~25月龄生长牛的日干物质采食量(DMI)从5.35kg提高到7.06kg,平均日增重(ADG)从443g提高到637g,2岁以上育肥牛DMI从5.95kg提高到6.99kg,ADG从598g提高到703g。驱虫使生长牛和育肥牛的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平均降低了8.39%,但对各项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引进含1/4APS血液的澳州萨福克种羊,经精心培育,初产母羊产羔率145.78%,成活率95.79%,羔羊生后50d内平均日增重400g,高者达570g。引进8个月来种公羊平均重长15.31kg,种母羊经历妊娠、产羔后平均增重7.05kg。该种羊在细毛羊地区,肉用生产方面是一个较理想的终端父本,目前长岭县正在应用人工授精技术与当地细毛羊杂交,与配母羊达1万只。  相似文献   

15.
新桃源猪杂交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清桂 《养猪》1999,(4):20-21
用大约克、长白公猪与新桃源母猪杂交,测定杂种一代生长与胴体性状。结果表明,新桃源猪与大约克、长白公猪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并以大×桃最好。大×桃组平均产仔 11.5 头,60日龄窝重平均181.06kg,育肥猪日增重705g,料重比3.41,胴体瘦肉率62.21% ,长桃组平均产仔12.33头,60 日龄窝重平均178.91kg,育肥期日增重688g,料重比3.52,胴体瘦肉率61.54% 。因此,大约克是利用新桃源猪生产商品瘦肉型猪的较优杂交父本  相似文献   

16.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151LP料精饲喂育肥猪192天,结果:试验组平均增重116.55kg,日增重607.08g,料重比1:3.86,每增重1kg节约饲料1.91kg,每头猪盈利156.55元,而对照组相应为91.29kg,475.47g,1:5.77和盈利95.38元,在增重和节料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比对照组每头猪多收入61.17元,结果说明,此料精可提高饲料报酬和增加和养猪收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在青藏高寒草地这一特殊生态条件下罗新藏母羊冷季的体重变化规律,为冷季补饲提供基础数据,对成年的罗新藏母羊和9月龄后备羊在冷季(11月1日至4月30日)的体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怀孕母羊平均失重20kg/只,平均111g/只·天,其中以11月1日至12月10日为最高,平均失重149g/只·天;后备母羊失重18.92kg/只,失重率达42.20%,超过怀孕母羊(35.20%),平均失重106.3g/只·天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荒漠和盐碱地建立人工草地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1~1992年,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利用荒漠建立半人工草地86.1hm^2,利用盐碱弃耕地建立人工草地74.6hm^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建植第三年的沙打旺人工草地植被盖度由原来的15%提高至70%~80%,耕层(0-30cm)总盐平均含量由原来的9.3g.kg^-1,下降1.23g.kg^-1,脱盐率达86.26%,在受益期内,160.7hm^2人工、半人工草地可新增牧草360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味精10g/头·日,食盐8g/头·日,经60天饲养,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520.67g(P<0.01),对照组为391.83g。每头猪多增重7.73kg,每头猪多盈利46.18元,结果说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味精和食盐,可提高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增加养猪收入。  相似文献   

20.
1991,1992和1993年每年的9月7日~11月7日分别选用80头2岁春季初产母牛进行断奶和放牧试验。试验设计包括2个断奶处理和2个散牧处理(每个处理20头母牛),放牧处理分为天然沙岗草地和地下灌溉再生人工草地2个处理,断奶处理分为9月7日断奶和11月7日断奶2个处理。9月7日断奶后犊牛在人工草地放牧。食道瘘管牛从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上采食的日粮粗蛋白含量以有机质(OM)为基础分别为7.6%和12.3%,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牧草体外有机质消化率分别为55.1%和61.1%。年度×放牧处理或断奶×放牧处理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1)。不同年度间试验牛有机质采食量差异较大,1991年为7.7kg/d,1992年为10.5kg/d,放牧和断奶处理间有机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10)。人工草地上放牧母牛的增重和体况均比天然草地放牧母牛的好。于奶牛的增重和体况明显优于泌乳牛(P<0.01)。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泌乳牛可维持体重和体况,而天然草地上放牧的泌乳牛体重下降且体况变差。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未断奶犊牛比天然草地上放牧的多增重28.8 kg(P<0.01),比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断奶犊牛多增重34.4kg。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断奶犊牛的增重和天然草地上放牧的未断奶犊牛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10)。研究结果表明:9~10月份干奶牛和再生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母牛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