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油菜是浙江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在三熟制高复种指数的条件下,如何经济合理施肥,以获得油菜稳产高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醒验的宗旨是:通过对油菜田氮化肥用量、氮磷钾配比以及肥料的施用方法等3方面的试验,明确油菜合理用肥指标和油菜合理施肥方法;并根据产量结果与经济性状的关系,明确油菜生产的主攻方向,得到亩产150公斤以上的高产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浙江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在三熟制高复种指数的条件下,如何经济合理施肥,以获得油菜稳产高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试验的宗旨是:通过对油菜田氮化肥用量、氮磷钾配比以及肥料的施用方法等3方面的试验,明确油菜合理用肥指标和油菜合理施肥方法;并根据产量结果与经济性状的关系,明确油菜生产的主攻方向,得到亩产150公斤以上的高产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不同轮作区双低杂交油菜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河南省不同轮作区冬油菜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河南省油菜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丰油10号为冬油菜供试品种,在基追比为7:3的基础上,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产量、农学利用率、养分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并通过一元二次回归方程确定不同轮作区油菜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中,稻油轮作潢川2个试验点达到最高产量的施肥配方为N2P2K3,平均产量为3 204.15kg/hm 2,其经济效益最高,为13 485.5元/hm 2。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平均增收15.33、22.20和22.17kg/kg。因此稻油轮作中磷钾较低地区的最佳施肥处理为N2P2K3,与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结果基本一致。玉米-油菜轮作区南阳试验点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的施肥配方为N1P1K2,产量为2 801.4kg/hm 2,经济效益为12 599.4元/hm 2,相比最高产量的施肥配方N2P3K2,产值减少875.3元/hm 2,经济效益增长472.4元/hm 2。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平均增收4.05、6.07和5.87kg/kg。因此玉米-油菜轮作磷钾较高地区最佳施肥处理为N1P1K2,是获得高产和高经济效益的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烤烟杂种制种的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试验从头季父母本比例、施肥水平等方面对烤烟胞质雄性不育杂种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从杂种种子产量、质量、生产投入和劳动量等方面对头季、二季杂种制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烟草杂交制种父母本比例以1:3较好;在中等肥力田块制种头季以施纯氮195~210kg/hm2较理想;利用头季杂交种收获后萌生的腋芽进行杂种二季制种在提高杂种种子产量,降低劳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田间人工模拟豆磺隆残留土壤的方法进行大田试验,对研究生物肥降解水田残留豆磺隆的剂量,及对土壤和植株中豆磺隆的降解率。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叶龄各处理差异不大,但是残留量1.2μg/kg的处理比残留量0~0.4μg/kg的处理略低;单株分蘖豆磺隆残留量1.2μg/kg的处理比残留量0~0.4μg/kg的处理单株分蘖低1倍左右;生物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有一定影响,当生物肥用量2.0kg/亩30.0kg/hm2时,干物质积累最快,根量最多;豆磺隆残留量1.2μg/kg的处理生育成熟期拖后10d左右,不施生物肥的处理比施生物肥处理成熟期晚2-~3d;豆磺隆残留量相同时,生物肥用量2.0kg/亩30.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随着豆黄隆残留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降低。当豆磺隆残留量0~达到0.4μg/kg时,减产不超过20%;豆磺隆残留量1.2μg/kg时,水稻减产一半左右。总之:生物肥对水田豆磺隆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生物肥用量以30.0kg/hm2最佳  相似文献   

6.
乌江流域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乌江流域主要茶场茶园土壤理化性状、茶叶生化成份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理化性状各不相同,其对应的茶叶品质也不相同。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品质优劣依序为硅质黄壤>砂页岩黄壤>第四纪粘质黄壤>小黄泥>黄棕壤  相似文献   

7.
4种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乌兰布和地区造林植物种的选择、植物配置以及植被建设方面提供更充足的理论依据,本试验在田间持续干旱条件下,研究4种锦鸡儿属植物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狭叶锦鸡儿和荒漠锦鸡儿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锦鸡儿属植物幼苗叶片含水量和束缚水/自由水含量比值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加,方差分析表明,中间锦鸡儿和狭叶锦鸡儿差异不显著,与柠条锦鸡儿、荒漠锦鸡儿比有显著性差异,且柠条锦鸡儿的叶片含水量和束缚水/自由水含量比值最高;随着土壤干旱程度加剧,4种植物叶片水分亏缺、细胞膜透性都呈增加趋势,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前期(0~9 h)失水快,后期(9~24 h)失水慢。根据抗旱隶属值,4种锦鸡儿属植物的抗旱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狭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和推广绿色肉牛规模化饲养技术,研制了绿色促生长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研究了其对肉牛血清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离和筛选三株有益菌研制微生态制剂,选用条件一致的架子牛,对其血清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和研制的微生态制剂符合安全标准,肉牛血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的三个关键指标(FT3、FT4、TSH),在肉牛实验前后的变化属正常范围,肉牛血清中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结果提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对肉牛血清中生理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是安全绿色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茶园施肥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在茶叶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施肥可以促进茶树的正常生理生化代谢,提高茶叶的产量与品质。而施肥不当可能降低茶叶产量,造成园地土壤肥力下降、酸化或养分流失。为了解本省茶叶生产中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2013年在皖南、大别山及沿江丘陵等16个县开展了茶园施肥及生产调查,结合茶叶产地的土壤分析,提出改善茶园施肥技术的对策,促进科学施肥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在茶叶生产中,部分茶农由于没有正确掌握农药和肥料在有机茶园中的使用方法,以致常常因农药残留超标和肥料带来的重金属污染而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那么,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地选用和施用肥料呢?一、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11.
茶树钾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钾是茶树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茶树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钾在茶树体内的生理功能、茶树缺钾与营养诊断、钾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茶园土壤中的钾概况及茶园钾肥的施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茶树钾素营养研究进展,并建议今后应加强施用钾肥后土壤钾库的动态变化、钾与中微量元素配施效果以及如何合理施用钾肥以提高钾肥利用率,维持土壤钾素平衡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典型茶园土壤与茶叶中重金属的积累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解杭州市茶园土壤与茶叶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重金属的可能污染来源,选择杭州市典型茶园20个,按区位与施肥的不同分为城郊-化肥、城郊-有机肥、山区-化肥和山区有机肥等4种类型,采集了0~15、45~60 cm分层土样及茶树新叶和老叶样品,分析土样和茶叶样品中Pb、Zn、Cu、Cd、Hg、Cr和Co等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土壤Pb、Zn、Cu、Cd、Hg、Cr和Co污染程度较轻,其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除老叶样中Pb有25%样品超标外,新叶及老叶的其他重金属元素都在限值以下。城郊区茶园土壤的Pb、Cd和Hg含量普遍高于山区茶园。施用化肥的茶园土壤Cd略高于施用有机肥的茶园,施有机肥的茶园土壤Hg略高于施用化肥的茶园。施用有机肥的茶园土壤Zn和Cu明显高于施化肥的茶园。施用有机肥可轻微提高茶园土壤中Cr的积累;土壤中Co的积累受人为影响较小。研究认为,研究区茶园土壤中重金属Pb、Cd和Hg的积累主要与大气沉降有关,而Zn和Cu的积累主要与有机肥料的施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机采茶园有机替代技术对土壤肥力和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替代施肥技术对机采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构成因素及茶叶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包括6个处理:1.不施肥对照(CK);2.常规施肥对照(CF);3.有机肥替代25%氮(T1);4.有机肥替代25%氮+配方肥(T2);5.有机肥替代25%氮+酸化改良剂(T3);6.有机肥替代25%氮+生物质炭(T4),每组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替代施肥技术均能阻控茶园土壤酸化,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其中以有机肥替代25%氮+生物质炭对土壤综合养分提升效果最佳。在机采茶园增产提质方面,不同有机替代技术均显著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以有机肥替代25%氮+生物质炭茶叶产量最高,达746.28 Kg.hm-2。茶叶成分上,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表现为T4>T3>T2>T1>CF>CK,其中T4处理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比CK处理分别增加27.0%,31.3%。[结论]综合分析得出:有机肥替代25%氮+生物质炭为适用于机采茶园的较好有机替代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4.
茶树钾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萍  阮建云 《作物学报》1995,21(3):324-329
本文对我国主要茶区茶园土壤的含钾状况,茶树品种和土壤水分对茶树吸收钾的影响和茶园施肥钾肥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有近60%的茶园土壤处于罐钾状态,这已成为限制茶叶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不同品种茶树对钾的吸收具有明显差异,它们对钻的最大速率Vmax为龙井43>碧云>苹云>碧峰>菊花春,米氏亲和常数Km为碧峰>碧云>龙井43>苹云>菊花春。干旱处理的茶树体内累积的钾和叶片的含钾量  相似文献   

15.
茶渣资源再利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茶渣的再利用情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对茶渣再利用的研究,结论是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茶渣在工业和农业领域的的再利用趋于饱和,但是在畜牧领域的研究甚少,还尚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因此,今后还需把研究方向朝向畜牧行业。本研究首先简要的概括了茶渣的来源和成分,随后详细地阐述以了茶渣在工业、农业和畜牧业三个领域的应用概况,着重介绍了茶渣作为动物饲料在畜牧业方面的研究,最后以茶渣现有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王老吉茶渣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应用展望,希望对今后王老吉茶渣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类基肥连续施用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涛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4):248-252
为了揭示茶园中长期施用单一种类基肥的弊端,指导合理选择和施用茶园基肥。选用氨基酸有机肥、复合肥和菜饼三种不同种类基肥开展茶园土壤理化性质比较试验,研究其连续施用3年对茶园土壤pH值、营养元素和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连续施用3年后均较不施肥对照降低了茶园土壤pH值,有加速土壤酸化效应,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镁等营养元素含量,降低了容重,改良了土壤结构,并提升了茶叶品质,但三种基肥均不能促进镁元素含量积累达到优质茶园土壤指标。综合比较,菜饼作基肥连续施用对茶园土壤pH值的影响最小,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效果更显著,且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具有最显著的提升作用,是较理想的可以连续施用的茶园基肥,同时,建议茶园基肥混合适量含镁肥料施用,以弥补土壤镁含量不足,并调节pH值至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7.
Correlations of Soil Fertility Factors with Tea Quality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土壤肥力的水分含量、土壤空气、土壤温度等物理因子与土壤pH、土壤养分状态等化学因子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酸化严重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相互协调的土壤环境,是获得茶叶高产优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碧螺春茶园高产优质协同的肥料运筹方式,为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田间试验,以30年茶树龄的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碧螺春茶树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水平以及无机、有机肥配施对碧螺春百芽重及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处理间百芽重比较,2种种植模式茶园茶树均以450 kg/hm2处理时最高,继续增施氮肥百芽重不再增加,纯茶园不升反降;茶-枇杷间作园在有机:无机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2)茶-枇杷间作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比纯茶园含量高;碧螺春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施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同施氮量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游离氨基酸在茶果间作茶园效应大于纯茶园,咖啡碱的含量在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中均以纯菜籽饼肥处理最高,与相同施氮量的无机肥处理比较则分别提高了41.9%和51.7%。茶-枇杷间作和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碧螺春茶叶品质;30年树龄茶园适宜的施氮量为450 kg/hm2,因茶园不同种植模式构建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9.
系统的介绍了有机茶的概念、意义、发展过程及有机茶生产技术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想不到”有机生物微肥在成龄茶园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想不到SOD高能活性生物有机微肥是一种全营养功能性活性生物肥,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作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我所开展想不到SOD高能活性生物微肥在茶树上应用效果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试验主要探讨想不到生物微肥在成龄茶园上的施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想不到生物微肥能促进茶叶生长,增加茶叶百芽重、发芽密度,提高茶叶产量,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酚氨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