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农业废弃有机物基质配方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筛选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番茄栽培有机基质配方,为番茄有机基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将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麦糠、菇渣分别腐熟后,按不同体积比组成A~E 5种复合有机栽培基质:A(V(玉米秸秆)∶V(麦糠)∶V(菇渣)=2∶5∶3)、B(V(稻壳)∶V(玉米芯)∶V(菇渣)=5∶2∶3)、C(V(稻壳)∶V(玉米秸秆)∶V(菇渣)=5∶2∶3)、D(V(稻壳)∶V(玉米芯)∶V(菇渣)=3∶2∶5)、E(V(玉米芯)∶V(麦糠)∶V(菇渣)=2∶3∶5),以常规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V(草炭)∶V(珍珠岩)=2∶1)为对照(CK),以"金棚一号"番茄品种为试材,分析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各配方有机基质的速效氮含量显著低于CK,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CK,体积质量、EC值和pH值基本都在番茄栽培适宜的范围内,总孔隙度偏低。各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地上部及根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单果质量、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均以基质B最大,与CK无显著性差异;其次是基质C,基质E总体表现较差。【结论】基质B的理化性状适宜番茄生长,用其栽培的番茄株高、茎粗、生物量及产量等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可以替代以草炭为主要组分的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有机基质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基质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探索有机生菜的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将香菇菇渣、玉米秸秆、羊粪、珍珠岩按不同体积比混合配制成12种有机栽培基质,以V(沙土)∶V(羊粪)=10∶2为CK1、台湾美庭基质为CK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散叶生菜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评价各基质配方的优劣。【结果】12种有机栽培基质对生菜均有增产效应,较CK1的增幅为226.51%~746.86%,较CK2的增幅为6.19%~31.58%;有机栽培基质能有效提高生菜的VC和还原糖含量,其中VC含量较CK1的增幅为0.34%~208.26%,较CK2的增幅为2.28%~202.79%,还原糖含量较CK1的增幅为7.55%~156.64%,较CK2的增幅为5.78%~86.68%;12种有机栽培基质能显著降低生菜的硝酸盐含量,较CK1的降幅为28.28%~84.35%,较CK2的降幅为10.10%~78.00%。【结论】综合产量及品质指标,得出V(菇渣)∶V(玉米秸秆)∶V(羊粪)∶V(珍珠岩)=3∶4∶1∶4、V(菇渣)∶V(玉米秸秆)∶V(羊粪)∶V(珍珠岩)=2∶4∶2∶4、V(菇渣)∶V(玉米秸秆)∶V(羊粪)∶V(珍珠岩)=4∶3∶1∶4和V(菇渣)∶V(玉米秸秆)∶V(珍珠岩)=4∶4∶4为较理想的有机栽培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3.
利用粉煤灰配制筛选黄瓜和娃娃菜的育苗基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方法】利用粉煤灰、菇渣、蛭石等工业、农业废弃物为主要试材,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进行黄瓜和娃娃菜育苗试验。测定各配方基质物理及化学性质,统计黄瓜和娃娃菜幼苗生长发育状况。【结果】综合分析各项结果表明:V(粉煤灰)∶V(菇渣)∶V(蛭石)=4∶2∶2为最佳黄瓜育苗基质配方,V(粉煤灰)∶V(菇渣)∶V(蛭石)=4∶3∶2为最佳娃娃菜育苗基质配方,两种配方均优于对照组的市售商品育苗基质。【结论】说明利用农业废弃物菇渣、工业废弃物粉煤灰来进行蔬菜育苗基质可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缓解草炭资源短缺的压力,实现菌渣废弃物的资源化,提高农民增收和企业效益,以不同含量的未腐熟菌渣做育苗基质,对比市场常规配方(蛭石∶珍珠岩∶草炭=1∶1∶3)和园土,分析了不同含量菌渣对基质理化性质和三叶草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腐菌渣可以提高基质的通气性,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取代市场常规配方中的草炭;添加未腐菌渣能提高基质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同时也会使EC值增高,但菌渣含量在60%以下时EC值均在适宜范围内;未腐菌渣含量在25%时,与市场常规配方相比效果无明显差异,且以配比T5(菌渣∶蛭石∶珍珠岩∶草炭=1∶1∶1∶1)出苗率最高(55.56%),即菌渣部分替代草炭的复合有机基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辣椒穴盘育苗有机基质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西北地区资源丰富的农业生产副产品或废弃有机物为新型有机基质原料,筛选可替代不可再生资源草炭的辣椒育苗基质配方。【方法】将粉碎的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菇渣、麦糠分别进行发酵腐熟,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A(V(玉米秸秆)∶V(玉米芯)∶V(稻壳)=4∶4∶2)、B(V(玉米芯)∶V(稻壳)∶V(菇渣)=4∶3∶3)、C(V(稻壳)∶V(麦糠)∶V(菇渣)=5∶3∶2)、D(V(玉米秸秆)∶V(玉米芯)=6∶4)4种基质配方,以V(草炭)∶V(珍珠岩)∶V(蛭石)=4∶1∶1为对照(CK)基质,以牛粪(30kg/m3)和膨化鸡粪(15kg/m3)为基肥,对供试辣椒品种"农城椒3号"进行穴盘育苗试验,分析各基质的理化性质和辣椒幼苗的生长指标。【结果】基质A理化性质良好,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辣椒育苗要术,出苗率(90%)和成苗率(85.3%)仅次于对照,但均高于其他3种基质。基质A的辣椒幼苗在苗龄47d时株高为20.91cm,茎粗为2.795mm,单株地上部鲜质量为2.597g,单株地上干质量为0.379g,分别是对照的107.3%,108.9%,110.5%,125.6%;苗期各项形态指标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基质A培养的辣椒幼苗质量最好,其根冠比为0.17,壮苗指数为0.492,G值为0.078,苗期综合指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基质B、C和D的幼苗质量表现一般,基质间差异不大。【结论】栽培于基质A的辣椒出苗快,成苗率高,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快,壮苗指数高,可以代替草炭用于辣椒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6.
有机基质中微生物数量随番茄生育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基质配方中微生物数量在番茄不同生育期的变化,为进一步揭示有机基质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以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麦糠、菇渣等农业生物质为原料,将其腐熟后配成5种复合有机栽培基质,基质A:V(玉米秸秆)∶V(麦糠)∶V(菇渣)=2∶5∶3,基质B:V(稻壳)∶V(玉米芯)∶V(菇渣)=5∶2∶3,基质C:V(稻壳)∶V(玉米秸秆)∶V(菇渣)=5∶2∶3,基质D:V(稻壳)∶V(玉米芯)∶V(菇渣)=3∶2∶5,基质E:V(玉米芯)∶V(麦糠)∶V(菇渣)=2∶3∶5,同时以常规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V(泥炭)∶V(珍珠岩)=2∶1)为对照(CK)。2009-07-25将番茄幼苗定植于装有上述不同配方基质的基质袋中,定期取样采用平板法测定各基质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结果】在番茄生育期内,不同配方基质中的微生物数均以细菌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最少。基质A、B、C的细菌和真菌数均在番茄结果前期达到峰值,分别为每g干样中5.17×107,6.53×107,6.64×107个和26.80×104,18.00×104,19.33×104个;基质D、E和CK中的细菌和真菌数均在番茄结果中期达到峰值,分别为每g干样中5.34×107,5.06×107,2.54×107个和8.00×104,7.73×104,27.73×104个。所有基质的放线菌数均在番茄结果中期达到峰值,峰值以基质B最高,达每g干样11.27×106个;其次是基质C,为7.81×106个;对照基质(CK)最少,为5.30×106个。【结论】不同配方基质中的微生物数量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作为‘西伯利亚’百合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筛选符合‘西伯利亚’百合可再生栽培要求的配方基质。【方法】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为材料,组合配制18种百合栽培配方基质,测定其理化指标。以‘西伯利亚’百合为试材,在温室中用配制的18种配方基质对试材进行箱式栽培,以V(泥炭)∶V(珍珠岩)=1∶1的基质为对照,测定不同配方基质中百合的株高、蕾长、花量、花梗长度、切花质量、生物量等指标,用隶属函数值对百合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优选配方基质,并对优选出的配方基质进行成本核算。【结果】配制的18种配方基质的理化指标均在适合百合生长的范围内。配方基质2(V(小麦秸秆)∶V(泥炭)∶V(珍珠岩)=2∶3∶5)、7(V(玉米芯)∶V(泥炭)∶V(珍珠岩)=2∶3∶5)、13(V(玉米秸秆)∶V(泥炭)∶V(珍珠岩)=3∶2∶5)、18(V(玉米秸秆)∶V(沙子)=5∶1)的理化性质均能满足百合生长对基质的需求,且这4种配方基质所栽培的百合在株高、叶片数、蕾长、花盘直径、花量、花梗长度、切花质量、生物量积累上表现优良,综合评价指数均高于对照,生产成本较对照分别下降了17.14%,15.24%,22.86%和41.24%,且基质18实现了泥炭的完全替代。【结论】试验筛选出的4种配方基质可用于百合切花生产,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泥炭的使用量,解决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沙地番茄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玉米秸秆、猪粪和沙子按一定体积比混合,筛选适合沙地番茄的无土栽培基质。【方法】以"金鹏一号"番茄为试材,设T1(V(玉米秸秆)∶V(猪粪)∶V(沙子)=2∶3∶5)、T2(V(玉米秸秆)∶V(猪粪)∶V(沙子)=3∶2∶5)和T3(V(猪粪)∶V(沙子)=2∶3)3个配方基质,以CK1(纯沙)和CK2(纯土)为对照,探讨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秸秆和猪粪有效改善了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且以T2基质的改善效果最好,用其栽培番茄的单株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了69.51%和43.29%;其次为T1,较CK1和CK2分别提高42.65%和20.61%;T3较CK1和CK2分别提高38.41%和17.01%。3个配方基质的番茄植株生长健壮,株高、茎粗、干质量、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2个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果实品质得到了改善。【结论】综合考虑各指标认为,玉米秸秆、猪粪和沙子按3∶2∶5的体积比混合,是最适宜的沙地日光温室番茄的无土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不同配方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的影响,为替代传统草炭基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传统的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为对照,以腐熟的牛粪、菌渣、棉花秸秆为主要原料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为复合基质,分别为:处理T_0(草炭∶蛭石=3∶1)、处理T_1(腐熟菇渣∶腐熟牛粪∶蛭石∶腐熟棉花秸秆=3∶3∶3∶1)、处理T_2(腐熟菇渣∶腐熟牛粪∶蛭石∶腐熟棉花秸秆=4∶2∶3∶1)、处理T_3(腐熟菇渣∶蛭石∶腐熟棉花秸秆=5∶1∶3∶1)、处理T_4(腐熟菇渣∶腐熟牛粪∶蛭石∶腐熟棉花秸秆=6∶3∶1).对比不同配比废弃物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黄瓜生长、生理的差异.【结果】不同配比废弃物复合基质理化性状均符合栽培基质的要求.各处理养分含量显著优于对照,其中T_4处理全氮(13.07 g/kg)、全钾(17.92 g/kg)、速效氮(603.17 mg/kg)和速效钾含量(2 896 mg/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各处理中最优;T_4处理显著增加黄瓜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且叶绿素总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为各处理中最高,生长指标综合评价系数为0.93.【结论】以腐熟菌渣为主要材料的复配基质处理(T_4)理化性状优于其他处理且植株生长健壮,为本试验最优处理,可代替传统草炭基质用于黄瓜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质对耧斗菜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艳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4):375-377
耧斗菜属多年生宿根花卉,花型奇特,花色鲜艳、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大量应用于园林中。试验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耧斗菜组培苗苗期的株高、株幅、叶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V(珍珠岩)∶V(草炭)∶V(园土)=8∶1∶1)的基质配比对耧斗菜的株高、株幅影响较大,植株生长状况最佳。随着珍珠岩量的减少及园土量的增加,植株生长状况减弱。  相似文献   

11.
基于黑木耳菌渣的生菜栽培基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黑木耳菌渣、蛭石、珍珠岩、有机肥等材料,比较和探究按照不同体积比配制的栽培基质对生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菌渣的基质的持水能力比对照提高2倍多,基质保水能力显著提升。菌渣搭配蛭石、珍珠岩和有机肥的基质中有效磷、全钾、全氮含量高,保水性好,有利于生菜的生长。部分基质处理的生菜在株高、单株叶片数、单株叶面积、产量等生产指标和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上高于土壤栽培的生菜。依据生菜生物学和品质综合判定,适于生菜生产的基质配方为V(菌渣)∶V(有机肥)∶V(蛭石)=4∶2∶2(T_(13))、V(菌渣)∶V(有机肥)∶V(蛭石)∶V(珍珠岩)=4∶2∶1.5∶0.5(T_(14))以及V(菌渣)∶V(有机肥)∶V(蛭石)∶V(珍珠岩)=5∶2∶1.5∶0.5(T_(17))。生菜硝酸盐含量与有机肥占比呈正相关,与菌渣占比呈负相关。由此可知,通过合理、科学配比,以黑木耳菌渣为主的栽培基质可代替传统生菜栽培基质,提高生菜的品质及产量。  相似文献   

12.
以‘欧帝’番茄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方法,以腐熟菇渣、牛粪、羊粪、小麦秸秆、棉花秸秆、玉米秸秆、草炭、蛭石、河沙为原料,制成8种不同配方基质,以配方A(酒泉传统配方基质)和配方I(商品基质)为对照,通过测定基质的理化性质、番茄植株生长状况以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研究筛选出适宜非耕地日光温室设施番茄栽培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基质配方J[V(牛粪)∶V(玉米杆)∶V(菇渣)∶V(草炭)∶V(蛭石)∶V(河沙)=2.5∶2∶1∶1∶1∶2.5]和配方C[V(羊粪)∶V(麦秆)∶V(棉花杆)∶V(菇渣)∶V(河沙)=2∶2∶2∶1.5∶2.5]的理化性质良好,符合番茄生长需求;其株高、茎粗均显著高于配方A;配方J、C能够较好地改善番茄品质,其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质量分数均较高,显著高于配方A,配方C的糖酸比最高(5.06),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处理;配方J、C番茄产量分别为9 317.894kg/667m2、8 546.987kg/667m2,较配方A高86.4%、71.0%。综合以上指标,J、C配方番茄植株长势好,果实品质佳,产量高,且均以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较商品基质取材方便,成本低,适宜在酒泉地区非耕地番茄基质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长白山引种到哈尔滨的对开蕨为供试材料,研究苹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4种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开蕨最适宜在基质4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7∶1∶1∶1),最不适宜在基质1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5∶2∶2∶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旨在筛选适合湖南地区的低成本、能够培育优质辣椒穴盘苗和水培苗的复合基质配方,为辣椒育苗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商品育苗基质(CK)和以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为原料自行配制的11种基质,分别应用穴盘、漂浮育苗2种方式,育苗结束后取样观察不同处理辣椒幼苗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式的育苗效果,筛选出适合辣椒在穴盘、漂浮育苗中的最佳基质配比。得出不同配比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基本上符合育苗基质的要求。【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幼苗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计算综合得分,得出在穴盘育苗中,辣椒的最优复合基质配比为T1(V草炭∶V蛭石∶V珍珠岩=1∶1∶1),在漂浮育苗中,辣椒的最优复合基质配比为T7(V草炭∶V蛭石∶V珍珠岩=2∶2∶1)。  相似文献   

15.
有机基质栽培盆栽韭菜是韭菜栽培的新途径。利用农业废弃物菌渣部分替代草炭,可减少基质栽培中的草炭用量。本试验设计了添加不同菌渣量的8个处理,1个对照,结果显示,PT4(草炭∶菌渣∶蛭石=4∶2∶3)、PT5(草炭∶菌渣∶蛭石=1∶1∶1)、PT6(草炭∶菌渣∶蛭石=2∶4∶3)均可作为韭菜的有机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6.
以东方百合杂交后代西伯利亚×生日快乐和莱奥多×西伯利亚组培苗为试材,在组培阶段采用正交设计对其进行生根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西伯利亚×生日快乐和莱奥多×西伯利亚生根的培养基配方都为1/2MS+NAA 0.1 mg/L+蔗糖30 g/L;移栽基质和营养液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适合西伯利亚×生日快乐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为V(珍珠岩)∶V(草炭)∶V(蛭石)=1∶1∶1,喷施的营养液为MS;适合莱奥多×西伯利亚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为V(珍珠岩)∶V(草炭)∶V(蛭石)=1∶2∶1,喷施的营养液为MS.  相似文献   

17.
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穴盘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从中筛选出番茄穴盘育苗的适宜基质。【方法】以番茄为试验材料,以腐熟的玉米秸秆、牛粪、草炭和蛭石为原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6种基质进行为期60d的穴盘育苗,测定苗期生长生理指标及基质理化性质,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各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基质T5(V(牛粪)∶V(秸秆)∶V(草炭)∶V(蛭石)=5∶1∶2∶2)的理化性质较优,其容重为0.389g/cm3,总孔隙度为75.837%,pH 7.32,EC 2.06mS/cm,所育幼苗的生长与生理指标也基本优于其他基质,试验结束时,其株高、全株干质量、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均高于其他复配基质,与对照(V(草炭)∶V(蛭石)=2∶1)相当。【结论】用腐熟的牛粪、玉米秸秆、草炭、蛭石复配(体积比5∶1∶2∶2)的基质进行番茄育苗,育苗品质可以达到对照水平,与对照相比,可降低草炭用量46.7%。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适宜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组培苗生长的光照条件,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在温度25~36℃,相对湿度55%~65%条件下,于温室内设置4种光照处理T1(CK)无遮光,T2遮光56%,T3遮光78%,T4遮光97%,对应光照强度分别为17 863~18 322,7 520~8 253,3 788~4 020,342~435lx。通过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的形态指标及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合-光照强度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筛选适宜对开蕨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结果】经遮阴处理(除T4处理外)的对开蕨组培苗较对照组叶片变薄,比叶重降低,单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多。随光照强度减小,Pn日均值、L_(UE)、P_(max)、A_(QY)和ΦPSⅡ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T2处理下达到最大,T4处理最小;Chl a/b、L_(CP)、L_(SP)、R_d、Fv/Fm、Fv/Fo、Fv′/Fm′、qP及NPQ均呈下降趋势。T1处理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T2、T3、T4处理呈"单峰"曲线。【结论】4组处理中以T2处理的植株生长状态最好,故认为对开蕨组培苗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是7 520~8 253lx。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韭菜基质栽培的推广应用,采用盆栽试验,将园土、菇渣、草炭、珍珠岩4种栽培基质按不同的比例配合,研究其对韭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的 pH差异不大,容重和 EC值差异显著,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显著负相关;韭菜的株高、茎粗、叶宽、株数均以处理2(菇渣+园土)最高,其次为处理5(草炭+园土+珍珠岩),其它3个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处理2(菇渣+园土)产量最高,为24540 kg?hm‐2;依次是处理5(草炭+园土+珍珠岩)、处理3(草炭+园土)、处理4(菇渣+园土+珍珠岩),处理1(园土)产量最低.以产量为主要依据,兼顾其它性状,处理2(菇渣+园土)和处理5(草炭+园土+珍珠岩)为最优的韭菜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20.
以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为栽培基质,并分别配以鸡粪、秸秆、菌渣、椰丝4种有机肥来探究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不同基质配方对辣椒果实植物学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鸡粪∶(草炭+蛭石+珍珠岩)=1∶(1+1+1)的栽培基质最适合辣椒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