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块菌资源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2 我国主要块菌的形态比较印度块菌 (T .indicum :该菌子囊果与黑孢块菌极为相似 ,一般不易区别 ,仅可通过显微镜对产孢组织 (gleba)及子囊孢子壁文饰 (ascosporewallornamentation)结构上的差异进行分别。印度块菌子囊孢子数目通常多  相似文献   

2.
漫话黑块菌     
黑块菌Tuber melanosporum Vitt,又名黑孢块菌、皇后块菌、佩里格德块菌(perigord truffle)。在分类学上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过去一直放在块菌目Tuberales 内,现依据Trappe(1979)的研究归属于盘菌目Pezizales 内的块菌科Tuberaceae。  相似文献   

3.
块菌属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子囊菌门地下外生菌根真菌。因其子囊果具独特的香味,且具有相当优异的营养和生物活性使其在欧洲市场久负盛名。该属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该属的化学特性、生物活性及保藏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和进展。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应该把重点放在怎样把块菌优质的营养性和生物活性应用到块菌产品中,以增加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块菌(true truffle)是一类重要的大型子囊菌,很多物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受到全世界关注。中国的块菌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丰富,但近年来受过度采挖、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块菌资源面临着较大威胁。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基础上,对块菌科5个受威胁物种-巨孢奇块菌(Paradoxa gigantospora)、会东块菌(Tuber huidongense)、印度块菌(T.indicum)、攀枝花块菌(T.panzhihuanense)和中华夏块菌(T.sinoaestivum)的形态学特征、分布及资源现状等进行介绍,同时提供19个近危物种的简要信息,并分析该类群目前的受威胁和保护现状,作为对大型真菌红色名录的必要补充。鉴于现实的状况,建议对我国的块菌资源开展全面调查研究,选定监测点监测种群动态,以保护这一类重要的菌物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块菌采收和贸易问题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我国块菌产地块菌贸易中块菌质量作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块菌采收和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外黑孢块菌等采收的经验,提出了改进我国块菌产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方式以及开展黑孢块菌等人工栽培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野生食用菌市场上,一类与印度块菌复合群(Tuber indicum complex)形态相近的黑块菌,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此种"黑块菌"即为以前在我国曾报道记载过的夏块菌(T.aestivum)。2009年,笔者采到其子实体,通过形态学及nrDNA-ITS序列的比对和分析,发现中国的夏块菌与欧洲夏块菌不是同一个种,为姊妹种关系,并命名为中华夏块菌(Tuber sinoaestivum)。在本文中,笔者对其生态环境包括土壤、海拔、共生树种、地理分布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华夏块菌主要发生在海拔1800~2800m的亚热带针叶林下的弱碱性(pH 7~8)、疏松钙质的土壤中,与华山松(Pinus armandii)形成菌根,为共生关系。在云南大理、丽江、保山、昭通等地野生菌市场时有发现其踪迹;但迄今为止,仅在四川省境内的会东县采集到自然状态下的子囊果;故而,其自然地理分布情况不详。  相似文献   

7.
张宝军 《食用菌》2020,(2):72-73,86
脉孢霉又称红霉、粉霉、链孢霉、串珠霉、红色面包霉,属于真菌界,真菌门,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粪壳霉目,粪壳霉科,脉孢霉属。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链孢霉属。危害香菇的主要有粗糙脉孢霉和好食脉孢霉,是香菇主要的竞争性杂菌之一。  相似文献   

8.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黑霉病,是危害梨的重要病害之一。梨黑星菌属子囊菌亚门(Venturia pirina Aderh)子囊菌纲(Ascomycetes)座囊菌目(Dothideals)多孢菌科(Pleosporaceae)黑星菌属(Venturiade Not)。在自然界常见其无性态为梨黑星孢(Fusicladium  相似文献   

9.
宁夏枸杞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枸杞组织中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根据培养性状、菌落、孢子等的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根据枸杞内生真菌的相对频率、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析其组成特点。结果表明:21份枸杞样品中共分离得到363株内生真菌,这些菌株分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双极霉属(Bipolaris)、毛壳菌属(Chaetomium)、枝孢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光黑壳属(Preussia)、裂壳菌属(Schizothecium)、粪壳菌属(Sordaria)、戴氏霉属(Taifanglania)、梭孢壳属(Thielavia)、火丝菌属(Tricharina)和炭角菌属(Xylaria)14个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梭孢壳属(Thielavia)和曲霉属(Aspeirgllus)为优势属,分别占分离菌数的46%、14%和13%。枸杞植株各器官都有内生真菌分布,其中,茎部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最大,为0.86,且果与茎部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不同枸杞品种间内生真菌分布存在差异,"宁杞1号""宁杞2号"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远远高于黄果枸杞和黑果枸杞。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部分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宿主和组织偏好性。枸杞体内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其内生真菌具有很高的宿主特异性,而且其分布受生境影响。  相似文献   

10.
瘤孢地菇(Terfezia leonis)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块菌目,地菇科,地菇属。全世界已发现地菇属有15个种,多分布在较温暖地区,常生于半日花属(Hetianthemum)及岩蔷薇属(Cistus)植物的地下,为著名的食用菌。我国已报道的仅有2种,即瘤孢地菇和刺孢地菇(Terfezia spinosa)。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