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自制多糖注射剂(板蓝根、黄芪、淫羊藿的混合多糖注射剂)促进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用MTT法分别检测加入不同浓度的混提多糖注射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脾淋巴细胞的OD值。结果表明,自制多糖注射剂促进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分别是25μg/ml、50μg/ml。  相似文献   

2.
鸡胚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与纯化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进行原代培养与纯化,了解鸡胚成纤维细胞在一定生理状态下所需的各种条件,从而控制培养基的成分,选择最适合于鸡胚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各种因素。在此实验中消化液的浓度及消化的时间是关键,此外实验过程的无菌也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裂解液与鸡胚成纤维细胞共孵育,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多能性检测,旨在探讨小鼠ESCs裂解液逆转化鸡胚成纤维细胞为多能干细胞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小鼠ESCs裂解液共孵育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均变为圆形细胞,形成了42.33个细胞集落;经AKP染色以及Oct-4和SSEA-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阳性反应,表现出一定的多能干细胞特性;经核型分析表明这些细胞来源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单独的重编程操作过程和与鸡胚成纤维细胞裂解液共孵育均无法将鸡胚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具有ESCs特征的细胞,说明参与重编程鸡胚成纤维细胞的物质来源于小鼠ESCs裂解液。因此,ESCs裂解液诱导体细胞重编程逆转化为多能干细胞的作用能够在小鼠和鸡之间发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和继代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细胞苗,效价(TCID50/mL)无明显差异.采用继代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鸡传染性法氏囊细胞苗,减少种蛋消耗,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鸡痘病毒诱发细胞融合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痘病毒在鸡胚绒毛作囊膜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交替传代后,用本试验提供的条件,可以明显诱发鸡胚成纤维细胞的融合,形成多量多核细胞。经鸡胚及实验鸡回归试验证实,这种细胞融合现象确系鸡痘病毒所为。  相似文献   

6.
试用鸡胚法氏囊原代细胞传代、增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均不同程度地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细胞毒回归鸡试验证实,IBD-VH株组织毒适应于鸡胚法氏囊细胞,并随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增殖能力增强;而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盲传2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比较了IBDV在鸡胚法氏囊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能力的差异,讨论了培养基PH值、小牛血清浓度对鸡胚法氏囊细胞培养及病毒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用鸡胚法氏囊原代细胞培养鸡IBDV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用鸡胚法氏囊奈代细胞传代,增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均不同程度地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细胞毒回归鸡试验证实,IBDVH株组织感毒适应于鸡胚法氏囊细胞,并随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增殖能力增强,而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盲传2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比较了IBDV在鸡胚法氏囊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能力的差异,讨论了培养基PH值,小牛血清浓度对鸡胚法氏囊细胞培  相似文献   

8.
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减毒株裂殖子的细胞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收集于雏鸡十二指肠的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减毒株裂殖子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鸡胚肝细胞、鸡胚小肠上皮细胞和雏鸡肾细胞,41℃培养120小时,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肝细胞中不能继续发育,在鸡胚小肠上皮细胞和雏鸡肾细胞中可发育到卵囊阶段。  相似文献   

9.
室温消化法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胚组织是组织培养最早被利用的对象。早年组织培养工作者,如Carrel等曾用鸡胚做过大量研究工作。目前,鸡胚成纤维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许多方面,这主要是由于成纤维细胞是最易培养的细胞,其良好的耐受性使之易于进行从基因转染到微注射等较多领域的研究。本试验经长期摸索、比较、找到一种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的优化方法——室温消化法。  相似文献   

10.
优化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鸡痘鹌鹑化弱毒细胞苗的生产工艺中,采用同步接毒法即在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时同时接毒和异步接毒法即鸡胚成纤维细胞形成单层以后接毒,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以同步接毒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细胞培养的时间,简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