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废弃物以秸秆和鸡粪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资源,也含有大量抗生素和病原菌,处理得当便能“变废为宝”,处理不当便会成为农业生产中最大的污染来源。同时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废弃物腐熟过程中升温存在困难。利用好氧堆肥过程中的高温腐熟作用可以封闭废弃物表面重金属,降解抗生素,消灭病原菌,也是目前无害化程度最高的处理方式。本研究以兴鲜村作为代表,利用草籽比和养分平衡率对肥料化利用潜力进行估计分析,结合卫星遥感图确定寒地堆肥的选址要素和系统处理方案。预计该村落每年产生的农业有机废弃物总含氮量可以满足454.341 t玉米或474.993 t水稻果实的生产,集中处理后好氧堆肥可产生有机肥400 t。该研究具有一定可实行性,可为东北地区农村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是茶生产与消费大国,每年产生大量茶废弃物,既污染环境又造成生物资源的巨大浪费。笔者从利用途径的角度出发,简述了茶废弃物作为原料在提取活性成分以及制备茶渣吸附剂、活性炭、生物有机肥、动物饲料、食用菌培养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茶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同时采用多种技术对茶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可提升茶废弃物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最后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综合利用方案,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燃料乙醇是一种理想的生物质能源。甘薯是中国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之一,符合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对重庆市甘薯生产与利用情况的初步调查,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对重庆市利用甘薯发展燃料乙醇的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重庆市甘薯燃料乙醇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力为每年100万t左右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随着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秸秆等废弃物资源相对过剩现象变得更为普遍。以辽宁省彰武县为例,在辨别该地区主要农业产品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秸秆等主要农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现状,并探讨了秸秆等农业副产品进行生物炭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秸秆炭化前景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了实现逐年降低秸秆焚烧比例、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零焚烧的目的,开展秸秆等农业副产品的生物炭化利用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影响农作物秸秆处置利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的不当处置严重地危害了环境,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江苏省农户的实地调查,从农户的微观视角集中研究农户对农作物秸秆处置利用方式的选择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资料显示,农户主要是通过焚烧弃置和综合利用两种方式处置农作物秸秆。运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的回归分析,发现农户在选择农作物秸秆的处置利用方式时受到了农户的个人身份特征、农户的家庭特征、农户的生产经营特征以及农户所处的地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丰伟 《科学种养》2013,(11):55-55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用菌栽培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的途径之一。但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食用菌栽培后的菌糠,这些菌糠大多被菇农随意丢弃,形成新的农业废弃物污染。研究表明,食用菌的废弃培养料可以再次利用、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2,(9):37-37
巴西是世界上植物乙醇生产的主要国家,主要是利用甘蔗生产乙醇。圣保罗科研基金会与圣保罗大学正在积极推进以甘蔗乙醇或者甘蔗渣乙醇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这是一种可降解生物塑料,可以用发酵菌在植物废渣中发酵来制造。通过利用一种细菌和一种农业可再生原料,如甘蔗、大豆或其废弃物,可获得带有塑料特性和弹性的原料。这是一种用可再生物质生产的可生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新疆农业的主导产业一棉花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副产物一棉花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探讨和分析了应用棉花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前景及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秸秆资源统计是其综合利用的前提。按照农业部标准NY/T 1701-2009《农作物秸秆资源考察与评估技术规范》中的技术方法,以安徽省为例,采用2013 年《安徽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对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能源化利用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年理论资源量4487.99 万t,年可收集资源量3878.84 万t,年人均资源量72.88 kg/人;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是安徽省主要的作物秸秆资源,3 者合计可占秸秆资源总量的82.23%,年可收集量分别为1567.86、1539.43 和582.98 万t;皖北地区秸秆资源占全省资源总量的49.75%;江淮之间为32.08%;皖南山区为18.17%,呈现出明显的由北向南逐步递减的整体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将安徽省秸秆资源利用能源化利用划分为重点开发区(A区)、适度开发区(B区)和限制开发区(C区)等3 个区域。为安徽省秸秆资源开发及能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对秸秆能源重要性认识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得到普及与提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秸秆利用途径主要有:农用肥料、养殖食料、发电及农村新能源、工业原料及作为基料等。同时,也存在秸秆利用措施不到位、不能适应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等问题。笔者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将秸秆加工处理,使其变成饲料、肥料、原料、能源等,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农业的循环发展。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泰来县秸秆综合利用状况的调查和研究,评价了农村地区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资源来源的广泛化和集约化、农业资源种类的多元化、用能结构的优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并且针对泰来县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alysis and proximate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experimentally for seven kinds of biomass in Chongqing, corn stalk, corn cob, broomcorn stalk, rice straw, wheat straw, yellow Jue tree and bamboo. Furthermore, the thermogravimetric experimental are carried out on the pyrolysis performance of seven kinds of biomass by th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The effects of biomass species, particle size, heating rate and pressure on the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pyrogenation rate and the pyrolysis kinetic parameters such as activation energy, frequency factor, and so on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施入有机物料对葡萄连作土壤速效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入不同比例的稻草和玉米秸秆对葡萄连作土壤速效养分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稻草和玉米秸秆后并没有增加连作土壤中速效N的含量,但不同程度的增加了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对微生物的影响表现为,增加了连作土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稻草处理使细菌、真菌比值增加,放线菌比值降低;秸秆处理后,真菌比值下降,且随着玉米秸秆含量增加,下降幅度越大,除99.5%连作土+0.5%玉米秸秆处理之外,细菌比值增加,放线菌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14.
2017-2019年调查了辽宁春玉米产区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不还田旋耕栽培模式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后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最重,茎腐病发病率增加68.77%,穗腐病发病率增加20.01%,大斑病病情指数增加39.54%;秸秆碎混旋耕还田后茎腐病发病率增加48.20%,大斑病病情指数增加16.84%;秸秆田外堆置腐解后深翻还田可有效降低玉米茎腐病和穗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茎腐病发病率降低41.66%,穗腐病发病率降低30.00%;秸秆还田配套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为害有一定的叠加影响,免耕栽培会加剧病害发生,而深翻栽培可降低病害发生。由此可见,秸秆直接还田,特别是覆盖还田会加重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而秸秆经充分腐解处理后再还田能有效降低玉米主要病害,尤其茎腐病和穗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必须将大量的秸秆收集起来,这就需要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打捆技术。秸秆打捆机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对苜邦9KF-8042型方草捆压捆机的捆绳消耗计算进行初步的探讨;从理论上推导方草捆压捆机的捆绳消耗率计算公式,初步讨论了影响捆绳消耗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秸秆与煤不同配方压块燃料在烤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密集烘烤方式,以纯秸秆和纯煤为对照,研究秸秆与煤不同配方压块环保燃料烤烟对烘烤过程中满足工艺程度,燃料燃烧情况、燃料成本和原烟经济性状,论证秸秆与煤不同配方压块环保燃料烤烟的可行性。筛选出配方80%秸秆+20%煤混合压块代煤烤烟完全可行。指出秸秆代煤烤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作物秸秆在养猪发酵床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水稻、玉米、木薯、甘蔗、桑树等农作物秸秆替代50%锯木屑进行发酵床养猪的可行性,以期为各种农作物秸秆用作养猪发酵床垫料提供科学依据.以100%锯木屑做发酵床垫料养猪为对照,分别以稻、玉米、木薯、甘蔗、桑树等农作物秸秆替代50%锯木屑制作发酵床养猪,4个月后计算猪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并检测垫料温度、湿度、N、P、K含量和猪舍H2S、NH3浓度.结果表明:以桑树秸秆粉和甘蔗秸秆粉替代50%锯木屑的猪增重效果与对照处理较接近;在发酵床温度与湿度方面,除了以桑树秸秆粉替代50%锯木屑的垫料湿度与对照处理相近外,其他处理则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发酵床垫料中N、P、K含量也是以桑树秸秆粉替代50%锯木屑的与对照处理较接近;各处理发酵床猪舍H2S、NH3浓度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对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的要求(猪舍H2S浓度≤10 mg/m3、NH3浓度≤25 mg/m3).可见,桑树秸秆可以替代50%锯木屑作发酵床垫料,而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木薯秸秆、甘蔗秸秆均不适宜过多添加到发酵床垫料中,但其使用量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秸秆改良剂对沙质土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盆栽实验,探究秸秆、膨润土和PAM的共同作用对砂质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寻找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秸秆沙质土壤改良剂与产业化示范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秸秆、膨润土和PAM共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沙质土的有机质的含量、腐殖化系数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当秸秆预产物、膨润土和PAM的比例按900:100:30,施加量为10g/kg时,处理60天后达到了最好的效果,使沙质土有机质、腐殖质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8%、25%、36%。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受环境因子胁迫不利于生产粮食的农田种植能源作物,不仅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为生产生物质能源提供原料,缓解能源危机。由于能源作物中的糖分是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基础,所以本文综述了水分、盐碱、温度、NPK(氮、磷、钾)养分、种植密度、植物激素和重金属等因子对能源作物糖分积累的影响,发现干旱、盐碱、适宜低温等非生物胁迫及适量的施用NPK肥、稀土元素或ABA(脱落酸)有利于促进作物糖分的积累,表明合适的非生物胁迫及适量的补施肥料或叶面微肥可极大促进乙醇产量,这将为更好地利用受环境胁迫不适宜生产粮食的农田种植能源作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