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分别以80%玉农乐可湿性粉剂、40%/升玉农乐悬浮和52%玉恒可湿性粉剂对玉米田进行试验,评价40g/升玉农乐SC、80%玉农乐WP和52%玉恒可湿性粉剂在玉米田苗后应用的除草效果,为在此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做好玉农乐的普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2.
2011年夏玉米田化学除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不同除草剂土壤封闭与杂草茎叶处理除草效果,2011年以25%乙草胺、40%玉丰、氰津莠、48%除草威、38%省锄等5种除草剂进行夏玉米田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25%乙草胺、40%玉丰、氰津莠、48%除草威、38%省锄等5种除草剂除草效果都可以达到94.5%以上,尤以乙草胺、玉丰除草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3.
除草剂谷友对谷田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对谷子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冀谷19为试材,研究了44%谷友(单嘧.扑灭)WP对谷田杂草的田间防效及对谷子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4%谷友最佳使用剂量为1 800 g/hm2。在该剂量下,除草效果较好,且对谷子生产安全,谷子产量与人工锄草基本相同,但较50%扑灭津WP(药剂对照)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40%稻津(20%甲硫·20%三环唑)SC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增产作用,分析其增产途径,特进行40%稻津SC田间药效及增产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稻津SC对水稻稻瘟病防效优于75%三环唑WP,且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在生产上应用时,建议在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药2次(孕穗末期、齐穗期),用药量1050mL/hm~2。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防治玉竹根腐病的有效药剂,通过室内测定多种杀菌剂对玉竹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得出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其中30%戊唑.嘧菌酯SC、40%丙环唑EW、50%多菌灵WP、1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达88%以上,EC_(50)值分别为1.39、6.51、7.41、26.95 mg/L。可作为防治玉竹根腐病的参考用药。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了50%丁草胺EC、50%乙草胺EC和38%阿特拉津SC在苗前进行土壤处理,采用5%盖冒EC、35%蔗草灭WP和6.9%威霸EW在苗后进行茎叶处理分别对香蕉苗圃杂草防除进行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丁草胺EC和50%乙草胺EC苗前土壤处理10天后对杂草的相对密度防效均这97%以上,5%盖冒EC和6.9%成霸苗EW后茎叶处理10天后对杂草的相对密度防效均达76%以上,而且这4种药剂对香蕉苗安全;38%阿特拉津SC苗前土壤处理10天后对杂草的相对密度防效达86%以上,35%蔗草灭WP苗后茎叶处理7天后对杂草的相对密度防效达100%,但这2种药剂均会使香蕉苗产生严重药害.  相似文献   

7.
50%玉草净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新型玉米田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3~4叶期喷药,50%玉草净可湿性粉剂120g/亩、150g/亩,防效可达88%和91.4%,与38%阿特拉津可湿性粉剂100g/亩效果基本相同,防治效果明显,对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8.
玉米新品种津玉61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玉米新品种津玉61的选育经过,列出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其适应区域、种子生产技术和栽培技术要点。经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小批量布点试种,证明津玉61是一个高产、优质、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茶叶轮斑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指导茶叶轮斑病的防治,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1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0%瑞苗清AS和25%敌力脱EC的抑菌效果最好;84%代森锰锌WP、75%百菌清WP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差;通过对药剂抑制效果和使用成本的综合分析,建议在生产上使用的药剂是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75%百菌清WP、15%三唑酮WP、12.5%腈菌唑EC、50%扑海因WP、50%腐霉利WP。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72.2%普力克AS、64%杀毒钒WP、72%克露WP、47%加瑞农WP和70%安泰生WP均为防治黄瓜霜霉病较好的药剂品种.其中,以72.2%普力克AS800倍液的药效表现最好,三次药后10 d的防效达到97.89%,显著优于同剂量的其它药剂;72%克露WP800倍液的药效为94.08%,表现次之;47%加瑞农WP800倍液和70%安泰生WP800倍液的药效分别为89.4%和87.88%,二者的药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对52%烟嘧磺隆·莠去津可湿性粉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66.7m2用52%烟嘧磺隆.莠去津可湿性粉剂75~100 g,茎叶处理20 d对一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可达89.3%~95.2%,40 d鲜重防效达90.6%~96.3%,增产9.43%~16.23%,且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生物农药0.5%几丁聚糖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0.5%几丁聚糖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3.0、6.0、9.0g·hm-2剂量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防效分别为68.71%~69.03%、81.79%~82.52%和89.18%~90.49%。0.5%几丁聚糖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推荐有效成分使用剂量为6.0~9.0g·h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52%烟嘧磺隆·莠去津可湿性粉剂不同施药剂量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夏玉米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2%烟嘧磺隆·莠去津可湿性粉剂1.50~2.25kg/hm2对北方夏玉米田主要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药后15~30d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95%以上,夏玉米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1.9%~4.7%,并且其对夏玉米安全,说明该药剂是防除夏玉米田主要杂草较理想的除草剂,适宜施药期为玉米3~5叶期、杂草2~3叶期。  相似文献   

14.
鲁西北地区5种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的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鲁西北地区5种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施药,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75%烟嘧磺隆水分散粒剂、2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70%氨唑草酮水分散粒剂、48%硝磺草酮·莠去津可湿性粉剂和52%烟嘧磺隆·莠去津可湿性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结果]5种药剂都能够有效地防除玉米田杂草并对玉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试验结果为5种除草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仍以化学药剂为主,为筛选出防治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适宜药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8种化学药剂进行了田间晚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防效均在74%以上,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处理防效最高,达87.77%;产量最高的也是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处理,与清水对照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净收入增加14 805元·hm-2。根据药剂的防效和增产效果,提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参考药剂,首先是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其次是72%霜脲·锰锌(克露)WP、75%代森锰锌水分散剂(进富)以及50%烯酰吗啉(安克)WP。  相似文献   

16.
对隆回县食用百合鳞茎腐烂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百合专化型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菌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28℃,最适产孢温度为34℃;最适菌丝生长pH值为5,最适产孢pH值为6;孢子交替光照处理下最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在52℃下处理10 min能全部致死;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为果糖;而最适菌丝生长和最利于孢子产生的氮源不同,分别为天冬氨酸和硝酸钾。室内抑菌试验结果显示,12.5%烯唑醇WP、10%苯醚甲环唑WG、腈菌.福美双WP、5%己唑醇ME、3%中生菌素WP抑制病菌菌丝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晋北高寒区旱地春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引进国内审定的玉米品种和本地推广品种进行田间对照试验,观测玉米品种生长状况并记录,测定产量。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最适合晋北高寒区的玉米高产品种。春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长城799、强盛16、泉玉8号三个品种667m2产量分别是660.9kg、648.8kg、636.7kg,分别比对照晋单32号增产14.1%、12.0%、9.9%,产量差异极显著,并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以考虑作为晋单32号的替代品种或搭配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8.
比较研究了福建沿海8个野生坛紫菜种群的藻胆蛋白、叶绿素、粗蛋白、氨基酸等主要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野生坛紫菜种群WP3的藻体在粗蛋白、总藻胆蛋白及叶绿素的含量上均具有较高优势,而WP6的藻体尽管粗蛋白的含量最低,但总藻胆蛋白及叶绿素的含量却最高.2)8个野生坛紫菜种群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其质量比达到52~85 mg/g;且氨基酸组成比例均衡,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8.3%~32.4%,正好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制定的人类必需氨基酸的理想模式(26.2%)相近.3)各野生坛紫菜种群含有丰富的起呈味作用的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WP3种群(1.879 mg/g)比含量最低的WP5种群(1.325 mg/g)高41.8%;种群WP7所含的游离氨基酸种类最多,达15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近年从郑州郊区鸡群中分离到的1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in13株)进行定型鉴定,作者采用气管环(TOC)中和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单抗交叉ELISA、序列分析和免疫试验对其进行了研究。气管环(TOC)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表明Jin13病毒只与M41阳性血清反应,而与其它ND、EDS76、H9AI、IBD标准阳性血清不发生反应,序列分析证实该分离毒Jin13株是IBV。在交叉气管环(TOC)中和试验和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中Jin13株与肾变型Y株不交叉(R≤0.25),而与马萨株血清型的M41株和H52株有明显交叉(0.25≤R≤0.8);单抗交叉ELISA结果显示Jin13株与针对M41株的J1单抗有很好的反应(≥640~1 280),而与针对肾变型Y株的单抗C2几乎不反应(≤40),这进一步证实了Jin13与呼吸型M41株、H52株属同一血清型。与M41株相比较,Jin13株S1氨基酸序列在第126,386,390,461位出现了突变,又在S1基因第1 166位出现一个新Aiu I酶切位点,是M41株的一个变异株。对Jin13株纯化后原代毒进行免疫效力检测证实其免疫原性优于M41株和H52株。Jin13毒株是一株免疫原性良好的IBV地方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定了68%精甲霜灵·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安克)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8.7%烯酰·吡唑酯(凯特)水分散粒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7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的毒力,并将7种药剂组成9个药剂组合,进行田间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70%代森锰锌及杀毒矾外,其余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在0.017~0.243 mg/L之间;田间试验各药剂组合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其中代森锰锌+克露+安克+克露、代森锰锌+克露+凯特+克露、代森锰锌+克露+金雷+克露、代森锰锌+安克+金雷+安克、代森锰锌+安克+凯特+安克等5个组合对晚疫病防效均达90%以上,增产率13.92%~18.54%,每667 m2增加纯收入660~905元.根据药剂的防效和增收效果,提出防治广东冬种马铃薯晚疫病药剂交替使用组合方法为:前期使用代森锰锌保护剂,发病期间使用克露+金雷+克露、安克+金雷+安克、安克+凯特+安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